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2》教學片段及反思
【教學背景及理念】新課程改革下,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課堂上,教師把微笑帶進教室,為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思維無拘無束,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開想象的翅膀,敢于探索未知的領域……體驗學習的樂趣,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從而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蹲R字2》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本課借鑒傳統“三字經”的語言形式,利用傳統《三字經》押韻上口、好讀易記的特點,將識字寫字教學與愛長輩、愛家庭的教育融為一體,并賦予愛的教育以新的內涵。這篇韻文節奏感強,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朗讀積極性很高,正確流利地朗讀比較容易。文章所蘊涵的愛的教育不容我們老師忽視。特別是現在的小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愛他人。我們老師首先就應該要讓孩子們懂得如何愛父母、敬長輩。因此,在學生熟讀課文、熟記生字的基礎上,我又把教學重點放在大致理解課文內容上,引導他們感悟愛長輩、愛家庭。新課標強調,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課堂上,我努力創設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讀自悟,放手讓學生去說,讓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讓他們主動質疑、學會質疑,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努力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案例描述】
《識字2》將識字寫字教學與愛長輩、愛家庭的教育融為一體,并賦予愛的教育以新的內涵。新課伊始,我從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入手,采用多種形式朗讀,營造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緊接著,進行識字教學。然后,在學生熟讀課文、熟記生字的基礎上,我又把教學重點放在大致理解課文內容上。讓學生自讀自悟,說說從這篇韻文里讀懂了些什么,再讓他們提出不懂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在質疑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提問很有針對性,而葉健斌小朋友的一個建議更是具有創新意義。
片段一:激發興趣,初讀課文
1.師范讀韻文。(部分學生跟著輕聲念)
2.師:你們也想讀一讀這么好聽的兒歌嗎?(生:想。┠蔷陀媚阆矚g的方式讀吧。
3.生自由練讀。
4.師:你覺得哪些字、句子比較難讀?跟老師一起讀一讀。
生1:“家務事,愿承擔”比較難讀。(師生共同正音)
生2:“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比較難讀。(師生共同正音)
生3:老師,我有個發現,“父母教”的“教”,就是“教室”的“教”。
師:你說得很對,真會發現!
[現代課堂教學提倡“以學定教”,針對學生的朗讀情況,及時提供幫助,及時正音。體現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
5.師:解決了難讀的字,咱們再讀讀課文,讀通句子,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生自由練讀)
6.師生對讀。(師讀:小朋友──生接讀:正年少──)
7.同桌同學對讀──小組進行對讀。(感受三字韻文的韻律美)
8.師:你還想怎么去讀?和學習伙伴商量商量。
(生有的拍手讀,有的動作表演讀,個個都興高采烈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