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兒》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1、認識11個生字,會寫“方、半、問、秋、點、清”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借助課文,培養觀察力、想象力。
4、通過學文,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培養學生對環境、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音節的拼讀方法,大部分學生具備了初步識字的能力,可以放手讓其獨立識字。
【教具】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節奏明快、優美抒情的音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小朋友們知道這首歌曲的題目嗎?
那你喜歡下雨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下雨有關的新課文──《雨點兒》。(師板書課題。) 觀看動畫,并拍手隨唱。
生:《小雨沙沙》。
學生暢談在下雨的時候,自己的樂趣與煩惱。
生齊讀課題。
用孩子們熟悉的歌曲,生動的畫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想知道課文的內容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動畫《雨點兒》,請看大屏幕。
2、動畫好看嗎?看了動畫,你知道了什么?
小朋友們看的真仔細,說的也很好。雨點兒是植物的好朋友,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雨水。
現在,我們伸出小手指指讀課文,可是,新課文中有許多我們還不認識的新字,怎么辦?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識字方法,如:看拼音識字、聽讀識字、看圖識字等。)
下面請小朋友們伸出小手一邊指著課文,一邊讀,比一比,看誰讀的最流利。
指名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進行互評。
師:哪位小朋友想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你最喜歡哪位小朋友的朗讀?誰來評價一下?
師:剛才這幾位小朋友讀的真好,還受到了夸獎。你們想不想和他們一樣讀的非常好?那就請大家端起課本,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好嗎? 想不想讀給別人聽?好,請同桌在一起合作讀課文,如果小朋友讀的非常好,我們就要友好地夸夸他,好嗎?
生欣賞動畫,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生初步談對內容的了解:大雨點兒、小雨點兒澆灌著花草,原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沒花沒草的地方,也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先交流總結識字的方法:問、看拼音識字、聽讀識字、看圖識字。
學生指讀課文
三、四位小朋友朗讀。
學生評價:學生積極發現他人朗讀中的優點,進行正面評價。
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同桌在一起合作讀課文。 在交流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滲透識字的多種方式。
在評價的過程中注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會與同學團結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