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 》課堂實錄
安徽省淮南師范附屬小學 朱廣久
課文周總理在每一次“文化”大會上作了報告。《人民文學》雜志要發表這個報告,由我把記錄稿作了整理,送給總理審閱。這一天,總理辦公室。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總理見了我,指著寫字臺上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說:“我今晚上要批這些文件。你們送來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覺,到時候叫你。”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時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對我:“總理叫你去。”我立刻起來,揉揉蒙朧的睡眼,走進總理的辦公室。總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寫字臺對面,要我職他審閱我整理的記錄稿,其實是咨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上一個小圓圈。他不是瀏覽一遍就算了,而且一邊看一邊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問我一兩句。夜很靜,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總理才審閱完,把稿子交給了我。這時候,值班室的同志送來兩杯熱騰的綠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寫字臺上。總理讓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得清顆數,好像并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會兒茶,就聽見公雞喔喔地叫明了。總理站起來對我說:“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覺,下午還要參加活動。你也回去睡覺吧。”我也站起來,沒留意把小轉椅的上部帶歪了。總理過來把轉椅扶正,就走進后面去了。在回來的路上,我不斷地想,不斷地對自己說:“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新總理。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勞苦,多么簡樸!”我想高聲對全世界說,好像全世界都能聽見我的聲音:“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 課堂實錄課前談話師:昨天老師布置你們預習課文,你讀了幾遍就舉手。生舉手。師:很好,凡是愛讀書會讀書的孩子比別的孩子眼睛都亮。相信嗎?生:相信。師:告訴你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們看老師的眼睛是不是很亮?生:不是。師:那說明老師讀得書還不夠多。昨天要求你們采訪長輩,談談他們對總理的了解,你們問了嗎?生:問了。師:讓你們查閱有關資料查了嗎?生:查了。上課鈴響。師:好,上課。非常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十三課《一夜的工作》(師板書課題)昨天我們由陌生人變成了好朋友,老師首先以師會友給同學們讀兩句詩。多媒體出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節選)師:想跟老師一起朗讀嗎?生:想!師:來一起讀。師生共讀。師:這兩句詩顯得有點深,相信學完了《一夜的工作》,同學們都會很好地理解它的意思,因為這課就是寫已經逝世了二十六年的好總理一夜辛勤的工作,讓我們一起說出這個偉大的名字——生:周總理!師: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何其芳走進這間辦公室,打開書,讀一讀,有感動的地方多讀幾遍,和同桌交流。開始讀吧!生自讀。師:我注意到好多人在讀課文時都注了大量的批注,說明我們六年級的孩子很會學習。誰來談一談你對總理工作的一夜,最感動的地方是哪?生:“總理讓我……”雖然花生米不多,周總理還是非常慷慨和大家分享,說明總理非常平易近人。師:其他同學對這個句子還有沒有感受?生:雖然不多,還送給別人吃,很慷慨。師:還有嗎?生:那么晚了總理還在工作,花生米也不多,但他還送給同事多,說明總理很大方容易接近人,很受人喜歡。師:更重要的是一個大國的總理工作了一天,吃的只是花生米,從這你體會到什么?生:可以看出總理是個非常簡樸的人。師:同意他的意見嗎?生:同意。師:作者說:好像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增加了嗎?生:沒有。師:有不同意見嗎?生:我覺得增加了,可能周總理平時吃得更少,這已經算多的了。師:當我們讀到這個地方時,心理是什么滋味呀。生:不好受,一個國家的總理吃得那么簡樸,我感到不好受,心里酸溜溜的。師:你能把這種酸溜溜的感覺讀出來嗎?生讀。師:我覺得你沒讀出酸溜溜的感覺,誰能讀得比他更到位。你來生讀。師:好多了,我們一起多。生齊讀。師:接著看,還有哪些地方感動了你。生:“他一句一句的審閱那些稿子……”這就證明總理做什么事很專心,很仔細,寫得時候也不想私人的事,非常細心。師:誰能補充。生:我認為剛才提到一達文件,那么多文件,還看得那么仔細,可以看出總理是相當的仔細。師:從哪里看出細心?
生:從“一句一句畫出小圓圈……”。表現出周總理做事相當細心。師:你能讀給大家聽嗎?生讀。師:讀得真流暢,你別坐下,你說周總理批了多厚文件,多厚?生:一尺來高師:你們來比劃一下,一尺是多高。學生比劃。師:看看語文書有多高,跟一尺來高比比,有什么想法?生:太多了。生:我們的語文書很薄,還要看很長時間,而總理的文件比語文書厚十倍甚至十幾倍,可見總理批那么多文件,很辛苦。師:是啊,我們的總理的工作是多么的勞苦啊。請看畫面。多媒體展示:師:夜深人靜,人們都睡了,只有我們的周總理還在專心的批改稿子,多么辛苦啊,誰能帶著這種對總理的敬愛之情用你的朗讀把他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