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米勒《拾穗者》
教材分析:就作品本身來說,《拾穗者》是1857年由法國畫家米勒創作的一幅經典油畫作品。畫面描繪了秋收季節三名農婦在金黃色麥田中撿拾麥穗的情景。該作品運用了寫實主義的手法,繪畫風格簡單平淡,卻將平凡的事物賦予了一種偉大尊嚴的美感。畫面中幾個農婦在一片金黃色的麥田中,穿著粗布衣服,彎腰拾起地上的剩麥穗。遠處農夫們忙著將一堆堆麥子裝上拖車,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人與麥子有一種節奏美,在金黃色陽光的照耀下,勤勞的人們在忙碌工作,體現了一種自然又簡樸的田園之美。就其對幼兒的影響來說,幼兒美術教育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讓幼兒喜歡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并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對于大班幼兒來說,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也能透過畫面表層看到其中蘊含的思想與情感。通過對《拾穗者》的欣賞,幼兒可以感受到一種簡單樸實的自然田園之美,也能體會到其傳遞的一些主題思想,如勤勞節約的美德、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人與自然的和諧等等。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欣賞米勒作品《拾穗者》,從線條、色彩和構圖等著手讓幼兒感受畫面中溫馨樸實的自然美。2.鼓勵幼兒大膽欣賞和評價,發展幼兒對藝術作品的解釋和評斷能力。3.通過欣賞作品讓幼兒體會到勞動人民的艱苦生活,并將自己在勞動中的情緒體驗表現在美術創作中。活動準備:1.米勒作品《拾穗者》。2.秋收季節金黃色麥田的圖片若干。3.人手一套繪畫工具,包括紙、筆、顏料等。4.優美抒情的鋼琴背景音樂。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師出示秋收季節的麥田圖片,提問:這是哪里?是什么季節?你想到了什么?如果此時你在金黃色的麥田上,你會做些什么?二、欣賞名畫1.簡單介紹米勒法國有一個大畫家,他的名字叫做米勒。我們可以叫他米勒爺爺。他畫了一幅很有名的油畫,一起來欣賞一下。(出示作品)2.初步了解作品內容這是在哪里?畫面中有誰,她們在干什么?說一說你在畫面中還看到了什么?3.從美術角度欣賞作品1)你們覺得這幅畫畫的好不好看?哪里好看,為什么?2)畫面中的線條給你什么感覺,是柔和的還是很生硬的?3)畫面整體是什么顏色?三個農婦的頭巾以及身上的圍裙是什么顏色?這三種顏色在畫面中給你什么感覺?(關于對比色調)4)畫面近處有什么?遠處又有什么?他們的大小有什么區別?整幅畫看上去很真實,就像照片一樣,這就是寫實主義畫法,你看到的是什么樣子,畫出來就是什么樣子。4.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1)她們為什么要撿地上的麥穗?2)她們是怎么撿的,用什么姿勢?手和身體都是怎么做的?誰愿意來學一學她們的動作?你感覺怎么樣,是不是很累?3)勞動人民的生活是很艱苦的,她們勤勞節約,不浪費每一份糧食。看了米勒爺爺的這幅作品,你明白了什么?5.作品延伸1)如果讓你給這幅畫取一個名字,你會取什么?2)米勒爺爺個這幅畫取名叫做《拾穗者》。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三、幼兒創作1.你在幼兒園或者家里都做過什么勞動?當時的心情怎么樣?2.如果讓你在這一片金黃的麥田中勞動,你會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畫下來。四、幼兒作品展示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畫了什么。并將全體幼兒的作品展示在主題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