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_____的早晨》教案(精選8篇)

《_____的早晨》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1

《_____的早晨》教案(精選8篇)

《_____的早晨》教案 篇1

  農場的早晨

  教學內容:

  1.農場的早晨(音樂故事)。

  2.母雞叫咯咯(歌表演)。

  3.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聽賞)。

  教學目標:

  1.種動物的聲音和動態,表現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形象。

  2.能學會唱《母雞叫咯咯》,并大膽進行表演。

  3.膽擔任音樂故事表現中的角色,體驗新的藝術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懂得熱情好客,禮貌待人,能愉快與他人合作。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現欲望,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體驗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

  能自主地創編動作,在表演中表現出熱情好客,禮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與人合作。

  教學準備:課件、頭飾、錄音機、小動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走一走

  聽〈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活潑地走進教室,問好。

  2.激情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旅游,去參觀一個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的家。請看大屏幕。

  二、引導掌握(故事設計)

  1.練一練。

  師:早晨,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動物們都伸伸懶腰,醒了。農場頓時熱鬧起來了,可小羊仍在戀床。羊媽媽催促:“小羊小羊,快起來,一(5)班的小朋友要來參觀我們的農場了!”我們和羊媽媽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

  師:有誰愿意當羊媽媽帶著小羊。

  (學生表演)

  師:遠處傳來了叫聲,原來鴨媽媽聽說農場今天有許多客人來參觀,也帶著小鴨來了,他們排得整整齊齊、一搖一晃地走過來,邊走邊叫。誰來想學鴨媽媽和小鴨子?

  (學生跟著老師學小鴨)

  師:看小雞也來了。小羊、小雞、小鴨都來了,我們互相合作,老師當指揮,一起邊唱邊表演吧!

  2.唱一唱

  師:(放錄音《母雞叫咯咯》)我們來聽聽、看看。大家在哪里聽過這首曲子?母雞是不是在生蛋?

  生:有,母雞在生蛋。

  師:母雞生蛋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表演好嗎?

  3.聽賞

  (1)初聽

  師:熱熱鬧鬧的農場,又吸引了許多的小動物,你們瞧!(邊放錄音,邊在屏幕上出現小動物)

  (2)復聽

  師:同學們,咱們把這些小動物畫出來,貼在這個空曠的農場里,或貼在頭飾上,代表動物們歡迎小朋友來參觀好嗎?

  (邊聽,邊畫顏色)

  (3)再聽

  師:同學們,我們分角色各自表演吧!

  三、課堂小結

《_____的早晨》教案 篇2

  教學目的: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弄清課文層次,概括段意。重點難點:學習生字、新詞,弄清層次。教具準備:1、生字、詞語、長句投影片,2、教學掛圖。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 板書:小鎮的早晨 2、 看看課題 3、 出示句式:小鎮的早晨是————。然后說一說。(帶著問題,自學課文)二、自學課文 1、 要求:(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劃出帶有生字的詞,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2)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字詞意思。(3)標上小節號,想想每節講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1)檢查字詞認讀情況。 a 出示生字詞投影片(一)恬靜 波光粼粼 農副產品 誘人 淳樸 摩托聲(二)搖擼 河埠頭 旋渦 萵筍 韭菜 籠子 豆漿 餛飩 (三)恬靜 節奏 地平線 碧綠 悠閑 交響樂 熱氣騰騰 b 說說詞語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悠閑:閑適自得。

  淳樸:樸素誠實。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交響樂:比喻街道上交織在一起的各種聲音。

  恬靜:恬適安靜。 清澈:清凈而明澈。

  波光粼粼:本文指湖面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起魚鱗似的波紋。(2)檢查課文朗讀。(3)理清層次,了解各自然段意思。說說課文中“小鎮的早晨是——的”教師板書: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熱鬧、緊張}多美啊!

  第一層:(1—3小節)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熱鬧、緊張的。

  第二層:(4)總寫小鎮的早晨多美啊!

  三、指導寫字。(1)出示生字(2)指導粼:左下右是“ ”不是“牛”,右邊是“ ”寫時應該靠攏。四、布置作業:(1)借題思考:在你的記憶或想象中,一些小鎮的早晨是怎樣的景象?

  (2)課文中的小鎮是什么樣呢?按要求自學,同桌可商量討論問題。自由讀、指名領讀齊讀學生提出,討論解決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并適當評議。(3)齊讀(4)課文從哪幾方面來寫小鎮早晨的?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課文抓住小鎮早晨的特點,從“恬靜”“熱鬧”“緊張”三方面寫出了小鎮的美麗。說說哪些筆畫要注意的?

  五、課堂練習:

  1、描紅、臨寫生字。

  2、 熟讀課文

  3、抄寫課后詞語2遍。 第二課時一、復習檢查小鎮的早晨是什么樣的?二、細讀課文 1、自由選擇一段朗讀,思考:這一段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圍繞這句話寫了哪些內容,你體會到了什么?

  2、交流第一節。(不定)(1)學習第一節

  a中心句: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

  b從哪里可以看出恬靜呢?

  c朗讀師生對讀

  d交流總結 (小結學法:a找中心句 b讀句子體會) 3、交流第二節

  a中心句: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

  b“熱鬧”表現在哪些方面?

  c體會用詞用句的精當。

  d熟讀成誦出示填空題,幫助學生背誦。 4、第三節方法同上。 5、教學第五節小鎮的早晨美在哪里?三、背誦課文反饋

  1、聽寫詞語。

  2、自讀課文,歸納。學生根據問題回答通過描寫“小河”、“小橋”、“小船”、“太陽”、“晨練”的“老人”等句子加以體會。自由練讀,指名讀。按以上方法自學課文朗讀體會讀一讀,說說好在哪里?齊讀第五節聯系上下文說說根據板書的提示背誦挑幾句或一節指名背四、寫作特點: 1、全文先分后總,每段內又“由總到分”的順序來敘述的。層次清楚,結構嚴謹。 2、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流暢。在敘述中自然流露出對小鎮的贊美之情。

  六、實踐活動參觀南郊早晨的農貿市場、街道、商店、工廠等,并按“先概述,后具體”的敘述方法,抓住某一方面特點,作口頭介紹。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圍繞“課外活動時,校園真熱鬧啊”這一句中心句,把“熱鬧”寫具體。

《_____的早晨》教案 篇3

  草原的早晨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廠”、“斤”、“牛”、“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的歡樂。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這一學期,我們學過《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來了,農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開,也很美。)

  2、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樣呢?(板書:草原的早晨)領讀。

  3、講述草原:我國的內蒙古及西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間或雜有耐旱的樹木,適宜放牧牛羊。

  4、誰能說說記住“原”字的辦法?(用部件法記“原”:“廠、白、小”)結合教“廠”字頭。

  二、初讀指導

  1、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著鞭子;羊兒本跳著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圖上畫了些什么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著羊群;一群群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

  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3、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指出:“寧、靜”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請小朋友們互相交流。

  (啪,象聲詞;鞭,結合插圖理解)

  ④教者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葉露出了新芽。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無邊的草原”說明草原怎么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④教師講:“牧民”是牧區中靠畜養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么意思?(牧民們騎上了好馬)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遠處飄動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對生字詞的理解。(遠處:遠的地方;飄動:聯系生活實際講)

  4、復習鞏固生字詞

  出示下列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啪鞭黎明寧靜鋪滿跨駿馬

  結合認讀生字詞教新的偏旁

  5、自由讀課文。

  6、指名讀課文。

  三、作業

  讀讀、寫寫下面的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詞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2、聽寫:“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說出“處”、“牧”、“原”的偏旁名稱。

  3、指名朗讀課文。

  靜讀訓練

  1、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讀,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季節、什么時間的事?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季節:春天——新綠鋪滿草原;時間:早晨——黎明)

  口頭填空。鞭聲打破了寧靜。的草原醒來了。

  自由討論并交流:“草原醒來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醒來了。)

  (夜,靜悄悄的,草原也跟人們一樣睡著了。早晨,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靜到動,就像醒過來一樣了。

  指名讀全段。(重音:響亮、黎明、新綠)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板書:羊兒牧民)

  再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

  羊兒涌出了圈門,奔向草原。

  牧民們,追趕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對“一只只”、“蹦跳著”、“無邊”、“跨上”等詞語的理解。(一只只:羊兒多;蹦跳著羊兒歡快;無邊:草原大;跨上:牧民懷著歡樂的心情)

  (板書: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趕)

  這一段寫草原上羊兒和牧民怎么樣?(羊兒多,牧民歡樂)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無邊歡樂)

  3.第三自然段。

  輕聲讀全段。這一段只有一句話,誰會讀的?

  指名朗讀后提問:這一自然段寫的什么?(草原上羊兒多,牧民歡樂)

  你為什么這么說?(“一群群”說明羊兒多;“藍天下回蕩著牧羊人的歌聲”說明牧民心里很歡樂,放聲歌唱)

  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寫草原上的羊兒多,牧民樂)(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兒”,這一段是“一群群羊兒”羊兒更多了。上一段通過寫牧民跨上駿馬追趕羊群表示歡樂,這一段用“藍天下回蕩著牧羊人的歌聲”來表現牧民的歡樂)

  作者說“一群群羊兒像朵朵白云在飄動”,為什么這么大比方?(羊兒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個樣;羊兒一邊吃草,一邊活動,白云在空中也不斷移動。它們有相似的地方。)(板書:一群群飄動歌聲)

  引讀:遠處,一群群羊兒——學生接著讀,師讀:藍天下回蕩著——學生接著讀。

  三、課堂練習

  1、讀了《草原的早晨》,我們又懂得了什么?

  (草原上的羊兒真多。牧民們的生活很快樂)(板書:多樂)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鞭聲  (  )草原

  (  )羊群  (  )清香

  照例填空

  一( )春雷 一( )氣   一(  )白鵝

  一( )小船 一( )梅花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復習檢查

  出示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指名認讀,介紹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背誦指導

  各自朗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練習。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來了。

  (2)羊兒圈門,奔向。牧民們,追趕那。

  (3)羊兒像在飄動,藍天下回蕩著。

  結合口頭填空練習,理清文章結構。

  練習背誦。

  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無打處民動牧原新

  2.指名認讀。

  仔細看田字格內的“打、動、牧、新”,比較在結構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據學生發言,老師歸納:

  雖然這四個學生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是在安排上還是有區別的。“打”,左高右低;“動”,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齊平。“牧”左右兩部分一樣高。“新”左右兩部分的上面部分齊平,右邊的“斤”字的“豎”稍長。

  “無”和“民”都是獨體字。著重指導寫好最后一筆:“無”最后一筆是豎彎鉤,從田字格的中心起筆,沿豎中線往下寫,寫至與撇平時再向右拐,最后向上鉤。“民”的最后一筆是斜鉤,幅度較大。處,復習折文旁,再與“外”做比較。處,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外”是左右結構。

  作業

  練習描紅。

  各自練習寫生字,覺得難寫難記的多寫幾遍,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背誦課文。

  板書:                5 草原的早晨

  羊兒        牧民

  一只只 涌出     跨上 追趕

  一群群 飄動     歌聲

  (多)       (樂)

  練習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能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 能找出同偏旁的字,并了解形聲字構字的特點,提高學生認字光趣和能力。

  3. 把句子補充完整,讓學生意識到同一段話,可從不同角度學到許多東西,從面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4. 寫字訓練,認識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

  教學準備

  投影片、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 教學第1小題。

  ⑴讀題。

  ⑵春天多美呀!指名讀。師生評議,師相機指導。再讀一讀,誰能讀正確、流利。

  ⑶指名讀,評議。這段話寫得美嗎?為什么?你能讀出春天的美嗎?

  2. 教學第2小題。

  ⑴同學們,你們真棒,老師為你們鼓掌。

  ⑵讀題。自己讀第2小題的內容,想一想:你們知道了什么?

  ⑶生交流,匯報。生在一起找、討論。

  3. 教學第3小題。

  ⑴讀題。你能說說你對文中出現的動物在什么了解?

  ⑵生相互交流所知道的有關燕子、蜜蜂、布谷鳥的習性。

  ⑶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生活習性?

  二、教學第二題

  1. 審題。

  2. 指導。

  ⑴(出示投影)學生認讀。

  ⑵觀察一下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相同點?

  ⑶引導學生回憶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寫字姿勢正確,描紅筆筆到位,字字工整。

  3. 學生練習。

  4. 反饋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能積累描寫春天景色的成語

  2. 熟記諺語。

  3. 教會學生做一張賀卡,能寫一句祝賀的話,培養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語文。

  教具:錄音帶、成語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㈠教學第1題

  1. 讀題,審題。

  2. 現在是什么季節?

  3. 春天來了,有沒有發現身邊的事物有什么變化?

  4. 我們學校的花壇多漂亮呀!誰來夸夸花壇?

  5. 你們看,那盛開的花兒多像小朋友的臉呀!你們看,花壇里除了花,還有什么?

  6. 是呀,春天來了,天氣漸漸暖和了,各種花兒都開放了。

  7. 花園里萬紫千紅,蜜蜂嗡嗡叫,香氣撲鼻,多美!

  8. 陽光下,小朋友在自由地學習、玩耍,個個都覺得——(出示春光明媚)師領讀,生跟讀。

  9. 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光明媚,到處是春天的腳步,到處是春的氣息,這真是(出不春意盎然)師領讀,生跟讀。

  10(播放歌曲)師生共同唱歌。

  11.齊聲朗讀成語,背誦成語。

  ㈡教學第2小題。

  1. 審題。

  2. 指導。

  ⑴圖上是誰在干什么?

  ⑵諺語就是通過簡單的話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本題的兩個諺語講的是什么呢?自己讀一讀。

  3. 練習。

  4. 練習背誦,反饋。

  5. 鼓勵學生回去收集。

  二、教學第四題

  1. 審題

  2. 誰會做賀卡?你能教其他小朋友嗎?

  3. 老師教做賀卡的步驟。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觀察一幅描繪春天景色的圖畫,練習有順序地說一段話。

  教具:掛圖

  一、審題

  指名說要求。

  二、指導觀察

  1.(出示掛圖)要求:按先上后下,先近后遠的順序說說圖上遠近的順序說圖上遠處近處畫了哪些景物?

  2.指名說。

  三、指導說話

  1. 指導學生說好開頭第一句話。

  2. 將板書逐步變成填空題,指導學生分句練說。

  3. 讓學生自己看圖練說。

  4. 指導學生說一句結束語。

  5. 將整個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_____的早晨》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小鎮的早晨》以散文的體裁,清麗的文字把人、景、物融為一體,描繪了江南水鄉的小鎮安靜、忙碌、熱鬧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小鎮新貌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欣賞這篇文質俱美的散文,會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培養愛國主義感情,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優秀文化的營養,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課文第1自然段介紹了小鎮所在的地方和交通工具的特點,從而使讀者初步了解水鄉的特色。第4至6自然段的段式相同,將主題進行深化,是全文的重點。在第2 段中,淡淡的霞光、平靜的河面、清澈的河水、停泊的船群、遙相對峙的石橋以及輕漂的小船,這一切都浸在霞光柔和美麗的色調中,使讀者感受到小鎮早晨的恬靜之美。作者以生動形象的語言,通過對各種事物的描寫,突出了江南小鎮早晨特有的美景,最后一句是烘托出了小鎮恬靜的氣氛。學生能通過第2段,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第3段主要寫了人多和貨物多,表現了小鎮熱鬧非凡的景象,通過作者生動的描寫,讀者能感受人群熙熙攘攘但有序的生活之美。第4段通過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展現了小鎮忙碌緊張的景象,通過今昔對比,表明小鎮在變化,在前進。第5段是作者情感的抒發,由衷地表達了作者對小鎮早晨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引導學生自學課文,了解小鎮的早晨恬靜、熱鬧、緊張的特點,感受蠶鄉小鎮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欣欣向榮的氣氛。

  3、培養學生質疑問難、合作探究、敢于創新的語文能力,養成自能讀書的良好習慣,在讀中學會體會作者對小鎮的喜愛之情。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運用綜合識字方法認識1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在讀書中體會作者對小鎮的喜愛之情,理解小鎮早晨的恬靜。

  教學難點

  理解“小鎮的早晨為什么既是恬靜的又是熱鬧的;既是緊張的又是美麗的。”

  教學建議

  教學這篇課文,應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的“美點”,通過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感受水鄉小鎮的魅力,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使語文實踐與人文精神水乳交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設計具體餓教學活動時,力求體現“語文教學語文味”、“別出心裁讀課文”的特色。

  理解課文應從整體入手,從學生的感受出發,結合課文內容了解小鎮的特點。在初讀課文后,可提問:課文寫了小鎮早晨哪幾方面的特點?然后畫出能概括特點的三個句子。同時結合課文的第2—4自然段描寫的特點“安靜”“熱鬧”“忙碌”,啟發學生說說這些主要內容是怎樣知道的——圍繞重點句具體敘述。

  課文的2—4自然段都是總分段式。教學中可重點指導第2自然段的學習,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總分”的關系:先寫小鎮的早晨很安靜,然后通過具體描寫寫出了小鎮的美景。有許多同學未必到過江南水鄉,書上的內容可能搞不清楚,教師可使用課件、照片,給學生以感性的認識,避免以詞解詞,紙上談兵。教學第3自然段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觀察書中的插圖,讀一讀,想一想,畫一畫,議一議,充分體會小鎮早晨的熱鬧景象。教學第4自然段可采用自學的方式。讀一讀,想一想,畫一畫,寫一寫,充分體會小鎮早晨的忙碌景象。

  欣賞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會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所以要緊緊抓住“情”、“境”、“美”組織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突破重點、難點,完成教學任務,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建議本課教學3課時。

  拓展習題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 )的早晨 ( )的小船 ( )的蔬菜

  ( )的霞光 ( )的海洋 ( )的市場

  二、寫出與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近的詞。

  (1)當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的時候,木船的櫓聲,把小鎮喚醒。( )

  (2)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歡鬧的海洋里。 ( )

  (3)沿街的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 ( )

  三、根據意思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寫在括號里。

  (1)遠遠地相互對應。 ( )

  (2)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 ( )

  (3)忙著做各種事情。 ( )

  四、課文2—4自然段寫了小鎮 、 和 三個方面的特點。請你仿照其中的一段的寫法,以學校的早晨為題,寫一個片段。

  相關資料

  桃源鎮簡介:素以“江南魚米之鄉”著稱的桃源鎮是蘇、錫、常地區首批對外開放的衛星鎮。位于蘇、滬、杭中心地帶,東距上海30公里,北距蘇州80公里,南距杭州公里,鎮南有滬杭高速公路貫通,鎮北有“318”國道相連,京杭大運河繞鎮而過,緊靠上海虹橋機場、杭州筧橋機場、蘇州碩放機場,附近港口有上海港、張家港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走廊中的天堂”之美稱。桃源鎮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文物古跡較多,其中廣福村無字圩為距今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遺址。元化至正年間,有個名叫戴敬本的武官來此隱居,在鎮東一座橋上題寫了“問津桃花何處去,為有源頭活水來”的佳句。“艱苦奮斗、合力拼博、強鎮富民、勇于爭先”這是新時代桃源人的精神。

  目不暇接: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

《_____的早晨》教案 篇5

  預習提示:

  1、讀懂課文,給生字標上拼音。

  2、試著用一兩句話說出文章大意。

  3、查字典給生字組兩、三個詞。

  4、把你不懂的內容標在書上或記錄下來。

  5.嘗試解決課后問題。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鎮早晨特點,體會小鎮早晨的美麗,感受小鎮今昔的變化。

  4.圍繞重點句理解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5、體會作者對小鎮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繼續學習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難點:了解小鎮的特點及今昔的變化。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白板、教學錄像。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大意,掌握課文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的段落安排,了解小鎮“安靜”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昨天我們領略了葡萄溝的神奇,今天讓我們走進如詩如畫的江南。(播放江南風光錄像帶,激發學生情趣)

  2、同學們看后,有什么感受?(自由發言,生做評價)

  二、出示學習任務

  1、課文寫了小鎮早晨哪幾方面的特點?劃出三個概括小鎮早晨特點的句子。

  2、抓重點詞句,理解小鎮的“安靜”。

  三、檢查學習情況

  1、抽讀生字新詞。

  2、把你認為最難寫的字書空一遍。

  四、自由讀課文,思考:

  課文寫了小鎮早晨哪幾方面的特點?(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板書:安靜、熱鬧、忙碌

  五、合作討論學習1、2自然段。

  (一)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2.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機討論解決。

  著重理解“驚醒”和“喚醒”的意思。。

  3.朗讀訓練。自由試讀→說說怎么讀→個別讀→齊讀。

  (二)第2自然段。

  過渡語:被悠閑的搖櫓聲喚醒的小鎮早晨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播放教學錄像)

  1.觀賞小鎮早晨的迷人風光,談感受。

  2.根據學生發言,品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段話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特點?

  (2)回憶閱讀總分段式方法

  ①先找出哪一句話是總起句,主要講什么。

  ②是從哪個方面作具體說明的?

  (3)交流討論:

  a.在自學過程中你讀懂了哪些問題?

  b.在自學過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c.你認為哪些詞句值得與大家共同品味。

  在學生品析朗讀中相機引導,重點理解句子。

  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沿街的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一些油光發亮的烏篷船翹起尖尖的船頭,顯得格外醒目。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座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5)師生合作,一邊再次觀賞小鎮早晨恬靜的風光,一邊介紹。

  六、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下節課,我們還將用同樣的閱讀方法繼續學習課文,領略小鎮早晨熱鬧、緊張的情景。

  七、課堂檢測

  1、讀課文,填空。

  課文寫了小鎮的早晨____、________和____這三方面的特點。

  2、看意思寫詞語。

  1.光亮而透明。 ( )

  2.價錢便宜物品美好。( )

  八、個體拓展

  1、可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可以寫生字,還可以摘抄課文聽優美詞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圍繞重點句理解小鎮的熱鬧和忙碌。

  2、體會作者喜愛贊美小鎮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一類生字。

  2、小鎮早晨的特點有: ____、________和____ 。

  二、過渡:上節課我們在河邊細細領略了小鎮早晨恬靜的景象,如果我們到街邊去看看,又會見那兒是熱鬧的,更是緊張的。

  三、學習任務

  1、圍繞重點句理解小鎮的熱鬧和忙碌。

  四、合作學習討論探究第三、四自然段。

  (1)研讀一:作者怎樣把小鎮早晨的熱鬧和緊張寫具體的?你認為哪些詞句寫得好?圈圈畫畫并批注。

  (2)研讀二:怎樣讀出小鎮早晨的熱鬧和緊張?

  五、組際交流,培養能力

  (1)這段話從人多和沿街擺滿各種土特產作買賣的場面來描寫小鎮早晨的熱鬧的。

  (2)“您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擁擠的人流向前走去”,“擁擠的人流”已經說明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前面加上“不由自主”,說明擁擠的人群使你走路也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這是熱鬧情景的寫照。

  (3)“沿街擺滿”以及“……”說明土特產琳瑯滿目,這也是熱鬧的寫照。

  (4)有感情地讀你最喜歡的句子。

  六、延伸課外,拓展創新

  1、除了課文所描繪的江南小鎮,你還知道我國還有哪些水鄉小鎮?請收集有關資料。

  2、收集的資料可以編寫成小報或畫水鄉風景圖等。

  七、課堂檢測

  1、表現小鎮早晨緊張的詞語有:

  2、表現小鎮早晨熱鬧的詞語有:

  八、總結全文

  是啊,美麗的江南蠶鄉小鎮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煥發著勃勃的生機,這只是我們偉大祖國社會主義建設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讓我們用敏銳的雙眼去觀察身邊的變化,感受祖國快步前進的腳步吧!

  板書設計:

  恬靜:河水 小船 美麗

  小鎮的早晨  熱鬧:人流 土特產 趕集 農民 多美的小鎮早晨

  緊張:店鋪 小攤 熟食店 農家姑娘 勃勃生機

《_____的早晨》教案 篇6

  榮成市實驗小學 三  年級   音樂 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型

  新授

  課題《苗嶺的早晨》

  課時

  一課時

  設計教師

  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根據音樂的情緒為音樂分段。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3、了解作曲家俞遜發,激發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設計

  聽賞法、引導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一、組織教學二、導入新課三、欣賞《苗嶺的早晨》(1)播放第一樂章音樂  (2)復聽第一樂章(3)第二樂章的音樂走進苗族鼓勵學生隨意說出自己知道的樂器,相互之間是一種交流,讓同學們從同學們的嘴里知道更多的樂器。多媒體放映有關苗族服飾、居住、歌舞圖片開拓學生的視多媒體播放:讓我們再欣賞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飛歌特點的第一樂章。演示文稿展示樂器口笛,向學生簡單介紹樂器口笛。拓展有關樂器的知識,開闊學生視野。播放《愛我中華》的歌曲,學生走進教室。知道我們剛才聽的歌曲嗎?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走進一個神秘的地方,去聽聽那里的音樂。1、聽的時候請你仔細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多媒體展示苗嶺風景畫面(生聽完交流感受)(2)這么美的音樂它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一遍在聽的時候,看老師的手有什么變化嗎?學生隨教師一起用右手走旋律。誰知道這么美的音樂是來自哪個民族嗎?(苗族)這首樂曲就叫《苗嶺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4)聽全曲二、小結傾聽多種版本的演奏,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剛才我們一起走進了苗族,領略了苗族的風光,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嶺的早晨》,說說你的收獲。(3)現在讓我們伴著《苗嶺的早晨》第二樂章的音樂走進苗族,談對苗族的了解。1、課件出示“笛子”:同學們聽過笛子演奏的《苗嶺的早晨》嗎?2、請欣賞:苗族舞蹈《苗嶺的早晨》它的伴奏音樂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傾聽和觀賞喲!(學生聽賞)

  板書設計

  苗嶺的早晨

  笛子、小提琴

  課后反思讓學生先聆聽音樂作品,感受音樂特點、情緒,根據自己的經驗,理解音樂,展開想象。之后同學間進行交流討論,甚至繪畫、編舞等形式進行表演。但在教學中,有一個學生竟然根據音樂講出了一段發生在苗家山寨的故事,從苗嶺的早晨一直講到苗嶺人們白天的生活,他們的名俗等,這些雖與我要的表現意圖有所出入,但學生所說的音樂形象﹑音樂背景都是通過認真聆聽而得到的,具體、實在。課堂上,往往同學聽得認真,而我也覺得很輕松,氣氛活潑熱烈。同時,也使學生有一種成功感。

《_____的早晨》教案 篇7

  佚名

  教學目標 :

  1、能選擇幾個方面的材料反映事物的特點。

  2、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綱、完成習作《——的早晨》。

  3、感受學校和社會的新面貌、新氣象。

  教學重點:運用“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的習作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觀察、感受祖國的新面貌、新氣象,并能恰當份幾個方面作比較具體的記敘。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明確本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2、學習運用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的寫作方法。

  3、要求學生選擇一個熟悉的地方,照樣子列提綱,并把《——的早晨》補充完整,以此為題習作。

  教學過程 :

  1、揭示課題。

  2、自學“習作要求”。理解什么叫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

  (1)快速閱讀“習作要求”,思考:本次習作訓練有哪些要求,訓練的重點是什么?

  (2)討論明確習作要求和訓練重點。

  (3)以本單元課文為例,說明作者是怎樣按照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的。

  3、指導學生學習“習作內容”與“習作提示”。

  (1)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早晨,人們在干什么,體現了校園早晨的什么特點。

  (2)自學“學習內容”,說說課文是怎樣給《校園的早晨》分幾個方面列提綱安排材料的。

  (3)討論:課文例舉的三條提綱,句式上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特點。

  (4)交流寫的是什么地方的早晨,說說觀察感受,準備分幾方面安排材料。

  (5)列提綱,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列提綱安排材料的情況,并作個別輔導。

  (6)交流提綱,說說自己是分哪幾個方面安排材料的。

  (7)學習“習作提示”。

  討論:“校園的早晨”和“小鎮的早晨”安排材料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8)學生按提綱把一個方面的內容寫具體。教師巡視,以寫得好的或有些不足之處的文章為例評改。

  (9)學生繼續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按提綱完成作文。

  2、評改部分習作,修改謄清作文。

  教學過程 :

  1、學生繼續作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作文情況。

  2、交流習作,師生共同評議,然后修改完成習作。

  (1)指名朗讀作文,看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有問題。

  (2)師生共同評議:主要解決沒有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這幾個方面沒有代表性,能不能比較全面有序地反映這個地方的特點,每一個方面是否比較清楚具體。

  (3)學生修改,謄清習作,教師指導困難學生。

  板書設計 : _________的早晨(習作訓練)

  小池邊同學們在背誦課文。

  校園的早晨操場上同學們在跑步、跳高。 按事物的幾方面安排材料

  花園里同學們在練小提琴。

  學生習作情況簡析:

《_____的早晨》教案 篇8

  汪燕宏

  一、 教材分析

  1. 背景知識

  本次習作訓練是根據單元閱讀訓練和習作訓練同步、讀寫結合的原則安排的。本單元的三篇閱讀教學的課文都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的。因此,習作訓練要求學生在基本掌握了按事情幾個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后進行習作。

  2. 教材特點。

  習作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照樣子列作文提綱,以“校園的早晨”為例,安安排了三方面的材料,即小池邊、操場上、花園里三個不同特點同學們不同的活動情況。然后要求學生先填完整作文題目,再自己列出提綱。習作內容的第二部分是以自己列出提綱的作文題目為內容作文。

  “習作提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有:(1)事情的幾個方面必須是有聯系的,目的是“比較全面反映一個事物”(2)每一個方面分別寫一個點及每個點上物的活動情況,這些人物的選擇應有代表性,能反映這一事物(地方)的面貌呀特點。

  二、教學目標 

  1. 能選擇幾個方面的材料反映一件事物的某些特點。

  2. 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綱,作文。

  3. 感受學校和社會的新面貌和新氣象。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選擇幾個方面的材料,列出提綱。

  教學難點 :能通過這些選擇好的幾方面材料作文,反映出這一事物的某些特點,如新面貌、新氣象。

  四、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校園的早晨》例文錄音。布置觀察一處地方的早晨,體會其特點。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 能根據觀察情況選擇幾方面的材料以反映事物(某一地方的特點與風貌)。

  2. 學會根據事物的幾方面材料,列提綱、習作。

  (二) 教學過程 

  1. 揭示課題,齊讀。

  2. 學習“習作要求”。

  (1) 指名讀“習作要求”。

  (2) 什么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回顧課文《太陽》《臺灣蝴蝶甲天下》《再見了,親人》安排材料的方法。

  (3) 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安排寫作材料的方法,我們要通過練習掌握它,齊讀“習作要求”,明確任務。

  3. 學習“習作內容”和“習作提示”。

  (1) 怎樣把作文題目補充完整呢?(補充的內容是一個表示地方的詞兒,這次作文是以某一地方的早晨為題。)學生說出一些完整的題目。

  (2) 學習“校園的早晨”作文提綱。

  ① 提綱中可以看出安排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都選自于哪一個地點?寫了哪些人的活動情況?(結合插圖討論)

  ② 聽《校園的早晨》例文錄音。這是另一位同學寫的相同題目的作文,他取的材料是什么?文章反映了校園早晨怎樣的特點?

  ③ 歸納列提綱的方法:寫清楚“在什么地方,誰在干什么。”

  (3) 學生獨立補充作文題目,并列提綱。

  (4) 交流題目與提綱,師生共同評議。

  (5) 歸納: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可以“地點”為中心,也可以不同的人物為人物為中心來安排。(齊讀“習作提示”。)

  4. 學生開始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第2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 感受學校和社會的新面貌、新氣象。

  2. 完成習作,能注意反映出事情的特點。

  (二) 教學過程 

  1. 學生繼續作文。

  2. 組織片斷的交流。

  (1) 指名讀某一方面的內容,師生共同評議:①哪些地方寫得還不夠具體?②能從這一段內容看出這一地方有什么特點?③語句通順連貫嗎?

  (2) 修改片斷。

  3. 學生修改全文。

  4. 認真謄抄習作,并附上寫作提綱。

《_____的早晨》教案(精選8篇) 相關內容:
  •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教案(通用3篇)

    教學內容:22《人物描寫一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熙鳳的人物形象。3體會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熙鳳的人物形象;體會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通用19篇)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學會課文中的生字,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一、導入1、(出示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動物?2、狐貍和老虎之間發生了一件事,今天我們要學第8課《狐假虎威》。...

  • 《狐假虎威》教案(精選18篇)

    ☆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復述課文。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簡單的方法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3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 《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精選18篇)

    【教學目標】1、認識“矗 凹”等九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引導學生理解絲綢之路的偉大意義,激發民族自豪感,從而產生為祖國騰飛而努力奮斗的信念。...

  • 《 絲綢之路》教案(精選8篇)

    教學目標1.認識矗凹等九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絲綢之路的偉大意義,激發民族自豪感,從而產生為祖國騰飛而努力奮斗的信念。...

  • 《唱臉譜》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對臉譜知識的初步學習,激發關心、熱愛臉譜藝術的情感,培養民族自豪感。2.初步了解臉譜的簡單分類和歌曲與京歌的區別。教學重、難點1.通過欣賞歌曲,讓學生感受京劇旋律的音樂美和臉譜的藝術美,激發他們對京劇的喜愛之情...

  • 《心田上的百合花開》教案(精選7篇)

    心田上的百合花開教學目標:1.讀懂百 合花的形象及其蘊涵的深層意義2.領悟文章所蘊涵的深意,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啟發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冰心的小詩《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㈡》教學設計(精選4篇)

    之三作者:呂利文 教材分析《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選自我國古典小說名著《西游記》,課文通過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贊揚了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別敵人詭計的斗爭精神。...

  • 《松鼠》說課設計(精選14篇)

    【學習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地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地實際情況,我對這課制定地教學目標有:1、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討論交流,了解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光棍福利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 日本中出视频 |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 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 国产边摸边吃奶叫床视频 | 篱笆女人狗40集免费观看 | 国产内谢|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两性午夜视频 | 麻豆传媒免费观看 | 五月婷av综合网色伊人苍井空 |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2413 | 黄色免费网站在线看 |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一区 |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 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 | 东北老头嫖妓猛对白精彩 | 狠狠干夜夜干 |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 免费在线成人 | 四川xxxxxlmedjyf本电| 17草网站| 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 |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蜜月 |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 | 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 | 色的视频网站 | 日本不卡一二三区 | 高潮抽搐潮喷毛片在线播放 | 大尺度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 加比勒色综合久久 | 成年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 快好爽射给我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