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差生轉化的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好好學習的愿望來上學的,這種愿望就像一顆耀眼的火星,照亮著孩子所關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們以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火星交給我們做老師的人。這顆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粗暴,冷淡,不信任的態度所熄滅”。是的,當他們第一次踏進清新寂靜的校園的時候,他們捧給我們的是一顆求知,上進的心,每個學生的心情幾乎都是相同的,既渴望充實自己。但是最后還是出現了逃學,厭學,還有所謂的雙差生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抓住他們的心,在他們心中那希望之火還沒燃燒起來的時候就被殘忍地熄滅了。所以,怎樣讓學生的希望之火永留心中就是我們要傾心探索的問題。一、用一顆火熱的心來感動,融化那顆封閉的、沮喪的、冰冷的心。那些長期被老師冷落被同學嗤笑,被分數名次壓的抬不起頭來的學生,他們已習慣于將自己緊緊封閉起來。如果老師不求方法,只一味地說教是打不開他們的心鎖的。我們要真誠的捧出一顆無私的愛心,走進他們的心靈。讓心靈與心靈碰撞,讓情感與情感共鳴。平時盡可能多的參與學生的活動,讓自己溶入學生之中,讓他們對老師沒有陌生感、距離感,覺得老師就是一位知心的朋友。精誠所止,金石為開。把我們的真心交與學生,學生也會將心交與我們。
二、在一次次的失敗面前,他們很容易被打入深深的低谷,徹底熄滅了他們曾經還存有的一絲希望。我們要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設法讓他們體會成功的甘甜。讓他們找回自信,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這就要求老師工作要細致,多觀察多留意多了解自己的學生,努力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我們班有一位張媛同學,上小學時功課就不很理想,升入初中以后,隨著課程的一步步加深,她就有點舉步為艱了。一張小臉上就很少看到她的笑容。很顯然,她對自己已失去信心。為了喚起她學習的信心,我決定從英語入手,因為她喜歡唱歌,而且有一定的樂理知識,看見譜子就可以哼出調來。我決定在英語課前讓同學們分組輪流唱英語歌,每隔1天一個小組來表演,目的是讓他們有足夠的準備時間。這件事我讓張媛具體輔導,之前我找她談過,我說:為了提高大家學英語的興趣,也為了活躍氣氛,我準備課前讓同學們唱英語歌,但是很多同學在這方面可能有困難,所以老師想讓你輔導他們,老師相信你會做好的。她說:我行嗎?我說:怎么不行?你有這個能力,老師就看你的了!這下她就忙乎起來了,因為要輔導別人,自己就要先熟悉。譜子對她來說當然不是問題了,問題是歌詞。一要讀準音,二要明白意思。于是就看見她的書桌里多了一本英語詞典。她對同學很熱心,自己也忙得津津有味。上英語課時那認真勁讓我看了喜在心里。于是我趁熱打鐵,及時在班里表揚了她對同學們所做的一切。慢慢地她不僅在英語上有了明顯的進步,而且其它課也有所好轉。盡管進步幅度不是很大,但起碼她對學習有了興趣,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她那洋溢著自信的笑臉了。
三、在做后進生的工作時,最讓老師頭疼的就是他們會隨時打退堂鼓。一般來說,后進生都有懶散,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的特點。面對一個又一個困難,他們的信心隨時都會喪失。那么我們就要充當他們的打氣筒,用自己不滅的信心與期望隨時準備給他們鼓勁打氣。不管學生出現怎樣的反反復復,作為老師,我們千萬不能失去信心。當他們出現反復的時候,是最需要老師支持的時候。此刻,他們異常脆弱異常沮喪。如果在這個時候得不到老師關鍵及時的援助之手,那可能就會前功盡棄,他們也許會從此一蹶不振。所以我們要時刻留意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充當學生心中的及時雨。
四、后進生的轉化也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我們要發動各方面的力量。來自于同學的關注與贊賞對他們來說非常珍貴,所以要在班里形成一個團結友愛的氣氛,讓同學們用愛心來幫助他們,當他們有進步時,能給予熱情的鼓勵,讓他們能隨時感受到集體的關愛與溫暖。另外多與各科老師及家長聯系,了解他們各科的學習情況,及時幫他們積極面對各種困難。同時也讓老師們能了解到這些同學身上的閃光點,以給予積極的鼓勵。多與他們的父母溝通,因為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是家長教育不得法,教育方法粗暴簡單,所以要轉化家長的教育觀念,讓他們和孩子多溝通,把孩子當作一個平等的個體,要有賞識孩子的眼光。這樣,這些學生就會在一個良性循環的環境中健康的生活學習。
當孩子們捧著一顆純潔,向上,渴望知識的心走到我們面前的時候,他們滿眼都是信任的目光。我們要莊嚴地接過那顆顆帶著希望火星的心,用愛心來細心呵護,精心澆灌。用我們博大的胸懷把希望送給他們,用我們的愛心為他們撐起一片晴空,讓他們在這片天空下盡情展現自我,揚起理想的風帆,走出屬于自己的那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