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小學五年級語文)
6.教學課時二課時
7.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1、孩子們,還記得老師昨天給你們布置的家庭作業嗎?現在,老師要檢查一下大家完成的情況?(課件出示歌詞及深圳城市建設圖片):
2、誰來說說歌曲中的“一位老人”指的是誰呢?他“在南海邊畫的一個圈”指的是哪呢?
3、揭示課題,導入新課:我國從1978年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由鄧小平爺爺在廣東一個小村莊制定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政策,使一個小村莊變成了一個具有高度文明、高速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由此也拉開了我國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反映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的詩歌——《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
二、初讀感知,通讀詩歌。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思考: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2.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課件出示生詞,指名小組讀、齊讀)
2、說說這首詩歌一共幾個小節?哪些小節寫的是深圳的今天,哪些小節寫的是深圳的昨天?
4.指名讀詩歌。
5.讀了詩歌,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指名質疑)
第二課時
一、直入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課文1、2小節。
1.首先讓我們去看看深圳的過去是怎樣的,讀詩1—2小節。(邊聽邊思考)
1)原來的村莊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貧窮落后)
2)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詩句,并結合插圖談談自己的體會? 3) 你覺得省略號起什么作用?你說說他們的生活還可能是怎么樣的呢?
2.指導朗讀。(低緩的語調,讀出我們心中的憂郁,讀出我們對故鄉的濃濃深情)
過渡:如此貧窮落后的村莊,現在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二)學習課文3——7小節。
1.現在的村莊又是什么樣子了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3——7小節。
1)深圳的今天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板書:高速公路 廠房幢幢 兒童樂園
還有什么變化呢?(引導學生說出人的變化)由城市的變化到人的變化,作者用了一個什么句子?
2.看到這些變化,你有什么感受,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詩人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寫的這首詩?請找出相關詞句。( 通過“呵、超出、只不過、奇跡般”等詞語,體會詩人對村莊變化的驚喜、贊嘆之情。)
4.指導朗讀第二部分(讀出驚喜、贊嘆之情)
過渡:是啊,作者由鄉村的變化寫到人們的變化,農民的生活由物質到精神都“煥然一新”。從儀表到心靈都“煥然一新”。
這就是“昔日面向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學生往下讀。
(三)學習課文第8小節。
1.由一個貧窮落后的小村莊,發展到一個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是什么力量讓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板書:改革開放)
2.請找出這個小節中的比喻句,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3.有感情的朗讀。
4.指名配樂朗讀全詩。
過渡:深圳特區的建設成就向全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強大活力,使大家從深圳這個窗口看到了祖國美好壯麗的發展前景。改革開放以來,不僅深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南到北,從農村到城市都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們在《中國一日》中去感受一下中國的巨變 ——
二、總結課文
1、有感情齊讀課文。
2、詩人是怎樣將村莊的變化寫出來的?(讓學生學習文中作運用的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