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的家人》教案(精選2篇)
《說說我的家人》教案 篇1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說我的家人》說課稿范文,歡迎參考!
尊敬的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說說我家的人》。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來源于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活動教材》第二個主題第一個活動。
家是每個人生活的港灣,家庭的溫暖和親情關系會影響幼兒對人和社會的態度,幼兒對家庭的感受也將影響其人生的道路。幼兒自己家里的人,幼兒并不陌生,但是幼兒對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愛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說說我家的人”是通過幼兒熟悉的人物來激發幼兒對調查的興趣,并通過調查及記錄增進幼兒對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幫助幼兒樹立對家人、家庭的愛。正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有服務于幼兒生活。所以我選擇了本次活動。鑒于對以上內容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標: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并能有條理地講述。
3.情感目標:培養幼兒對家人的愛。
根據《綱要》中教育目標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了解和愛作為重點,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并能有條理地講述作為難點。
為了使活動呈現出綜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調查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并于活動前和幼兒討論調查的結果。
2.教具準備:
(1)請幼兒每人帶一張家庭成員較全的全家福照片
(2)提供擺放照片的版面
(3)幼兒人手一份彩筆、畫紙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活動采用的教學法有:
(1)啟發提問法:這種方法在各活動中是最常見的。通過啟發提問激發幼兒的調查興趣。
(2)討論法:通過師幼、幼幼之間的討論,使幼兒對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讓幼兒在討論中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標。此外還有繪畫法,通過繪畫制作小冊子,來增進幼兒對家人的了解和愛家庭的情感。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能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圍繞目標,主要運用的方法有:
(1)調查法:通過對家人的調查,激發幼兒了解家人的積極性。
(2)記錄法:通過動手、動腦記錄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更直觀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還有動手操作法,用畫筆來記錄家人并做成小冊子,能進一步鞏固對家人的了解。
四、說活動過程
1.導入。老師這里有一張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小朋友有這樣的照片嗎?教師用一張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給幼兒介紹,從而引出幼兒自己的全家福,并讓幼兒分組交流。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幼兒通過對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發幼兒主動調查的興趣,幼兒很快進入主題。
2.介紹家人。
(1)請部分幼兒展示照片和調查表,教師通過提問照片上的人是誰、做什么的、喜歡什么、生日是什么時候啟發幼兒介紹對自己的家人的調查結果。此環節體現了幼兒對家人的初步了解。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方式。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并得出結果。如:爸爸可畫男人的頭像、媽媽可畫女人的頭像;生日可用數字,可以畫上蛋糕或蠟燭;喜歡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畫出來;喜歡的顏色可用相應的彩色筆涂畫出來;職業可以畫相應的標志等。《綱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種活動中”,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討論增進幼兒對家人的了解和愛以及記錄的方式,既鍛煉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動腦筋積極思考記錄的方法,又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起交流經驗、分享快樂,在說中學、聽中學、思考中學,以幼兒為主體,幼兒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檔案
(1)請幼兒通過繪畫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檔案,必要時補充對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本環節通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了對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檔案的首頁畫上自己的全家福,與補充的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裝訂成小冊子。
4.課堂小結,對幼兒制作的家庭小檔案進行展評。
5.延伸活動
(1)將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墻面上,供幼兒自由欣賞、介紹和交流。
(2)家庭小檔案可根據幼兒需要隨時添畫內容。
延伸活動不是一個活動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活動的開始。因此,通過延伸活動可增進幼兒對家人的了解和愛,又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新知識新經驗的獲得。
以上活動過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既關注了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又有新經驗的獲得。
我說課的內容到此結束,其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
《說說我的家人》教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通過“說說我的家人”口語交際的訓練,學生能用一段連貫的話介紹自己的家人,并能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在互問互答、互說互評中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和欲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養成大方有禮貌的說話態度。
3、在表達中感受家庭的溫暖,培養熱愛家庭、熱愛親人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和欲望,引導學生能夠清楚、有條理地說話表達。
三、教學設計:
(一)、評星標準,明確要求。
本節課將根據小朋友的表現評出表達星、傾聽星、應對星和禮貌星。明確評星標準:
表達星:說話清楚明白、流利完整、聲音響亮。
傾聽星:能認真傾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別人講話的內容。
應對星:能夠和別人進行談話交流,交流時能看著對方的眼睛。
禮貌星:交流中能夠使用禮貌用語,態度自然大方、彬彬有禮。
(二)、談話交流,激發情感。
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板書:家),有愛你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那么,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你的家嗎?(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正像同學們說的這樣,家是我們愛的港灣。在這愛的港灣里,有那么多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著的人。在這愛的港灣里,有著我們美好的回憶。那么你們想不想把你們的家人介紹給大家認識,把發生在你家里令人難忘的事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說說我的家人”(補充板
書:說說我的家人)。生讀課題。
(三)、規范表達,激勵評價。
1、逐步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表達思路。
(1)、介紹家庭住址。
(2)、家中有幾口人、都是誰。(家庭成員)
(3)、姓名、工作單位。
(4)、對家人的情感。
2、引導學生結合表達思路進行說話練習,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引導學生評價。請學生根據小朋友的發言,幫助老師進行評判,評選出表達星、傾聽星,并說出理由。同時,對于別人發言中的缺點和不足,也可以予以指出,幫助他取得更大的進步。
(四)、創設情景,升華表達。
1、創設情景,指導學生進行情景表演,使口語交際寓于情境之中,增強他們的防真性,激發學生交流與對話的欲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缺少不了與別人的對話交流,從而認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
2、學生評價:評出應對星和禮貌星。
(五)、實踐感悟、親情交流。
1、同學們,你們的家人把他們無私的愛給予了你們,使你們幸福快樂地成長。那么,在你們成長的過程中一定發生了許多令你感動的事情吧?誰能給大家講一講?
2、情感交流,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教后反思:
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課一直是教學的難點。《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它“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可以追求形式上的千變萬化,但卻不能離開這個宗旨。《說說我的家人》一課的教學,我正是圍繞著這一原則去安排課堂教學過程的,力爭做到目標明確,層次清晰。
在教學中,我首先通過談話,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和欲望;然后帶領大家逐步總結表達要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接著馬上小組練習,全班匯報;在學生有所意會后,引導學生對別人的表達進行評價,使學生明白說話不僅要使用規范性的語言,還應注意說話的態度,使用禮貌語言;接著安排情景表演,再現生活中的情景,為學生掌握口語交際的技巧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最后,我引導學生講述自己家中的親情小故事,使學生在表達中感受家庭的溫暖,培養他們熱愛家庭、熱愛親人的情感。
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應該是比較成功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口語教學中,我還要注意多給學生創造一些真實的口語交際場景,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學生的表達欲望,活躍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這樣,學生們說出的話才是發自內心的、真實的、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