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精選7篇)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12-30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精選7篇)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 篇1

  教育學院 周 賢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 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 ”:(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②學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③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 :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 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 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 和課后練習。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 篇2

  教育學院 周 賢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 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 ”:(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②學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③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 :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 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 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 和課后練習。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 篇3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 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 ”:(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②學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③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 :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 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 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 和課后練習。◆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不讓隨地亂扔紙屑、果殼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兒童。

  2、重點指導“業”、“成”、“臉”等字的字型。

  教學難點 

  1、通過理解字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亂丟紙屑、果殼是不講衛生的壞習慣。

  2、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義。

  3、“做”與“作”的區別。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課前準備:把課文的題目《18 課桌下的紙團》寫在黑板上。

  老師說:“看這題目《課桌下的紙團》,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怎么課桌下會有紙團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師也和大家一樣,也不知道這紙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學這篇課文,看看這紙團是怎么到了課桌下的。”

  講授新課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標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使同學們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3、老師講這個故事:“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原來這紙團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剛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最后還是冬冬把這紙團拾起來扔進了紙簍。”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紙團是誰扔的?紙團又滾到了什么地方?丁丁這么做對不對?為什么?

  (板書:扔滾)

  學生回答后,問:那該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師:那我們再看看小剛是怎么做的?

  2、指名讀第二段

  思考:紙團現在又到了哪里了?為什么?小剛這么做對嗎?

  (板書:踢冬冬)

  生回答后師說:小剛沒有撿起紙團反而把它踢給了冬冬,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撿起紙團放入紙簍。那紙團的最后命運如何呢?難道它一直躺在了課桌下了嗎?我們再繼續讀第三段,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紙團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學生讀第三段

  思考:紙團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這樣做對不對?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了?

  (板書:撿扔紙簍)

  學生回答都老師又說: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小朋友學習,都應該把那紙團扔進紙簍,不過丁丁和小剛也還是好孩子,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錯了,臉都紅了。

  4、演示板書,對照板書把古書再向學生們講述這個故事。

  5、齊讀課文,做課后第四題。老師總結這課文的中心: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同學小,主動把紙團扔進紙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不隨地亂扔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業 

  老師:回家后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第二課時

  復習

  檢查朗讀課文,老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桌下的紙團》這篇課文,知道了亂扔紙屑是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把紙屑扔進紙簍。通過讀課文我們也初步認識了本課的生字,這節課我們學習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還要學習2個新的部首。在這節課開始之前,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篇課文。(叫一個學生站起來讀課文)

  教授新課

  1、師出示“紙”的識字卡片問:這個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還學過哪些絞絲旁的字。(讓學生對“紙”字組詞,并反復讀“紙”字)

  師指導書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紙”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講“完”字

  師出示“完”字。讓學生讀,師捂住下邊問學生: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著捂住上邊問學生:下面的讀什么?

  師:我們還學過由“元”字組成的字?

  師: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組成詞組?

  師知道寫法(特別是偏旁)

  3、講“作”和“業”兩個字

  師同時出示“作”和“業”兩個字,學生讀,注意糾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結構。

  師問:“做”與“作”有什么區別?(做課后第三題)

  學寫“業”。看老師在黑板上寫這個字,邊看邊說筆順,重點強調書寫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位。

  鞏固

  師出示四個生字,讓學生反復認讀,并讓學生自由組詞,加深所學字的記憶。

  第一課時

  鞏固生字

  師出示已經學的生字的卡片,讓學生認讀(包括筆順,筆數,組詞)

  講授新課

  (一)學習生字

  1、學習“成”字。(筆畫,筆順)

  2、學習“剛”字。(偏旁,筆順)

  3、學習“臉”字。(結構,筆順)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字也有?(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

  (二)指導所有的生字的書寫。

  1、學生觀察老師寫的字,說出生字的筆順。

  2、說說它們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強調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分。

  練習

  師出示小黑板(課后作業 第2、3題)。

  師提示:我們學習了課文并學會了生字,現在請大家先想一想該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做,其他的同學打開書完成課后習題第2、3題。

  (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復習鞏固

  1、領讀課文,復述本文的教育意義(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

  2、學生讀生字,寫生字。◆[2004-01-28]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 篇5

  教育學院 李 燕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不讓隨地亂扔紙屑、果殼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兒童。

  2、重點指導“業”、“成”、“臉”等字的字型。

  教學難點 

  1、通過理解字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亂丟紙屑、果殼是不講衛生的壞習慣。

  2、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義。

  3、“做”與“作”的區別。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課前準備:把課文的題目《18 課桌下的紙團》寫在黑板上。

  老師說:“看這題目《課桌下的紙團》,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怎么課桌下會有紙團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師也和大家一樣,也不知道這紙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學這篇課文,看看這紙團是怎么到了課桌下的。”

  講授新課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標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使同學們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3、老師講這個故事:“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原來這紙團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剛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最后還是冬冬把這紙團拾起來扔進了紙簍。”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紙團是誰扔的?紙團又滾到了什么地方?丁丁這么做對不對?為什么?

  (板書:扔滾)

  學生回答后,問:那該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師:那我們再看看小剛是怎么做的?

  2、指名讀第二段

  思考:紙團現在又到了哪里了?為什么?小剛這么做對嗎?

  (板書:踢冬冬)

  生回答后師說:小剛沒有撿起紙團反而把它踢給了冬冬,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撿起紙團放入紙簍。那紙團的最后命運如何呢?難道它一直躺在了課桌下了嗎?我們再繼續讀第三段,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紙團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學生讀第三段

  思考:紙團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這樣做對不對?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了?

  (板書:撿扔紙簍)

  學生回答都老師又說: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小朋友學習,都應該把那紙團扔進紙簍,不過丁丁和小剛也還是好孩子,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錯了,臉都紅了。

  4、演示板書,對照板書把古書再向學生們講述這個故事。

  5、齊讀課文,做課后第四題。老師總結這課文的中心: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同學小,主動把紙團扔進紙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不隨地亂扔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業 

  老師:回家后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第二課時

  復習

  檢查朗讀課文,老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桌下的紙團》這篇課文,知道了亂扔紙屑是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把紙屑扔進紙簍。通過讀課文我們也初步認識了本課的生字,這節課我們學習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還要學習2個新的部首。在這節課開始之前,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篇課文。(叫一個學生站起來讀課文)

  教授新課

  1、師出示“紙”的識字卡片問:這個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還學過哪些絞絲旁的字。(讓學生對“紙”字組詞,并反復讀“紙”字)

  師指導書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紙”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講“完”字

  師出示“完”字。讓學生讀,師捂住下邊問學生: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著捂住上邊問學生:下面的讀什么?

  師:我們還學過由“元”字組成的字?

  師: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組成詞組?

  師知道寫法(特別是偏旁)

  3、講“作”和“業”兩個字

  師同時出示“作”和“業”兩個字,學生讀,注意糾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結構。

  師問:“做”與“作”有什么區別?(做課后第三題)

  學寫“業”。看老師在黑板上寫這個字,邊看邊說筆順,重點強調書寫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位。

  鞏固

  師出示四個生字,讓學生反復認讀,并讓學生自由組詞,加深所學字的記憶。

  第一課時

  鞏固生字

  師出示已經學的生字的卡片,讓學生認讀(包括筆順,筆數,組詞)

  講授新課

  (一)學習生字

  1、學習“成”字。(筆畫,筆順)

  2、學習“剛”字。(偏旁,筆順)

  3、學習“臉”字。(結構,筆順)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字也有?(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

  (二)指導所有的生字的書寫。

  1、學生觀察老師寫的字,說出生字的筆順。

  2、說說它們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強調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分。

  練習

  師出示小黑板(課后作業 第2、3題)。

  師提示:我們學習了課文并學會了生字,現在請大家先想一想該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做,其他的同學打開書完成課后習題第2、3題。

  (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復習鞏固

  1、領讀課文,復述本文的教育意義(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

  2、學生讀生字,寫生字。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 篇6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 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 ”:(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②學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③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 :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 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 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 和課后練習。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 篇7

  教育學院 李 燕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不讓隨地亂扔紙屑、果殼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兒童。

  2、重點指導“業”、“成”、“臉”等字的字型。

  教學難點 

  1、通過理解字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亂丟紙屑、果殼是不講衛生的壞習慣。

  2、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義。

  3、“做”與“作”的區別。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課前準備:把課文的題目《18 課桌下的紙團》寫在黑板上。

  老師說:“看這題目《課桌下的紙團》,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怎么課桌下會有紙團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師也和大家一樣,也不知道這紙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學這篇課文,看看這紙團是怎么到了課桌下的。”

  講授新課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標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使同學們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3、老師講這個故事:“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原來這紙團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剛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最后還是冬冬把這紙團拾起來扔進了紙簍。”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紙團是誰扔的?紙團又滾到了什么地方?丁丁這么做對不對?為什么?

  (板書:扔滾)

  學生回答后,問:那該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師:那我們再看看小剛是怎么做的?

  2、指名讀第二段

  思考:紙團現在又到了哪里了?為什么?小剛這么做對嗎?

  (板書:踢冬冬)

  生回答后師說:小剛沒有撿起紙團反而把它踢給了冬冬,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撿起紙團放入紙簍。那紙團的最后命運如何呢?難道它一直躺在了課桌下了嗎?我們再繼續讀第三段,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紙團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學生讀第三段

  思考:紙團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這樣做對不對?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了?

  (板書:撿扔紙簍)

  學生回答都老師又說: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小朋友學習,都應該把那紙團扔進紙簍,不過丁丁和小剛也還是好孩子,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錯了,臉都紅了。

  4、演示板書,對照板書把古書再向學生們講述這個故事。

  5、齊讀課文,做課后第四題。老師總結這課文的中心: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同學小,主動把紙團扔進紙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不隨地亂扔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業 

  老師:回家后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第二課時

  復習

  檢查朗讀課文,老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桌下的紙團》這篇課文,知道了亂扔紙屑是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把紙屑扔進紙簍。通過讀課文我們也初步認識了本課的生字,這節課我們學習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還要學習2個新的部首。在這節課開始之前,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篇課文。(叫一個學生站起來讀課文)

  教授新課

  1、師出示“紙”的識字卡片問:這個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還學過哪些絞絲旁的字。(讓學生對“紙”字組詞,并反復讀“紙”字)

  師指導書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紙”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講“完”字

  師出示“完”字。讓學生讀,師捂住下邊問學生: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著捂住上邊問學生:下面的讀什么?

  師:我們還學過由“元”字組成的字?

  師: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組成詞組?

  師知道寫法(特別是偏旁)

  3、講“作”和“業”兩個字

  師同時出示“作”和“業”兩個字,學生讀,注意糾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結構。

  師問:“做”與“作”有什么區別?(做課后第三題)

  學寫“業”。看老師在黑板上寫這個字,邊看邊說筆順,重點強調書寫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位。

  鞏固

  師出示四個生字,讓學生反復認讀,并讓學生自由組詞,加深所學字的記憶。

  第一課時

  鞏固生字

  師出示已經學的生字的卡片,讓學生認讀(包括筆順,筆數,組詞)

  講授新課

  (一)學習生字

  1、學習“成”字。(筆畫,筆順)

  2、學習“剛”字。(偏旁,筆順)

  3、學習“臉”字。(結構,筆順)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字也有?(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

  (二)指導所有的生字的書寫。

  1、學生觀察老師寫的字,說出生字的筆順。

  2、說說它們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強調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分。

  練習

  師出示小黑板(課后作業 第2、3題)。

  師提示:我們學習了課文并學會了生字,現在請大家先想一想該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做,其他的同學打開書完成課后習題第2、3題。

  (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復習鞏固

  1、領讀課文,復述本文的教育意義(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

  2、學生讀生字,寫生字。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二課時教案(通用14篇)

    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一)學會2個新偏旁:艸(草字頭),氵(三點水)。(二)學會7個生字:木、禾、苗、竹、江、兩、米。能讀準字音,識記字形。(三)正確書寫生字。(四)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二、教學重點、難點識字、寫字。...

  • 在家里 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要求】1、認識14個字。認識8個偏旁“讠、纟、火、日、辶、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學做尊敬長輩,熱愛勞動的好孩子。【教學重點】認識14個生字。【教學難點】認識8個帶有偏旁的字。...

  • 《雨點兒》教學設計的調整及思考(精選17篇)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 《棉花姑娘》教學實錄及反思(精選14篇)

    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學習,它是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 《小山村》教學設計第二課時(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課文,并能把句子補充完整進而理解課文內容。2、抓住重點詞語,通過運用比較、能把詞語恰當地搭配起來等方式,并在有語氣的朗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與想象能力。...

  • 解讀《江南》(精選15篇)

    解讀《江南》高林生 · 鳳凰備課室 一年級上冊《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之東,魚戲蓮之西,魚戲蓮之南,魚戲蓮之北。...

  • 東方明珠教學設計(通用7篇)

    教學目標:認識8個二類字,認識并會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通過圖片和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語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享受自主練說、自主識字、自我感悟的樂趣,激起自愿搜集圖片的愿望。...

  • 《ai ei ui》說課設計(通用13篇)

    本課是復韻母教學的第一課,是拼音教學的難點。教材包含四部分內容:復韻母ai ei ui 的讀音和它們的四聲讀法。ai ei ui 的形體和書寫規則。ai ei ui與聲母的拼讀練習。含有復韻母的帶調音節組成的拼音詞。...

  • 市公開課《放小鳥》(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5課(學生齊讀課題)今天有兩只可愛的小鳥來到教室,把一些生字寶寶帶到我們身邊,你能讀好它們嗎?...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yy6080午夜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粉嫩嫩00在线正在播放 | FREE性玩弄少妇HD性老妇 | 日韩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91精品91久久久的优点 | 国产区中文字幕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开心婷婷 |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 avhd老司机101 | 午煮香蕉小辣椒 | 久久久国产欧美 | 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狠狠综合一本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ⅴ无码 991本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久SS麻豆欧美国产日韩 | 龙珠超二在线观看免费国语高清 | 国产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区91 | 韩国av网站在线 | 亚洲高清18 | caoporn国产一区二区 | 色综合久久成人综合网五月 |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 久久久人人人婷婷色东京热 | 国产成AV人片久青草影院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五月天 | 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YY51999 | 超碰不卡| 欧美一区二区一级片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地址 | 四月是你的谎言免费观看动漫 | 把女邻居弄高潮了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曰 | 国产高清激情在线观看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 91九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亚洲伊人a线观看视频 | av中文一区|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