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h,sh,和z,c,s怎么分辨?
什么叫四呼?
漢語傳統語音學為了表達聲韻的拼合關系,根據韻母開頭的實際發音,把韻母分為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四類,也叫四呼。韻母為a、o、e、ê、er、i(前) 、i(后)或以a、o、e開頭的韻母稱開口呼;韻母為i或i開頭的韻母稱齊齒呼,如iou、iao、ie、ia;韻母為u或以u開頭的韻母稱合口呼,如ua、uo、uai、uei;韻母稱為撮口呼,如üe、ün、üan。按照傳統語音學,韻母ong歸入合口呼,韻母iong歸入撮口呼。
什么是聲調?聲調的作用是什么?
聲調是指一個音節發音時的高低升降。聲調主要是音高變化現象,同時也表現在音長變化上。音高決定于發音體在一定時間內顫動次數的多少,次數越多聲音越高,反之聲音越低。發音時,聲帶越緊,在一定時間內振動的次數越多,聲音越高,聲帶越松,在一定時間內振動的次數越少,聲音就越低。在發音過程中,聲帶是可以隨時調整的,這樣就造成種種不同的音高變化,形成了不同的聲調。在漢語里,一個音節一般就是一個漢字,所以聲調也叫字調。聲調是音節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擔負著重要的辨義作用。例如“題材”和“體裁”、“練習”和“聯系”等,這些詞語意義的不同主要靠聲調來區別。
什么是調值、調類、四聲?
調值就是聲調高低升降的變化,也就是聲調的實際讀法。調類就是聲調的分類,是根據聲調的實際讀法歸納出來的。有幾種實際讀法就有幾種調類,也就是將相同調值的字歸為一類。普通話有四種基本的調值,所以歸納為四個調類,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習慣上稱為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也稱四聲。聲調符號要標在音節的主要元音上。按a、o、e、i、u、ü的順序,i和u的順序,i和u 同時發現的韻母中調值需要標在最后一個元音上,給i標調值應先去i上的點,再標調值。
什么叫拼音?怎樣拼音?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并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拼音的要領是:“前音(聲母)輕短后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拼音時要牢記普通話聲母和韻母的配合規律:
聲母n及零聲母與開口呼、齊齒呼、撮口呼都有拼合關系。
聲母f、g、k、h、zh、ch、r、z、c、s只同開口呼、合口呼相拼。
聲母j、x、q只同齊齒呼、撮口呼相拼。
聲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開口呼、合口呼韻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聲母都有拼合關系。
撮口呼韻母只同j、q、x、n、l及零聲母有拼合關系。
拼音時還要注意讀準聲母、韻母和聲調的音值。要讀聲母本音,不要念呼讀音(教學中,在聲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發出的音叫呼讀音);要把韻母作為一個整體來讀,不要把韻頭、韻腹、韻尾分解開再臨時拼合;要看清調號,讀準調值。
常用的拼讀方法有以下幾種:
聲韻兩拼法——把韻母當作一個整體,拿來跟聲母相拼。如:h-ào→(浩)。
聲母兩拼法——先找準聲母發音部位,擺好發音的架勢,然后一口氣念出韻母,拼成音節。如:拼讀bā(巴),先閉上雙唇,憋住一口氣,擺好發b音的姿勢,然后一口念出a,成為音節。
三拼連讀法——是把帶介音的音節分析成聲、介、韻三個部件,拼音時連讀成一個音節。如:q-i-áng→qiáng(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