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通過讀文,了解毛澤東,郭沫若和齊白石高尚的生活情趣和鮮明的個性特征.
3,認識"斟,酌,怔,敝,宗"5個字.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1,同學們,你們知道毛澤東,郭沫若和齊白石這三位杰出的人物嗎 請你們介紹有關他們的資料.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爭畫》,親自體驗發生在這三個人物之間的一件事.請大家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疑問嗎
4,學生質疑:這三個人為什么爭畫 爭的是什么畫 爭畫的結果如何
二,初讀課文,初步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1,掃清文字障礙.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解決課文中遇到的生字詞語.
宣紙:安徽省宣城,涇縣生產的一種紙張,用于寫毛筆字或畫國畫.
中南海: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澤東就住在這里.
淺斟慢酌:斟,在這里指往杯子里倒酒;酌,在這里指喝酒.
其樂融融:形容氣氛和諧,非常高興.
怔:發愣.
金綾:黃色的像緞子,但比緞子薄的絲織品.
別具一格:具有獨特的風格.
失敬:客套話,向對方表示歉意,責備自己禮貌不周.
匠心獨運:巧妙的心思獨特的運用.
墨寶:指珍貴的字畫.也用來尊稱別人寫的字或畫的畫.
良久:很久.
怡然自得:愉快自在的心情.
敝人:對人謙稱自己.
煞有介事:好像真有這回事似的.
以壯行色:本課指齊白石希望毛,郭的題字為這幅畫增添光彩.
巧奪天工: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
大家:這里指著名的專家.
非白石莫屬:意思是此畫只能歸我齊白石了.
示人:給別人看.
2,再次朗讀課文,鞏固字音.
3,圍繞著"爭畫",你能試著給課文分段嗎
第一段:(第一,二小節)齊白石親自為主席刻了兩枚印章用宣紙包好,以示新中國成立的喜悅之情.主席在家設宴答謝,并請郭沫若作陪.
第二段:(第三小節——"三人對視,又是一陣會心的大笑.")席間,三人爭搶"廢畫",表現出主席極高的藝術造詣,郭老扎實的文學功底和齊白石老先生謙遜的風格.
第三段:(最后一節)齊白石老人得到這件珍品后經常拿出來,深深沉思.
4,再試著給課文第二段分層,并寫出層意.
第一層:(從"酒席間,三人淺斟慢酌"——"毛主席竟然把它裝裱得如此精美")毛主席把齊白石老人用來包刻章的"廢畫"裝裱得異常精美.
第二層:(從"老人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可要下手搶了!")聽了主席的贊揚,白石老人坐立不安,一定要重畫一張.
第三層:(從"郭沫若見狀"——"把它帶走了")郭沫若看了畫作,因與"尚武"音近,所以想把畫帶走.
第四層:(從"且慢"——"又帶進了北京")主席陳述了畫作屬于自己的理由.
第五層:(從"郭沫若這一番說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齊白石請郭沫若,毛主席為畫作題字,兩人欣然應允.
第六層:(從"這時,白石老人喜出望外"——"又一陣會心的大笑")拿著題好字的畫軸,白石老人由衷地贊嘆毛澤東與郭沫若的藝術造詣.
三,再次感知課文的內容,分析人物的特點.
(一)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毛主席,郭沫若與齊白石老人爭著要齊白石的一幅被毛主席裝裱過的"廢畫"的事.)
(二)讀了這個故事,你最敬佩誰 為什么 請你把有關的語句畫在書中,并記錄自己的感受.
1,分析齊白石
學生可能會找到的句子:
(1)秘書遵命將畫軸打開,只見這是一幅金綾裝裱的縱幅國畫,上面畫著一棵枝繁葉茂的李子樹,樹上落著幾只形態各異的小鳥,樹下佇立著一頭搖頭擺尾的老牛.那老牛正側著頭,望著樹上的小鳥出神.這幅畫構思別具一格,栩栩如生,頗有意境.(表現了這幅畫構思巧妙,別具一格,栩栩如生,頗有意境,可見齊白石不愧為藝術大師.)
(2)都怪我疏忽大意,用這"廢畫"做了包裝,這畫說什么也不能給您,如果您喜歡這種筆墨,我可以回去,再給您重畫.(可見齊白石老先生精益求精的藝術作風.)
(3)說罷,他雙手捧起畫軸,對毛澤東和郭沫若說:"那么,就請二位再在上面賞賜幾個字,以壯行色,如何 "(可見齊白石大師謙遜的為人.)
(4)白石老人得到這件珍品后,喜不自勝,視若瑰寶,輕易不肯示人.只是自己不時地拿出來,默默凝視,深深沉思……(齊白石大師由衷地敬佩主席,郭沫若先生的藝術造詣以及對藝術的尊重.)
2,分析毛澤東
(1)這時毛澤東指著畫有對郭老說:"此畫頗有氣勢,出筆不凡.你看,這一筆,從牛頭至牛背再到牛尾,一筆勾出,匠心獨運,天衣無縫,足見畫家功力過人啊!"(不難看出主席對國畫藝術有極高的鑒賞力.)
(2)"且慢!"毛澤東大手一揮,扯著畫軸的另一邊,也微微一笑,說:"詩人不要奪人所愛,請你再仔細看看.那上面明明標的是本人的名字,怎么能說是你的呢 快請放下吧!(主席從畫面中的內容,想到了自己的名字,可見主席有極強的想象力,洞察力.)
(3)郭老一定要毛主席先寫,毛澤東便不再推遲,接過郭老遞上的毛筆,筆走龍蛇,如行云流水,"丹青意造本無法"七個大字一揮而就.(主席的深厚的文學底蘊在這里顯示無遺,證實了主席才思敏捷,出手不凡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