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2篇)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發(fā)布時間:2023-11-27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2篇)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能力: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曹沖稱象的辦法和過程,理解動腦筋的真正含義;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注意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激發(fā)學生說話興趣,訓練學生能夠正確、完整地回答問題和復述一件事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懂得曹沖稱象的過程和道理,能認同別人的優(yōu)點,積極學習別人的長處,使學生明白:愛動腦筋能成為聰明的人;引導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動手試驗的好習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部分同學閱讀目標不夠明確,效率不高。

  2、大部分同學都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的直觀、感性認識能力較強。

  4、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

  5、大部分同學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較強,能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相關問題。

  四、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批注閱讀法: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要強調學生讀書時閱讀批注的重要性,學習課文時讓學生動筆或圈畫,以提高學習效率。

  感情朗讀法:朗讀有助于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本節(jié)課側重以讀為主,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領悟曹沖稱象的辦法和過程。

  自學探究法:本課教學充分利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自主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學會與老師、文本對話,運用讀讀、想想、議議來反饋問題,通過小組合作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課件演示法:曹沖稱象的辦法和過程是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課件演示,來領會其中的道理,即水的浮力知識。

  重點教學法: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著重抓住曹沖稱象的辦法的重點順序連詞進行教學。

  異性思維法:善于模仿是兒童的一大特點,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一特點,利用課文為我們塑造的典型形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他們遇事多觀察、多思考,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教學課件,課本,課前有關大象、曹操、曹沖資料的參閱。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放松:欣賞“聰明一休”歌曲

  (一)設計懸念、揭題激趣(3分鐘)

  1、導入語:小朋友,你們知道中國的古代四大名著嗎?你知道現(xiàn)存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呢?你想知道一頭大象有多重嗎?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學習三國時一位7歲的小朋友稱象的故事,有興趣嗎?2、板書課題。

  3、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0分鐘)

  1、鼓勵學生帶著疑問、借助各種手段自讀。(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2、提問: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聆聽課文范讀,訂正字音。(課件出示范讀)

  4、檢查生字、詞。(課件出示詞語,個別讀、接龍讀、整體讀)

  設計意圖:整體把握教材內容,做到將學的東西心里有底了。

  (三)抓住重點、細讀明理(12分鐘)

  1、學生自讀全文,思考:官員們想出了哪些稱象的辦法?并和同桌說一說。接著請一位學生把答案完整地說一說。要求用上“有的……有的……”的句式。教師提問:課文里面具體是怎樣寫的呢?(課件出示表格,完成表格)

  2、對比句子。(課件出示練習題:知識檢查第一題)

  3、提問:最后,曹操采納了誰的辦法?

  齊讀第四自然段,思考:曹沖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來稱象?讓學生邊讀邊找出并標出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及其有先后順序的連詞。接著分析曹沖稱象的過程。(隨機出示課件)分析完后,讓學生借助書上的順序連詞“把……然后……再把……再……”復述曹沖稱象的過程。再讓學生討論:曹沖想的辦法好不好?為什么?他是怎樣想出辦法的?引導學生學會善于動腦筋思考問題。

  4、自學第五段,思考:曹操聽了為什么點頭微笑?象稱出來了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理解詞語“果然”,并用“果然”一詞造句。

  設計意圖:教學時通過讓學生自己觀看稱象過程的課件,讓他們親自去感受,到學習,研究,真正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四)激情抒發(fā),深入感悟。(8分鐘)

  1、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思考:從這個故事中你學會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3、討論:曹操為什么不采用官員建議的方法?(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利用課文塑造的典型形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他們遇事多觀察、多思考,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啟發(fā)想象、拓展延伸(6分鐘)

  1、討論:七歲的曹沖為什么會正確地稱出大象的重量呢?(課件出示題目)

  2、假如你也在場,聰明的你還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來稱象呢?(課件出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檢查學生對稱象過程的理解與掌握。(課件出示練習題:知識檢查第二題)

  設計意圖:質疑激發(fā)學生去想去構思,為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布置作業(yè)(1分鐘)(課件出示)

  1、田字本上抄寫自己感覺易寫錯的生字,幾個幾遍自己定。

  2、回家找時間自己做做實驗,給你的親人或朋友講講《曹沖稱象》的故事。

  3、摘抄文中寫大象又高又大的句子,自己照樣子學著也寫一個句子。

  4、想辦法去知道曹操和曹沖的其他故事,下節(jié)課交流。

  設計意圖:作業(yè)的設計要面向所有學生,出一些層次不一的習題,可以讓學生自主的有選擇地去完成,還給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權。

  板書設計:

  稱   象

  以船代秤                以石代象

  ﹀

  大象=石頭

  七、教學評價設計

  教學評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學生特點,采取多樣評價方式,教師評、學生互評、自我評等形式,即關注學習結果,也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變化。

  一)評價學生

  1、評價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以練習題的的方式呈現(xiàn)。

  2、評價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過程和態(tài)度,即評價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完成教學中的各項學習活動。以老師給予及時地肯定、適度的鼓勵、樹立榜樣和互評為主。

  3、學生自我評價:

  (1)評價項目:課前準備、參與態(tài)度、學習收獲

  (2)評價內容: 

  課前準備:

  1)課前搜集的資料對本節(jié)課是否能夠合理的應用;

  2)課前的準備工作做得是否充分。

  參與態(tài)度:

  1)是否積極思考并主動回答問題;                               

  2)小組討論中是否積極提出問題,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小組合作學習是否主動和他人配合,并積極采納他人合理的建議和想法。

  學習收獲:

  1)這節(jié)課是否有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學習過程中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

  二)評價教師

  由學生及聽課教師評價。

  角色把握:

  是否充當了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激勵者、引導者。

  環(huán)境營造:

  1)是否能營造寬松、民主、平等、互動的“顯性”學習化環(huán)境;

  2)是否能關注學生“喜歡學、愿意學、相信自己能學好”的內在心理學習化環(huán)境的構建。

  以上評價分優(yōu)良、一般、較差三個等級進行評價。

  八、幫助和總結

  本節(jié)課圍繞“稱象”這一思路去展開教學活動的,學生在閱讀、思考、討論中嘗試了自主學習,理解中悟情明理,在思考中發(fā)揮想像,求異求新,大部分學生應該很會。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一看就懂,既省事又收效好。用激將法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情緒高漲地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去。對個別學困生則采取優(yōu)生幫扶和教師個別指教的方法,使全體學生基本在不同層次和程度上都有所收獲。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課文特點】這篇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了七歲的曹沖想出稱象的好辦法,稱出大象重量的事,從中可以看出曹沖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

  【教學目標】

  1、 通過曹沖稱象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曹沖是個怎樣的孩子,懂得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筋。

  2、繼續(xù)學習預習課文,邊讀邊電教,并練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曹沖想出的稱象辦法及官員們想出的稱象辦法和曹沖的辦法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xiàn)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問題的,可在古時候,這卻是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9課:稱象,讓我們看看曹沖想出一個什么好辦法稱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讀課文:

  思考:圍繞著稱象,課文卻寫了什么?

  你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試著提出來。

  三、出示目標:

  通過學生的質疑導入目標。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 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⑴ 稱象這件事的時間: 古時候。

  ⑵ 大象的來歷: 人家送給曹操的。

  ⑶ 人物: 曹操 ,曹沖,官員們。

  2、當時曹操什么心情?誰能試著讀出這種語氣?

  過渡:曹操看到的那頭象是什么樣子呢?

  五、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思考:這頭大象是什么樣子的?(用……畫出來)

  默讀畫……句,這句話是個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說明什么?

  2、課文寫的是稱象的事,可為什么介紹這頭大象的樣子呢?

  3、誰能試著讀出大象的高大?

  4、官員們看著這頭象,發(fā)出了議論,議論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員們議論什么問題?

  6、誰能把議論的語氣讀出來?

  過渡: 大家都在認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議論,曹操卻提出了問題,官員們是怎樣回答的呢?

  六、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員們想出哪 幾種稱象方法?用(……)畫出來。

  2、曹操聽了他們的話怎么樣子,為什么會這樣?

  3、比較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體會直的意思)

  曹操聽了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4、誰能試著讀讀這段,看誰體會得最好?

  指名讀──評議──分角色讀

  過渡:曹操聽了官員們的話都不滿意,這時七歲的曹沖站出來說“我有個辦法”?曹沖的稱象的辦法是怎樣的呢?

  七、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說一說:曹沖所說的辦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還干什么?

  2、做實驗突破難點

  讓學生一邊說稱象的步驟,老師一邊演示。

  然后對學生提出的不懂問題展開討論。

  ⑴ 大象上船后,船為什么下沉?

  ⑵ 象上船后,為什么沿著水面在,船舷恥面一條線。

  ⑶ 象上岸后,往船上裝石頭,為什么要裝到畫線的地方。

  ⑷ 再讀這一段,說說曹沖想出的辦法比官員們提辦法好在哪兒?(通過比較,體會曹沖正是從官員人的辦法中得到啟發(fā))。

  3、指名朗讀課文,其他民學看插圖。

  過渡:曹沖這樣做對嗎?他到底稱出大象的重量沒有?

  八、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思考:從這一自然段中,你從哪兒可以看出曹沖稱象的辦法好?

  你還從哪個詞當中得知他的辦法好?誰能讀出來?

  2、稱象這件事發(fā)生在曹沖幾歲時?試比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兒子曹沖七歲

  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

  九、總結全文

  1、我們應該向曹沖學習什么?

  2、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十、板書:

  稱  象

  ↙       ↘

  官員們       曹沖

  造大秤       象上船 畫線 象上岸

  宰大象       裝石頭 齊線 稱石頭

  ↓           ↓

  直搖頭 ←  曹操  → 點頭微笑

  【作業(yè)】

  一、看拼音寫詞語:

  guān  yuán      yì   lùn     chuán   xiàn

  (        )   (       )   (        )

  chèng   gǎn      zǎi  gē      yì dǔ qiáng

  (         )   (       )   (        )

  二、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或意思,在括號里畫√:

  1、有的說,得造一桿大枰。

  ⑴ dé (    )   ⑵ dē (     )  ⑶ děi (    )

  2、曹操聽了直搖頭。

  ⑴ 不彎由 (     )     ⑵ 把彎由的伸開(      )

  ⑶ 爽快(    )       ⑷ 一個勁兒地(      ) 

  三、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脑~。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兩(    )樹    一(     )線

  四、組詞語。

  官(    )      沿(    )      柱(      )

  宮(    )      船(    )      住(      )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稱象》。下面我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所以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討論,解決,延伸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樣便可促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升華。

  二、說教材

  《稱象》是一篇記敘文。講的是曹沖小時候想辦法稱大象的故事。課文通過對曹沖稱象過程的介紹以及與大臣稱象方法的比較,說明了曹沖的機智與聰慧。本文內容充滿生趣,語言通俗易懂。以故事的形式展現(xiàn)于學生面前,讓學生樂于接受,易于理解。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只要平時善于觀察,勤于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新課程明確提出要實現(xiàn)三維目標,將知識,能力,態(tài)度進行有機結合。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根據(jù)低學段學生思維活躍,模仿性強的特征,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稱象說課稿|稱象說課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說出曹沖稱象的方法和步驟。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學習曹沖善于觀察,勤于動腦的精神。

  掌握稱象的過程是對課文理解的關鍵,所以我將曹沖稱象的過程定為重點。

  探究稱象方法的原因,低學段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將學習曹沖遇事多觀察動腦定為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葉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低學段學生好奇心強,愛動手,敢質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這就為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可能,所以我制定以下教學方法:

  1、質疑提問法:

  學貴有疑。出示課題后,讓學生就課題提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討論,發(fā)展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

  2、自學討論法:

  新課標提倡自主探究性學習。而小組合作討論正是其精神實質的體驗。在教學中我將合作性學習大量用于“釋疑課題問題,討論官員,曹沖如何去稱象”等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讓學生對課文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3、朗讀理解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既是重要的目標,又是重要的手段。在教學中我在重要段落,個別字句均采用齊讀,范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形式,使學生通過朗讀更加準確的把握主體思想。

  4、動手操作法:

  多媒體與實物教學的應用會更加直觀,形象的指導學生理解課文重點。通過課件演示及實物操作,不僅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使得課堂氣氛輕松愉悅。

  針對教法又制定了以下學法:

  1、小組合作學習

  2、讀中思,讀中悟

  3、在分析比較中領悟

  4、口述練習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針查,檢測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以瞬間識字法,對上節(jié)課所學生字進行鞏固

  (二)談話導入,質疑課題

  用談話啟發(fā)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課題質疑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三)初讀課文,解答質疑

  師范讀。感知課文大意。釋疑課題采用分組討論,以此加深理解

  (四)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通過官員與曹沖稱象方法的對比,明確曹沖的聰慧與敏銳。師生,生生合作討論,課件,實物演示更加深對曹沖稱象過程的理解。并做口頭復述。

  (五)擴展延伸

  深化問題,讓學生自己想象,挖掘內在潛能,不斷充實進步。

  六、說教學評價,板書設計

  教學中運用生評生,師評生,師引生評的方式在朗讀,討論,操作中進行,評價語言應形象,豐富,指導性強。這樣既可以引導學生感知問題,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口語及思維。

  板書設計以官員和曹沖解決稱象辦法的對比,直觀的顯現(xiàn)出曹沖的睿智。板書突出重點,思路清晰,易于分析記憶。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陬。教育學生學習曹沖,平時要多觀察,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四段。

  【教學過程】

  一、利用生活現(xiàn)象,巧妙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 人們用秤稱一些東西,想知道那件東西的什么?(對,那東西有多重。)可是,你見過別人稱大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稱大象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梗概

  1、請同學們聽一遍課文錄音,邊聽邊想,為什么要稱大象?都有誰在想辦法稱大象?

  2、討論為什么要稱大象。(略)

  3、討論都有誰在想辦法稱象?(官員們和曹沖)

  官員們和曹沖的辦法誰的更好,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

  三、詳讀第三段,為學習下一段打好基礎

  1、官員們想出了什么辦法來稱大象?是在哪一段找到的?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第三段。

  2、先分組討論,再指名回答:

  官員們想出了兩種辦法,第一種是造一個特大的秤,第二種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來稱。

  這兩種辦法行的通嗎?在同學們討論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備課系統(tǒng)”中的動畫設計來演示,生動地展示這兩種方法的弊端。

  曹操對這兩種辦法滿意嗎?從哪可看出來?

  比較: 曹操聽了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指名讀這兩句話。提問:這兩句話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直:一個勁兒地,連續(xù)不斷。句中加上“直”以后,表示的程度就不一樣了,語氣和語意更重了。表示曹操非常不滿意。

  3、分角色讀第三段,再次體會。

  四、精讀第四段,突破全文的重難點

  1、可見這辦法不行,那曹沖的辦法又是什么呢?在哪一段找到的?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2、曹沖的辦法是用幾句話說清楚的? 我請四名同學來分別來讀這四句。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在這個辦法中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膽地提出來。

  3、同學們剛才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問題,下面,我們就按照這四句話的順序,一個一個來分析。

  在第一句中,有同學們提出“把大象趕上岸后,為什么要‘沿著水面’畫一條線呢?”什么是“沿著水面”呀?“沿著”就是靠著水面、挨著水面、貼著水面,既不高也不低,畫一條線,這就叫“沿著水面”畫一條線。

  那為什么要畫這條線呢?很明顯是為第二步船上裝石頭做準備的。這條線就像秤上的刻度、秤星,表示大象就有這么重。

  在看第二句,為什么往船上裝石頭要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呢?“止”是什么意思?止是指“停”的意思。為什么船沉到線就停了,不能再裝石頭了呢?再裝會怎么樣?同學們四人一組討論討論。

  出示字片比較:

  船上裝石頭,船身超過那條線。這時,石頭重量和大象相比,怎么樣了?(說明石頭比大象重了)

  船上裝石頭,船身沒有下沉到那條線,這時,石頭重量和大象相比,又怎么樣?(說明石頭比大象輕了)

  因此,只有當船上裝石頭,船身下沉到正好到那條線,這時石頭的重量才會與大象相等。

  第三句,稱石頭的重量。

  第四句,把石頭的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

  4、曹沖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很有條理地說出了稱象的過程,同學們再把這段讀一遍,試著總結一下每一句的重點內容:

  趕象上船 沿水畫線

  趕象下船 裝石到線

  稱出石重

  加出石重 就是象重

  五、學習第五段

  六、總結全文

  1、曹沖才7歲,為什么能想出這種辦法?

  因為他很聰明,善于動腦筋,善于注意觀察事物,注重生活的積累。但最重要的是他能從錯誤意見中吸取合理的因素。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很不切實際,因為沒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這不切實際中卻包含著一個“切實際”的因素,就是需要有一個能承受的`住大象重量的“秤”才能解決問題;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誕無幾,誰能把活生生的一頭大象拉去宰了?但是它也有不荒謬的地方,就是怎么能把一個完整的大象分開呢,怎么能把它“化整為零”?曹沖正是吸取了這兩位大臣錯誤意見中的合理因素,先設法找到了一個既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船”(船相當于秤盤,水相當于“大力士”,船舷上的線相當于秤星、刻度);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塊代替大象,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化整為零”,從而準確地計算出大象的重量。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安徽省阜陽市蓮池小學 陳新意

  《稱象》第四自然段講曹沖提出稱象的方法,這一段是教學重點。為了突破重點,有些老師在教學時采用實驗法。我在備課過程中,覺得采用實驗法有三點不足之處:(1)制作大象與大船的模型費時費力,若非專業(yè)人員制作,效果又大多不理想;(2)大象上船、船身下沉后,沿水面在船舷上畫線這個動作,由于容器體積的局限以及容器內有水,實驗時不容易完成;(3)實驗進行時遠處的學生往往看不清楚。

  因此,我制作了一套操作簡便的紙片教具。用硬紙片,剪一頭大象,畫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條大船,涂上黃色;剪一塊梯形,畫上灰色石頭。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觀察為宜。

  課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頭等紙片教具的正面貼上透明膠帶。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教師邊分析邊將以上教具逐一貼在黑板上:(1)先貼大船和水面的紙片并讓學生注意船身下沉處。(2)再將大象“趕”到船上,將船身下移至適當位置,并在這一次船身的下沉處畫線。(3)把大象“趕”上岸,將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裝”石頭,將船身下移至畫線處。

  此時,讓學生思考石頭的重量與大象的重量的關系。

  實踐證明,這一方法比實驗法效果好。

  摘自《小學語文教師》1999年第12期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課時目標】

  了解稱象的辦法,能正確評價方法的優(yōu)劣,重點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說清步驟,明白道理。

  能進行拓展想像,想出更優(yōu)的稱象方法。

  【課前準備】

  玻璃皿、小木船、小象等實驗器具及清水;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齊讀詞語,強調易錯的生字:

  官員 秤桿 微笑 稱象 一堵墻 宰割 下沉 搬運 砍樹 (稱 秤)(微)

  2、齊讀1、2段,指名說說為什么要稱象。

  二、 學習第3、4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3、4自然段,思考:課文共介紹了幾種稱象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誰想出來的?出示表格;指名反饋,填表。

  誰稱象的方法結 果官員們砍樹造秤稱象宰割大象曹  沖借用船與石頭來稱  稱  象 

  2、集體討論:誰的辦法好,誰的辦法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讀讀課文,體會曹操聽了他們稱象的辦法后,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曹操聽了直搖頭。

  曹操邊聽邊點頭微笑。

  3、學習曹沖的辦法:

  ⑴ 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指名反饋。

  ⑵ 歸納步驟:

  趕象上船──→船身畫線──→趕象上岸──→裝石上船──→搬石稱重

  ⑶ 實驗演示;

  ⑷ 朗讀體驗;

  ⑸ 嘗試復述:指名復述――評議――同桌復述

  三、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讀,了解稱象的結果;

  2、評價曹沖,體會“曹沖才7歲。”

  四、拓展延伸:

  根據(jù)當時的條件與環(huán)境,你覺得還可以采用什么更妥當?shù)姆椒▉矸Q象?

  五、課堂作業(yè):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材簡析】

  本文講的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想出稱象的辦法比官員強,比官員妙,這實在難能可貴。曹沖稱象的故事,因此廣為流傳;曹沖愛動腦子,善于觀察,富于聯(lián)想的品質,值得我們認真借鑒。本課重點介紹了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教學設計思路】

  學習本課無需分析課文。要通過朗讀,讓學生感悟曹沖是個遇事愛動腦子,能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聰明孩子。利用課文的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設拓展思路的氛圍,可以讓學生留下時間和空間,進行討論。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并會寫六個生字。

  2、能用“一邊……一邊……”說句子。

  3、學習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能從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愿意把本文的故事講給他人聽。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的內容,從中受到啟發(fā),鼓勵學生做個愛動腦筋,善于觀察的人。

  2、學習生字、新詞,能用“一邊……一邊……”說句子。

  【教學方法】游戲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錄像,激趣導入

  1、觀看動畫片《曹沖稱象》,思考:這是一個什么故事?

  2、板書課題,簡介曹沖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己輕聲朗讀課文,標畫出自然段的序號。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用簡單的話概括出課文的大意。

  3、認讀生字:

  ⑴ 出示“我會認”生字卡片。

  ⑵ 出示“我會寫”生字卡片。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中稱象的方法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中介紹了稱象的幾種方法?哪種方法是最好的?

  2、學生匯報。

  3、前兩種方法為什么行不通呢?請讀課文,畫出有關的語句。

  4、用“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說話。

  5、觀看錄相(兩種方法)的錄相,增強學生的理解。

  四、巧用實驗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1、請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思考:曹沖答象的具體辦法是什么呢?把有關的語句畫在書上。

  2、反復朗讀找到的句子。設問: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簡易的器材,誰愿意為大家演示稱象的過程呢?

  3、播放錄相《稱象》中的片斷,了解稱象的過程。

  4、再讀書中文字,思考:要稱出大象的重量應該分幾個步驟呢?學生討論。

  5、匯報。

  6、與官員提出的方法作比較,曹沖的辦法好在哪里?

  7、按上述步驟,作這個實驗。思考:從這個辦法中,你有什么體會?

  8、此時此刻,你能用稱贊的口氣,對曹沖說句話嗎?

  9、教師小結:曹沖稱象的方法很有創(chuàng)造性,造不出稱象的大秤,可以用船;不能把大象殺了,就用石頭替代。他想出了一個別人想不出的辦法。其實,他是利用了水的浮力。

  10、用稱贊的口氣再讀課文,練習背誦。

  11、指導背誦。

  投影出示背誦提示語:

  首先……然后……接著……最后……

  五、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1、曹沖的辦法在當時來講是很好的,符合當時的情況。請你動腦筋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2、學生發(fā)言,評議。

  3、請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

  六、課堂練習

  1、我會組詞:

  稱(  )  住(  )  像(  )  再(  )

  秤(  )  柱(  )  象(  )  在(  )

  止(  )  照(  )  點(  )  辦(  )

  正(  )  找(  )  熱(  )  力(  )

  2、選詞填空:

  再 在

  ⑴ 小明把作業(yè)放(  )李老師的辦事桌上。

  ⑵ 這個話題,沒有(  )說的必要了。

  ⑶ 李玲(  )次見到了音樂大師。

  ⑷ 我(  )路上摔倒了。

  七、總結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內容

  1、練習朗讀,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曹沖稱象的過程嗎?

  2、練習背誦課文。

  二、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掌握識字規(guī)律

  1、學習本課中“我會認”的生字,找到識字規(guī)律,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⑴ 出示寫有“我會認”的生字卡片,引導學生認讀。糾正讀音。

  ⑵ 請你仔細觀察本課會認的生字,小組討論識字方法。

  ⑶ 學生匯報表演:

  ① 加偏旁方法記憶。

  ② 重點指導:艘 微

  ⑷ 反復認讀,開展識字游戲:

  ① “抓錯游戲”教師故意讀錯字,請同學們指出,并加以改正。

  ② “轉字盤游戲“用硬紙制作字盤,分成十三格,分別寫上本課的十三個生字,中間安個軸,讓紙板轉動,在黑板一處做個記號,把轉字盤放在指定位置,轉動后停下,說出漢字的字音。

  3、學習本課中“我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書寫:

  ⑴ 出示寫有“我會寫”的生字卡片,找準結構規(guī)律,指導學生書寫。

  ⑵ 這些字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獨體字:再、象

  左右結構:像、做

  上下結構:點、照

  ⑶ 分別指導學生書寫。

  ⑷ 在指導中及時點評。

  三、課堂作業(yè)

  1、我會填:

  一( )大官  一( )大秤  一(  )線

  一( )大船  一( )大樹  一( )大象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課的生字、新詞。

  2、練習講故事《稱象》。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要求:

  1、認識“稱”、“象”等13個生字,會寫“再”、“象”等六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人物對話所表達的意思。能用“一邊——一邊——”說句子。

  3、能從曹沖稱象的故事受到啟發(fā)。

  4、愿意主動給家人講《稱象》的故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課前收集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古詩引入:

  小朋友們,你們聽過這首古詩嗎?《七步詩》(師生齊背)這首詩的作者是三國時候曹操的兒子曹植做的,你們知道嗎,曹操還有一個很聰明的兒子,名叫曹沖,他和你們現(xiàn)在一樣大的時候,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們想知道嗎?讀了課文里的故事,你們就會知道了。(板書課題 學習生字“稱”、“象” 集體書空“象”的筆畫)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要求:做到“五不”,不加字、不丟字、不讀錯字、不重復、不斷句。

  2、檢查讀書:開火車讀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糾正讀音,注意“稱”、“秤”讀后鼻音,“沉”讀前鼻音。

  3、分小組學習生字,每人學一個字,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學的,和組內的同學交流。

  4、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師指導“艘”、“微”的寫法。表揚按照識字方法或有獨到辦法記字的同學。

  5、小組開火車組詞比賽。

  6、去掉拼音,再讀,看看誰記得牢。

  7、把生字朋友帶回家,放到課文中再讀讀。要求:讀通順、流利,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8、指導描紅。師巡視檢查。

  三、小結:

  小朋友們,你們能開動腦筋,想出這么多的好辦法來記住生字,現(xiàn)在我們已經和它們成了好朋友了,你們瞧,它們都在夸你們是聰明的孩子呢!

  第二課時

  一、課題質疑:

  1、我們繼續(xù)學習《稱象》這篇課文。讀課題,復習“稱象”生字。

  2、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

  (1、為什么要稱象?

  2、用什么辦法稱象?

  3、象到底有多大?

  4、是誰想出了稱象的辦法?

  5、稱出象的體重了嗎?

  ……師簡單板書)

  3、小朋友們真愛思考,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我相信,你們會提問題,更會解答問題,對嗎?其實啊,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中,只要多讀幾遍課文,你們就會明白了。

  二、讀書討論:

  1、今天我們來展開一個競賽,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最會讀書,小嘴巴最會說,我們來為自己的小隊加星,最后評出優(yōu)勝小隊,你們愿意嗎?

  2、競賽規(guī)則:請四人小組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問題,互相交流,然后派一名代表回答,如果答得不完整,還可以補充。回答問題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可以來黑板上畫,可以表演,可以找到課文中有關的句子來讀,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鼓勵孩子用靈活的方法解答問題,如讀、說、演、畫等。

  4、匯報比賽,師生評議,借助圖畫、投影、多媒體課件等解決提出的問題,相應指導朗讀有關段落。理解“一邊——一邊”所表達的意思。

  5、小結競賽結果,肯定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法,大膽的思考。

  三、擴展延伸:

  1、你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2、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可以聯(lián)系前面兩篇課文或生活實際。

  3、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4、師總結。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材簡析:《稱象》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講曹沖小時候稱象的故事,教育我們應該多觀察、遇事多動腦筋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是在學生通過快兩年的語文學習基礎上,已經具有初步理解詞句能力、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的基礎,以繼續(xù)抓好詞句教學、落實訓練重點為目的進行教學設計的。

  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將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知道多音字“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曹沖稱象的過程,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生活中問題。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曹沖稱象的過程,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生活中問題。

  教法:由于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在學習曹沖稱象的方法時,我利用了簡單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本課教學我主要采用多層次朗讀法、啟發(fā)式教學法,使學生在以讀代講中理解詞句,引導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以“見過別人稱東西嗎?”的談話方式導入新課,并相機指導寫“稱”字,目的是使學生“無意識”地進入的學習情境中,再說生字教學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請孩子們自由地、小聲地讀課文,并借助拼音解決不認識的字詞,然后教師出示生詞和生字,指名認讀,并正音,我覺得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使字詞教學落到了實處。接著再讀課文,并提出要求: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這一步,我按照閱讀教學從“整體---部份---整體”的程序進行設計,使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激發(fā)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把握。

  (三)理解曹沖稱象的過程,并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由于理解曹沖稱象的過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所以課文教學我直奔重點,通過讓學生默讀,說曹沖稱象的步驟,找動詞和表示先后順序的詞,通過層層設疑,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逐步加深,同時活躍學生思維。接著再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口述曹沖的稱象方法,老師演示操作過程。電腦課件形象地表現(xiàn)課文內容,課文的文字表達是反映圖中的事物。這一操作過程就是突破難點的過程。以讀為主,我采用多種朗讀的形式,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增長詞匯的作用,也是突出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的手段。接著拋出:“曹操有什么反應?”引出對第五自然段的學習,同時引出“果然”一詞。幫助學生理解。

  (四)了解曹沖稱象的原因。

  用曹沖為什么要去稱象呢引出描寫大象大的句子,進而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五)比較曹沖和官員們稱象的方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啟發(fā)學生把官員們提出的稱像方法與曹沖提出的稱像方法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我便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小結。

  (六)課堂作業(yè)

  我設計了連線的練習,對量詞和名詞的恰當搭配進行鞏固。

  課后,我覺得對于指導學生的感情朗讀方面還很不到位,以及多次朗讀之間是否具有層次性和一定的深度,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再、象、像”等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喜歡曹沖這位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小朋友,感受曹沖的聰慧。

  4、能用“一邊一邊”說話。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揭題。

  1、板書課題,讀課題,學習生字“稱、象”

  2、讀課題后質疑,師梳疑:誰稱象?這是頭怎樣的象?

  為什么要稱象?怎么稱象的?結果如何?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標一標自然段、圈出生字,讀準字音。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話說說。

  2、小組合作學習(各組選兩個自然段嘗試自學)

  (1)讀讀生字,記記字形,并給它們找找朋友。

  (2)劃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讀正確。

  (3)再把這段話連起來讀得正確、流利。

  3、小組匯報交流,教師點撥指導:*讀準字音“柱、秤、艘、沉、止”

  *幫助學生把每一段都讀正確

  *指導學生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其他三段

  4、組內交流讀懂的問題。

  5、你還想知道什么?

  三、再讀感悟。

  1、學習1~3段,感悟官員稱象辦法的不可行。

  (1)看圖說說你看到的這頭大象。找一找文中寫大象的句子。

  (2}看到這么一頭大象,大家心里會想什么?

  (3)語句訓練:一邊一邊

  (4)官員們想出了幾種方法?這些方法行嗎?(討論)

  隨機理解“直搖頭”

  (5)、朗讀指導。

  2、學習4、5段,感受曹沖的聰慧。

  (1)學生自讀4、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小組合作研究曹沖稱象的方法。邊討論邊做實驗。

  (3)交流研究結果。(教師演示或推選學生上臺演示)

  (4)結果如何?理解“果然”

  四、課本劇表演。

  五、指導書寫。

  六、拓展練習

  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七、板書設計 

  21、稱象

  直搖頭 微笑點頭

  官員們 曹沖

  砍樹造秤 趕象上船

  宰象 畫線裝石

  稱石頭◆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11

  課例分析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指導思想:

  1、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2、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使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達到深層次整合。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理論依據(jù):

  1、“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教學中要將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思維能力的訓練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稱象”辦法、打寫設計等均基于此理念。

  2、在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新型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嘗試“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學習活動等的設計使學生處于一種自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中,有利于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適應學生的不同需求,還能在適當?shù)臅r候得到教師或伙伴的指導。本課資源、教學過程的設計等力求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3、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理論,促進學生潛能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如教師和學生口頭激勵點評、利用平臺互動評價等。

  二、教學背景分析

  學生情況分析

  以下分析是根據(jù)教師對學生平時的了解和學生日常的學習表現(xiàn)而做出的。

  1、學生能根據(jù)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積累歸納語言,有一定的表達能力,發(fā)言積極主動。

  2、學生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提出一些不懂的問題,并在小組活動時進行交流。

  3、學生能借助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在閱讀材料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瀏覽,大部分學生在8-10分鐘能夠閱讀完成8篇拓展閱讀材料,有一定的閱讀速度,并能夠進行簡單復述。

  4、學生能夠熟練利用論壇進行交流和匯報。

  5、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自己想辦法解決一些問題,并有一定的打寫速度,能夠通過打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內心感受。

  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種資源,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利用觀看演示、小組討論、打寫表達等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在網絡上大量閱讀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寫作表達,促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習資源、設施環(huán)境、技術準備

  1、教室環(huán)境:教師及學生每人一機的網絡教室;

  2、平臺與系統(tǒng):跨越式教學資源平臺;蘇亞星多媒體教室控制系統(tǒng);多媒體整體系統(tǒng)設備; 

  3、課程資源:根據(jù)課堂學習所需制作的網絡型資源,包括小喇叭、識字通、資料城、小作家、網絡鏈接五部分;教學演示文稿;演示稱象過程的應用程序。 

  前期教學情況

  本課需要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生掌握課本中生字及新詞,通過資源中識字通和資料城第一課時的閱讀,使學生鞏固對生字的認識、理解、使用,在增加學生閱讀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曹沖稱象的辦法;學習資源中課文背景資料的閱讀使學生簡單了解人物曹操和曹沖;學生對稱象方法有初步的了解,但還不夠深入。本課時教學設計為第二課時。

  三、教學目標設計

  1、 知識技能:

  (1)、能夠結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

  (2)、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步驟。(重點、難點)

  2、 知識技能、過程方法:

  (1)、學習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重點)

  (2)、通過學習了解曹沖善于從別人的講話中受到啟發(fā),想出好辦法。(難點)

  (3)、通過網絡資源的擴展閱讀使學生了解更多善于觀察,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的故事,從中受到啟發(fā)。(重點)

  (4)、通過為學生在資源平臺留言板上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打寫,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難點)

  (5)、通過學生熟練利用論壇進行反饋,增強了互動性。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知道曹沖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懂得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筋。

  (2)、通過資源平臺拓展閱讀,開拓學生眼界,使學生深入理解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3)、通過小組協(xié)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注意傾聽的習慣和樂于與人溝通的意識。

  4、教學內容安排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曹沖是個聰明、善于動腦的孩子;

  進行符合學科特點,與教學目標相關的拓展資源的閱讀,擴大學生認知范圍;

  在資源平臺留言板上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打寫,既是對課文主旨的升華,又將所學轉化為自我認知體驗。

  四、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本課時為第二課時)

  第一階段:  導入-看圖揭題

  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一位動物朋友,(ppt出示圖片)誰來說一說這頭大象什么樣?這就是我們班的安佳媛同學,你們看,她和大象在一起,怎么樣? 

  【目的:通過出示大象以及學生和大象的對比圖片,使學生感知大象的高大,解決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知識內容。】

  第二階段:整體感知,初步了解曹沖的聰明

  要想稱這樣一頭大象在1800多年前的古代可太難了。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第五課“稱象”,邊讀邊思考,課文中誰想出好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追問:你是從哪個詞語知道的? 課文中為什么用“果然”一詞?

  【目的:整體感知課文,初步體會曹沖的聰明,通過追問,解決第五自然段內容,使學生感受到稱象的成功。】

  第三階段: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進一步感悟曹沖的聰明才智

  (一)  學習第四自然段

  曹沖想的好辦法究竟是什么呢?我們應該讀第幾自然段?

  1、自主學習,出示自學提示:默讀第四自然段,曹沖是怎樣一步步稱出大象的重量的,標出步驟,不懂的地方做標記,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小組交流,共同在論壇上發(fā)表討論出的稱象步驟,解決不懂的問題。

  【目的:轉變學生角色,學生自主的學習,主動去思考、建構,敢于提問質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大范圍深層次的討論。而利用論壇進行小組間交流和匯報,提高了交流的效率。淡化了教師的預設與講授】

  3、全班交流,反饋,教師相機點撥,板書

  趕象上船觀察畫線趕象上岸 裝石上船 到線稱石

  4、演示稱象過程,師生共同敘述稱象步驟。(演示應用程序)

  【目的:通過演示解決難點,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稱象的過程。教學媒體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

  5、指導朗讀:練讀—指名讀----評讀

  曹沖就這樣一步步稱出了象的重量,那時的曹沖才七歲,“才”可以換成什么詞?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愛動腦

  曹沖這么愛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那我們該怎樣讀呢?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練讀—--指名讀----評讀 

  【目的:學生不僅讀出自己的感受,而且通過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更深入理解文章。】

  (二)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學們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這段寫了什么?

  “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大臣們有的說這個,有的說那個,可以用一個什么詞?(眾說紛紜、各抒己見、七嘴八舌......)

  【目的:拓展學生的詞語積累,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2、但曹操聽了-----直搖頭。

  比較:曹操聽了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直:一個勁兒地,連續(xù)不斷。多一個“直”程度不一樣,語意更重了。

  3、曹操為什么直搖頭?為什么不贊成大臣的辦法?

  4、既然大臣的方法不可行,而曹沖稱出了象的重量,重點介紹曹沖稱象不就行了嗎,把這段文字去掉行不行?為什么?小組討論。

  a曹沖的方法與大臣的辦法有什么聯(lián)系—--促使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教師點明“以石代象以船代秤”;

  b通過官員和曹沖的對比,凸顯出曹沖的聰明。

  【目的:通過是否去掉第三自然段的思考,突破文章的難點,滲透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和對比思考問題的學習方法。重視篇章的把握,強調了語言的整體感知、整體語境的理解。】

  第四階段:拓展思維

  七歲的曹沖就想出這樣的好辦法,你們比他還大呢,有沒有稱象的好辦法?

  【目的:高層次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第五階段:利用資源進行拓展閱讀

  你喜歡這樣的故事嗎?資料城里還有很多,讓我們快去看看!反饋:你讀到了什么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什么樣的人?有什么共同特點?

  【目的:大量的開放性學習資源,適應不同需求的學生,此時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信息加工與情感體驗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通過資源使學生閱讀到更多的相關主題的文章,能深入感知遇到問題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從而深化課文主題。】

  第六階段:平臺留言板發(fā)表留言

  這么多人都能夠利用聰明才智想辦法解決問題?你們可以動腦筋幫助小明解決個難題嗎?

  “有一天,小明獨自在家,他想:媽媽很辛苦,我來打掃屋子吧。想到這里,就干了起來,一會兒擦擦這里,一會兒掃掃那里,忙得不亦樂乎。哎呀,只要把垃圾倒掉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小明歡呼著跑出去倒垃圾,突然,一陣風吹來,只聽“咣”的一聲響,門被撞上了,小明被關在了門外……”

  打寫后反饋交流,學生利用平臺評價系統(tǒng)相互點評。

  【目的:通過打寫使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內心感受,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而對他人作品的欣賞評價,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反思促進的過程。】

  第七階段:總結下課

  曹沖認真聽別人議論,從中受到啟發(fā),用船代替秤,用石頭代替大象;最主要的是他平時就注意觀察事物,善于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同學們也像曹沖那樣動腦筋,解決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問題你們一定能夠很好地解決。

  板書設計

  趕象上船

  觀察畫線

  5 稱  象  趕象上岸   愛動腦

  裝石上船

  到線稱石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學習目標達成

  (1)、學生能夠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畫批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2)、在小組活動中,能傾聽、協(xié)作、分享。能對別人的發(fā)言給與客觀評價。

  (3)、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積極。

  2、教學效果分析

  (1)、在教學中,以篇章的整體理解感知為主,抓住文章的重點進行學習,這樣學的精煉,時間短效率高。可以為擴展閱讀和打寫騰出時間。本課重點學習了課文的四自然段和三自然段,通過學習,教給了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又使學生較深入的理解了課文內容,通過學習方法的滲透,使學習達到意義建構的要求。

  (2)、信息技術的強大支持,使學生在大量閱讀后,有可能很好地進行學習后的交流,在留言板上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讓更多的人讀到自己的想法。本課時,設計了學生動腦解決問題的情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實現(xiàn)深層次的思考。發(fā)表留言后,同學之間可以利用平臺進行互相評價和欣賞,又讓很多孩子對文章作了更好的修改,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篇12

  一堂課的教學就是諸多要素的有機組合體。相同的要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結構,其功能卻不一樣。這就是說,“系統(tǒng)的結構不同,系統(tǒng)的功能也往往不同”。這給我們以啟示:不改變課堂教學的要素,只對這些要素進行科學排列組合,使之成為優(yōu)化的結構,可以提高教學的整體功能。徐葆瓊老師在這一點上是有她獨到之處的,《稱象》的教學正體現(xiàn)了她這一教學特色。

  從這課書的識字教學來看,教者十分注意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建立生字的音、義、形的統(tǒng)一聯(lián)系,但對音、義、形又是分步側重處理的。即,初讀課文時側重字音,理解課文時側重字義,復習鞏固時側重字形。這就改變了過去的“先教字,后閱讀”和識字時音、義、形一次解決的教學結構。這樣處理,體現(xiàn)了寓識字于閱讀教學之中,既分散了識字的難點,又使生字的音、義、形分步得到落實。如教“議論”的“議”。初讀課文時,只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課文時,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字義,“議論”一詞本來出現(xiàn)在第二自然段,而官員們議論的具體內容則在第三自然段,教者便把二、三兩個自然段結合在一起學習,學生不僅從具體語言環(huán)境里懂得了詞義,還理解了有關句子的意思,同時還朦朧知道了一點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在學完課文后進一步進行基礎訓練時,用“義”和“議”作比較,讓學生有意識地識記字形,并指導書寫。從這一教例我們不難看出,徐老師對閱讀教學中生字的音、義、形的處理以及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的聯(lián)系都有一個整體考慮、合理安排。這樣的結構,無論是識字還是閱讀,學生學習起來都比較暢通。

  從這課書的閱讀教學來看,我認為指導學生學習曹沖所述稱象辦法最能體現(xiàn)徐老師的教學特色。教者先讓學生弄清曹沖說的辦法一共有幾句話;接著引導學生弄清每一句話的意思;再用一組模擬物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演示曹沖所說的方法;學完課文后,教者要學生仿照這件事的表述方法,用指定的幾個詞口述幾句連貫的話。教者對這一部分的教學如此安排是有其匠心的。從理解的角度來看,曹沖所說的四句話是全文的重點和難點;從表達的角度來看,它是讀寫結合的范例;從年段的訓練重點以及階段的連續(xù)性來看,它又是典型材料。在這里可以把聽、說、讀、寫的訓練結合起來,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能力因素和動力因素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一句話,抓住它能一舉數(shù)得,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率。教者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把上述諸方面排列組合在一起,并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使之相互作用,協(xié)調發(fā)展,有效地發(fā)揮了整體功能。運用之妙,存乎于心。“數(shù)得”來自“一舉”,這可貴的一舉,充分體現(xiàn)了教者豐富的教學經驗,高超的教學藝術,獨特的教學風格。

《稱象》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ai ei ui》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7篇)

    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九課《ai ei ui》,是義務教材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部分第9課,是復韻母教學的起始課。...

  • 古詩的幼兒教案設計方案(精選2篇)

    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2、激發(fā)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jié)律吟誦。活動準備:掛圖、VCD教材。活動過程:(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 《音樂之聲》(內含A、B兩個設計方案)(精選15篇)

    廣東深圳學府中學 屠諼看到戲劇單元出現(xiàn)了《音樂之聲》這樣惹人喜愛的新面孔,實在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它裹挾著山間的清風而來,它蹦跳著歡唱著而來,它朝我們扮著鬼臉讓人忍俊不禁,它把甜美的泉水注入我們的心田。...

  • 《ao ou iu》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7篇)

    一、學習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10課第一課時。二、學習目標:1.認知目標:認識3個復韻母aoouiu和它們的四聲,了解復韻母的組合特點。...

  • 《剪羊毛》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5篇)

    課型:唱歌綜合課課時:一課時一、 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亞流傳頗廣的民歌,它以生動詼諧的筆調,描繪了澳大利亞人民在羊毛豐收季節(jié)的勞動場景。...

  • 《在家里》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7篇)

    第一課時一 教學目標分析: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帶出的新偏旁,學會寫4個生字;在閱讀中拓展,鞏固識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驗閱讀的情趣.3,能在鍵盤上使用正確的指法練習打寫,產生打寫的興趣.二 學習者特征分析:1,學生能初步學習...

  •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4篇)

    【學習目標】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認識生字“宋、濤、陳、丹、趙、藝、顯”,會正確書寫“藝、濤”。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在讀、議、畫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 Lesson 98 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2篇)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 words.Long ago, the first travellers went to Ireland from ________, and later from the south and west of _________....

  • Lesson 74 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5篇)

    Lesson 82 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Teaching Aims1. Study this lesson and know the way how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Karl Marx.2. The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on....

  • Lesson 75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4篇)

    Lesson 96 教學設計方案Teaching objectives:Grasp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and some useful expressions.Language focus:street seller, in class, walk along, do morning exercises, be fed up with, borrow. . ....

  • Lesson 78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7篇)

    Lesson 95 教學設計方案Teaching Aims1.Study the advice collected from Qi Min Yao Shu and learn more about farming.2.Learn the grammar item: Indirect speech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 in1....

  • Lesson 79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2篇)

    Lesson 58 教學設計方案 Teaching Aims:1.Learn knowledge of healthy foods.2.Learn some new words: diet contain, fat, fibre, energy, calorie, be rich in, put on weight, crisp, chocolate, soft drink, grape, quiz,Teaching...

  • Lesson 82 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2篇)

    Lesson 86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Teaching Aims(1) Study this lesson to know more about Britain.(2)The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3) Learn about the language points concerned with the lesson....

  • Lesson 83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3篇)

    Teaching Objectives:Grasp the story and some words and useful expressions.1. It's nice of you. 2. You'd better not talk. 3. As quickly as she could. Miss Zhao got a medicine box.Be able to read the traffic signs....

  • Lesson 86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6篇)

    Lesson 90 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Teaching Aims:1. Let students know about the passage by fast reading and intensive reading.2. Have students grasp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nd some key words....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福利 | 欧美黄色一级片视频 |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 亚欧美一区二区 |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 | 欧洲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欧美视频在线看 | 亚洲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 | sao货调教扇巴掌sm粗口视频 | 日韩深夜视频 |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在线观看 | 热久久一区二区 | 在线免费亚洲视频 | 国产人妖一区二区 | 美女视频很黄很a免费 | 成人啪啪18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0 | 日本三级在线播放线观看免 | yellow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国内少妇毛片视频 | 国色天香免费视频日本 |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 精品一区亚洲 | 中日韩免费av | 欧美日韩国产图片区一区 | 亚洲成年人网址 |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4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午夜免费影院 | 91插插插插| 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 | 男女69视频| www.久久爱白液流出h |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 色老板最新地址入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