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魔術手套
活動目標:
1、根據已有圖形創造性的變化出不同的物體。
2、學習用同色系的顏色裝飾畫面。
3、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相互討論、合作游戲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幼兒對什么是同色系有一定的了解。
2、紅、黃、藍、綠示范用的手套四只、自制的色卡。
3、油畫棒,黑色水筆,幼兒繪畫用的手套。
4、魔術表演臺。
活動過程:
一 、游戲:手套變變變,引出課題。
教師出示一只手套,站在魔術臺后,吸引孩子的注意。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手套,它會變,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想)和老師一起念:“手套變、變、變!”這只手套就會變了。看仔細哦!
教師演示手套變魔術的小游戲。
師:剛才老師手中的手套變了幾次?變出了那些顏色?
(評析:幼兒很喜歡魔術表演,活動開始用這種形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魔術臺的搭建非常簡單,一張桌子,上放兩張幼兒小椅子,用一塊布罩住就可以了,都是平時生活中常見的,也為幼兒自己嘗試提供了經驗)
二、引導幼兒觀察手套顏色,鞏固對同色系的了解。
1、教師出示紅色的手套。
師:這是什么顏色的手套?(大紅色)想一想在紅色家族里還有哪些其它的紅?
幼:紫紅、玫紅、粉紅------
2、教師出示紅色家族的色卡,并進行總結:原來在紅色的家族里有許許多多深淺不一樣的紅。
(再出示黃、藍、綠三種顏色的手套,幫助幼兒鞏固同色系的概念。)
(評析:活動中教師從黑板上逐步引導幼兒觀察身上的衣服顏色,再到觀察教室內物品的顏色,為幼兒的思維提供了空間,調動了發言的積極性。)
三、引導幼兒觀察手套上的圖案,對所學過的圖形進行鞏固。
1、引導幼兒觀察黑板上四只手套,找出上面的圖形。
師:手套上畫了些什么?它們中間藏了些什么圖形?
幼:手套上畫了飛機、奶牛、眼睛-------它們里面藏了三角形、半圓形、長方形、圓形-------
教師總結:在圖形的四周用黑筆添畫添畫,這些圖形就可以變成動物、植物、還有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等。
(評析:這個環節中所有提問的話題都是幼兒比較有實際經驗的,所以教師只要適時的引導,幫助幼兒對已有經驗進行總結就可以了。)
2、擴散幼兒的思維,豐富幼兒想象。
師:如果請你來變,你會變出什么呢?怎么變?
3、請個別幼兒上前嘗試。
師:這只綠色手套上面的圖形還沒有漂亮的圖案呢,誰來把它打扮漂亮了?
幼兒操作后,教師總結添畫的方法,并提醒幼兒選擇同色系的顏色勾輪廓,使畫面更加美觀。
(評析:提出讓幼兒思考自己能夠變出什么,是對幼兒經驗的一個提升,是非常必要的環節。而請個別幼兒上前作畫時,教師在一旁就可以適時的說出作畫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即給示范的幼兒提供指導,也為下面的幼兒在作畫時起個鋪墊作用。)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師:小朋友你們想做一副漂亮的手套嗎?老師帶來了一面鐘,當長針指著x的時候,你們就要坐到前面來。
幼兒自選喜愛顏色的手套一副,進行繪畫。
(評析:幼兒選擇手套時,自己選擇喜愛的顏色去繪畫,有了自主的空間,但是教師要提醒選的時候要選一副,與生活經驗有了一次“碰撞”,在繪畫過程中,每只手套上有兩三個圖形給幼兒添畫,教師并不強調一副手套左右圖案一定相同,而是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想出不同的物體造型,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幼兒的主體性。使用鐘的意義在于使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時間概念,活動中注意力相對更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