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拒收玉器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弊x了這首雄奇豪邁、意境深遠的詩作,你一定會悟出深刻的哲理。此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晚年,他曾做過文安縣尉,品德深受老百姓的贊頌。
一次,他正在處理當天的公文,一位姓李的官員偷偷送來一對“飛天”玉器。那玉器形象逼真,玲瓏剔透,是件十分珍貴的寶物。那官員對王之渙說,他的外甥因私自販運鹽巴而受囚,要王之渙手下留情,寬大處理。王之渙沒有收受他的那對玉器,并且堅決地說:“你的外甥觸犯了法律,私自販鹽是犯法的,而且他勾結奸商,欺詐百性,百性都切齒痛恨,理應嚴懲。至于你的外甥怎么處理,要按條文辦事,我無權來庇護他。那對玉器嘛,你帶回去,別來賄賂我。”那個官員碰了壁,拿起桌上的玉器,灰溜溜地走了。
王之渙為官期間,生活簡樸,為政清廉,未曾玷污自己的靈魂,特別是在一些小事上,更可見他高尚的情操,坦蕩的心胸。所以,當地的老百姓稱他是“不沾不貪的清官”。在當時來說,王之渙清廉拒腐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之六
佚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登、鸛、雀、依”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從朗讀詩句中體會到“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之五
佚名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指名背誦《夜宿山寺》。 2.學習《登鸛雀樓》(板書課題) (1)簡介作者。(板書:王之渙) (2)釋題。鸛雀樓,舊址在山西省永濟縣。...
-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之四
作者:江蘇姜堰 冒正林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理解詩中重點詞句,體會詩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教學難點、重點: 1、弄懂每個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之三
南京 金德蓉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錄音帶 教學時間 1課時。...
-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之二
佚名 教學目標: 1、識字8個 2、寫字3個,認識新筆畫學習筆順,先里頭后封口。 3、背誦 教學重點: “山”的書寫,背誦《登鸛雀樓》 教學難點: 認字 教學方法: 引導法、圖示法 學習方法: 討論法、自學法、想象法 教具: 圖片、識字卡、...
-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之一
執教:安徽省灘溪縣實驗小學 趙遠利評析:特級教師 胡淑芳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這節課學生要通過讀、想、議、畫、比、寫等形式,主動地探求知識,進入古詩的意境。...
- 愛爸爸媽媽
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同時,受到爸爸、媽媽、尊敬長輩的教育。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2.朗讀課文,受到的教育。...
- 爺爺和小樹
2.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9個字。 2.認真觀察兩幅圖,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真看圖,理解課文內容,發揮學生合理想象,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 比尾巴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和9個認讀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3.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小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 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