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齊書寫“疑”,師范寫,生跟寫一個)
② 學“霜”字
“霜”也是比較難記的字(cai出示田字格內的“霜”字及其讀者音)齊讀正音。誰能用記形聲字的方法記“霜”字?(師提示:聲旁“相”的讀音和“霜”的讀音是不一樣的,雨字頭表示霜從天上灑落下來,凡是以雨字頭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一種自然現象。我們還學過哪些雨字頭的字?(板書 雷)什么是霜呢?在氣溫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近地面的空氣中含的水汽在小草、樹上凝結成的白色冰晶。(師范寫“霜”字)寫“霜”字時,雨了頭要寫得扁一點,寬一點,下面相字不要寫得太長,注意把字寫得緊湊些(生跟寫一個)“霜”還可以用來比喻白色,如有的老人頭上長滿了白發,我們說他是一頭白霜。詩人在這里把什么當成了霜?為什么會把月光當成了霜?(提示:它們什么地方相同?)
誰能把兩行詩連起來說一說?(提示:詩人看見什么,覺得怎么樣?)
③ 小結:這兩行詩寫在安靜的夜里詩人所看到的景象,用霜比作月光,渲染出一種夜深人靜的清幽境界,表達了詩人獨在他鄉的孤獨心情。
(板書 看 疑霜)
⑶ 教學第三行詩:(cai出示第三行詩)師讀。
① 舉頭是什么意思?(抬頭)詩人抬頭干什么?(看月亮)
(cai出示 舉頭望明月 比較 :這兩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用“望”舉頭看明月)不用“看”?(因為“望”字上面有個月亮,月亮高高掛在天上,要看離我們很遠很遠的東西方,用“望”字比較好)
② 這行詩是什么意思?(板書 明月)(指名答)
⑷ 教學第四行詩:這時詩人想到了什么?(cai出示第四行詩)齊讀。
① 教學“思”字
“思”是本課生字。
(cai出示田字格內的“思”字及讀音)齊讀正音。它是什么結構的?為什么是心字底?“心”上面是個田字?(師:古代農民大部分從事農業生產,心里想著怎樣把田種好,田放在心上就是“思”。)“思”是何意?(想,思念)用“思念”說話。
② “故鄉”指什么?(家鄉)“思故鄉”是什么意思?(思念家鄉)誰來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③ 除了思念家鄉,還會思念什么?(親人)親人包括哪些人?誰能把詩人思鄉的感情吟誦出來?(自練,集體點評:語調要低一些,慢一些)
④ (cai出示后行詩)
小結:這兩行詩寫詩人觸景生情,由望月想到月下的故鄉,從舉頭到低頭,觸動了思鄉的情懷,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板書 望 思鄉)
⑸ 這首詩的意思大家都懂了,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3、識內化,給詩取名
⑴ 寫詩人在安靜的夜里思念家鄉,根據詩意,誰能給這首詩取名?(板書:6靜夜思)這就是第6課,齊讀。
⑵ 教學“靜”字
(cai出示田字格內的“靜”字及讀音)它是什么結構?合起來是什么意思?(沒有聲音)不爭吵,就安靜、清靜了。(擴詞)師范寫:“靜”第五筆是豎,不要寫成撇。(生跟寫)
⑶ 擴展想象
(cai回到原圖,包括題目)詩人看著這個又大又圓的月亮,這可能是什么節日?(中秋)小朋友們可能在與父母干什么?(吃月餅,看月亮)但詩人卻一個人在外地,此時此刻,如果你是李白,一個人在外地,你會做什么?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