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eng ing ong教學設計
2、根據圖上事物,自己試編兒歌,不會編的同學聽孫悟空帶來的兒歌,跟讀語境歌:“星期天,天氣晴,小朋友們放風箏,有蜜蜂,有老鷹。草地上,有紅花,有青蛙。
哪里可以找到ang、eng、ing、ong這四個新朋友呢?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卡片ying鷹 feng蜂 qing青 gang崗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編兒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悟空”帶我去闖關
孫悟空看到大家學得這么認真,一高興,又變了一個特別的禮物,想給全班同學一個驚喜。不過,在這之前,它要帶著我們去闖幾關。大家有沒有信心得到它的第二個禮物?
第一關:看誰讀得準?
1、請仔細看,你發現了什么?這些字母都有“ng”,比前鼻音多了一個“g”。(板書ng,告訴學生這就是后鼻韻尾。)
2、后鼻韻尾“ng”怎么讀呢?請看老師,要讀準這個音,記住老師的四句話就可以了:舌根抬起,舌尖抵住下牙床,嘴巴張開一點,讓鼻子出氣。
師用手當舌頭,邊做手勢邊示范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
3、學會了“ng”的音,“ang”怎樣讀?
從單韻母a與滑向后鼻音ng,一口氣讀出來,聲音要連貫。后鼻韻母由單韻母和后鼻韻尾ng組成,在發音方法上與前鼻韻母相同:由前面的單韻母滑向后鼻韻尾。
4、認識了“ang”后,孫悟空又領了一個新朋友“ong”過來,誰能告訴同學,你準備怎樣讀出這個韻母?(指名讀,小組讀。)
5、剩下的兩個新朋友,不用老師教你會嗎?出示“eng”、“ing”卡片,試試看,讀給同桌聽。指名讀,開火車讀。
6、練讀四聲。韻母都有四頂帽子,我們給誰戴呢?指名學生標調。指名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設計意圖:后鼻韻母的教學,關鍵在于“ng”的發音,我在教學設計中對本課難點進行準確的定位。首先出示“ng”,我說清楚發音的方法,然后通過范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利用班級人數少的特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發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ang、eng、ing、ong、ying”的發音,以點帶面,面向全體。這種教學設計,和傳統教學中,教師逐個指導后鼻韻母的發音相比,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另外,在教學后鼻韻母時,讓學生根據前鼻韻母的發音方法嘗試自己讀出后鼻音,可以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第二關:看誰辨得清?
小游戲:看口型猜后鼻韻母。
老師擺出后鼻韻母ang的口型讓一個學生猜,坐在下面的同學做裁判。當同學猜出答案時,老師問“裁判”:“對不對!”如果不好,同學們說:“不對,不對,不是ang。”如果對了,學生則說:“對對對,就是ang、ang、ang、ang。
第三關:看誰聽得清?(出示an—ang、en—eng、in—ing卡片)
1、老師讀韻母,請同學們判斷是前鼻韻母還是后鼻韻母。提醒學生注意老師的口型,特別注意韻尾的不同。
2、誰能像老師這樣任意地讀,讓四人小組里的小朋友來認呢?
三、“悟空”教我學“ying”
1、瞧,孫悟空帶誰來了?(出示“y”)大y媽媽非常有愛心,她收養的孩子可多了。(出示活動卡片,學生看卡片認讀過的yi、ye、yin等整體認讀音節。)大家猜一猜,大y媽媽最后收養的孩子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