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復習提綱(精選2篇)
五年級語文上冊復習提綱 篇1
《師恩難忘》
1.本文作者是誰? 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劉紹棠) ( 課文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請你積累贊頌老師的詞句。
詞:春風化雨 勤勤懇懇 默默無聞 循循善誘 為人師表
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陶校長的演講》
1.陶校長是指誰?(陶行知)
2.陶校長演講的主題是什么?(談“每天四問”)
分別是哪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自己有沒有進步。)
3.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請你背誦他的名言。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古詩兩首》
1.《尋隱者不遇》一詩主要寫了詩人和童子的問答,體現了隱者高潔的性格和詩人對他的仰慕。
2.《所見》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抒發了詩人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
3.背誦書上p17頁第3題。
4.背誦兩首詩的意思。
5.你還記得那些描寫孩子的古詩嗎?請背一背。
《池上》 《小兒垂釣》 《村居》
《練習1》
1.背背帶“風”字的詩句。(至少5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唐 杜牧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 宋 王安石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 唐 孟浩然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唐 杜甫
2.背誦并默寫〈〈題秋江獨釣圖〉〉,記住以下字詞的意思:
蓑——蓑衣。 扁舟----小舟。 絲綸-----釣魚用的絲線。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1.背誦并默寫全文。
2.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
《裝滿昆蟲的衣袋》
1.課文主要寫了哪國著名昆蟲學家誰小時候對昆蟲著迷的故事?
(法國 法布爾)
2.課文主要記敘了他小時的哪兩件事?
(1)他躲在花叢中捉紡織娘 (2)他放鴨子時捉小昆蟲被父母責罵,但他還是迷戀昆蟲。
3.他用畢生精力,寫下了哪本巨著?你從法布兒身上學到了什么精神?
《昆蟲記》 (堅持不懈、孜孜以求、鍥而不舍、有志者事竟成)
4.課文為什么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為題目?
《變色龍》
1.變色龍學名叫什么?(避役)
2.課文主要從哪三方面介紹了變色龍的什么特點?
(外形怪;捕食快、準;變色多)
《金蟬脫殼》
1.背誦“金蟬脫殼”的本義與引申義。
本義: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殼還掛在枝頭。
引申義:比喻用計脫逃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現。
2.背誦并默寫課文4、5節
《練習2》
1.本單元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小動物,如_________的小甲蟲、_________的變色龍、________的紡織娘…… 它們在作者筆下栩栩如生,原因是這些作者都有一個共同點: ,這讓你想到了(誰) 的名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背誦默寫書上的5句歇后語和自己積累的4句歇后語。
3.背誦并默寫關于觀察的3句名言。
《成語故事》
1.“自相矛盾、濫竽充數、畫龍點睛” 這三個成語都來自寓言,背誦它們的意思。
《自相矛盾》:形容說話做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讓人不可相信。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卻混在行家里面充數。
《畫龍點睛》:形容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地方加上精辟的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2.背誦《畫龍點睛》。
《推敲》
1.課文講的是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表現了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2.背誦并默寫《題李凝幽居》
《嫦娥奔月》
1.《嫦娥奔月》是一個神話故事。中秋佳節的習俗是人們為了表達對嫦娥的思念。
2.嫦娥:美麗善良,勇敢機智 后羿:力大神勇,為民除害 逄蒙:奸詐貪婪,自私邪惡
《讀書莫放“攔路虎”》
1.攔路虎:指在讀書時遇到的一些生字。
2.勤查字典,是掃除讀書“攔路虎”的有效辦法。
《伊索寓言》
1.《狐貍和葡萄》寓意:通過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故事,諷刺了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的人。
2.《牧童和狼》寓意:通過牧童撒謊后失去信任的故事告誡人們要一直講真話。
3.《蟬和狐貍》寓意:刻畫了狐貍的狡猾兇殘和蟬的智慧形象,告訴我們要善于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我讀書,我快樂》
1.《伊索寓言集》的作者是伊索。讀書的好方法:隨手寫體會,摘抄名言。
一、 課外拓展
1.按要求積累成語
來自寓言的成語: 畫蛇添足 拔苗助長 亡羊補牢 買櫝還珠
來自神話的成語: 精衛填海 開天辟地 八仙過海 火眼金睛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望梅止渴 草木皆兵 胸有成竹 后來居上
出自詩文的成語: 悲歡離合 柳暗花明 萬紫千紅 無可奈何
出自俗語的成語: 眾志成城 一干二凈 三長兩短 千方百計
2.積累自己讀過的《伊索寓言》故事:《農夫與蛇》《狼和小羊》《烏龜與兔》《病鹿》
《在大海中永生》
1 《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訊。記敘了歷史偉人鄧小平的骨灰撒放到大海的動人情景,謳歌了偉人的不朽功績,表達了 人民對偉人的深深懷念之情。本文是按照“飛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別大海”的線索組織材料的。
2 有人說應該是“鮮花拌著骨灰”,你怎么看?說說你的理由。
(我認為“鮮花伴著骨灰”更好。“拌”意味著攪和,攪拌;“伴”指相隨,陪著, 隨著。“鮮花伴著骨灰”指鮮花和骨灰和在一起,意思不錯,但是缺乏感情。而用“伴”字,指鮮花陪伴著骨灰,表達了億萬人民對鄧小平同志的崇敬與無限哀思。)
3 請你用“愛戴”和“奔騰不息”分別造一句句子。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
1 課文寫了高爾基和他十歲的兒子之間發生的哪兩件事?
(“栽花賞花”以及“寫信教子”)
2 你知道高爾基的作品有哪些嗎?
(《童年》、《在人間》、《 我的大學》、《 海燕之歌》等)
3“‘給’,永遠比‘拿’愉快……”“給”指什么?“拿”指什么?你對這句話是怎么理解的?
(“給”,給予,即“留給人們美好的東西”;“拿”,拿取,即向人們索取。)
(由于“給”能為人們提供美好的東西,世界就會更美好,你也會隨之感到你對人們是有用的,感到人們都需要你,人們和你的的生活都會多么愉快。而一個只會向社會索取,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是體會不到這種樂趣的的。)
《艾滋病小斗士》
1 課文中的“小斗士”寫的是誰?(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
2 說說為什么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因為恩科西雖然只有12歲,但他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這多么不容易啊!因而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練習4:
1請你背誦并默寫練習4中的8個成語。
2 請你寫出帶點字的意思
金碧輝煌: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
臥薪嘗膽:柴草 首屈一指 : 首先 川流不息: 河流
3 請你積累高爾基的名言。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天才出于勤奮。——高爾基
《黃山奇松》
1.這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
2.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3.黃山最妙的觀松處是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
4.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
5.玉屏樓前的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6.背誦并默寫課文第2自然段。
《黃果樹瀑布》
1.黃果樹瀑布是我國最大的瀑布,它位于我國甘肅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15千米的白水河上。
2.課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寫了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游覽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表現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3.描寫瀑布的古詩。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升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莫高窟》
1. 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共有492個洞窟。
2.背誦并默寫課文2、3、4自然段。
《練習5》
1.誦讀《邊疆小夜曲》
三、課外積累(成語)
指口才好的: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才辯無雙 口若懸河
指文筆好的:下筆成文 筆走龍蛇 文思如泉 文思敏捷
指精神集中: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目不轉睛 專心致志
《天火之謎》
1.課文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為了揭開雷暴的秘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里進行“風箏實驗”的事,贊揚了富蘭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實驗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解開大自然的奧秘。
2.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3.選用課文語句概括段意。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1.課文記敘了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困境中兩次撰寫明史巨著《國榷》的感人故事,表現了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2.厄運的意思是: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
文中的“厄運”指:《國榷》被盜
3.談遷的信念是: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
4.新寫的《國榷》共104卷,500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是一部明朝編年史巨著。
4.課文告訴我們: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云。
5.關于戰勝挫折的名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諾貝爾》
1. 課文記敘了諾貝爾發明炸藥的艱難過程,表現他熱愛科學、熱愛人類的無私奉獻精神。
2.“諾貝爾獎”頒發給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授獎儀式于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時30分,在瑞典王國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
3.華人曾獲諾貝爾獎的有: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等,太倉曾獲諾貝爾獎的有:朱棣文、吳健雄。
《滴水穿石的啟示》
1.本文的觀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為了說明這一觀點,正面用中外名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的事例說明他們的成功都是靠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反面是從“雨水”不能“穿石”,說明目標不專一、不能持之以恒就辦不成事。
2.“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3.熟記與“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詞語: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日雕月琢、接連不斷、鍥而不舍、孜孜不倦。
《練習6》
誦讀《浪花與礁石》
《林沖棒打洪教頭》
1.課文根據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水滸傳》改寫,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
2.林沖形象:武藝高強、臨危不亂、足智多謀、謙遜識禮……
洪教頭形象:自以為是、跋扈囂張、目中無人、自不量力、傲慢無禮……
3.熟記“名著便覽”
《少年王冕》
1.課文節選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講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貧寒,從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讀書學習。他善于觀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學畫,終于成為“畫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漸好轉,表現了王冕刻苦勤奮的好學精神和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2.默寫王冕詩《墨梅》。
3.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黃鶴樓送別》
2. 課文記敘了年輕的李白在黃鶴樓上為好友孟浩然餞行的事,描繪了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美景,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
2.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別詩《贈汪倫》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乘舟將欲行, 渭城朝雨浥輕塵,
忽聞岸上踏歌聲。 客舍青青柳色新;
桃花潭水深千尺, 勸君更盡一杯酒,
不及汪倫送我情。 西出陽關無故人。
4.關于友誼的名言: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華盛頓 )
摯友如異體同心。 (亞里士多德)
《清平樂 村居》
1.課文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
2.“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其他的詞牌名:卜算子 如夢令 沁園春 ……
《練習7》
1. 熟知古代各朝代的名人。
2. 《百家姓》北宋時編,全書共有單姓、復姓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真正常見的姓也就100多個。開頭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因北宋皇帝姓趙,故以趙姓為首。
五年級語文上冊復習提綱 篇2
五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提綱蘇教版
《師恩難忘》
1.本文作者是誰? 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劉紹棠) ( 課文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請你積累贊頌老師的詞句。
詞:春風化雨 勤勤懇懇 默默無聞 循循善誘 為人師表
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陶校長的演講》
1.陶校長是指誰?(陶行知)
2.陶校長演講的主題是什么?(談“每天四問”)
分別是哪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自己有沒有進步。)
3.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請你背誦他的名言。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古詩兩首》
1.《尋隱者不遇》一詩主要寫了詩人和童子的問答,體現了隱者高潔的性格和詩人對他的仰慕。
2.《所見》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抒發了詩人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
3.背誦書上p17頁第3題。
4.背誦兩首詩的意思。
5.你還記得那些描寫孩子的古詩嗎?請背一背。
《池上》 《小兒垂釣》 《村居》
《練習1》
1.背背帶“風”字的詩句。(至少5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唐 杜牧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 宋 王安石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 唐 孟浩然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唐 杜甫
2.背誦并默寫〈〈題秋江獨釣圖〉〉,記住以下字詞的意思:
蓑——蓑衣。 扁舟----小舟。 絲綸-----釣魚用的絲線。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1.背誦并默寫全文。
2.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
《裝滿昆蟲的衣袋》
1.課文主要寫了哪國著名昆蟲學家誰小時候對昆蟲著迷的故事?
(法國 法布爾)
2.課文主要記敘了他小時的哪兩件事?
(1)他躲在花叢中捉紡織娘 (2)他放鴨子時捉小昆蟲被父母責罵,但他還是迷戀昆蟲。
3.他用畢生精力,寫下了哪本巨著?你從法布兒身上學到了什么精神?
《昆蟲記》 (堅持不懈、孜孜以求、鍥而不舍、有志者事竟成)
4.課文為什么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為題目?
《變色龍》
1.變色龍學名叫什么?(避役)
2.課文主要從哪三方面介紹了變色龍的什么特點?
(外形怪;捕食快、準;變色多)
《金蟬脫殼》
1.背誦“金蟬脫殼”的本義與引申義。
本義: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殼還掛在枝頭。
引申義:比喻用計脫逃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現。
2.背誦并默寫課文4、5節
《練習2》
1.本單元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小動物,如_________的小甲蟲、_________的變色龍、________的紡織娘…… 它們在作者筆下栩栩如生,原因是這些作者都有一個共同點: ,這讓你想到了(誰) 的名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背誦默寫書上的5句歇后語和自己積累的4句歇后語。
3.背誦并默寫關于觀察的3句名言。
《成語故事》
1.“自相矛盾、濫竽充數、畫龍點睛” 這三個成語都來自寓言,背誦它們的意思。
《自相矛盾》:形容說話做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讓人不可相信。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卻混在行家里面充數。
《畫龍點睛》:形容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地方加上精辟的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2.背誦《畫龍點睛》。
《推敲》
1.課文講的是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表現了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2.背誦并默寫《題李凝幽居》
《嫦娥奔月》
1.《嫦娥奔月》是一個神話故事。中秋佳節的習俗是人們為了表達對嫦娥的思念。
2.嫦娥:美麗善良,勇敢機智 后羿:力大神勇,為民除害 逄蒙:奸詐貪婪,自私邪惡
《讀書莫放“攔路虎”》
1.攔路虎:指在讀書時遇到的一些生字。
2.勤查字典,是掃除讀書“攔路虎”的有效辦法。
《伊索寓言》
1.《狐貍和葡萄》寓意:通過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故事,諷刺了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的人。
2.《牧童和狼》寓意:通過牧童撒謊后失去信任的故事告誡人們要一直講真話。
3.《蟬和狐貍》寓意:刻畫了狐貍的狡猾兇殘和蟬的智慧形象,告訴我們要善于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我讀書,我快樂》
1.《伊索寓言集》的作者是伊索。讀書的好方法:隨手寫體會,摘抄名言。
一、 課外拓展
1.按要求積累成語
來自寓言的成語: 畫蛇添足 拔苗助長 亡羊補牢 買櫝還珠
來自神話的成語: 精衛填海 開天辟地 八仙過海 火眼金睛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望梅止渴 草木皆兵 胸有成竹 后來居上
出自詩文的成語: 悲歡離合 柳暗花明 萬紫千紅 無可奈何
出自俗語的成語: 眾志成城 一干二凈 三長兩短 千方百計
2.積累自己讀過的《伊索寓言》故事:《農夫與蛇》《狼和小羊》《烏龜與兔》《病鹿》
《在大海中永生》
1 《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訊。記敘了歷史偉人鄧小平的骨灰撒放到大海的動人情景,謳歌了偉人的不朽功績,表達了 人民對偉人的深深懷念之情。本文是按照“飛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別大海”的線索組織材料的。
2 有人說應該是“鮮花拌著骨灰”,你怎么看?說說你的理由。
(我認為“鮮花伴著骨灰”更好。“拌”意味著攪和,攪拌;“伴”指相隨,陪著, 隨著。“鮮花伴著骨灰”指鮮花和骨灰和在一起,意思不錯,但是缺乏感情。而用“伴”字,指鮮花陪伴著骨灰,表達了億萬人民對鄧小平同志的崇敬與無限哀思。)
3 請你用“愛戴”和“奔騰不息”分別造一句句子。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
1 課文寫了高爾基和他十歲的兒子之間發生的哪兩件事?
(“栽花賞花”以及“寫信教子”)
2 你知道高爾基的作品有哪些嗎?
(《童年》、《在人間》、《 我的大學》、《 海燕之歌》等)
3“‘給’,永遠比‘拿’愉快……”“給”指什么?“拿”指什么?你對這句話是怎么理解的?
(“給”,給予,即“留給人們美好的東西”;“拿”,拿取,即向人們索取。)
(由于“給”能為人們提供美好的東西,世界就會更美好,你也會隨之感到你對人們是有用的,感到人們都需要你,人們和你的的生活都會多么愉快。而一個只會向社會索取,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是體會不到這種樂趣的的。)
《艾滋病小斗士》
1 課文中的“小斗士”寫的是誰?(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
2 說說為什么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因為恩科西雖然只有12歲,但他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這多么不容易啊!因而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練習4:
1請你背誦并默寫練習4中的8個成語。
2 請你寫出帶點字的意思
金碧輝煌 :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
臥薪嘗膽:柴草 首屈一指 : 首先 川流不息: 河流
3 請你積累高爾基的名言。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天才出于勤奮。——高爾基
《黃山奇松》
1.這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
2.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3.黃山最妙的觀松處是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
4.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
5.玉屏樓前的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6.背誦并默寫課文第2自然段。
《黃果樹瀑布》
1.黃果樹瀑布是我國最大的瀑布,它位于我國甘肅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15千米的白水河上。
2.課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寫了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游覽的所見、所聞、 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表現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3.描寫瀑布的古詩。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升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莫高窟》
1. 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共有492個洞窟。
2.背誦并默寫課文2、3、4自然段。
《練習5》
1.誦讀《邊疆小夜曲》
三、課外積累(成語)
指口才好的: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才辯無雙 口若懸河
指文筆好的:下筆成文 筆走龍蛇 文思如泉 文思敏捷
指精神集中: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目不轉睛 專心致志
《天火之謎》
1.課文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為了揭開雷暴的秘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里進行“風箏實驗”的事,贊揚了富蘭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實驗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解開大自然的奧秘。
2.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3.選用課文語句概括段意。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1.課文記敘了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困境中兩次撰寫明史巨著《國榷》的感人故事,表現了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2.厄運的意思是: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
文中的“厄運”指:《國榷》被盜
3.談遷的信念是: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
4.新寫的《國榷》共104卷,500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是一部明朝編年史巨著。
4.課文告訴我們: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云。
5.關于戰勝挫折的名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諾貝爾》
1. 課文記敘了諾貝爾發明炸藥的艱難過程,表現他熱愛科學、熱愛人類的無私奉獻精神。
2.“諾貝爾獎”頒發給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授獎儀式于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時30分,在瑞典王國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
3.華人曾獲諾貝爾獎的有: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等,太倉曾獲諾貝爾獎的有:朱棣文、吳健雄。
《滴水穿石的啟示》
1.本文的觀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為了說明這一觀點,正面用中外名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的事例說明他們的成功都是靠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反面是從“雨水”不能“穿石”,說明目標不專一、不能持之以恒就辦不成事。
2.“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3.熟記與“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詞語: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日雕月琢、接連不斷、鍥而不舍、孜孜不倦。
《練習6》
誦讀《浪花與礁石》
《林沖棒打洪教頭》
1.課文根據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水滸傳》改寫,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
2.林沖形象:武藝高強、臨危不亂、足智多謀、謙遜識禮……
洪教頭形象:自以為是、跋扈囂張、目中無人、自不量力、傲慢無禮……
3.熟記“名著便覽”
《少年王冕》
1.課文節選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講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貧寒,從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讀書學習。他善于觀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學畫,終于成為“畫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漸好轉,表現了王冕刻苦勤奮的好學精神和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2.默寫王冕詩《墨梅》。
3.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黃鶴樓送別》
2. 課文記敘了年輕的李白在黃鶴樓上為好友孟浩然餞行的事,描繪了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美景,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
2.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別詩《贈汪倫》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乘舟將欲行, 渭城朝雨浥輕塵,
忽聞岸上踏歌聲。 客舍青青柳色新;
桃花潭水深千尺, 勸君更盡一杯酒,
不及汪倫送我情。 西出陽關無故人。
4.關于友誼的名言: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華盛頓 )
摯友如異體同心。 (亞里士多德)
《清平樂 村居》
1.課文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
2.“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其他的詞牌名:卜算子 如夢令 沁園春 ……
《練習7》
1. 熟知古代各朝代的名人。
2. 《百家姓》北宋時編,全書共有單姓、復姓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真正常見的姓也就100多個。開頭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因北宋皇帝姓趙,故以趙姓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