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畫家
教師姓名:劉春梅
教材版本:北師大版
學科課程:語文
課題名稱:14、
第1冊 第六單元 第一節第一課時
教案描述:
1、教學重點:學會本課8個一類字、認記一類字的字形,體會字義。
2、教學難點 :字理識記“竹、馬”
教案關鍵字:
1、激發情趣、予予認知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合作學習、理解創新
4、點拔巧練、積累應用
5、運用轉換、形成能力
6、靈性培養、激勵發展
教學目標 :
1、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方法領讀,使學生達到熟讀背誦。
2、學會本課8個一類字,“竹、馬”采用字理識字法。
3、學會兩個新部首:鳥字旁、竹字頭。
4、認讀6個二類字。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8個一類字,認記一類字的字形,體會字義。
教學難點 :
認記一類字的字形結構及體會字義。
教具準備:
1、與課文相符的電腦課件。
2、小雞、小狗、小鴨、小馬的活動卡片。
3、音樂《丁丁是個小畫家》。
課時分配: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趣,樂于認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冬天嗎?(大屏幕顯示冬天的美景)在這漫天飛雪的季節里,小動物們都跑到哪兒去了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4課。齊讀課文。
(一)、聽讀課文錄音,感知課文內容。
(二)、聽師泛讀課文,注意字的讀音。
(三)、學生跟讀課文,注意語音語調。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一)、學生自己練讀課文,邊讀邊用“O”畫出一類字,用“Δ”畫出二類字。(目的是采用定位識字)
(二)、指名到前面領讀課文,檢驗學生的認讀情況及標畫對錯。
(三)、1、師在課文中指認一類字。
2、開火車,認讀卡片中的一類字。
三、合作學習,理解創新
(一)、怎樣才能把這些字記住呢?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學習。
1、“鴨”可用部件組合法識字,“甲”字加個“鳥”字就念“鴨”。板書鳥字旁,引出鳥字旁的字都與帶羽毛的鳥類或家禽有關,從而進行字族文識字。
2、“甲”可用韻語識字,“田”下出頭就念“甲”。“甲”的意思:①是硬的殼,如甲蟲;②是第一,如甲乙丙丁、桂林山水甲天下。同時要區分形近字:田、甲、由、申。
3、“竹”可用字理識字。①大屏幕顯示其演變過程:
→ → → 竹
②你知道竹子做的東西都有哪些嗎?(毛筆、竹筐、竹筏、牙簽等)③板
書竹字頭(竹- )
4、“筆”可采用形象記憶法。拿出毛筆實物,筆桿是用竹子做成的,筆尖是用各種動物的毛做成的。
5、“甲、馬、牙”是3個獨體字,“馬”可采用字理識字方法,讓學生
觀察想象來識記生字。“牙”可采用多種方法識記。學生書空“馬、牙”筆順,師板書“馬、牙”筆順。
6、“狗、什”可采用部件組合法識字。“什”字是多音字,也念“Shi”,是翹舌音。
(二)、反饋各小組的討論學習情況,并予以激勵性的評價。
四、點撥巧練,積累應用
到動物的腳印后面翻找課后練習一的由一類字組成的8個詞語,誰找的快、讀的準就把詞語送給誰。(目的是復習鞏固一類生詞,同時積累詞語)
課間操《丁丁是個小畫家》
五、運用轉換,形成能力
(一)、集中認讀二類字。
(二)、完成課后練習二讀一讀。大屏幕顯示事物,學生讀出事物名稱。(目的是復習二類字,鞏固一類字,同時積累詞語)
六、靈性培養,激勵發展
(一)、黑板上這些腳印都是誰畫的呢?請同學們幫助它們找到主人,并講講它們的腳印像什么?(貼上活動卡片像)
(二)、感情朗讀課文,能背下來的可以站起來。
(三)、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講其它小動物的腳印像什么?
七、布置作業 ,課外延伸
查閱資料“還有哪些動物冬眠”。
板書設計 :
14、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
小雞畫竹葉,
小狗畫梅花,
小鴨畫楓葉,
小馬畫月牙。
不用顏料不用筆,
幾步就成一幅畫。
青蛙為什么沒參加?
它躲在洞里睡著啦。
竹 狗 鴨 筆 馬 牙
作者簡介:劉春梅,1994年參加工作,一直承擔語文、數學雙科教學,自參加工作以來曾被評為為省教學能手優質課,市優秀公開課教師,被龍潭區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