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教案:《有趣的鵝卵石》
一、教育就是引導,導出是"引"的過程。教師要充分挖掘孩子的創作潛能,讓孩子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尋者、創造者。激發孩子的創作欲望,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充分感受自然的美。
二、利用自然物,美化校園和生活。
通過對鵝卵石的巧妙運用,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用創造性的眼光去發現美和創造美,從創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方案一、教學目標。
1、認識鵝卵石,了解其特點。
2、培養幼兒大膽運用多元化、夸張的表現手法,學習在石頭上作畫。
3、培養幼兒感受美的能力,鼓勵兒童在生活中要用創造性的眼光去發現美和創造美。
4、通過教學,使兒童不斷地觀察和想象,并運用多方面的嘗試和組合,提高孩子創造新形象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幼兒能夠大膽想象,并能在鵝卵石上作畫。
難點:擅于運用多種輔助材料進行創作。
三、教學準備1、形狀各異的洗凈晾干的鵝卵石。
2、石頭畫作品。
3、各色顏料、各色彩紙、橡皮泥、雙面膠、幼兒用剪刀、棉簽、排筆、抹布等。
四、教學設計(一)、啟發引導(激發創意)1、教師課前將教室布置成幼兒在江邊玩耍的環境。幼兒進入環境后自由玩耍,感受石頭。(配音樂)2、教師出示石頭畫作品,讓幼兒帶著問題仔細觀察。(課件展示)(二)、要點輔導(構思創意)1、欣賞作品,啟發想象,討論思考方法。
(1)、選擇鵝卵石啟發幼兒想象,利用鵝卵石的大小、形狀進行巧妙的構思和大膽的想象。
每位幼兒挑選一塊喜歡的石頭,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它的形狀像什么,可以變成什么?
(2)、幼兒討論,確定你根據卵石的形狀要制作出什么樣的作品,鼓勵幼兒別出心裁和與眾不同,加強幼兒的觀察和聯想。
2、選擇材料,構思作品。
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鵝卵石,挑選需要的材料,同伴間合作交流,既鼓勵幼兒獨立創作,也可充分發揮想象,用比較多元化的手法或比較夸張的手法創造出新形象,也可借助輔助材料做好作畫前的準備。
(三)、創作體驗(展現創意)1、幼兒可獨自創作,也可和小伙伴一起創作。
2、教師巡回指導,參與學生的制作過程。
3,、提醒幼兒在作畫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
(四)、探索玩法(感受創意)1、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向伙伴們做介紹,讓大家一起欣賞,學習玩法。
2、大家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