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鴨子》教學反思(精選3篇)
《數鴨子》教學反思 篇1
首歌曲,是一年級下冊的表演歌曲,由于這首歌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會唱了,所以在整個學唱過程中,同學們都表現得很積極,一聽到音樂就迫不及待地唱了起來,而往往就忽視了歌曲中的四份休止符,所以在開始學唱之前,我先讓一個小朋友來唱一唱,然后放錄音讓同學們仔細聽進行比較,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同學們聽出以后,這時教師就滲透四份休止符知識,可以利用跟音樂拍手解決。
《數鴨子》教學反思 篇2
課 時:
一課時
課 型:
綜合課
教材分析:
《數鴨子》是首具有說唱風格的創作歌曲。4/4拍,六聲宮調式,歌曲說唱結合,旋律的音調主要以級進為主,接近語言的韻律,極富童趣。
教學設計理念:
《數鴨子》是兒童非常熟悉的歌曲,在學前班中都已欣賞或演唱過,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我把這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放在了“O”四分休止符的感受和運用上,在整堂課的設計中,著眼于讓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運用四分休止符,動中感受、體驗,玩中表現,唱中運用。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愛動的天性,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善于模仿,喜好游戲,他們的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動往往與活躍的肢體語言有密切的關系。對于相對枯燥、單調的基礎知識的教學,我就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心情善入手,以游戲貫徹于四分休止符的教學,層層遞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游戲中,在玩樂中,在師生的互動中學會這一基本樂理知識。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用歡快的情緒,自然明朗的聲音演唱歌曲《數鴨子》。
2、在不同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運用四分休止符。
教學準備:圖片、磁帶、鋼琴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學生在《數鴨子》的伴奏音樂中蹦蹦跳跳的進教室圍坐。
2、師生問好(創設歡快活潑的音樂課堂氛圍,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二、 新課導入
1、師:老師認識了一位新朋友,他叫曉曉,他今天想帶小朋友們去他住的村子里玩,好嗎?
2、師:讓我們出發吧!播放《數鴨子》伴奏音樂,學生律動。
三、 創設情境,感受表現休止符
1、游戲“吹氣球”感受休止符
(1)師:曉曉剛帶我們走進村子,就發現一群小伙伴們正在吹氣球歡迎我們呢,我們一起來幫忙吧。誰會表演?
(2)學生表演吹氣球。
(3)師趁機板書。 0
師:當氣球只到最大時,我們就要停下來,不然就破了(學生和老師一起摹仿吹,吹到最大時,感受“停”的狀態,“0”在音樂中就表示要停一停,休息一下,學生對“0”有了一個基本的感受)
2、音樂游戲:“木頭人”表現休止符。
(1)師:讓我們和新朋友一起玩新的游戲吧,這個游戲也是葉老師小時候最喜歡玩的“木頭人”,你們玩過嗎?
(2)請一生簡單講述游戲規則。
(3)老師補充:今天,老師給這個游戲配上音樂,我們要聽著音樂玩,當音樂停止時,你就馬上變成“木頭人”好嗎?
(4)師彈音樂,邊彈邊唱(音樂可反復)
i i 5 5 3 6 5 3 2 1 23 1 0 ‖
(5)學生跟著音樂手舞足蹈(可做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也可同學間相互配合,音樂停止時,教室里的孩子馬上擺出了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可愛造型。
(6)生哼唱這一旋律,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時值。在“0”處,老師鼓勵學生用各種動作表示,用點頭、拍肩、打響舌……
(“木頭人”游戲是一個學生比較熟悉,又簡單易學的游戲,在課堂運用中,給其配上簡單的旋律,能讓學生把音樂和游戲結合起來,進一步用肢體語言表現休止符。)
3、在情境中演唱休止符
(1)師:正當我們玩得開心時,突然聽到一陣嘎嘎的叫聲,原來是曉曉家的小鴨子來了,它們也想來參加我們的游戲。
(2)出示圖片:一群鴨子在河里游著:
ga oga o ga ga ga o ‖
游在后面的鴨子正翹著小嘴說,等一等呀:
du o du o du du du o ‖
學生摹仿鴨子的可愛樣子學一學,進一步在情境中表現四分休止符
師:小鴨子上岸了,讓我們一起來數數看,來了多少鴨子?
四、歌曲教學
1、初聽歌曲《數鴨子》
2、生隨琴演唱
3、休止符“0”用鴨子叫聲“ga”來表示
4、邊演唱邊進行即興表演
五、 歌曲創編
1、師:從曉曉的村莊里回來,天色漸漸地暗了,星星們也探出了頭。
2、編創歌詞
藍藍的夜空中 許多
快來快來數一數 二四六七八
真呀真多呀
數不清到底多少 數不清到底多少
3、學生演唱自己創編的歌詞。
六、小結下課
聽著音樂,唱著歌,小朋友們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一節課下來,學生學會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教師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礎樂理課要上得輕松,學生也學得開心,課堂還很活躍。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這節課根據學生身邊的活動,從他們最熟悉、簡單的游戲――“吹氣球”、“木頭人”入手,并將游戲與音樂進行巧妙的溝通,在游戲中滲透基礎知識的學習,這節課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將某一特定的節奏或旋律融到他們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動作組合之中,孩子就特別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掌握的,但這對我們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對生活、對學生、對音樂學習規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養以及較高的教育教學技巧。
《數鴨子》教學反思 篇3
活動名稱:歌曲《數鴨子》
活動班級:大班活動設計背景:
《數鴨子》這首歌曲生動活潑,富有節奏感,歌詞淺顯易懂,深受幼兒喜愛,甚至許多幼兒聽著聽著便已會唱了,并且模仿小鴨子叫著。我抓住這一有利教材,對此曲進行改編成了二聲部合唱的游戲活動,并制成了電腦課件,提供給幼兒看圖創編小鴨叫聲,使幼兒在學小鴨叫聲中進行合唱,從而促進幼兒友好合作,感受歌聲和諧的美。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二聲部節奏配樂。
2、創編小鴨子的叫聲,探索二聲部節奏配樂,注意歌與節奏聲二合一協調統一。
3、充分享受音樂探索活動的快樂,體驗和聲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1、創編小鴨子的叫聲,探索二聲部節奏配樂。
2、促進幼兒友好合作,感受到歌聲和諧的美。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鴨子頭飾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小鴨子》音樂,幼兒舞蹈進場。
要求:兩兩合作舞蹈。(幼兒戴著頭飾)師:小鴨們,讓我們同好朋友一起去游泳吧。
二、學習歌曲:
(一)回憶歌曲《數鴨子》
引導幼兒看多媒體歌唱,要求唱出小鴨子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的聲音變化。
師:我們上次學過一首我們鴨子的歌,它的名字叫什么?
幼:《數鴨子》。
師:這首歌曲第一部分講了什么?
幼:小鴨子從遠處游來。
師:遠處游來小鴨子的叫聲有什么變化?
幼:越來越響。
(二)通過傾聽音樂,嘗試探索小朋友歌唱與小鴨子說話情節匹配。
師:小鴨子非常愿意和大家做朋友,說心里話,你們聽聽歌中哪些地方小鴨子和小朋友在一起說話(幼兒聽音樂后交流)幼A:小鴨子游過來后。
幼B:小朋友唱歌的時候。
評析:幼兒在背景音樂情景下,清晰回憶歌曲情節,想象小鴨們何時去和小朋友說話。
(三)幼兒創編節奏引導幼兒進行歌聲節奏二合一配樂演唱,體驗和聲的美。
1、引導幼兒創編節奏,嘗試與師配合“學小鴨說話”。
師:你覺得小鴨子會怎樣說話(幼兒討論后個別幼兒交流,教師根據幼兒創編的節奏點擊電腦,顯示節奏,師唱歌,幼兒集體學小鴨子說話,要求幼兒不受他人干擾,并且請幼兒說說融合的感覺。)幼A:嘎嘎|嘎嘎嘎|幼B:嘎嘎嘎|嘎嘎嘎|
2、幼兒選擇最喜歡的小鴨子說話節奏,邊看課件邊分角色配合。
第一遍要求看自己的聲部圖譜演唱。
第二遍要求歡快地演唱、說話,歌聲與節奏協調一致。
三、教師小結:
小鴨子說的話各種各樣真好聽,我們下次再來和他們說心里話吧!我們除了小鴨子是好朋友,還有其他更多的朋友,讓我們找個朋友玩個《猜拳游戲》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圍繞幼兒的興趣點,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各種小鴨叫聲,并有機結合電腦課件,初步幫助幼兒進行二聲部節奏配樂,感受音樂歡快的氛圍,激起幼兒情感共鳴和表現欲望,使孩子的內心情感自然宣泄出來。此外,在數鴨子合唱游戲中,“小鴨”與“小朋友”兩角色的情感交流、歌聲融合,更充分激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享受到了合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