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精選2篇)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 篇1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方的只識不寫;學習“全”、“村”兩個字的筆順。
3、了解秋去冬來的季節變化特點,知道自然界動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激勵關愛自然,關愛伙伴,培養相互關心的人文品格。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采集落葉。
2、寫詞卡:小心(多加小心 ) 大雁(南去的大雁) 青蛙(要冬眠的青蛙) 著涼生病(別著涼生病 ) 松鼠(貪玩的松鼠) 山村(山村孩子) 食品(充足的食物) 全 寫信 準備 裹上
秋姑娘用 給 、 、 、 寫信。
秋姑娘給 寫信,叫它 。
秋姑娘對 說:“ !”
3、板書:
秋姑娘的信
大雁 路上多加小心
青蛙 別著涼生病
松鼠 準備好食物
山村孩子 給小樹裹上“冬衣”
------ ------
教學過程: (一)
一、導入新課
1、 秋天到了,秋姑娘把楓葉的臉吹紅了,你看(出示實物),好看嗎?(
師出示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的圖)你發現了什么?心里有什么疑問?
投影出示句子:“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
2、自已讀一讀第6 自然段,比比誰讀得最好。
二、揭示課題,學習6、7和1自然段。
1、過渡:(是呀,樹上的楓葉都哪兒去了呢?)
2、哈,全被秋姑娘寫了信!讀讀第7自然段,想想這段該怎么讀?
2、秋姑娘用楓葉給誰寫信呢?信上寫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來好好讀一讀“秋姑娘的信”讀題
3、誰知道秋姑娘是在給誰寫信呢?
出示:秋姑娘摘下片片楓葉,給她的好朋友們寫信。
讀好第一段 ,好朋友在一起都是要互相關心的,秋姑娘也關心她的好朋友。誰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4、老師想來讀一讀課文的2—5自然段,大家邊聽邊想,她的好朋友是誰?信上寫了什么?
秋姑娘用 給 、 、 、 寫信。
三、精讀2—5自然段
1、這些詞語,你們會讀嗎? 出示詞語,檢查。
多加小心 (追問:平時誰對你說過多加小心呢?你感覺怎么樣?)
大雁(南去的大雁) 青蛙(要冬眠的青蛙) 著涼生病(別著涼生病 ) 松鼠(貪玩的松鼠) 山村(山村孩子) 食品(充足的食物) 全(你能給它找個好朋友嗎?) 寫信 準備 裹上
2、秋姑娘用 給 、 、 、 寫信。
3、你們最想讀哪封信?
1、指導學習其中一個自然段。
例:§2秋姑娘給大雁寫了什么?誰愿意把第2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秋姑娘給 寫信,叫它 。
(1) 對大雁說:路上要多加小心。
為什么要對大雁這么說?(啟發:大雁這時在做什么?你們出過遠門嗎?臨走大人會怎么說?(生答)
那秋姑娘為什么要這么對大雁說呢?) 請學生做秋姑娘對大雁說話:大雁,大雁,-------
秋姑娘對 說:“ !” 指導朗讀這一段 (3)師:看,大雁們記著秋姑娘的話,排的隊多整齊!南去的路很遠很遠,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當然得多加小心了。
(4)指導朗讀。
(5)秋姑娘有很多像大雁這樣的朋友,到了秋天,就會飛到南方去過冬,等到春天再回來。
(6)秋姑娘還給誰寫了信呢?
§3、(1)指名讀。秋姑娘給 寫信,叫它 。
對青蛙說:蓋好被子別著涼了。 為什么要對青蛙這么說?
(2)理解“冬眠”。 還有什么動物也要冬眠?(圖)青蛙就這樣睡在深深的泥土里,安全過冬呢。
(3)小朋友們,你們睡在被窩里,爸爸媽媽常常在夜里給你蓋好被子,為什么?(4)學習詞語“生病”。
(5)如果你是秋姑娘,你想對青蛙說什么?秋姑娘對 說:“ !”
(6)指導朗讀。
§4、(1)指名讀。秋姑娘給 寫信,叫它 。
對松鼠說了什么呢?為什么這么說?
(2)學習詞語“食品”。
“食物”就是什么?“充足的食物”就是食物怎么樣? 秋姑娘為什么要小松鼠準備充足的食物?
(3)誰來當秋姑娘,催催貪玩的小松鼠?秋姑娘對 說:“ !”
(4)指導朗讀。
§5、(1)指名讀。
對山村的孩子說了什么呢?為什么呢?
秋姑娘給 寫信,叫它 。
(2)學習詞語“山村”。
(3)冬天到了,小朋友們都要穿上厚厚的冬衣。在這里,小樹的“冬衣”是什么?(圖)理解“裹”。
(4)誰來提醒一下山村的孩子?秋姑娘對 說:“ !”
(5)指導朗讀。秋姑娘想得多周到呀!經她一提醒,山村孩子趕快行動起來了。誰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4、朗讀第2~5自然段。
(1)秋姑娘給好朋友寫了一封又一封的信,你最喜歡哪一封呢?讀給小朋友們聽一聽。
(2)其他同學聽一聽,如果你是接到信的小動物,能不能感受到秋姑娘對你的關心呢?
(2) 她的好朋友多不多?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3)她可能還會給誰寫信?信上會寫些什么呢?如:小草小草快睡覺吧,蘋果蘋果快快變紅吧,)秋姑娘也給你們寫了一封信,你們讀懂了嗎?誰來告訴我秋姑娘給你寫了什么呢?
四、精讀訓練。
1、就這樣,楓葉不見了,冬爺爺也就來到了,這時秋姑娘放心了,高高興興地走了。老師也想當秋姑娘,和你們一起給好朋友們送信,好嗎?
2、引讀課文。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村、全
2、說說你用什么好辦法迅速記住這個字。
3、范寫,分析字形:村:第四筆是點,不是捺。全:上半部分的人寫得舒展一些,下半部分的第一筆橫要落在橫中線上。4、學生照筆順提示在書上描紅。
5、在習字冊上寫字,寫得好的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六、課堂小結。
1、今天我們來到了大雁南飛、青蛙冬眠、松鼠準備食品、小樹裹冬衣的美麗秋天,會寫了2個生字,認識了關心朋友的秋姑娘,可真是開心啊!
2、你們喜歡秋姑娘嗎?(喜歡)為什么?(因為她關心朋友)你們想不想也做個關心他人,惹人喜愛的好孩子?(想)那你們想關心誰?想關心她什么?(生自由回答)
3、多好的孩子呀,那下課后你們就把你想關心的話寫下來,送給你想關心的人,好嗎?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好”“村”,理解課文內容。
3、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使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愛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友誼的情感。2、認識1種新筆畫,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生詞卡片、紅色彩紙制作的楓葉信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兒歌激趣,復習導入
1、[多媒體配圖、配樂出示兒歌]《秋姑娘》,齊讀:
秋姑娘,秋姑娘,穿著花衣裳。
谷穗金,玉米黃,紅薯拖著綠秧秧。
棉花白,高粱紅,蘋果笑得紅了臉,
豐收的歌兒照山鄉。
[設計意圖: 兒歌能喚起學生對美的事物的向往、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在實際的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運用兒歌導入情境,讓學生一邊欣賞秋天的美景,一邊跟隨配樂誦讀,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直觀地感受秋姑娘的美麗,激發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興趣。]
2、揭題: 小朋友們,你們把秋姑娘夸得真美。不過,我們今天要繼續學習的課文《秋姑娘的信》(板書課題)更美! 齊讀課題。
3、看,這些字、詞寶寶迫不及待地要和小朋友們見面了。大家一定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就讓我們有禮貌地和他們問個好吧!
(1)多方向“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出示],正音;
(2)齊讀生詞[卡片出示],相機點撥: “好朋友”里的“友”讀輕聲;有好朋友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邊想邊讀。“秋姑娘”可美啦!范讀,學生跟讀。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時的首要教學目標,穿插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復習舊知的時候也有著手處。“好朋友”“秋姑娘”是兩個貫穿全文的重要詞語,我在教學詞語的過程中就抓住它們作為訓練點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學會富含想象性的朗讀方法。]
3、是啊,秋天來了,天氣漸漸冷了。秋姑娘不禁擔心起來:在冬天來臨之前,我的那些好朋友們是否都做好了過冬的準備呢?她正好路過一片美麗的楓樹林,微笑著摘下片片紅艷艷的楓葉:“就用這漂亮的楓葉給朋友們寫封信吧!
二、精讀感悟
1、[多媒體:秋姑娘送信的flash]:聽,秋風兒吹,秋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穿著花衣裳從金燦燦的北方向我們走來。她穿過森林,走過田野,翻過高山,跨越江河,給朋友們送信來了!
(1)想知道她給誰寫了信,信里寫了什么話嗎?請小朋友們拿起課本坐端正,各自認真地朗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2)集體交流。教師點撥:說話要完整。評價激勵。
2、看,秋姑娘寫的信可真多!她的好朋友們都收到了[出示:楓葉信]。可是誰也不認識字,哪些小朋友愿意為秋姑娘的好朋友們讀一讀?[實物投影儀] 親愛的大雁:
你們在南去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要互相照顧,多多保重。
祝一路平安!
你們的朋友 秋姑娘
指名讀信,師生共評。哦,這是寫給大雁的信。
(2)還有好多信呢!請你找出飄到你課桌里的那一封信,像剛才那位小朋友一樣,響亮、清楚地讀一讀。教師巡視,悄悄糾正坐姿。
(3)秋姑娘為什么要給她的朋友們寫信呢?請你用上“因為……所以”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教師巡視,重點指導個別說話不夠大膽、順暢的小朋友。
[設計意圖:楓葉信的出現促使學生有意注意的形成,迅速調動了孩子自主探究的欲望。及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集體評議能促使學生養成傾聽的好習慣,明確朗讀的要求,也能讓學生的探究活動得以在的民主、平等的互動中順利開展下去。教師在巡視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面向全體。]
(4)圍繞問題按照課文中的表達順序逐段展開交流討論:
為什么寫信給大雁?(板書:貼大雁圖)范讀,討論:大雁在南去的路上會遇到哪些危險呢?(板書:多加小心)評價激勵。
為什么寫信給青蛙?(板書:貼青蛙圖)引讀,討論:小青蛙是怎么冬眠的?(板書:蓋好被子)評價激勵。教師適當補充相關知識。
為什么寫信給小松鼠?(板書:貼松鼠圖)女生讀,討論:收到了秋姑娘的信,貪玩的小松鼠會怎么做?(板書:準備食物)評價激勵。
為什么寫信給山村孩子?(板書:貼護樹圖)男生讀,討論[多媒體演示:山村孩子裹“冬衣”]:山村孩子為小樹準備什么樣的“冬衣”?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小樹安全過冬?(板書:保護小樹)評價激勵。
(5)秋姑娘還會寫信給誰呢?[多媒體出示:楓葉信紙]學生分組討論后選派代表參加集體交流。評價激勵。
[設計意圖:維果茨基提出:“學生的個人活動應該成為教學過程的基礎”,“教師的全部活動僅在于指導與調節這種活動”。語文學習是具有開放性的,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指導學生根據學習需要,有目的地進行多種語文實踐活動。
課前,我請學生分組合作,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方法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觀察季節特征,進行科學小知識的積累;教學中,則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設想其余寫信對象及信的內容;課后,通過完成活動化作業,努力挖掘、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我總感覺語文教學應該立足課堂教學,向課前、課后兩端延伸,才能突顯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實踐性、活動化”的特色。]
3、收到信的朋友們都很感動,請你說一句話,替大家夸夸秋姑娘。[卡片出示:秋姑娘,你真是位 的好姑娘!]是呀,秋姑娘的信充滿了對好朋友們的關愛之情,我們可要讀好才行。請大家再次輕輕拿起語文書,試著讀好第2-5自然段。
(1)學生練讀。教師巡視,重點輔導平時發音不夠準確的學生。
(2)數名學生讀文,集體評議。配樂范讀,指導學生適度抒情。
(3)[多媒體:秋姑娘送信的flash]集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多媒體演示:楓葉漸漸落盡]秋姑娘寫的信可真多,楓葉摘了一片又一片。哎呀,楓樹上的葉子快用完了!
(1)[多媒體出示6-7自然段]引讀課文:冬爺爺發現了,奇怪地問:“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誰能學著冬爺爺的樣子問問?來,讓我們一起告訴冬爺爺答案:“哈,全被秋姑娘寫了信!”
(2)初步認識問句、感嘆句。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5、多美的課文呀!讓我們在悠揚的樂聲中,有感情地讀讀課文,到字里行間感受秋姑娘對朋友們的關愛之情[多媒體配樂]。
三、情感升華
1、你喜歡秋姑娘嗎?說說理由。對,她不但人長得美,而且心靈也十分美。她關心朋友,照顧朋友。我們小朋友也要學做秋姑娘這樣的人呀!
2、秋去冬來,冬爺爺馬上要來到了,秋姑娘也要放心地走了[多媒體創設情境],讓我們再次與秋姑娘深情地打個招呼吧!學生與秋姑娘告別。
四、指導寫字
1.秋姑娘臨走時,也留了封信給我們小朋友們。她在信中囑咐我們讀好了課文,千萬別忘了學寫生字。[多媒體出示:“好、村”兩個生字]指名領讀。
2.認識一個新的筆畫,指導寫“好”、“村”。
[設計意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是不可忽視的,教師的語言就是其中之一。生動、連貫的語言能感染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看似不經意的一句過渡語,也應該是教師預先設計的,當如行云流水,而不應有半點隨意性。對 學生的發言予以具有針對性、準確性、指導性和多樣性的評價,也是其中之一。它能有效地激勵學生更自主地參與探究的過程。]
五、布置作業
1、課外讀讀描寫秋天的詩文。
2、活動化作業:《秋姑娘的信》。
教學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了語文教育的四個特點:人文性、實踐性、生活化和民族化。在教學中,我基于“人文性、實踐性、活動化”的理念,對蘇教版教材第一冊中《秋姑娘的信》一文第二課時的教學作了如下設計:
課前搜集 精讀感悟 情感升華 活動拓展
1、請學生觀察秋天,搜集各種各樣的秋葉。 2、 2、請學生分組合作,3、 通過多種途徑,4、 運用多種方法搜集秋去冬來的季節變化特點,5、 了解自然界動物植6、 物越冬的知識。 采用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抓住第2-5自然段,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從而入境悟情。始終運用激勵性的評價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引導學生設想秋姑娘還寫了哪些信,從中感受她對朋友們的關心和體貼。這既能激勵學生關愛朋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請學生課后完成活動作業:貼秋葉圖;為秋姑娘畫像;替秋姑娘寫信給其他的朋友,傳達對朋友的關愛之情。對學生的多元智能進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