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理解詩句,體會中國工農紅軍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1,弄懂詩中所有詞語的意思,從中領會全詩表達的大無畏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慨.
2,讀出全詩的節奏和韻腳,增加對詩這種體裁特點的感性認識.
教具準備: 紅軍長征路線圖;紅軍過雪山的掛圖;學習輔導資料每人一張;自制投影片數張.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我們學過哪些課文是講述長征路上的故事 (《倔強的小紅軍》,《飛奪瀘定橋》,《豐碑》)
出示紅軍長征路線圖,簡單介紹長征.
長征取得了勝利,毛澤東詩興大發,揮筆寫下了《長征》.
這首詩,對舉世聞名的長征作了生動的描寫和熱情的歌頌.(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
檢查讀課后的詞語.
磅,讀páng,不要讀成bang;岷,讀min,不要讀成ming.
自由朗讀詩,要求讀準字音;再指名朗讀,適當指導.
質疑(視情況作答,多放在講讀中解決).
指導理解詩句.
齊讀全詩后要求找出總寫長征紅軍的精神和氣慨的詩句.
板書:總寫
⑴理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①理解詞語:遠征,萬水千山,只等閑
②用自己的話解釋這兩句詩.
⑵這兩句詩概括寫出紅軍的什么精神和怎樣的氣慨
板書:大無畏精神英勇豪邁的氣慨
從哪些詩句描述可以具體地反映出"紅軍不怕遠征難"
⑴根據回答板書:分述
⑵具體指導理解詩句:(參考有關資料進行思考理解回答)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①"五嶺""烏蒙"分別指什么 它們是"千山"的代表.
②"五嶺"有什么特點 (理解"逶迤")但在紅軍眼里只不過是什么 (理解"騰細浪")
③(顯示投影片)根據②自問自答,烏蒙山有什么特點 (理解"磅礴")但在紅軍眼里只不過是什么 (理解"走泥丸")
④小結:"逶迤""磅礴"形容山的大,是實際的山;"細浪""泥丸"形容山的小,是紅軍眼里的山.寫山的大,表現
紅軍遠征的艱難;寫山的小,表現紅軍把艱難困苦當作平常事的英雄氣慨.
板書:不怕艱難險阻,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根據上兩句詩的方法進行學習)
①"萬水"的代表是什么 金沙江有什么特點 "暖"字反映了紅軍巧渡金沙江的什么心情 板書:歡快
②(顯示投影片)根據①同位互問互答大渡河有什么特點 哪個字反映了紅軍飛奪瀘橋驚險悲壯的場面 板書:驚險悲壯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①理解:"岷山""三軍""盡開顏"
②出示紅軍過雪山情景的掛圖,朗讀這兩句詩.
③"喜"字表現了紅軍怎樣的心情 板書:無限喜悅
指導朗讀全詩(讀出紅軍大無畏精神和英勇豪邁氣慨)
按詩內容填空.
詩人在詩歌中寫了紅軍攀越,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兩次戰斗,以及________________的困苦過程,以革命領袖的偉大氣魄,概括地表現了長征中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贊頌了紅軍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指導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這是一首七律詩,七字一句,在節奏上是四頓.讀時應讀出韻腳an和以下節奏.
紅軍/ 不怕/ 遠征/ 難,金沙/ 水拍/ 云崖/ 暖,
萬水/ 千山/ 只/ 等閑.大渡/ 橋橫/ 鐵索/ 寒.
五嶺/ 逶迤/ 騰/ 細浪,更喜/ 岷山/ 千里/ 雪,
烏蒙/ 磅礴/ 走/ 泥丸.三軍/ 過后/ 盡/ 開顏.
教師范讀(讀出"紅軍不怕遠征難"的英雄氣慨)
學生練習,再指名讀.
小結詩的特點.(感情特別豐富,語言格外精煉,講究押韻與節奏)
練習背誦.
毛澤東詩詞欣賞.(鼓勵學生讀毛主席的詩詞)
《菩薩蠻·大柏地》,《西江月·井岡山》,《解放南京》等
作業(略).
附板書:
15 長征
1935年10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 大無畏精神
總寫 萬水千山只等閑. 英勇豪邁氣慨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不怕艱難險阻
金沙水拍云涯暖, 歡快心情
分述 大渡橋橫鐵索寒. 驚險悲壯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無限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