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中永生》教案(精選6篇)
《大海中永生》教案 篇1
2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學目標 :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學習用“不僅……也……”造句;
4、 緬懷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
一、讀課文:
要求: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將生字詞劃出來;
2、不會讀的字詞對照生字表多讀幾遍。
二、學生字
1、 投影出示本課生字表,指讀
2、 要求:讀一個生字,按照課文內容,用這個字組詞。
3、 描紅
三、讀課文
1、要求:輕聲讀課文,如果你是老師,你想讓同學們掌握哪六個詞語?將這六個詞語劃出來,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2、投影出示學生的詞語,并請他講講積累這六個詞語的原因。
3、將剛才自己劃出來的六個詞語在自己本子上抄寫兩遍。
四、 再讀課文
1、 求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關聯詞“不僅……也……”;
2、 在筆記本上用這組關聯詞語寫話或造句。
五、抄寫本課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中感悟,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課文三、四、五、六自然段。
教學難點 :讀中感悟,體會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昨天,老師請你們收集鄧小平爺爺的故事,你收集了嗎?學生交流,過渡導入 。
二、讀議1、2兩小節。
1、聽配樂朗讀課文。
2、聽后指導朗讀。
三、讀議3、4兩小節。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練說:
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還會把鄧爺爺的骨灰帶往______。
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飄向祖國的萬里海疆,祖國人民說:"_____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飄向香港、澳門,香港、澳門的同胞說:"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飄向中國臺灣,臺灣同胞說:"____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飄向世界各地,世界人民說:"_____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第3小節最后一句及第4小節。
四、讀議5、6、7三小節。
1、自由讀課文,談談新的感受,新的認識。
2、重點指導朗讀鄧小平爺爺的話。
3、練說:
鄧小平爺爺,我想對您說:"____________。"
4、指導朗讀最后一小節。
五、總結課文。
《大海中永生》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排比句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省略號在文中的作用。
2、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聽《走進新時代》
同學們有誰知道為什么會有這首歌嗎?
(自動播放圖片)教師講解:鄧小平爺爺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國兩制”構想的締造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祖國和人民。要求逝世后不留骨灰,而將之撒向大海。
2、今天我們就要跟著專機一起去回顧鄧小平骨灰撒向大海的過程。
板書:23、在大海中永生
2、解題。
“永生”是什么意思呢?(“永生就是永遠地活著”原指人死之后靈魂永久不死,現在一般用來哀悼死者)
3、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誰在大海中永生?為什么說他在大海中永生)
過渡:下面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試讀課文
(1)出示要求:
a、畫出生字,圈出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
b、讀準字音。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
c、讀順句子。對于比較難讀的長句子要反復讀幾遍,直到讀通為止。
d、讀通全文。把課文多讀幾遍,想想每一個自然段說了什么。
(2)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a、指名逐段試讀課文。
學生讀,教師作如下引導:
①提醒學生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嶄、舷、撼”是前鼻音。
“倉、疆”是后鼻音。
“嶄、超”是翹舌音。
“嗚、咽”是整體認讀音節。
出示:
永生專機西郊緩緩地繞飛遼闊機艙安放衷心愛戴骨灰嶄新
篇章盤旋撒向無垠嗚咽寒風卷著奔騰不息萬里海疆澳門香港
祖國寶島臺灣時代國界屬于水天一色播翻浪滾震撼人心永不停息
深情
長句:
a、機艙里安放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的鄧小平爺爺的骨灰。b、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帶領人民書寫中華民族嶄新歷史的偉人,今天將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c、從那永不停息的濤聲中,人們仿佛聽到了鄧小平爺爺那震撼人心的聲音:
提醒學生注意句中的停頓。師生評議。
3、范讀課文。
讀后引導學生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什么,表達了什么?(不要求說全面)
5、引導分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然段的意思。
(3)思考討論:課文是分幾部分來寫撒骨灰的。(飛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別大海)
課文可以分成3段?
(4)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飛機載著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飛向大海。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寫鄧小平爺爺的骨灰撒向大海。
第三段:(第5—7自然段)寫鄧小平爺爺在大海中永生。
三、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指讀要求學會寫的生字。
2、自己設計記憶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難的在下面打“?”。
3、交流自學情況。
4、指導書寫
“嗚”的烏中不能加一點。
“嶄”中的車最后一筆不是橫,而是提。
“疆”中的左邊不要寫成弓。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教師范讀(以有感情的朗讀帶領小朋友進入情境)
2、這一段話講了1997年3月2日上午,飛機載著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飛向大海)
3、比較:
a、……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緩緩地繞飛一周,然后穿過云層,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
b、……在首都上空繞飛一周,然后穿過云層,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
這兩句的意思一樣嗎?哪句好,為什么?(上面句多了“低低地”、“緩緩地”這兩個成語。上句比下句好,因為通過這兩個詞語準確地寫出了人們為失去偉人悲痛不舍的心情。)
4、機艙里安放的是……
5、理解“今天將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鄧小平臨終前,再三叮囑,死后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這是他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祖國和人民的遺愿,也是他留給黨和人民的一份珍貴遺產,所以骨灰撒入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習題2,用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在上這堂課之前、哪怕是現在我都很緊張,因為我怕不能把鄧小平爺爺的豐功偉績、不朽精神教給小朋友們,因為我怕同學們不能感受到他的偉大。
過渡:回顧中國百年圖強的艱難歷程,老百姓們道出了心聲,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鄧小平,就沒有改革開放的幸福生活。在上課之前,我想我們老師和同學們應該起立,我們一起閉上眼睛默哀一分鐘,來表達對老人的哀悼。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感受老人的偉大。
二、教學第二、第三自然段
(一)教學第二自然段
過渡:飛機離開北京西郊機場,飛向了祖國的遼闊大海,親人開始向大海撒骨灰(播放影視豐碑2片段)
1、看了剛才的錄象,你的心情怎樣?那就由你來把第二自然段讀一下。
2、“嗚咽”是什么意思啊?(低聲哭泣)
3、為什么大海會嗚咽呢?同桌可以討論一下,交流回答。(偉人離去,我們悲痛不已,所以聽到寒風卷著浪花嘩嘩作響,便感到大海也在低聲哭泣。)
4、痛悼偉人的離去,后面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內容?(大海在波濤中痛悼偉人的話)
5、那么,在濤聲中你還聽到大海在說些什么呢?
6、偉人離去,蒼天動容,大海嗚咽,我們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很悲傷,我們一起來讀好這一自然段。
(二)、過渡:骨灰撒大海,鮮花送偉人。
1、奔騰不息的浪花把鄧小平爺爺的骨灰分別送往哪里!
2、出示幾幅圖畫(萬里海疆、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外國友人、)
a、(指圖解釋以老師解釋為主,也可適當讓學生解釋)在解放中國的過程中,鄧小平、劉伯承領導的劉鄧大軍解放了許多地方,他主持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的歷史性轉變,確立了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由此,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人民生活日益幸福。
b、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問題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心頭之痛,鄧小平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兒夫人時說,香港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他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回歸后香港的經濟、政治不變。同時他指出到1997年7月1日中國將對香港實行主權,如果英國政府還要強占香港,那么我們將開著軍隊打過去。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回歸后香港、澳門政局穩定,經濟發展。“一國兩制”為全世界國與國之間,和平友好地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模式,在世界法制史上是一個創造性的杰作。隨著澳門、香港的回歸我們期盼著中國臺灣也回到祖國的懷抱。
c、觀看錄象(豐碑2,鄧小平逝世后,世界人民的反映)
3、下面我請同學帶著感情來說說:
出示: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他的骨灰送往,因為
過渡:鄧小平爺爺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祖國的同一事業鋪平了道路,將一個偉大的中國展示給了世界,鄧小平的影響太大了,他的影響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國界。
4、出示:鄧小平爺爺的影響超越時代,超越國界,他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
a、這一段你想怎樣讀,說說你的理由?
b、指名讀,組織評議。
c、齊讀,要讀出鄧小平爺爺的偉大來。
5、鄧小平爺爺的豐功偉績人民不會忘記,我們哀悼鄧小平爺爺,懷念鄧小平爺爺,那這一段的省略號說明了什么呢?
(也許是語句省略,說明鄧小平爺爺的足跡、影響還會出現在許多地方、場合,也許是因為人們對鄧小平爺爺的思念,不人心再說下去)
7、老師這里有兩首樂曲,一首是春天的故事,比較快樂,一首是黃河怨,比較低緩,請你選擇一首,把你體會到的感情配著樂曲朗讀表現出來。
a、自己練一下。
b、指名讀,并說一說,你為什么選擇這首曲子,配著讀。
c、請同學們分別用兩種樂曲來齊讀,先用低緩的樂曲配著來讀,再用快樂的樂曲配著來讀。
過渡:骨灰撒入了大海,鮮花送走了偉人,飛機開始返航。
三、教學第五、六、七自然段
(一)教學第五、六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2、讀一讀,想一想“水天一色”,你是怎么理解的。
3、交流“水天一色”是說骨灰、鮮花和海水化為一體,偉人和大海融為一體。
4、出示: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二)教學第七自然段
1、播放錄象豐碑6片段,香港回歸。
2、此時此刻,您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配豐碑7背景音樂到走進新時代)(也要問一下聽課的老師)過渡:鄧小平爺爺啊,沒有你就沒有日益富強的祖國,沒有你就沒有今天幸福的生活,與大海同在預備(起)
小結:鄧小平爺爺我們愛戴你,我們懷念你,原您與大海同在,請你放心你的精神永遠指引這我們,我們會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你的精神永垂不朽。
《大海中永生》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
3、學會用“愛戴”、“奔騰不息”造句。
4、入情入境地學習課文,體會認為失去鄧小平這位偉人而悲痛的感情,緬懷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二、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題目《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義。
3、理解第三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聯想,體會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感受人民對他的深情。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課前首先讓我們重溫一首熟悉的歌曲,注意用心靈去傾聽,去感觸。
以前聽過這首歌嗎?知道它是歌頌誰的嗎?(出示鄧小平的畫面)大家看照片上的老人,你認識他嗎?說一說你所了解的。(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卻為我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然而,卻在1997年2月19日,這位歷史偉人悄然閉上了眼睛,離我們而去了。他的離去是黨和國家的巨大損失,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國各國人民都沉浸在無比悲痛之中。)
2、今天,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歷史偉人——板書:在大海中永生
a、齊讀課題,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么?或有什么疑問?
b、理解題目:1、“永生”是什么意思?
c、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讓我們一起來為這位偉人送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掃清生字“攔路虎”
2、指名讀課文。
3、認讀詞語,讀準字音。
三、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嶄新:極新。
無垠:沒有邊際。
嗚咽:低聲哭泣。
盤旋:環繞著飛行。
震撼:震動,搖撼。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分別寫了飛機載著小平同志的骨灰飛向大海(第一自然段)、把骨灰撒向大海(2—4自然段)、向大海告別(5—7自然段)三件事。進而表達了人民祝愿小平同志在大海中永生的強烈愿望。
五、小結
同學們,本文是一篇通訊,它以生動的語言、充沛的激情,使課文極具感染力與震撼力。大家一定很想把它讀好,現在就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六、板書設計
在大海中永生
飛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別大海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這篇扣人心弦的通訊,(板書:在大海中永生)聽大海的波濤在向我們訴說什么呢?讓我們回到1997年3月2日,去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
二、精讀品味,深入感悟
1、指名讀課文。 認真地聽,概述文。
2、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并在文中找出令你感動的詞語、句子或段落,在旁邊批注你的體會。然后再和大家分享你的心得。
3、a 第一段
a、你能體會在飛機飛向大海時,人們是什么樣的心情嗎?(悲痛、傷心、不舍)
b、飛機“低低地緩緩地繞飛一周”說明了什么?(表現人們不忍偉人離去的悲痛心情,也暗示人們,偉人在離別之際忍不住還要最后看一眼他的人民以及這塊他為之奮斗了一生的土地。而且在這里還有他未了的心愿)
c、朗讀指導:要特別注意“低低地緩緩地”語速—徐緩、語音—低沉,讀出人們悲痛不舍的心情。
此時機艙里安放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的鄧小平爺爺的骨灰。……
d、偉人離去,天地同悲。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帶領……(“嶄新歷史”:他將一生獻給了他深愛的人民,用他的聰明智慧使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實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十億中國人民解決了溫飽,他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方針,使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澳門在1999年12月20日都順利地回到祖國的懷抱…… )(“最后一個篇章” 鄧小平爺爺臨終前再三叮囑,死后捐獻眼角膜,解剖遺體,把骨灰撒入大海。這是他把畢生精力毫無保留地獻給祖國和人民的遺愿,也是他留給黨和人民的一份珍貴遺產。所以說“骨灰撒向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e、朗讀指導:語速徐緩,語音沉穩,表達人們悲痛不舍的心情)
f、過渡:人們的心情是多么矛盾,不想小平同志離開,又不忍心違背他老人家的遺愿。鮮花伴著骨灰,撒向無垠的大海,一代偉人從此永別人世。課文是怎樣描寫著感人的一幕呢?
b、第二段(2-4自然段)
a、鄧小平爺爺的骨灰伴著鮮花撒向大海,在鮮花撒向大海的那一刻,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b、為什么大海在嗚咽呢?(因為大海也舍不得鄧爺爺離去)
c、人們痛悼偉人,悲慟不已,所以聽到寒風卷起浪花嘩嘩作響,便感到大海也在低聲哭泣。大海真的會哭泣嗎?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
大海嗚咽,寒風痛悼,這是我們心情的真實寫照。
d、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鄧爺爺的骨灰送往哪里呢?
1、也許……萬里海疆;(鄧爺爺,全國人民都不會忘記你的。鄧爺爺的豐功偉績讓我們每個人都難以忘懷,中國如果沒有他,就不改革開放,就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 當年,深圳只是一個小漁村,鄧爺爺南巡,在地圖上在深圳這個地方畫了一個圈,要發展這里。多年后,這里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基地,變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中國的各個城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切,如果沒有鄧爺爺,或許都不會存在。如今,爺爺去了,作者希望浪花將爺爺的骨灰送往祖國的每一個角落,讓爺爺的靈魂永遠看著他的祖國和人民)
2、也許……澳門、香港;(鄧爺爺,你放心,香港、澳門已回歸,香港、澳門當時已被英國和葡萄牙占領了很長時間。一直達不成協議,中國人民通過多次努力,依然無濟于事。最終,通過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政策才使得香港與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然而,鄧爺爺卻看不到了,人們怎忍心?所以,作者讓奔騰不息的浪花將鄧爺爺的骨灰送往澳門、香港,滿足他老人家的心愿)
3、也許……祖國寶島臺灣;(中國臺灣還沒有收復,鄧爺爺還一直牽掛著,這可是他的心愿呀,他在世時,中國臺灣問題沒有解決,他也是帶著深深的遺憾去的。所以作者要奔騰不息的浪花把鄧爺爺的骨灰送往中國臺灣,請爺爺放心,通過大家的努力,中國臺灣一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
4、也許……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鄧爺爺主張和平的外交政策,希望和世界各國和平相處。也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他去世時,聯合國降半旗致哀。)
e、的確,鄧小平爺爺雖然離開了人世,但他熱愛祖國、熱愛世界、熱愛和平,他對每一塊土地都有著深情厚誼。你們想把這種感情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從祖國到澳門、香港,到中國臺灣、到世界各國,浪花把鄧爺爺的骨灰越送越遠。讓我們一邊想象,一邊來讀。 是啊,多少年來,鄧爺爺穿梭在祖國的每一個城市,忙碌于世界各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所以“鄧爺爺的影響超越時代,超越國界,它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
f、“骨灰撒大海,鮮花送偉人.”誰也不會忘記中國歷史上的又一位偉人——鄧小平。
朗讀指導:讓我們在朗讀中永遠銘記鄧爺爺的豐功偉績和他的光輝形象吧!
c、第三段
a、鄧爺爺已經去世了,誰能為他把他愛人民的情感表達一下? 你們想為鄧爺爺表達一下心中的情感嗎?一起來讀。
b、鄧爺爺深情地愛著祖國和人民,他鞠躬盡瘁,日理萬機,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他還給黨和人民留下最后一份珍貴的遺產。是……
c、朗讀,“在大海中永生”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已經把骨灰撒向大海了,還能“永生”呢? 這樣寫表達了人民什么樣的感情?
d、總結:鄧爺爺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使祖國更加繁榮,使人民更加幸福。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9年多了,但他的光輝形象與大海同在,與祖國同在,與人民同在,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三、拓展延伸:鄧爺爺雖然與世長辭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遠浮現在我們眼前,他震撼人心的話語永遠回響在我們身邊。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話相對九泉之下的鄧爺爺說呢?
小結:萬千話語、萬千情絲,都說不盡鄧爺爺的豐功偉績,道不完對他的懷念之情,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四、板書設計
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的
書寫中華民族嶄新歷史的 鄧小平爺爺----在大海中永生
有著豐功偉績的
《大海中永生》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學習用“不僅……也……”造句;
4、 緬懷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
要求: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將生字詞劃出來;
2、不會讀的字詞對照生字表多讀幾遍。
二、學生字
1、 投影出示本課生字表,指讀
2、 要求:讀一個生字,按照課文內容,用這個字組詞。
3、 描紅
三、讀課文
1、要求:輕聲讀課文,如果你是老師,你想讓同學們掌握哪六個詞語?將這六個詞語劃出來,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2、投影出示學生的詞語,并請他講講積累這六個詞語的原因。
3、將剛才自己劃出來的六個詞語在自己本子上抄寫兩遍。
四、 再讀課文
1、 求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關聯詞“不僅……也……”;
2、 在筆記本上用這組關聯詞語寫話或造句。
五、抄寫本課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中感悟,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課文三、四、五、六自然段。
教學難點:讀中感悟,體會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昨天,老師請你們收集鄧小平爺爺的故事,你收集了嗎?學生交流,過渡導入。
二、讀議1、2兩小節。
1、聽配樂朗讀課文。
2、聽后指導朗讀。
三、讀議3、4兩小節。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練說:
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還會把鄧爺爺的骨灰帶往______。
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飄向祖國的萬里海疆,祖國人民說:"_____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飄向香港、澳門,香港、澳門的同胞說:"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飄向中國臺灣,臺灣同胞說:"____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飄向世界各地,世界人民說:"_____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第3小節最后一句及第4小節。
四、讀議5、6、7三小節。
1、自由讀課文,談談新的感受,新的認識。
2、重點指導朗讀鄧小平爺爺的話。
3、練說:
鄧小平爺爺,我想對您說:"____________。"
4、指導朗讀最后一小節。
五、總結課文。
《大海中永生》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國標本蘇教版第九冊13《在大海中永生》
二、教學要求:
1、能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利用網絡優勢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課文,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聯想,體會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感受人民對小平同志的深情。
進而理解課題“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義:不是指具體的生命,而是偉人的不朽功績。
四、課前準備:
學生自主學習鄧小平同志的事跡、課件制作。
五、教學過程:
㈠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上一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一篇扣人心弦、蕩人心魄的通訊,題目是——《在大海中永生》。 誰在大海中得到永生?你知道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學生用自己的話簡要介紹搜集資料。(板書:鄧小平)
學生交流:他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國兩制”構想的締造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祖國和人民等。
師:1997年2月19日,敬愛的鄧爺爺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離去,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巨大損失。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國各族人民都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之中。現在,讓我們重新走近這位歷史偉人。讓我們回1997年3月2日,去親眼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
㈡深讀探究,精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輕輕地打開課本,自由輕聲讀第一段。
你是怎樣讀 “低低的、緩緩的”?載著小平爺爺骨灰的飛機飛向大海干什么?(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師小結:鄧爺爺臨終前,再三叮囑,死后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這是他把畢生精力毫無保留地獻給祖國和人民的遺愿,也是他留給黨和人民的一份珍貴遺產。所以說骨灰撒放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看錄象2分鐘,體會人們悲痛不舍的心情。
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讀好“低低的,緩緩的”。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 學習第二段:
過渡:“鮮花伴著骨灰,撒向無垠大海” 。誰來讀讀第二小節,這里為什么用“伴”不用“拌”?小平爺爺的骨灰伴著鮮花撒向大海,大海也像人一樣“嗚咽”。你知道“嗚咽”是什么意思?嗚咽就是低聲哭泣。
師:那為什么大海在嗚咽呢?
因為鄧小平爺爺離開我們了;因為大海也舍不得鄧爺爺離去。
大海在嗚咽,寒風痛悼,天地同悲,誰來讀一讀這一節?指名讀
師:你的朗讀流露出一種既悲痛又不舍的感情。誰再來讀一讀?指名又一生。 師:真是江河動情,天地同悲呀,男生齊讀。
師:大海嗚咽,寒風痛悼,這是我們心情的真實寫照啊!女生齊讀。
(2)學習第三段:
過渡:看到鮮花伴著骨灰撒向大海,作者想到了什么? 默讀第三自然段。
奔騰不息的浪花將骨灰送往哪些地方呢?(出示排比句后,先讓學生回答骨灰去向——萬里海疆、澳門、香港、祖國寶島臺灣、三個大洋……再介紹總設計師的改革開放的政策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及“一國兩制”的深遠影響。)
a萬里海疆:看《偉人照片》欄目中的《懷念小平》錄象2分鐘
b澳門、香港:《永遠的小平》中(七)錄象3分鐘
c祖國寶島臺灣:師述
d師過渡:鄧小平的逝世震驚世界,外國友人盛贊鄧爺爺是20世紀最后25年最具影響力的偉大人物,史詩般的英雄,受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三個大洋:《偉人故事》中的《豐碑》中的(二)3分鐘
師問:排比句四個地方能否對換?
師:他那大海一樣的性格,大海一樣的胸懷,大海一樣的業績,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烙印。這位世紀老人波瀾壯闊的一生定格在我們的心田,小平同志的偉績、風范深深地感染著我們。再來讀這一部分,感覺一定不一樣。自由讀。
《大海中永生》教案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5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大海中永生)本
文轉載
五年級語文組夏靜
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九冊課文《在大海中永生》,深情地描繪了歷史偉人鄧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動人
情景,表達了人民對偉人深切的懷念和悲痛之情。然而,要讓學生真正理解人民對鄧小平的懷念之情,
使學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相融合,達到人與文的情感相通。
因此,這一課的的教學應該將情感這條主線貫穿始終。
本課教學大致分三步進行。
一、課前鋪墊 用情搜集
教學此文,必須要有詳實的資料作補充,通過豐富而直觀形象的材料,借助查、讀、想、說、寫等多
種方法的整合,讓學生盡可能地了解鄧小平對中國、對世界作出的豐功偉績,以此來激發學生熱愛偉
人的情感,并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深情地去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
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課前要求學生運用網絡了解偉人事跡,指導閱讀《小平你好》這本書,向學生介紹一些歌頌偉人的歌
曲,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了解和探究偉人一生的欲望,初步感知鄧小平爺爺的不朽業績,為課堂教學
打好基礎。
二、課堂參與 表達深情
課文情感深沉,語言生動,極具震憾力,教學必須扣住一個“情”字層層鋪開,步步深入。
1、入情誦讀
在學生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抓住一些重點詞句朗讀,把偉人離去時人們悲痛不舍的心情突出地
展現出來讓學生領悟。
第一自然段的“低低地、緩緩地”;第二自然段的“嗚咽、痛悼”以及后面的“超越時代、超越國界
”等,都是字字千鈞,情境盡現,只有通過滿腔深情的朗讀方能展示文章的氣勢和抒發人們的深情,
才能充分表達對偉人鄧小平的永遠懷念之情。
2、忘情想象
成功的課堂教學,學生要把自己融入課文之中忘情地想象。本課教學,我們將制作多媒體課件創設
情境,再現“骨灰撒大海”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大海在嗚咽、痛悼,想象奔騰不息的浪花把鄧小平
爺爺送往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想象偉人所到之處人們在說些什么,想象鮮花送偉人的悲壯,想象鄧小
平爺爺在大海中得到了永生……
通過想象使學生進一步感受語言、感受深情、感受永生的深遠境界。
3、傳情說話
當學生對偉人鄧小平有了一定了解并產生了崇敬的情感之后,也就會有表達的欲望,會有“說”的沖
動和需求。課堂上我們讓他們表達心聲:說偉人的不朽功勛,說人民對偉人的無比感謝,說人們心中
無盡的思念,說我們的祖國因為有了鄧小平爺爺而日益強盛,人民的生活因為有了鄧小平爺爺而更加
美好……用“說”傳達對偉人的愛戴,用“說”升華對偉人的崇敬,讓真情“盡在其言中”。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大海中永生)本文
轉載
三、課外升華 用情展現
課堂容量畢盡有限,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我們安排了三個一的回家作業:找一個鄧
小平的故事相互交流、學唱一首歌頌鄧小平的歌曲、找一首歌頌鄧小平的詩歌朗誦,讓學生在課堂訴
說的基礎上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地、用情地展現出自己心中的偉人形象,表達自己對偉人的一片
深情,從而延伸了課堂,拓展了課堂。這樣不但使課堂教學得到了升華,也使“大語文”學習觀得到
了真正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