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圣誕(精選4篇)
歡樂圣誕 篇1
——五(3)班12月份班隊活動
活動目的:
1、了解圣誕節的來歷,感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
2、通過活動,使孩子們感受到集體游戲中的快樂,感受友誼的珍貴。
第一環節:介紹圣誕節的來歷
1、學生演唱《鈴兒響叮當》,大家一起唱,幾個同學簇擁著圣誕老人出場!
2、圣誕老人介紹圣誕節的來歷:
親愛的小朋友們、大朋友們:你們好嗎?祝你們節日快樂!
你們知道圣誕節是怎么來的啊?
圣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誕辰,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于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后來,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
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圣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我國過春節。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第二環節圣誕老人宣布聯歡活動開始:
今天,我們五七個小伙伴相聚在這里,以聯歡的形式來歡慶圣誕佳節。
1、節目表演
(1)、張一沁:《Merry Christmas》。
(2)、小品《圣誕快樂》。
(3)、歌舞《我們多么幸福》。
(4)、自由演唱。
……
2、游戲
在盒子中抽一道題,答對的再在罐子里摸一張卡片,待會兒作為帖鼻子的入場券。
3、大家分享自己帶來的零食,圣誕老人送禮物。
4、貼鼻子,發獎。
5、游戲《Copy不走樣》。
6、踩氣球。
第三環節:過生日
1、今天是圣誕夜,我們沐浴在這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分享著快樂,感受著親情。同時,也為生日在12月份和一月份的同學慶賀生日。請我們的小壽星上場。
2、采訪:此刻,這么多人在為你們慶祝生日,你們最想說什么呢?
過渡:是啊,我們茁壯成長,我們幸福生活,都離不開養育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關心和幫助過我們的親朋好友。
3、讓我們默默地為所有關心過你的,幫助過你的親人和朋友們祈禱,祝愿他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四、同學互贈禮物,活動結束。
歡樂圣誕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圣誕的應景物品。
2、感受圣誕歡樂的氣氛。
3、增進創造思考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起動機
1、觀賞錄象帶“一路響叮當”或“45街的奇跡”中有關圣誕街道的情景,或者在圣誕前夕,帶小朋友參觀百貨公司櫥窗。
2、討論與分享:請小朋友說一說在影片當中看到哪些東西?裝飾在哪里?
二、主要活動:
1、討論:請小朋友想一想、說一說:圣誕節常見到哪些東西?可以用哪些材料來制作?教室內有哪些東西可拿來布置?(例如積木、雪花片)
2、分組布置:老師先將教室分成四個區域,中間留通道,布置成商店的圣誕街景,小朋友分成四組,每組約7——8人。墻壁、窗戶皆可布置,同時請各組為自己的商店取店名。
3、建議提供物品:
(1)老師事先添購圣誕飾品,如鈴鐺、小雪人、圣誕樹、圣誕襪、星星、各色的球等飾品。
(2)事先用紙剪成靴子、雪橇及圣誕樹的形狀,提供給小朋友布置使用,同時提供亮片、色紙等裝飾材料。
(3)教室的玩具可搭建成樹,或者用雪花片也可組成圣誕晚餐的食物。
(4)提供各式的布,當作桌布、窗簾。
綜合活動:
1、參觀和評選
(1)每組評選2人負責介紹商店的布置,并且圈選獎項。
(2)老師發給參觀的小朋友每人一張評分表,并說明使用方法。
獎項 組名 組名 組名 組名 最佳創意獎 最佳美術獎 最佳造型獎 最佳努力獎
(3)小朋友自由參觀,并選出4項獎項。
2、頒獎:由計票員(老師或小朋友擔任)統計小朋友的選票結果,頒發獎狀或獎品。
注意事項:
1、選票獎項在參觀完畢之后進行,也可采取舉手投票。
2、各組布置時,應給予充足時間,可將活動時間延長為2天。
(1)第一天先制作物品,如圣誕老人、圣誕樹、靴子------
(2)第二天再利用這些物品來布置。
活動延伸:
全年段可以同一天進行此活動,延伸活動則可安排到其他班級參觀。
歡樂圣誕 篇3
活動目的:
1、了解圣誕節的來歷,感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
2、通過活動,使孩子們感受到集體游戲中的快樂,感受友誼的珍貴。
第一環節:介紹圣誕節的來歷
1、學生演唱《鈴兒響叮當》,大家一起唱,幾個同學簇擁著圣誕老人出場!
2、圣誕老人介紹圣誕節的來歷:
親愛的小朋友們、大朋友們:你們好嗎?祝你們節日快樂!
你們知道圣誕節是怎么來的啊?
圣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誕辰,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于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后來,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
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圣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我國過春節。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第二環節圣誕老人宣布聯歡活動開始:
今天,我們五七個小伙伴相聚在這里,以聯歡的形式來歡慶圣誕佳節。
1、節目表演
(1)張一沁:《Merry Christmas》。
(2)小品《圣誕快樂》。
(3)歌舞《我們多么幸福》。
(4)自由演唱。
……
2、游戲
在盒子中抽一道題,答對的再在罐子里摸一張卡片,待會兒作為帖鼻子的入場券。
3、大家分享自己帶來的零食,圣誕老人送禮物。
4、貼鼻子,發獎。
5、游戲《Copy不走樣》。
6、踩氣球。
第三環節:過生日
1、今天是圣誕夜,我們沐浴在這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分享著快樂,感受著親情。同時,也為生日在12月份和一月份的同學慶賀生日。請我們的小壽星上場。
2、采訪:此刻,這么多人在為你們慶祝生日,你們最想說什么呢?
過渡:是啊,我們茁壯成長,我們幸福生活,都離不開養育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關心和幫助過我們的親朋好友。
3、讓我們默默地為所有關心過你的,幫助過你的親人和朋友們祈禱,祝愿他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四、同學互贈禮物,活動結束。
歡樂圣誕 篇4
設計背景:
為了讓幼兒了解“圣誕節”這個節日
活動目標:
1、樂于和小朋友一起熱熱鬧鬧的過節。
2、認識圣誕節。
3、會用豐富的色彩和多樣的圖形裝飾圣誕樹。
重點、難點:
避免幼兒用色的單一性,強調裝飾的豐富多彩。
活動準備:
1、圣誕節由來的資料收集。
2、圣誕節的圖片、實物收集,如圣誕帽、圣誕老人、長襪子等。
3、圣誕樹的圖片若干。
4、教師裝飾好的圣誕樹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主要是講述圣誕節的來歷,它的時間,它是西方的節日,但是在我們國家現在也很流行。
二、基本環節
1、展示圣誕節的圖片和實物,并講解他們各自的作用。比如:長襪子是平安夜的小朋友收禮物用的;圣誕老人是給小朋友送禮物的;圣誕帽和圣誕樹、彩燈等等是裝飾節日氣氛的。
2、觀賞圣誕樹圖片。讓小朋友觀賞各種各樣的圣誕樹圖片,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也為幼兒的創作提供更多的表象。“小朋友們,圣誕樹漂亮嗎?”“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自己裝飾一顆圣誕樹啊?”“想”。“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裝飾圣誕樹吧”。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圣誕樹上的飾品以及顏色等等,然后展示教師的范畫。
4、幼兒自己動手裝飾圣誕樹,教師講解要求并巡回指導。“小朋友們可以畫出你喜歡的樹,然后在樹上掛滿你喜歡的飾品,圖上你喜歡的顏色。我們的顏色樣變化多樣,不要只用一種或者兩種顏色。”
5、教師巡回指導。主要是指導幼兒用豐富的飾品和顏色來裝飾圣誕樹。
三、展示幼兒作品,并作出評價。
將幼兒作品全部貼在黑板上,并一一評價。特別要注意評價的方式方法,不能用整齊劃一的標準來衡量作品的好與差,而應該從幼兒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出發,找出幼兒作品的閃光點,給予肯定的正面的評價。對不是很到位的地方應該親切的提出建議。
四、延伸環節。
讓幼兒了解有關圣誕節的音樂方面的知識,比如有《鈴兒響叮當》這首哥,讓幼兒聽一聽。然后每位幼兒帶上一頂圣誕帽和老師一起聽著音樂,一起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