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1
《海底兩萬里》閱讀指導課教學設計
一、 指導目的:
1、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給他們提供閱讀材料和閱讀實踐機會,利用多媒體和學生交流。
2、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制作“讀書筆記卡”,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向往探險的熱情。
二、課前準備:
學生的“采蜜本”和“讀書筆記卡”;師生共讀的一本書《海底兩萬里》。
三、指導過程:
(一)、展示導入:
1、師: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過“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沒有了陽光”。同學們,兩位著名作家的話語,讓我們明白了有益的書籍的確是一樣好的東西!感謝親愛的學校,開展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長”的讀書活動,為我們創設了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使我們逐漸養成了閱讀的良好習慣。
這堂閱讀課我們和往常一樣,先來欣賞一些上一周的優秀采蜜本和優秀的讀書筆記卡。請值日班長上來,請你給獲得優秀的同學在競賽表上打上兩個五角星。
2、展示學生優秀的采蜜本和優秀的讀書筆記卡,教師并相機作簡短的點評。
3、展示教師的讀書筆記卡(讀《海底兩萬里》的內容),并告訴學生要學習的地方。(標明書籍的頁數,寫上欣賞的理由,留出裝訂的地方。)
(二)、實踐閱讀:
1、師:同學們,上周二,我們師生就一起開始閱讀法國小說家,科幻小說的開創者之一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從同學們的口中,老師已經知道你們都很喜歡這部科幻小說,有的同學已經快要閱讀完整本書了是不是?那么老師考考你,并請你用簡短的話語談談是什么理由讓你盡情地去閱讀呢?
1、 出示“人物和身份”的連線,生說喜歡閱讀的理由。
人物 身份
阿龍納斯 船長
康塞爾 魚叉手之王
尼德·蘭 教授的仆人
尼摩 教授
2、師:下面我們進行兩分鐘默讀,看看在兩分鐘內,自己能看幾頁課外書。同時要注意讀書的姿勢,要注意讀書的質量,做到眼到,心到,決不能三心二意。
3、師生共同進行兩分鐘默讀。
4、用手勢出示各自兩分鐘默讀的頁數。
5、讓學生拿起筆,給剛才默讀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和詞語,并選一處或兩處在旁邊做眉評。
6、交流自己最欣賞的句子、詞語和眉評。
(三)、閱讀總結
教師圍繞這堂課中涌現出來的用心讀書和發言積極的同學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向往探險的熱情進行。
(四)、拓展訓練
1、繼續制作“讀書筆記卡”或“名著欣賞記錄卡”。
2、讀完這部小說后,簡要的在世界地圖上畫出作者所走過的路線。小說中四個主要人物:阿龍納斯教授 、康塞爾 、尼德·蘭 、尼摩船長的性格分別是什么?從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請你寫在“名著欣賞記錄卡上”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西游記》,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滲透閱讀整本書的方法。
2、結合作品故事情節來理解人物形象。
二、閱讀準備:
1、 學生自帶《西游記》。
2、 課件一套。
三、閱讀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文本
1、老師吟誦:“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這段描寫選自我們剛剛學習的課文——生答(《猴王出世》。)這個石猴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生答(孫悟空),同學們對機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利用課余時間繼續閱讀了《西游記》這本原著。今天這節課外閱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西游記》!
2、關于這部著作,專家評價:
《西游記》是一本家喻戶曉的奇書。如果沒有《西游記》,古代神魔小說將黯然失色。
(二)指導略讀,整體感知
1、學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記》,說說是什么版本?這本書由幾個部分組成?(前言、簡介、目錄、正文,后記)
2、指導略讀前言或簡介,想想作者吳承恩在什么情況下寫《西游記》?書主要內容是什么?《西游記》主要寫了哪些人物?
3、快速略讀書的目錄,說說你最想讀其中的哪個故事或你讀過哪個故事情節?
同學們掌握的知識可真不少,大家讀書可真仔細,老師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歡《西游記》,羨慕那些長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廣大的神仙;驚嘆那些曲折離奇、妙趣橫生的故事,有些情節至今想來還覺得趣味盎然。請看看老師記憶中的趣人妙事——
4、相信同學們也和老師一樣迫不及待地想說說其中的趣人妙事了。四人小組先交流一下吧.。四人小組討論。請同學們注意,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要說一次,而是要發揮集體的力量,把這段故事說得生動有趣。可以選一個代表說,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內容,也可從表情、動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見。
5、學生代表發言。
(三)精讀片段 貫穿全書
1、指導精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抓題眼產生疑問讀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節。
⑴ 交流描寫白骨精“三變”的句子,穿插介紹原著的精彩描寫,體會原著的精彩,激發學生讀原著的興趣。
⑵ 交流描寫孫悟空“三打”的句子。指導朗讀,體會人物特點,體會情節描寫精彩的特點。
2、體會全書反復敘事的寫法。引導可用精讀的方法讀《西游記》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勵探究 拓展延伸
1、討論:唐僧師徒各有特點,你欣賞誰的什么特點?為什么?
結合理解三藏做事有恒心的特點。
出示原著中描寫豬八戒的句子,鼓勵課后探究閱讀。
2、師小結
是呀,《西游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幾百年來,孫悟空、豬八戒等鮮明的人物形象幾乎家喻戶曉,許多經典故事人人口耳相傳,老師希望還沒讀完《西游記》的同學繼續讀下去,獲得通讀證書的同學不妨再多讀幾遍,或許每一次你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正所謂“好書不厭百回讀”。老師還希望同學們運用今天學到的有關通讀整本原著,細讀經典片斷的方法,走進名著!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3
一、導入
(1)師:我們的書櫥里有一本書,叫《夏洛的網》,這是一首關于生命,友情,愛與忠誠的贊歌!一部傲居“美國最偉大的十部兒童文學名著”首位的童話!一本誕生于52年前的經典,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它,走進童話的世界。
(2)師:《夏洛的網》,令無數看過的人無法忘懷。作者是美國的懷特,這本書共22章,有10萬多字,是關于一個小蜘蛛和小豬的故事的書,寫給孩子,也寫給大人。有幾位同學已經看完這本書了,今天,我們再一起來欣賞這本書。
首先讓我們來讀讀它的第一章——早餐前
二、閱讀第一章
1、師問:課前同學們就已經閱讀了這個片段,爸爸最后是否還決定殺掉這只落腳豬呢?為什么?
生:自由說
師:出示弗恩的話——“可是這不公平,”弗恩叫道,“小豬生下來小,它自己也沒辦法,對不對?”“要是我生下來的時候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給殺了嗎?”
師問:你覺得弗恩說這段話的時候,會用怎樣的語氣?有怎樣的表情?
生:指名說,你來叫叫看?(教師指導——又急又氣又傷心又憤怒地叫道)。
2、師:小結(生命是珍貴的,人有爭取生存的權利,動物也有!生命是要受到保護的,是不可以任意踐踏摧殘的!尤其是面對弱小的生命,我們更應該怎樣?更應該愛護它,保護它!)
(板書 生命)
師過渡:小姑娘弗恩就是這樣做的,她爸爸也被她說動了,于是,弗恩就開始喂養起這頭小豬,并為他取名為 威爾伯(板書名字)。后來小豬威爾伯被放到了她舅舅家朱克曼的農場飼養,弗恩經常去看望它。小姑娘弗恩可不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呢!那么是誰呢?
(估計:學生會說到是夏洛、是威爾伯,教師給予肯定,并引導過渡:)
三、情境想象說話,體會內心世界
1、師描述:現在,老師要把同學們都變成小豬威爾伯,跟著我的描述走——一天,飼養場里的鵝媽媽好心地提醒你,快逃吧,逃離豬圈,你將來肯定要被殺掉的!羊啊馬啊牛啊還有小老鼠等伙伴們都支持你逃出豬圈,于是,你進行了一次大逃亡,可惜,你太盲目了,沒有計劃也沒有策略,還很笨,又很饞,受不了食物的誘惑又被關回了豬圈!伙伴們也不理你了,你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爛泥里,夜晚來臨,天黑黑的,此時你——
生:想象說話(老師點名幾個學生問,學生說說小豬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心情怎樣)
師:就在你感到萬分孤獨的時候,從豬圈的黑暗中傳來了一個很細很好聽的聲音:
“你要一個朋友嗎?威爾伯?我可以做你的朋友。”(板書出示句子)知道發出這聲音的是誰嗎?(對,就是夏洛,一個小蜘蛛。)當你聽到這個聲音的時候,你——
生:繼續想象說話。
2、師:知道夏洛為什么會這樣說嗎?(生自由說)好,讓我們再來聽一聽夏洛那很好聽的充滿友愛的帶著同情之心的溫馨而又親切的聲音——(齊讀)
(板書在黑板右下角寫 友愛溫馨)
四 學習第21章
1、師描述:現在同學們不是威爾伯了,還是變回你自己,繼續聽老師講述:小豬威爾伯有了小蜘蛛夏洛這個朋友,日子過得可開心了,他們的友誼在一天天的增加,威爾伯越來越喜歡夏洛。一天,聽聞自己將在圣誕節前被殺掉,要成為人們所吃的火腿時,他忍不住悲從中來,難道豬的命運就是被殺嗎?他哭啊哭啊,在他萬念俱灰時,夏洛堅定地對他說:
“你不會死!我救你!”。(先暫時出示)
每當威爾伯恐懼地想到自己即將被殺時,夏洛總這樣對他說:
“我一定會救你!” (先暫時出示)
“我這輩子說的話,沒有比這話更當真的了,我不會讓你死!” (先暫時出示)
2、師講述:夏洛答應過威爾伯救他的命后,就決定說到做到,她運用智慧制定了一個偉大的計劃。用她的絲在豬圈上空不辭辛勞地編織寫了文字的蜘蛛網。第一次編織了“王牌豬”三個字,引起了轟動,人們紛紛猜測,神顯靈了,威爾伯可能是頭神仙豬!夏洛第二次編織了“了不起”三個字,主人朱克曼一家覺得這真是奇跡,趕緊特別照顧他,還給他用牛奶洗澡,真是待遇不錯。第三次夏洛又編織了“光彩照人”四個字,這下,人人都相信威爾伯的確是頭神仙豬,絕對不可以殺了他。當夏洛最后一次為威爾伯編織了“謙卑”兩個字時,所有的人都大大贊美他真是一頭光彩照人又具有美德的“神豬”,并給他頒發了特別獎!威爾伯的命運徹底得到了改變,他再也不會被殺掉了!(網上四次文字用小黑板掛出)
可就在這個時候,夏洛衰老死亡的一刻也來臨了,故事在此達到了高潮。在臨死之前,夏洛向威爾伯吐露了自己的心聲——(請同學們默讀第21章 最后一天)
3、生:默讀第21章 最后一天
師:夏洛說,人活著該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那么做哪些事才算是有意義呢?在你的周圍,你碰到過這些做有意義事情的人嗎?他們是誰?好好回憶回憶,舉個例子來說。
生:結合實際談
師:夏洛也是這么做的,當威爾伯萬念俱灰時,夏洛堅定地對他說——(指著黑板三句話師生開始對接);當威爾伯恐懼被殺時,夏洛勇敢地對他說——;當威爾伯一想到自己會被殺而傷心哭泣時,夏洛信誓旦旦地對他說——
師:你從這三句話里體會到了什么?
生:自由說
師:小結:這是朋友間友情的宣言,這是朋友間忠誠的宣誓!
(板書 友情 忠誠 )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深情地讀一讀夏洛的心聲——
生:齊讀片段(下半段)
4、師小結:是的,人的一生中,多給予他人一些關懷,一些幫助,對為家人操一份心,為社會為國家做一點貢獻,講誠信講友情,講仁義講道德,這些都是有意義的事情,就好比在編織一張網,編織一張張愛的網,一張張溫情的網,然后撒向世間,把生命保護,把友情傳遞,把愛播撒。這就是夏洛的網!一張能編織愛和生命的網。
(板書 愛)
5、師:在這之前,夏洛還說了許多話,你們是否覺得有點啰嗦?
師:可當老師第二遍讀的時候,尤其是讀到“噢,這個美好的世界,這些珍貴的日子……夏洛說著說著停了下來”,我被感動了,在這看似羅嗦冗長的話里,我體會到了許多情感,不信,你現在再輕聲地讀一讀,也許你有新的體會。
生:輕聲讀文,并說說新的體會(師評價語:你的情感真豐富,你的體驗真深刻,你真是夏洛的知音,你讀懂了她的心,你的體驗太獨特了……)
師:小結學生的體會(雖帶著一份勞累后的疲倦,但有為自己做成事情而感到的一份欣慰;有一份即將要離開人世的淡淡的憂傷,但又有對朋友能繼續活下去真誠的祝福,有對生活對朋友無限的依戀……)
師:讓我們把夏洛的這些內心情感用朗讀來表達出來——(拿起文章,“可能有點累吧”,預備起——)
生:感情朗讀
師:讀一本書,除了快速瀏覽和默讀外,遇到感受深的片段,不妨停留片刻,細細咀嚼一番,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世界,這就是精讀賞析。
五、學習第22章
1、師描述:夏洛緩慢而又安靜地死去,在死以前,除了拯救威爾伯,實現了自己對朋友的承諾以外,她也完成了一件自己的最重大的作品,一個防水的囊袋,里面安安穩穩地裝著她的514個未來的兒女。威爾伯想盡辦法把囊袋帶回了農場,到了來年春天,小夏洛們一個個地破囊而出,乘風而去。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嗎?想不想看結局?(發放第22章)好,讓我們來讀最后一章——溫暖的風。默讀完了就舉手示意。
生:默讀發放下來的第22章片段
師:故事讀完了,你感動了嗎?什么讓你感動了?
生:自由說(師隨著學生的感受做適當評點)
2、師:讀三段讀者評論:
(1)《紐約時報書評》這樣說道:這是一本關于友誼的書,更是一本關于愛和保護,冒險與奇跡,生命和死亡,信任與背叛,快樂與痛苦的書,它幾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議的杰作。(2)有讀者這樣說:“這實在是一本寶書。我覺得在一個理想的世界里,應該只有兩種人存在,一種是讀過《夏洛的網》的人,另一種是將要讀《夏洛的網》的人。
(3)還有讀者這樣說:“從我第一次讀《夏洛的網》到現在,幾乎已經有20年過去了,我一直都沒能搞明白,這部‘兒童文學’何以能夠如此長久地令我著迷。”
結束語:
同學們,擁有這一冊,感動我們一生!讀它吧,帶著熱情和虔誠去讀,因為,總有一種感動會觸動我們的心靈!請記住今天《夏洛的網》,記住這一張編織了愛和生命的網!
如果可以,你會為身邊的親人朋友也編織一張“夏洛的網”嗎?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筆下生花”。
教材分析:
本單元課文是圍繞“水”來編排的,選編了三篇主體課文——《一個蘋果》、《古詩二首》、《水就是生命》和一篇拓展閱讀《雨港基隆》。其用意在讓學生知道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人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水,社會經濟建設更需要用水,從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水的珍貴、水的美好,并形成自覺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本次的作文指導課,意在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多個交流情境中,提高學生表達的質量,通過口頭或書面表達的方式完成本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通過談話的方式,聊幾個和水有關的話題,力求激發學生的寫作愿望,調動寫作靈感,幫助學生疏理寫作思路,明確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引起注意,進入狀態
師:今天我們上一節作文課,主題是“水”。(板題)
師:剛才有位老師對我說,想讓同學們現在就動筆寫一篇“水”的作文,拿到他們學校,讓學生學習。覺得現在就有把握寫好這篇作文的同學舉手。(查看學生的舉手狀況)還行,有一些同學有把握,可還有那么多同學沒有把握,怎么辦呢?不用急,現在老師和大家聊幾個和水有關的話題,看看對大家是否有所啟發。
二、話題1 :我從來沒想過(板書:我從來沒想過)
師:先想一想,在第六單元里,我們都學過哪些和水有關的文章。(指學生自由說)
師:在學習《一個蘋果》這篇課文以前,你想過一個蘋果會讓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嗎?為什么沒想過?(指學生自由說)在學習《一個蘋果》這篇課文以前,你想過咬一小口蘋果是對戰友的關愛嗎?現在想到了你有什么新的感悟?(指學生自由說)看,大家已經寫出一段作文了。不信,你聽——
師:“我從來沒想過,一個蘋果竟會讓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我們現在,別說一個蘋果,就是一筐蘋果,想吃也可以拿到,而在那艱苦的戰爭年代,只咬一小口,就是對戰友真切的關懷和深深的友愛。”你覺得這樣寫行嗎?
師:那現在想想,在《水就是生命》這篇課文中,有哪些是以前你不曾知道或從來沒想過的呢?(學生思考后自由說)
師:如果讓你寫“從來沒想過”,你覺得要寫清楚什么呢?
(指生說,師板:1 、沒想過什么。2 、為什么沒想過。3 、想到了有什么感悟)
師:在《雨港基隆》、《古詩二首》等課文以及生活中你還有沒有“從來沒想過”的呢?想一想和同桌交流。
師:大家有這么我的“從來沒想過”,把它們寫下來,就是一篇作文了。想一想,很多的“我從來沒想過”組成一篇文章,這像我們學過的哪篇課文?(《你一定會聽到的》、《我喜歡》)
師:覺得對這一話題感興趣,能寫好的同學舉手。如果你覺得很有把握,可以現在就動筆,你也可以繼續構思,聽我們接下來的話題,也許會對你另有啟發。
三、話題2 :寧安山水
師:在《同步閱讀文庫》“水”這一單元中,哪一篇文章你最喜歡?(引入《桂林山水》)為什么喜歡它?(指生自由說,可明確作者抓了桂林山水“靜”、“清”、“綠”等特點。)作者為什么能寫出這么美的文章?因為他愛桂林山水,要贊美它。我們美麗的家鄉──寧安,不也山明水秀嗎?可不可以贊美一下“寧安山水”呢?(板書:寧安山水)
師:說一說寧安有哪些可愛、可贊的水?(鏡泊湖、玄武湖、牡丹江等)
師:如果你選了其中的一景,你準備抓住它什么特點?(生自由說)
師:其實喜愛水、贊美水還可以有另一種方式——我們不只看到家鄉迷人的山水,我們在水的懷抱里盡情地游戲過呢!玩兒過水吧?游泳、摸魚、捉蝦、打水仗……(同時板書:游泳摸魚捉蝦)有過其中經歷的同學舉手。說說你印象最深,玩兒得最快樂的一次。(先在小組中說,再推薦一名學生說給大家聽。聽后師生評議,進一步指導,明確要寫好這樣的作文,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
想寫這一話題的同學舉手,你們可以動筆,也可以一邊構思,一邊參與下面的話題。
四、話題3 :從喊叫水鄉回來
師:水是這樣的美好,可又是這樣的普通,以至于我們每天都和水打交道,卻不曾想過,有些地方水簡直比油都珍貴。說說你知道的最缺水的地方,那兒缺水到了什么程度。(指生自由說)
師:老師知道有一個地方叫“喊叫水鄉”,(板書——喊叫水鄉)那里是什么情況呢?老師這有一段文字,讓我們隨著這段文字一起到“喊叫水鄉有”看看——(出示文字,并指一生聲情并茂地朗讀,隨后師介紹“一瓶礦泉水”的故事)
師:到過了喊叫水鄉,看到了那里的情況,你的心情怎樣?(生自由說)
師:踏上歸鄉的車,我們的心情依然是說不出的沉重。世界上的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不珍惜水,也許明天我們的家鄉也會成為喊叫水鄉。
師:終于回到了我們可愛的家鄉——寧安。從喊叫水鄉回來,再看看我們日常的用水,有哪些時候是浪費了水呢?(生自由說)
師:我們也可以以“從喊叫水鄉回來”為題,寫一寫自己今后要怎樣節約用水:當打開水龍頭的時候,我又一次看到了那頭挨打的母牛,我怎么忍心讓水白白流掉?當我們拿著礦泉水潑人玩兒的時候,那位不肯收礦泉水的老農會向我用力地搖頭,大聲地說:不要啊,不要……
五、話題4 :世界上最后一滴清水
看啊,人們亂砍亂伐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垃圾污染了江河,讓清水無處可逃。可悲啊,河流枯竭,大地干裂——清水,這是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清水。(板書:世界上最后一滴清水)同學們,伸出你的手,捧著這世界上最后一滴清水,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說)你打算怎樣使用這最后一滴水呢?(可以寫成一篇想象作文)
六、定題,構思全文
同學們,現在讓你寫一篇關于水的作文,你有話可說嗎?有把握嗎?閉上眼睛,想想你準備寫什么,打算怎么寫。(隨后簡單調查,了解學生都打算寫什么)
七、結束
有了思路,有了題目,再用心推敲詞句,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相信大家能寫出優秀的作文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5
《大家看好書》閱讀指導課教學設計
邢超穎
一、指導目的:
1、讓學生在好書推薦活動中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樂趣。
2、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鑒賞能力。
二、指導重點:
讓學生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激發閱讀的欲望。
三、課前準備:
1、學生自讀三年級的課外閱讀書目《中外神話傳說》。
2、要求每位同學都準備一本自己最喜歡的課外讀物,并準備向別人推薦自己的好書的發言稿。
四、指導課時:一課時
五、 指導過程:
1、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老師布置大家看一本好書,你們都看了嗎?請把書拿出來與小組同學分享一下吧!(學生向小組同學推薦好書,教師巡視)
學生逐個上臺推薦,推薦后把書名寫在黑板上。
2、老師推薦《盤古開天辟地》
過渡:瞧!同學們推薦了這么多的好書,老師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最近讀過的我國經典神話一本好書推薦給大家。合上書的那一剎那,我腦海中產生了一個念頭,我一定要把這本書推薦給同學們。今天,老師把這本書帶來了。(出示作品)
(1)認識作者
師:這本書的作者是——(幻燈出示:石宗華、馬林、張明華)
學生讀:石宗華、馬林、張明華
今天呀,老師不僅要把這本書介紹給大家,老師還想與同學們交流一下,怎樣去讀一本好書。(幻燈出示:怎樣讀一本好書)
(2)激發讀書欲望
師:知道嗎?石宗華、馬林、張明華老師在這本書的封底留下了這么一段文字,讓我們先一起來讀一讀吧。(幻燈:封底留言)
結合這段文字,我們再來看看封面。(幻燈出示封面)展開想象,同學們試著猜一猜書中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打開目錄看一看吧。(幻燈出示目錄表)
師:從目錄中證實了你的哪些猜測?(學生回答)
(3)走進故事
看來從目錄中得到的證實實在太少了,我們還是一起讀讀內容提要吧。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讀留言,看封面,看目錄,讀提要,初步感知了故事內容。
(幻燈出示:讀留言——看封面——看目錄——讀提要感知內容)
(4)讀片斷,感受故事
師:我們大致了解了故事的內容,現在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故事的來龍去脈。
復習閱讀方法
(幻燈出示:讀文字——想畫面——提問題——悟感受)
用這種方法讀《盤古開天辟地》片斷,交流讀書收獲。
小結:我們讀一本好書的精彩片斷就要這樣,通過語言文字去想象畫面,帶著產生的疑問,用心去感受故事中發生的事。
4、推薦系列書籍
5、總結延伸
同學們,茫茫書海,我們這節課推薦的書僅僅是書海中的一滴水。還有許許多多好書等著大家去發現,去閱讀。古往今來,許多名人都很愛讀書,他們在大量閱讀之后,寫出了一句句精典的讀書感言。(幻燈出示:高爾基說:“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鄭老師也把自己的讀書感受寫成了一句話。(幻燈出示:“有書相伴的日子,一切都充滿陽光。”)大家也試著像老師這樣用一兩句話寫寫自己的讀書感受吧。(幻燈出示:我說:“--------------------”)
同學們,課后交流一下你們寫的讀書感受,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怎樣讀一本好書:
讀留言——看封面——看目錄——讀提要
(感知內容)
讀文字——想畫面——提問題——悟感受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6
教材說明:
《我的自畫像》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國標本三年級(上冊)的習作2內容。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習作訓練,把畫“自畫像”和寫“自我介紹”緊密結合起來,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習作,從而對作文漸漸產生濃厚的興趣。教材內容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部分是《我的自畫像》的文與圖。小作者抓住特點,為自己畫了一幅畫,描述了圖畫中的自己,還有條理地寫了自己的身材、長相、表情、性格和愛好。例文語言通順,用詞準確,富有情趣,很適合學生模仿。第二部分點明了本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教學目標:
1、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展現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給自己畫一張自畫像。
2、對照插圖,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
3、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人物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
4、在自我觀察和相互提示下,寫一段介紹自己的話,注意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寫下來,并配上自己創作的自畫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抓住外貌特征,通過神態描寫反映一個人的性情。
難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個性特征。
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小鏡子 3、彩筆、畫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唱一唱”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上一堂習作指導課,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好聽的歌曲《小小的我》。(多媒體播放)
2、“天地間走來了小小的我”,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展現自我”,為自己畫一張自畫像。板書課題:《我的自畫像》
二、面對自我“看一看”
(一)觀察“鏡子中的我”,抓住特征。
1、那么,你了解你自己嗎?知道自己長得什么樣兒嗎?請拿出小鏡子,仔細欣賞鏡子里的自己吧。(出示“看一看”要求)
2、學生自我欣賞、觀察,小聲描述自己的外貌。
(二)欣賞杜小虎等自畫像,學習畫法。(多媒體呈現圖片)
1、你看杜小虎的自畫像,哪些地方畫得特別像呢?
同桌說說。指名說。
教師小結:同學們說得都不錯,杜小虎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來畫,你瞧,那笑瞇瞇的眼睛,大大的腦袋,多可愛!
2、我們再來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一些自畫像。(多媒體出示圖片)
3、教師小結:其實,畫自畫像,很簡單,就是大膽地用彩筆描繪出自己的形象,把五官、衣著上最明顯、最突出的地方畫出來。
三、拿起彩筆“畫一畫”
1、激發興趣:看了這些自畫像,同學們難道不想嘗試著給自己畫一幅自畫像嗎?
2、出示“畫一畫”要求:
(1) 對著鏡子,把自己的外貌畫出來。
(2) 要抓住外貌特點,突出五官特征。
四、自由展示“猜一猜”
1、教師把畫好的自畫像張貼在黑板上,請“對號入座”,猜一猜他(她)是誰?
2、學生說猜的結果和理由。對不像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意見。
小結:同學們畫的都不錯,基本上抓住了自己外貌、衣著上的特點,真不愧是“小畫家”!
五、學習例文“讀一讀”
1、杜小虎小朋友不僅給自己畫了像,還寫了篇作文,題目就叫《我的自畫像》。請打開課本,讀一讀例文,想一想杜小虎是怎么介紹自己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1)讀了例文,你知道杜小虎是個怎樣的小朋友了嗎?他是怎樣來介紹自己的?(2)你認為可以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自己?要注意些什么?
3、小組討論后,推薦同學參加全班交流。
4、歸納本次習作要點:
⑴可以介紹自己年齡、身材、長相、性格、愛好等。
⑵要抓住特點——與別人不同的地方。
⑶要按一定的順序。
六、 口頭作文“說一說”
1、知道怎么寫了,還要能口頭介紹自己。我們來聽聽杜小虎等小朋友是怎么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多媒體播放例文朗讀)
2、聽了杜小虎和田雅心的自我介紹,同學們想不想也像他們那樣介紹自己呢?
出示說話要求:
(1)拿著自畫像,介紹自己的年齡、身材、長相、性格和興趣愛好等。
(2)注意說出自己的特點----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3)介紹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3、在小組內進行自我介紹,同學之間可以互相提醒、補充。
出示“好詞語花籃”,供學生選用。
瓜子臉 國字臉 鴨蛋臉 長方臉 圓臉
披肩發 長辮子 小平頭 笑瞇瞇 胖乎乎
老實 調皮 機靈 聰明 漂亮 秀氣 苗條
圓頭圓腦 虎頭虎腦 愣頭愣腦 傻乎乎
活潑開朗 天真爛漫 美麗大方 可愛
愛好廣泛 開動腦筋 積極發言 認真
4、小組推薦說得較好的同學向全班介紹自己,互相評議,共同提高。
七、獨立起草“寫一寫”
1、學生獨立仿寫,教師加強巡視指導。
2、提醒學生注意:語句通順寫具體,標點正確無錯字。
八、互讀互改“評一評”
1、寫好后,請兩三個同學上臺把草稿讀給大家聽聽,請大家給點意見。
及時組織討論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出示評議要點:
是否抓住了自己的特征?是否按照了一定的順序?
2、小組內互讀互改,對照評議要點,修改自己的習作。
3、改好后謄寫到習作本上,做到字跡工整,格式正確,不寫錯別字。
4、還可以把自己的自畫像貼在習作本上,以便圖文對照。
板書設計:
我的自畫像
年齡 身材 長相 性格 愛好
有順序 抓特點
附習作例文:
我 的 自 畫 像
我的自畫像畫好了,大家請看:
你看我,瘦瘦的,笑瞇瞇的,可愛不可愛?媽媽老嫌我長得瘦,我對媽媽說:“別看我小虎長得瘦,胳膊腿上都是肌肉,結實著哪!”我呀,今年9歲,體重20千克,身高1.2米。我喜歡穿藍色的衣服。我很活潑,喜歡打乒乓球,還喜歡讀書,我書架上已經有60多本課外書了。
我 的 自 畫 像
我是個小姑娘,披著一頭黑黑的長發,你看我可不可愛,漂不漂亮,像不像白雪公主?我的名字叫田雅欣,是六安路小學三(4)班的一名少先隊員。我今年8歲,身高1.3米,體重26公斤,耳朵特別大,媽媽常說大耳朵有福。
我的性格活潑開朗,比如說,我和爸爸、媽同事一見面就象熟人似的,有說有笑。我最喜歡穿公主裙,喜歡打乒乓球、跑步、看書,還喜歡玩電腦,我的特長是彈琵琶。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動畫片、電視劇;我最喜歡的花有牡丹花、百合花和菊花;最喜歡的動物有:小白兔、小狗、小貓和小猴子;我最喜歡的食品有月餅、玉米、芒果和桃子。
說了這么多你還不知道吧,我還戴了一副小眼鏡,小的時候,常有人說我是博士,長大了我還真要做一個博士。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7
一、 指導目的:
1、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給他們提供閱讀材料和閱讀實踐機會,利用多媒體和學生交流。
2、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制作“讀書筆記卡”,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向往探險的熱情。
二、課前準備:
學生的“采蜜本”和“讀書筆記卡”;師生共讀的一本書《海底兩萬里》。
三、指導過程:
(一)、展示導入:
1、師: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過“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沒有了陽光”。同學們,兩位著名作家的話語,讓我們明白了有益的書籍的確是一樣好的東西!感謝親愛的學校,開展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長”的讀書活動,為我們創設了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使我們逐漸養成了閱讀的良好習慣。
這堂閱讀課我們和往常一樣,先來欣賞一些上一周的優秀采蜜本和優秀的讀書筆記卡。請值日班長上來,請你給獲得優秀的同學在競賽表上打上兩個五角星。
2、展示學生優秀的采蜜本和優秀的讀書筆記卡,教師并相機作簡短的點評。
3、展示教師的讀書筆記卡(讀《海底兩萬里》的內容),并告訴學生要學習的地方。(標明書籍的頁數,寫上欣賞的理由,留出裝訂的地方。)
(二)、實踐閱讀:
1、師:同學們,上周二,我們師生就一起開始閱讀法國小說家,科幻小說的開創者之一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從同學們的口中,老師已經知道你們都很喜歡這部科幻小說,有的同學已經快要閱讀完整本書了是不是?那么老師考考你,并請你用簡短的話語談談是什么理由讓你盡情地去閱讀呢?
1、 出示“人物和身份”的連線,生說喜歡閱讀的理由。
人物 身份
阿龍納斯 船長
康塞爾 魚叉手之王
尼德·蘭 教授的仆人
尼摩 教授
2、師:下面我們進行兩分鐘默讀,看看在兩分鐘內,自己能看幾頁課外書。同時要注意讀書的姿勢,要注意讀書的質量,做到眼到,心到,決不能三心二意。
3、師生共同進行兩分鐘默讀。
4、用手勢出示各自兩分鐘默讀的頁數。
5、讓學生拿起筆,給剛才默讀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和詞語,并選一處或兩處在旁邊做眉評。
6、交流自己最欣賞的句子、詞語和眉評。
(三)、閱讀總結
教師圍繞這堂課中涌現出來的用心讀書和發言積極的同學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向往探險的熱情進行。
(四)、拓展訓練
1、繼續制作“讀書筆記卡”或“名著欣賞記錄卡”。
2、讀完這部小說后,簡要的在世界地圖上畫出作者所走過的路線。小說中四個主要人物:阿龍納斯教授 、康塞爾 、尼德·蘭 、尼摩船長的性格分別是什么?從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請你寫在“名著欣賞記錄卡上”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8
課內得法 課外活用——課外閱讀指導課教學設計
宋靖
一、 指導目的
1、讓學生在好書推介活動中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3、向學生推薦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有關文章,通過對這些課外閱讀,學生從中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達到教學延展的目的。
二、指導重點: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三、課前準備:
1、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學都帶一本自己最喜歡的課外讀物,并準備向別人推薦自己的好書的發言稿,記熟。
四、指導課時:一課時
五、指導過程:
一、 推薦文章 引入指導
1、引入語:我們曾收集過不少的名人名言,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過“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沒有了陽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書的確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就應該向大家推薦,和大家分享!
2、請1~2位同學把自己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3、同位互相推薦好文章。
二、引導學生總結讀書方法
1、教師向學生推薦一組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文章,讓學生想想為什么老師會推薦一組這樣的文章。
[因為我們在學習的第五組刻紋飾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
2、提問:沒有老師的幫忙你準備怎樣讀懂它呢?[隨機板貼]
3、過渡:其實讀書的方法有很多,我們語文課內也學過不少,同學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板貼:課內得法]
4、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讀書方法。
5、生匯報討論所得。[隨機板貼]
6、小結。[板貼:課外活用]
三、運用讀書方法進行課外閱讀
1、學生運用讀書方法閱讀教師推薦的一組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文章。
2、學生匯報讀書所得。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9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 二、引導寫法,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 三、遵循由說到寫的習作規律。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1、播放背景音樂flash《童年》
2、教師談童年中的一件趣事:騎紙馬
二、拓展習作思路,勾起學生對童年的回憶。
1、 課件播放童年趣事的相片,背景音樂為《童年的回憶》
2、學生說說觀看相片后談對童年的感受。
三、引導選材,解決“寫什么”的問題。
1、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一兩件事。(背景音樂:《童年的回憶》)
要求:說者要把童年趣事中最有趣的地方說清楚
傾聽的同學要注意評出小組內講得最有趣的同學
2、各小組長代表小組總結本小組交流情況,評出本小組講得最有趣的同學。
3、請小組推薦本小組講得最有趣的同學上臺講述童年趣事。
要求傾聽的同學說說你覺得什么地方最有趣
四、引導寫法,解決“怎么寫”的問題。
1、小組交流說說如何把趣事寫好
2、小組推薦代表匯報。
3、小結寫法:
①起一個有意思的題目
②寫好開頭(回憶式、引用式、開門見山式、修辭式等)
③重點部分(把過程說清楚,注意細節描寫,要有真情實感)
④寫好結尾(總結式、啟發式、引用式、首尾照應式、自然收尾等)
五、擬提綱,開始寫作。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10
走進《西游記》課外閱讀指導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懂得讀古典文學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強閱讀名著的信心。
2、通過讀原文練習說話,欣賞電視片段,體會原著的精妙,學生學會精讀古典文言名著經典片段的方法,激發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懂得讀古典文學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強閱讀的信心。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課文《猴王出世》導入。(1分鐘)
老師吟誦:“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這段描寫選自我們剛剛學習的課文——生答(《猴王出世》。)這個石猴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生答(孫悟空),同學們對機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利用課余時間繼續閱讀了《西游記》這本原著。今天這節課外閱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西游記》!
二、讀書匯報。(14分鐘)
據老師課前調查,我們班有42位同學讀完了《西游記》,真不簡單,這本書有八十萬字呢!請讀完這部書的同學起立,揚起手中的《西游記》通讀證書,為自己歡呼!也請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還沒讀完的同學可要加油哦!無論是讀完的還是沒讀完的,相信同學們對《西游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老師想出題考考大家,看誰的<<西游記>>知識最豐富,有沒有信心?好,請看題:
(一)選擇題:
1、《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
2、豬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馬溫b、天蓬元帥c、卷簾將
3、《西游記》一書共有——
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
4、唐僧的坐騎小白馬原本是——
a、東海龍王的兒子b、西海龍王的兒子c、南海龍王的兒子
5、《西游記》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a、孫悟空、豬八戒、小龍馬b、孫悟空、哪吒、沙和尚
c、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6、孫悟空一個筋斗能飛——
a、十萬八千里b、十萬三千里c、十萬里
7、沙和尚的法號是——
a、沙悟凈b、沙悟能c、豬剛鬃
8、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指——
a、《西游記》《三國志》《水滸傳》《紅樓夢》
b、《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
c、《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
(二)我來考考你
剛才老師出的題沒有難倒大家,現在你們自己出題,來考考大家,行不行?誰來出題?
(三)趣人妙事我來說。
1、同學們掌握的知識可真不少,大家讀書可真仔細,老師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歡《西游記》,羨慕那些長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廣大的神仙;驚嘆那些曲折離奇、妙趣橫生的故事,有些情節至今想來還覺得趣味盎然。請看看老師記憶中的趣人妙事——(播放精彩片段)
2、相信同學們也和老師一樣迫不及待地想說說其中的趣人妙事了。四人小組先交流一下吧.。
3、學生代表發言。
三、指導名著整書閱讀的方法。(8分鐘)
1、故事有趣,同學們講得更精彩,老師也佩服大家。要把這么厚的小說看完,實屬不易,更何況是文言版的呢?讀的時候順利嗎?遇到了哪些困難?這些困難你解決沒有?你是怎樣解決困難的?還有什么好的讀書方法推薦給大家?(根據學生的回答適當調控,分層提問)
2、師生共同討論、交流。
3、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歸納,并適時板書。(整本原著——通讀:瀏覽、跳讀,把握大意)
①觀看前言后序,了解寫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觀看目錄,了解故事情節。
③采用瀏覽法、跳讀法閱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個問號,可以自己揣摩或參考譯文,也可以請教別人。
四、引導讀經典內容的方法。(16分鐘)
1、大家介紹了很多通讀《西游記》的方法,現在老師出示《西游記》中“孫悟空與如來佛祖打賭,被壓下五行山”的片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能運用剛才提到的一些方法讀懂這片斷,如果還不懂的可請教同學、老師,然后再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把這一段的內容具體說一說。
出示原文。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擻神威,將身一縱,站在佛祖手心里,卻道聲:“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無影無形去了。佛祖慧眼觀看,見那猴王風車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進。大圣行時,忽見有五根肉紅柱子,撐著一股青氣。他道:“此間乃盡頭路了。這番回去,如來作證,靈宵宮盡是我坐也。”又思量說:“且住!等我留下些記號,方好與如來說話。”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作一管濃墨雙毫筆,在那中間柱子上寫一行大字云:“齊天大圣到此一游。”寫畢收了毫毛,又不莊尊,卻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選自《西游記》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2、四人小組討論。請同學們注意,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要說一次,而是要發揮集體的力量,把這段故事說得生動有趣。可以選一個代表說,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內容,也可從表情、動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見。
3、誰來說一說?
4、學生繪聲繪色地講,老師追問:你是怎樣讀懂這故事的?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經典片斷----細讀:解疑,想象,理解品味
5、剛才大家在讀懂的基礎上發揮想象,擴充了故事內容,豐滿了人物形象,這正是讀經典片斷的一種方法。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的導演楊潔和演員六小齡童也和大家剛才一樣,認真讀懂原著,結合實際發揮想象,也拍成了大家喜聞樂看的《西游記》,下面我們來欣賞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孫悟空與如來佛祖打賭,被壓下五行山”的片斷,經歷導演與演員想象的過程。
6、剛才大家所講的片斷和導演所拍的電視片斷,多么詳盡,多么精彩,然而,《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卻僅僅用了239個字,多么的精煉呀!下面請再回到原文中,好好品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把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出來。
7、傳神的描寫,精煉的語言,給讀者帶來無盡的想象,怪不得北京大學白化文教授對《西游記》作了這樣的評價:(齊讀)
《西游記》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極為鮮明。而且讀者面最寬,老少咸宜。此書的副作用極小,是一部鼓舞人斗爭,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百折不撓的書。
五、鼓勵探究 拓展延伸
1、討論:唐僧師徒各有特點,你欣賞誰的什么特點?為什么?結合理解三藏做事有恒心的特點。 出示原著中描寫豬八戒的句子,鼓勵課后探究閱讀。
2、介紹不同時代的不同的人對《西游記》不同的解讀。
3、繼續閱讀《西游記》,推薦閱讀書籍。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9
“千課萬人”國際華文教育研討觀摩活動
杭州聽課隨記之于永正《作文指導課》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兒童,他們特別需要理解、尊重、寬容。往往一個愛的細節就可以讓學生從心底里產生溫暖。比如,于老師上課前就告訴學生在寫草稿時可以去上廁所。
語文教師要成為敏感的語言醫生,隨時發現并糾正學生發言中的問題,甚至于常見處生疑,由此可見教師的語言功底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讓學生從中受益。
作文選題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余地,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愛好特長。
教師首先是一個寫作高手,深諳作文的規律,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滲透給學生。比如“好文題一半”,“作文說到底是考想象力的”,“寫文章要一氣呵成,思路不中斷”等等。
面對做坐著的學生,教師俯下身去,穿行在學生之中,去解答疑惑,去發現典型,去傾聽參與。令人感懷的平等首先體現在身體的姿態上。
教師重視什么,提倡什么,引導什么,學生就在那個方面有出色的表現。于老師要求學生起個好作文題,看看這些題目《媽媽“中招”了》、《爸爸真好,媽媽最壞》、《兩聲不同的“喇叭”
》,真是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