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圣誕包裹》練習題(通用8篇)
《奇怪的圣誕包裹》練習題 篇1
一、拼音填漢字:
chóu chú jǔ sàng luò yì bù jué róu lìn shōu liǎn
( ) ( ) ( ) ( ) ( )
二、給下面字選擇正確讀音:
執 拗(niù miù) 斥 責(cì chì) 慚 愧(cán chán) 興 奮(xīng xìng)
三、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執 拗 —( ) 沮 喪 —( ) 詫 異 —( )
四、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遠渡重洋 —( ) 絡繹不絕 —( )
五、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解釋,在序號上畫“√”:
1、縱橫交錯 (1)不對 (2)避開。使不碰上或不沖突 (3)雜亂 (4)互相交*
2、湊近 (1)拼湊 (2)接近 (3)碰,趕,趁
3、掠過 (1)掠奪 (2)輕輕擦過或拂過 (3)用棍子或鞭子打
4、俊俏 (1)動作靈活 (2)樣子好看 (3)貨物銷路好
六、舉行變換:
(1)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2)縮句
這些泥土能用金錢來衡量嗎? 媽媽用膠帶包裹好了泥土和一點花種。
七、按要求寫出詩句:
1、描寫春天的:
2、描寫夏天的:
3、描寫秋天的:
4、描寫冬天的:
八、下列句子各用了那種修辭手法?請在括號里注明:
1、那片綠色的爬山虎,一個勁地向我們展示她的生命力。 ( )
2、我們能讓困難嚇倒嗎?不,不能。 ( )
3、他住在巴掌大的房子里,居然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 )
4、這難道不是明擺著嗎? ( )
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九、快樂讀短文,輕松做練習:
摔 琴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的歐洲。
有一次,一個著名的小提琴手將在某地演出。廣告上說,他的小提琴價值五千元。有一些聽眾簡直驚呆了。為了想看一看這高貴的樂(lè yuè)器,聽一聽它的妙音,他們也跟著音樂愛好者蜂擁(yōng yīng)而來。
高朋滿座,演奏家開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發出異常美妙的音樂,使聽眾如癡如醉……
一曲臨終(zhōng zhēng),語音裊裊,正當不少人驚嘆于那寶貝樂器的魅力的時候,音樂家突然轉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擊,那珍貴的樂器頓時粉碎了。
頓時,四座震驚。
音樂會的主持人立刻跑出來,宣布道:“各位,請靜一下,此刻摔破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樂家為什么這么做,這個嘛,各位是清楚的。現在,要用真正的,價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場,那和剛才差(chā chà chāi)不多美妙的樂音,悠然而起……
這時,觀眾再也不去注意樂器的價格,而專心欣賞演奏者的技藝了。
1、給文中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表示。
2、讀一讀,從文中找出恰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1)引起大家的注意。( )
(2)形容專注入迷,陶醉的樣子。( )
(3)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藝術或手藝。( )
3、從文中找出兩組近義詞。
( )——( ) ( )——( )
4、從短文中找出音樂會前后觀眾的表情變化的詞語。
( )→( )→( )→( )→( )
5、理解句子,將正確的答案寫在括號里。
“音樂家為什么這么做,這個嘛,各位清楚。”音樂家之所以要這么做,是要告訴人們( )。
a、他不喜歡用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演奏。
b、演奏者的技藝是決定演奏效果的關鍵。
《奇怪的圣誕包裹》練習題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學習敘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教學準備:
《七子之歌》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播放《七子之歌》,教師激情導入(一曲《七子之歌》抒發了海外赤子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走進《奇怪的圣誕包裹》一文,感受一位華僑老人的拳拳愛國心。)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教師小結:這篇課文講的是家明一家人給在異國他鄉的叔公選擇圣誕禮物的故事。
學生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流利
學生匯報交流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指名匯報,教師小結,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
學生再讀課文,寫提綱筆記。
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為什么說圣誕包裹“奇怪”?從奇怪的圣誕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自讀課文,討論
感情朗讀文中能體現叔公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體會叔公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拓展
朗讀《鄉愁》一詩,引導學生品讀,體會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愛。
《奇怪的圣誕包裹》練習題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學習課文的敘述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體會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三、教學準備: 余光中《鄉愁》、馬思聰《思鄉曲》《我的中國心》
四、教學時數: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聯系生活:(板書: 的圣誕包裹)孩子們,圣誕節快到了,如果讓你選擇,你想要一份什么樣的圣誕禮物?
2.你們可真會選禮物,而有人卻選擇了一份奇怪的圣誕包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播放《思鄉曲》)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奇怪的圣誕包裹》,(板:奇怪)去解開他神秘的面紗。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交流
1.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圣誕包裹是奇怪的?
2.小組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圣誕包裹之所以奇怪,是因為包裹中是一袋故鄉的泥土和一些菊花種子。(板:泥土、菊花種子)
4.師:難怪家明和妹妹會哈哈大笑,圣誕節叔公什么都不要,就要泥土,還千里迢迢寄到美國去,泥土能值幾個錢呀?孩子們,請問這泥土值錢嗎?
5.交流“泥土”的意義:
A.在旁人的眼里,這泥土或許不值錢,可文章卻說:這泥土能用金錢來衡量嗎?(出示句子)這句話什么意思?請你把它改為陳述句。
B.在誰的眼里泥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是無價的?是啊,在叔公眼里這泥土比什么都珍貴,請畫出文中叔公珍愛泥土的句子讀一讀。
C.指讀句子,體會感情。孩子們,有人說,一句話一顆心,你從這句話中能感受到的是一顆怎樣的心呢?(板書:濃濃的思鄉情)
D.指導朗讀:“雖然外面是火樹銀花……還有那濃郁芬芳的鄉土情!”
E.是啊,故鄉的土地是游子魂牽夢繞的地方,故鄉的泥土是游子行禳里的珍藏,無數的游子道出了共同的心聲。請看――
F.出示幻燈,拓展閱讀。
G.導讀上句。正是對家鄉故土愛得深沉,叔公在來信中說:――
6.繼續交流。讀到這里,我們終于明白了叔公來信要家鄉泥土的情愫了,而叔公要泥土干什么?(種中國菊花)美國的花種也很多,他為什么偏要種中國菊花呢?請找出文中寫菊花的句子讀一讀,細細品味。
A.學生讀畫句子。“我得小心栽種……那傲霜枝的中國菊花呀!”
B.你喜歡菊花嗎?為什么?文中哪個詞語寫出了菊花的品格。再看看人們是怎么評價菊花的。(幻燈出示菊花資料)一起讀讀。
D.正是菊花有著"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所以受到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的青睞。(出示詠菊句)
E.而叔公對菊花更是情有獨鐘,不僅是因為菊花的品格吸引了他,更重要的是,中國菊花是 的象征。
F.請再讀讀這句話,此時此刻,你又感受到了一顆怎樣的心?
G.指導朗讀上句。
H.配樂朗讀叔公的信。是的,對一個思鄉情深的海外華僑來說,泥土是他的根,菊花是他的夢,讓我們再一次深情朗讀叔公的信,去感悟他那份濃濃的鄉情,去觸摸他那顆拳拳的愛國心吧。
三、聯系閱讀,深切感悟
還有人說,一件事一片情。課文還有哪些事情也體現了叔公的這份思鄉情結?
1.學生自讀課文。
2.交流體會。
A.教家明說北京話。
B.站在落馬洲山頭北望祖國。
3.這兩件事是通過家明的回憶來敘述的,這種寫作方法叫插敘。
4.教師講述舅舅故事。
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情結,不僅僅是叔公心頭永遠的痛,也是所有海外游子的抹不掉,揮不去,刻骨銘心的烙印。許多游子為此魂牽夢繞,創作了許多的詩詞歌賦來表達心聲。中國臺灣的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就是其中的一首。
四、拓展閱讀,體會感情
1.播放《鄉愁》,欣賞閱讀,體會游子思鄉愛國之情。
2.而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唱出了所有游子的心聲,讓我們在張明敏的歌聲中根據叔公的信,想象第二年,叔公一家將會是怎樣過圣誕的?叔公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
3.學生練筆。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圣誕節又到了,叔公
板書設計:
泥 土 濃濃的故鄉情
奇怪的圣誕包裹
菊花種子 拳拳的愛國心
《奇怪的圣誕包裹》練習題 篇4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叔公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2、 感受濃濃的愛國情。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奇怪的圣誕包裹”到底奇怪在哪?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叔公對故鄉深深眷戀之情。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播放《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抒發了海外赤子對祖國深深的熱愛,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走進《奇怪的圣誕包裹》一文,感受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流利句子,并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 學生匯報交流
(1) 交流詞語。
(2) 交流文章的主要內容。
3、 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2、 交流回報:按照“給叔公送禮物成了頭痛的事-——回憶叔公眷戀祖國的事——全家討論送什么——寄去奇怪的禮物——叔公的回信”這個過程記敘的。
寫小標題:發愁——回憶——討論——郵寄——讀信
四、 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1、 學生自讀課文,討論問題:
(1) 為什么說圣誕包裹“奇怪”?
(2) 從奇怪的圣誕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 能否換成“與眾不同”?
2、 全班交流,邊理解邊有感情地朗讀,并解決問題:
(1) 第17自然段:“故鄉的泥土。”
(2) 第20自然段:“祖國的泥土。”
(3) 第24自然段:“內容價值——無價之寶;”“中國藥材——令人奇怪。”
(4) 第27自然段:“最合我心意。”
3、 有感情朗讀課文中能體現叔公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體會叔公對祖國深深地眷戀。
五、 拓展閱讀
師生朗讀《鄉愁》一詩,體會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愛。
板書設計:
叔公
奇怪的圣誕包裹 泥土和菊花種子
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課后反思:
這是一篇拓展閱讀的課文,學生不難理解課文內容,我就讓學生自讀,然后交流體會,重點體會叔公對故鄉深深眷戀之情,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不過本課生字中有些書面語,平時比較少見,我就給足了學生時間自學并交流。比如“蹂躪”“玄虛”學生不是很理解,我們就一起交流,順利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奇怪的圣誕包裹》練習題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學習課文的敘述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體會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三、教學準備: 余光中《鄉愁》、馬思聰《思鄉曲》《我的中國心》
四、教學時數: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 聯系生活:(板: 的圣誕包裹)孩子們,圣誕節快到了,如果讓你選擇,你想要一份什么樣的圣誕禮物?
2、你們可真會選禮物,而有人卻選擇了一份奇怪的圣誕包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播放《思鄉曲》)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奇怪的圣誕包裹》,(板:奇怪)去解開他神秘的面紗。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交流
1、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圣誕包裹是奇怪的?
2、 小組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圣誕包裹之所以奇怪,是因為包裹中是一袋故鄉的泥土和一些菊花種子。(板:泥土、菊花種子)
4、師:難怪家明和妹妹會哈哈大笑,圣誕節叔公什么都不要,就要泥土,還千里迢迢寄到美國去,泥土能值幾個錢呀?孩子們,請問這泥土值錢嗎?
5、交流“泥土”的意義:
a、在旁人的眼里,這泥土或許不值錢,可文章卻說:這泥土能用金錢來衡量嗎?(出示句子)這句話什么意思?請你把它改為陳述句。
b、在誰的眼里泥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是無價的?是啊,在叔公眼里這泥土比什么都珍貴,請畫出文中叔公珍愛泥土的句子讀一讀。
c、指讀句子,體會感情。孩子們,有人說,一句話一顆心,,你從這句話中能感受到的是一顆怎樣的心呢?(板書:濃濃的思鄉情)
d、指導朗讀:“雖然外面是火樹銀花……還有那濃郁芬芳的鄉土情!”
e、是啊,故鄉的土地是游子魂牽夢繞的地方,故鄉的泥土是游子行禳里的珍藏,無數的游子道出了共同的心聲。請看――
f、出示幻燈,拓展閱讀。
g、導讀上句。正是對家鄉故土愛得深沉,叔公在來信中說:――
6、繼續交流。讀到這里,我們終于明白了叔公來信要家鄉泥土的情愫了,而叔公要泥土干什么?(種中國菊花)美國的花種也很多,他為什么偏要種中國菊花呢?請找出文中寫菊花的句子讀一讀,細細品位。
a、學生讀畫句子。“我得小心栽種……那傲霜枝的中國菊花呀!”
b、你喜歡菊花嗎?為什么?文中哪個詞語寫出了菊花的品格。再看看人們是怎么評價菊花的。(幻燈出示菊花資料)一起讀讀。
d、正是菊花有著"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所以受到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的青睞。(出示詠菊句)
e、而叔公對菊花更是情有獨鐘,不僅是因為菊花的品格吸引了他,更重要的是,中國菊花是 的象征。
f、請再讀讀這句話,此時此刻,你又感受到了一顆怎樣的心?
g、指導朗讀上句。
h、配樂朗讀叔公的信。是的,對一個思鄉情深的海外華僑來說,泥土是他的根,菊花是他的夢,讓我們再一次深情朗讀叔公的信,去感悟他那份濃濃的鄉情,去觸摸他那顆拳拳的愛國心吧。
三、聯系閱讀,深切感悟
還有人說,一件事一片情。課文還有哪些事情也體現了叔公的這份思鄉情結?
1、學生自讀課文。
2、交流體會。
a、教家明說北京話。
b、站在落馬洲山頭北望祖國。
3、這兩件事是通過家明的回憶來敘述的,這種寫作方法叫插敘。
4、教師講述舅舅故事。
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情結,不僅僅是叔公心頭永遠的痛,也是所有海外游子的抹不掉,揮不去,刻骨銘心的烙印。許多游子為此魂牽夢繞,創作了許多的詩詞歌賦來表達心聲。中國臺灣的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就是其中的一首。
四、拓展閱讀,體會感情
1、播放《鄉愁》,欣賞閱讀,體會游子思鄉愛國之情。
2、而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唱出了所有游子的心聲,讓我們在張明敏的歌聲中根據叔公的信,想象第二年,叔公一家將會是怎樣過圣誕的?叔公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
3、學生練筆。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圣誕節又到了,叔公
板書設計:
泥 土 濃濃的故鄉情
奇怪的圣誕包裹
菊花種子 拳拳的愛國心
《奇怪的圣誕包裹》練習題 篇6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叔公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2、 感受濃濃的愛國情。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奇怪的圣誕包裹”到底奇怪在哪?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叔公對故鄉深深眷戀之情。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播放《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抒發了海外赤子對祖國深深的熱愛,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走進《奇怪的圣誕包裹》一文,感受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流利句子,并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 學生匯報交流
(1) 交流詞語。
(2) 交流文章的主要內容。
3、 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2、 交流回報:按照“給叔公送禮物成了頭痛的事-——回憶叔公眷戀祖國的事——全家討論送什么——寄去奇怪的禮物——叔公的回信”這個過程記敘的。
寫小標題:發愁——回憶——討論——郵寄——讀信
四、 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1、 學生自讀課文,討論問題:
(1) 為什么說圣誕包裹“奇怪”?
(2) 從奇怪的圣誕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 能否換成“與眾不同”?
2、 全班交流,邊理解邊有感情地朗讀,并解決問題:
(1) 第17自然段:“故鄉的泥土。”
(2) 第20自然段:“祖國的泥土。”
(3) 第24自然段:“內容價值——無價之寶;”“中國藥材——令人奇怪。”
(4) 第27自然段:“最合我心意。”
3、 有感情朗讀課文中能體現叔公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體會叔公對祖國深深地眷戀。
五、 拓展閱讀
師生朗讀《鄉愁》一詩,體會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愛。
板書設計:
叔公
奇怪的圣誕包裹 泥土和菊花種子
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課后反思:
這是一篇拓展閱讀的課文,學生不難理解課文內容,我就讓學生自讀,然后交流體會,重點體會叔公對故鄉深深眷戀之情,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不過本課生字中有些書面語,平時比較少見,我就給足了學生時間自學并交流。比如“蹂躪”“玄虛”學生不是很理解,我們就一起交流,順利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奇怪的圣誕包裹》練習題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學習敘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體會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教學準備:《七子之歌》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七子之歌》,教師激情導入(一曲《七子之歌》抒發了海外赤子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走進《奇怪的圣誕包裹》一文,感受一位華僑老人的拳拳愛國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流利,并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匯報交流。
3、教師小結:這篇課文講的是家明一家人給在異國他鄉的叔公選擇圣誕禮物的故事。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學生再讀課文,寫提綱筆記。
2、指名匯報,教師小結,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
四、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1、學生自讀課文,討論:為什么說圣誕包裹“奇怪”?從奇怪的圣誕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感情朗讀文中能體現叔公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體會叔公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五、拓展
教師朗讀《鄉愁》一詩,引導學生品讀,體會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愛。
《奇怪的圣誕包裹》練習題 篇8
教學目標:
1. 通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 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學習敘述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知道圣誕節嗎?每年的圣誕節你是否會收到圣誕老人送給你的新年禮物呢?你最喜歡的圣誕禮物是什么?
有一位久居他鄉的老爺爺,他最喜歡的圣誕禮物又是什么呢?
二、自讀、交流,研討、理解:
1. 教師:同學們,請用學過的方法快速閱讀本文,讀準字音,并思考幾個自己想了解的問題或不明白的問題,等會兒在班上提出來。(5分鐘)
2. 課堂上學生提問,全班討論回答。(教師可適當對學生提問的方向加以引導)
3. 引導學生理解字詞的含義。
教師引語:同學們對本文的字詞理解方面有什么困難的地方或者是你認為的重點詞可提出來?
可能出現的被提問的字詞有:執拗 倉皇 絡繹不絕 癱瘓 蹂躪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 引導學生練習給課文分段,理清本文的寫作順序。
(1-2):寫信給叔公寄圣誕禮物成了家明一家頭痛的事。
(3-7):回憶了叔公眷戀祖國的兩件事。一件是教家明說北京話,一件是站在落馬洲山頭向北眺望祖國。
(8-15):寫全家人反復討論不能決定給叔公寄什么禮物,最后決定要寫信問問叔公。
(16-25):寫爸爸媽媽按叔公回信的要求,給叔公寄去了一袋故鄉的泥土、一點花種子。
(26-28):寫收到叔公的回信,說是這幾年來最合他心意的圣誕禮物。
三、深入閱讀,體會情感
1. 男女生分段朗讀課文。
2. 小組內討論交流:為什么說圣誕包裹“奇怪”呢?從奇怪的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感情朗讀,積累語言
1. 指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互相評議。
2. 指導學生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五,拓展學習
課后搜集有關圣誕節的習俗,與同學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