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教學設計2
⑴ 學生可能讀懂:
① 陽光像金子,灑滿田野、高山和小河__指導學生讀時突出“像金子”。
② 有了陽光,禾苗更綠──讀時突出“更綠”。
③ 有了陽光,樹長得更高──讀時突出“更高”。
⑵ 學生可能不懂:
① “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這句話學生不理解。──老師可向學生呈現反映此類景色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句中描寫的景色之美。
② 學生可能還不懂“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寶貴”?──老師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引導學生談談陽光的作用,假設一下,沒有陽光,是怎樣的情景,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陽光的寶貴。──指導朗讀最后一段──突出“像金子”,“比金子更寶貴”。
2、背誦課文。重點提示學生記住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抓住“田里”、“山上”、“河面”三個表示方位的詞語幫助記憶。
五、語文實踐
1、讀讀扇子上的字,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2、口頭組詞。
3、說說自己還認識哪些帶日字旁的字。
六、指導寫字
1、“也”的書寫,重點指導寫好“橫折鉤”,其中的“橫”是由低到高。
2、“長”的書寫,重點指導筆順。其中的第三筆是“豎提”。
3、“山”的書寫,重點指導筆順。其中的第二筆是“豎折”。
4、“出”的書寫,要提醒在筆順上和“山”的區別,同時注意第三筆是長“豎,”而不是由兩個“山”組成。
b 案
【設計理念及思路】
生活是語文的源泉。本課教學力求創設一種生活情境,將生活引進課堂,將課堂融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因此,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多次感知語言材料,用成熟典范的語言去指導學生的言語實踐,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同時也在多次的言語實踐中復現生字,完成識字任務,做到閱讀與識字的有機結合。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再現生活──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識字──感悟積累──寫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再現生活
1、引言: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到大自然中,到田野里,到小河邊,到山岡上去觀察、去感受、去體驗。看,春天的田野是如此的美麗。
2、播放課件: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在陽光照耀下,禾苗顯得更加蔥綠,樹木顯得更加蒼翠,河面閃著銀光,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3、觀察自然,感受陽光美好。
⑴ 同學們,春天的大自然美不美呀!你認為哪些地方美?為什么?
隨機板書: 田里 禾苗 綠油油 陽光 山上 樹木 茂盛 美麗
小河 水面 閃銀光
⑵ 課件播放:太陽落山,沒有了陽光,大地一片漆黑。
同學們再看,假如沒有了陽光,世界會是什么樣子?
二、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1、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在文中圈出生字,連詞連句多讀幾遍。
4、開火車分段讀課文,校正字音。
jīn(jīnɡ)ɡènɡ(ɡèn) chánɡ(cánɡ) duàn(dàn)zǎo(zhǎo)
金 更 長 緞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