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路》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先、鹿”等14個字,會寫“先、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分角色朗讀中,能讀好每個角色的語氣。
3、有愛護環境衛生的愿望和行為。
教學分析:
這篇課文以童話的形式講了一個關于環保的故事。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環保意識,知道保護環境衛生,人人有責。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美的行為會破壞美麗的環境。課文的第八自然段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教學重點:
識字和朗讀及對環保的認識。
教學方法:
活動教學法和互助合作法。
教學準備:
課件、小動物頭飾、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第11課:《美麗的小路》(課件出示課題)
a.齊讀。
b.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可以問:美麗的小路在哪里?美麗的小路有多美?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2、學生匯報交流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解決問題。
師:讀了課文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學生能說出美麗的小路在鴨先生的小屋前,小路原來是美麗的,后來變臟了,最后又變美麗了這個過程就行了。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三、再讀課文,識記生字:
1、認識生字。
師: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課文中的生字,看誰找得快,讀得準。
(激發學生認識生字的興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讀的過程當中鼓勵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2、識記生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還有其他方法嗎?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適合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其獨立識字的能力。在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導書寫。注:“起”字里“走”的寫法,捺要長。“凈”的兩點水的點和“爭”要靠近,中間一橫右邊出頭,豎鉤要寫正寫直。)
3、給生字找“朋友”。
師:在課文中找到生字所在的句子,劃出詞語,讀一讀。你還可以幫它們找到一些朋友嗎?
(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幫生字找到更多的朋友,讓他們體驗到組詞后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就感,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字,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識字的有心人。)
四、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試著把課文讀通讀順。
2、讀了課文后,你能把下面這句話補充完整嗎?
出示:小路原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來______
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
3、師:小路發生了變化,小動物們的情感也跟著發生了變化,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
教師相機出示圖文結合的課件,指名讀,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他評,在此基礎上再讀。尤其讀好在小路變化的過程中,兔姑娘、鹿先生、鴨先生的語言。
(讀“原來的小路是美麗的”這一部分時,要讀出贊美喜愛之情,后來小路變臟了,垃圾成堆,蒼蠅亂飛,要讀出小動物們的失望和驚訝;當美麗的小路再次出現在大家的面前時,要讀出滿意、贊嘆的語氣。)
出示:我會讀
美麗的小路不見了。
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
我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
師:這三句話在課文的哪里?是誰的話?你能把它們讀好嗎?
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
(通過不同形式練習朗讀,體會句子的不同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4、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