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未知加數》小學數學說課(精選3篇)
《填未知加數》小學數學說課 篇1
教材分析:
《填未知加數》這一內容的安排,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同時又為今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做準備。
教學目標: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2、會讀求未知加數的算式,能直接填寫算式中的未知加數。3、培養學生初步的逆向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1、教富有激情,課堂教學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學習的熱情。2、在創作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同學之間的友愛與互助。
重難點:掌握填未知加數的方法,會正確填寫未知數。
教學流程:一、學前準備
1、開火車的形式口算練習:檢驗學生10以內加減法掌握情況,為填未知加數做鋪墊,也能讓老及時了解學生,調整課堂預設。
2、數的組成題:從兩種方法引導學生,如7可以分成2和5,還可以怎樣說:2和5組成7,從這一題的練習中,初步為填未知數的方法奠定思維策略基礎。
3、猜一猜:聯系學生學校生活實際,體育老要準備10個籃球,圖上有6個了,蓋住了幾個?學生會利用學過的知識猜出答案,這里不知道蓋住了幾個,與本節課未知數一詞的教學埋下伏筆,讓未知數的意義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學生的思維體系中。
二、教學圓珠筆圖。
1、課件先出示一個空盒,讓學生觀察后,回答觀察到了什么?(學生:我看到一個盒子,我看到有10個格等等),這讓學生的回答出現預想的一個數10,提問:猜一猜老會在里面放什么?讓學生充満好奇心與參與的熱情,教兒童化的語言,與課堂一體,帶動學生愉快的學習。演示放筆過程(學生數出放了7枝)板書 7,再問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認為可以放幾枝(一共),再次出現10(板書10)提問:你們知道老還要放幾枝嗎?回答:不知道,因此引入我們把不知道的數叫“未知數”。
2、未知數的表示。用小括號,先請學生書空(臺上演示大大的小括號),范寫,此時板書有:710,講解把已經放的和還要放的合起共是10枝,列一個算式:7+=10(這一步沒有讓學生列,因學生并不會念7+幾=10,多數會說成7+3=10,此處要學生掌握7+ =10的讀法),范讀,學生讀。
3、7+=10,括號里應填幾?你怎么想的,讓學生同桌間互相交流想法,再匯報。學生會有多種方法,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并有意識讓學生聯系已學知識,從圖形的直觀到數的組成,初步跳出圖形,同數的組成和加減法的方法來思考。
三、教學小旗圖
1、說圖意。
2、畫小旗
3、說算法
此環節中學生的思路有很多,有先算出來再畫的,有邊畫邊算的,提倡方法多樣性,特別是先算后畫的,讓學生逐漸脫離實物,把直觀感知提升為數的抽象思維。
四、知識掌握情況反饋
1、做一做墨水瓶,水壺,同桌計論,交流算法,然后發言。
2、練習題中雞蛋,汽車題目,同上。
把這兩道有圖的題放一起,繼續積累實物的感性經驗。
3、畫小圓圖,嘗試讓學生蓋住圖形,填空,或者有人先畫圖再填空,多種方法。學生根據自已情況選擇喜歡的方式,學自已喜歡的數學。
4、獎品中有題,激發學生在課堂末尾疲勞的思維,再次讓學生熱情高漲,獎品后的一句話,及時的思想教育,這一步的練習完全脫離實物,重在算理的掌握。
5、小貓釣魚。□+□=10,3+7=10,由此引入開放題目。□+□=10,如1+9=10,2+8=10等等。
五、你想把今天的學習情況告訴給我們希望小學的小朋友嗎?
自我的評價與認可,讓學生在最后帶著成功,快樂的心情結束本節課。
本節課的預設是好的,課前教與學生的交流,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也為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有了心理準備。啟發示的提問讓學生一步步掌握本課內容,走近學生,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關注,得到認可,體現人文精神,老的熱情與課堂學生融為一體。不僅是語言上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生心靈的溝通。盡力體現學生學自已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但對教材理解的不足,重難點的處理上也許會把握的不夠,對學生的可能出現的情況預想不夠,會出現課堂紀律混亂等現象,出現非預設現象。
《填未知加數》小學數學說課 來自第一范文網。
《填未知加數》小學數學說課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數的意義,
2、會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逆向思維能力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創新目標: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教學重點:正確填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教學難點:逆向思維理解含有未知數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糖果,錄象,撲克牌
教學流程:
第一版塊:擺一擺
1.我是繼紅小學的劉老師,今天我們共同的上一節數學課,我很愿意和你們交朋友,我班的小朋友聽說我要來這里,他們也很想和你們交朋友,現在請我班的小朋友先和你們打聲招呼吧!
(錄象1 和興小學的小朋友們大家好,我們是繼紅小學一年九班的小朋友,我們很愿意和你們成為朋友,你們愿意嗎?)
2你們愿意和他們交朋友嗎? (愿意)
(點評:通過錄象里面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間的互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本節課順利的完成做了一個好的鋪墊)
3.他們不但愿意和你們交朋友,還讓我給你們捎來了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
(想)
4.誰先聽清老師的要求,誰就能先看到老師的禮物。要求:先看一看是什么禮物,然后在數一數有多少?數完就坐好 (禮物在書桌里,開始吧)
5.原來禮物是糖啊!他們告訴我每個小盒子里都放了10塊糖(板書:10)對嗎?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不對,
6.呀!他們也太粗心了,你們小組有幾塊呀!
(我們組是7塊)
7.誰和他們小組一樣?那你們小組呢?
(我們組是8塊,我們組是6塊。)
8.原來他們都沒在盒子里裝10塊糖。(板書:7 8 6 )
9.那你知道你們小組再填幾塊糖就是10塊了嗎?(板書:+( )= 10)
10.不著急,先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同學之間互相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
學生匯報
(1,說出圖意,追問:為什么要填3,你是怎么想的?誰還愿意再把他的想法說一說。2,誰的想法和他不一樣,能說說嗎?如果你們能把題先讀出來,在說出你是怎么想的就更好了,誰愿意在來說說?看他說的多完整,你能象他一樣來說說嗎?請同桌之間的小朋友在互相說說你的想法。還有8塊糖的,能說說你的想法嗎?6塊糖的呢?)
(點評: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很多的同學都能很快的說出在填幾塊糖就是10塊,但老師不急于要最后的結果,而是給每個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讓學生體驗結果固然重要,但思考的過程更為重要)
11.請同學看你手中的答題紙,你能把答案寫在上面嗎?
(學生開始做題,然后匯報。)
12.難道真是我班的小朋友那么粗心嗎?
(錄象2 哈哈,我們并不粗心,只是想出題考考你們,你們都做對了嗎?你們也可以出題考考我們啊!)
(點評:通過錄象揭示了原來繼紅小學的小朋友不粗心,只是在出題考大家,這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班級里的小朋友反映特別強烈,都急于出題想考考繼紅的小朋友,達到了不僅活躍氣氛的目的,更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原來,是我班的小朋友故意出題來考大家的,你們愿不愿意出題考一考繼紅小學的同學們?
(愿意)
14.我先出一道行嗎?
(行啊!)
15.展臺:老師這里有7塊糖,分成了兩堆,我可以出的題是4+( )=7
16.在每個小組里都有一個信封,里面有一些小卡片,你把出的題寫在卡片上,寫完后把它放進信封里,我給我班的小朋友帶回去,看哪個組的動作最快。
17.我能看看你們組出的題嗎?放在展臺上,那你們會做嗎?選一道說說想法。
18.同學們可真聰明,我不告訴我班同學,看他們是否和你們一樣棒,現在就把信封放在書桌里吧,下課時給老師。
(點評:看似一個很簡單的出題考別人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更好的檢查了學生對今天新知識的學習情況,如果孩子們都能出題考別人了,說明自己先學會了,這個環節的設計十分的巧妙)
師:同學們,你們表現的太優秀了,是不是有點累了,那我們休息一下,聽聽音樂,選你愛吃的糖休息一會。
師:老師進行交流,糖好吃嗎?可糖吃多了對牙齒不好,老師給你的可以吃,今后要少吃糖,一天要刷兩次牙,剩下的糖讓組長放在兜里,下課在給同學們吃。
(點評: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老師能把握好學生興奮點,讓學生在歡快的樂曲中,吃了甜蜜的糖來休息,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下部分的學習,孩子們的熱情會更高,注意力也會更集中)
第二版塊:畫一畫
1.品嘗了好吃的糖果,看看繼紅小學的小朋友們又跟你們說了些什么?
(錄象3 我們帶來的糖果好吃吧!我們這里還有一些題呢,愿意在做一做嗎?答對了,我們可佩服你們啊)
(點評:以學生比賽的口吻來進行練習,這樣不僅激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比賽,更調動了學生的積極熱情,更愿意動筆進行練習)
2.有的同學都說出了答案,請小朋友們拿出你的答題卡,先畫一畫,再填一填。
展臺展示
3.小朋友們,你們可真的太聰明了,劉老師太愿意和你們交朋友了,老師這里還有一些題想送給聰明的你們。
(做題卡,再匯報。)
第三版塊:鞏固練習
1看圖填空 說一道題的想法
2 填一填,寫在答題卡上,在開火車匯報
3+( )=5 6+( )=9
2+( )=8 4+( )=7
4+( )=8 5+( )=7
2+( )=6 6+( )=10
3玩撲克牌的游戲
(錄象4 兩個小朋友拿著一些撲克牌在玩,一個男孩拿6,一個女孩拿8,女孩搶先說:"6+(2)=8,然后奪過男孩手中的撲克牌,女孩贏了)
4.游戲規則:同桌都拿一張撲克,馬上說出誰加誰等于誰,先說的就贏,看說的撲克贏的多就是勝利者。
(點評:這個游戲的創設不僅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而且使學生學習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還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體驗,學生特別的感興趣。)
第四版塊:總結
這節課我認識了這么多的好朋友,我可真高興,你們呢?你能說說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些什么?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是填未知加數,你們都會填了嗎?歡迎你們有機會真的去我們繼紅小學做客
(點評:讓學生說說本節課學習了哪些新知識,不僅考察了學生的聽講情況,并培養了學生總結性語言的能力,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重點,為今后的學習奠定更好的基礎!)
板書: 交朋友 填未知加數
6+( 4 )=10
7+( 3 )=10
8+( 2 )=10
《填未知加數》教案 來自第一范文網。
《填未知加數》小學數學說課 篇3
《填未知加數》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在教這個內容之前,我設計了好幾套方案:有觀察圖、有動手擺學具的,感覺都不理想,這些方法都只能讓學生在出現的數比較小時知道未知數是幾,有的是數圖中的缺少的部分,有的是猜出的結果,這些方法都不能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順利進行知識的遷移。
在前面學習《用數學》時,我教試著教了“總數”、“一部分”、“另一部分”幾個量之間的關系,沒想到為我今天突破這一難點起了大作用。
我出示例題:7+=10,我讓學生說說括號里應該填幾,大部分學生知道是填3,我想是因為數小,可以“湊”出來。我問,你是怎樣想的:有的學生說是因為10可以分成7和3,所以填3;有的說3和7組成10 ,所以填3;我給他們從分的肯定。接著引導學生觀察:那個數是總數?那個數是一部分?要求的數是什么?在學生的描述中,我把7+=10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放在用大括號和問號表示的圖中,學生一看就知道是求一部分,所以用10-7=3來算,。通過教學,大部分學生知道用數的組成來解決未知數是幾的問題,還有一部分學生理解了因為是求一部分,所以要用減法算的道理。這樣不僅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更重要的是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對今后出現的數比較大而不能”湊”、不能擺學具、想組成又麻煩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理解了這個道理,就能順利進行知識的遷移。
這節課,我們沒有用實物圖,也沒有擺學具,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教學效果很好。看來低年級的學生也可以也會明白“大道理”,我們不能小瞧了他們,孩子的潛力是無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