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說課稿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首詩歌。詩歌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以一個山村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抒發了少年兒童向往北京的強烈思想感情。
通過本課的教學激發學生對首都北京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理念: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直觀入手,以活動教學為主,培養合作意識,注重調動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十三個生字、兩個偏旁“心、方”。學會寫本課生字。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激發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和朗讀教學是重點
難點:是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感情激發。
教法、學法:
課文理解方面: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法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通過學生喜歡的萬里長城和天安門入手,引起他們的興趣,當他們知道了北京還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和建筑,就產生了很想去看看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對課文中“我”的心情的理解。然后通過范讀、自讀、分角色讀、表演讀、配樂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聽國歌、看升旗儀式、讀句子、唱歌曲等活動,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識字方面:主要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去識字,然后通過“吃水果”的游戲,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逐步培養想去識字、主動識字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去過北京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北京?(指名2—4位)。
2、聽了他們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引出(北京太美了!我真想去看一看……)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有這個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第11課《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里,請齊讀課題兩遍,板書課題,分析生字“想”,并組詞、造句。
(二)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字音,分清字形。
(2)從課文中,你讀懂了什么?課文共有幾句話?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字卡(1)開火車讀(2)組詞造句,反饋課文內容(一個山里的孩子想到北京看升旗儀式)3句話。
3、師引:(請說說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把它讀出來)
“我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齊讀。
4、師:對呀!他為什么這么想去看看呢?請同學們看掛圖。
(三)學習一、二句話,出示掛圖。
1、觀察掛圖,你看到了什么?文中的小朋友“我”生活在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圖:近處的大樹、房子、竹椅、石桌、一座連一座的大山,圖片,媽媽和孩子
文:彎彎的小路,大山。
2、誰能想像一下,圖中的媽媽在給孩子說什么?假如你是媽媽,你會拿著天安門圖片對孩子說些什么?(自由說,指名說)
(孩子,你要媽媽學習,長大到北京去。孩子,知道嗎?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3、誰能用課文中的話說說?指名一、二句師生,生生互評鼓勵你們讀的真好,老師也忍不住想讀讀,可以嗎?(可以)(生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