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靴子》教案(精選2篇)
《神奇的靴子》教案 篇1
《神奇的靴子》這個美術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使幼兒在主動的觀察和討論中,由對靴子形狀的粗淺認識,逐步了解靴子的結構和變化,感受靴子的神奇,利用ppt手段,讓幼兒主動獲取信息,體驗創作的樂趣。整個活動的成功之處體現了以下特點:
1、選擇了一個有價值的切入點。這個活動源于幼兒生話,深受大班幼兒的喜愛。該活動以靴子為載體,引導幼兒想象,注重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找到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切入口。
2、提供了一個富有童趣的材料。巧妙利用ppt,使幼兒很快掌握作畫靴子的要領,動態層次的靴子變化,不僅使作品生動有趣,更重要的是,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萌發作畫的愿望和興趣。
3、設計了一個層次清晰的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條理分明、層次清晰、環環相扣,逐步推進、水到渠成。在整個活動中,幼兒主動觀察、討論、發現、感受、創作,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得到了一種新的藝術體驗和快樂,受到一次美的熏陶。自我欣賞作品使幼兒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互相欣賞作品又使幼兒繪畫水平得到共同提高。幼兒自始至終興趣濃厚。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ppt制作的畫面可以更清晰、生動些,需要后期繼續的完善。
2、幼兒在作畫時還不夠大膽,平時要給他們更多自由作畫、創作的機會。
3、在引導幼兒觀察變形的靴子時要著重強調靴子的變形部位,以及靴子的四個結構組成。以便于幼兒后面變形靴的創作,不至于脫離靴子的本身。
《神奇的靴子》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在觀察了解靴子特征的基礎上,夸大并任意變形靴筒或靴面,啟發幼兒觀察想象,引導幼兒大膽的進行創造性作畫,并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2.發展幼兒觀察、求異和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3.鍛煉強化意識,體驗無拘無束創造作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引題,認識靴子
1. 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靴子(p1),你們來看看,靴子是什么樣子的?
2. 教師總結靴子靴筒、靴面、靴底結構特征。
(二)靴子的變形
1. 靴筒變形(p2-p4)
2.靴面變形(p5)
3. 幼兒操作,自由選擇教師已畫好的靴筒或靴面,畫出形狀奇特的靴筒或靴面。
(三)啟發創造作畫
1. 幼兒自主講述
師:來看看我們變得奇特的靴子吧。哇,太有意思了,每只靴子都不一樣呢!你最喜歡哪只靴子?
2. 啟發想象(根據幼兒的選擇或回答)這只靴子可以變成什么?(轉換各個方位)可以變成什么?
3. 請幼兒創造作畫
師:你們創造的靴子太神奇了,而且每個小朋友對每只靴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創意。現在,老師請你們選一只你喜歡的靴子來變一變,可以選別人的,也可以選自己的喜歡的,或者重新自己再變一個,看看誰能把這些奇妙的靴子變得更加出人意料,畫完了,我還要請你們用完整的話,把自己的想法、畫出的內容說一說,編個小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
4. 幼兒作畫,教師協助指導
(四)互動評價
1.幼兒自主講述畫面內容。
2. 請同伴評價: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
3. 教師肯定幼兒的創造,鼓勵再創作。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大班寫意繪畫教學活動,在一雙鞋子的三個部分,分別是靴面、靴筒和靴底的變化產生的一節變形活動。在活動中,有兩次想象過程,第一次是對靴子的其中一部分進行創意,第二次想象是讓孩子在第一次的基礎上進行想象添畫。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有的孩子把靴子變成馬車、手表、巨人的靴子等,整節活動輕松自在,由于孩子對寫意接觸的較少,個別孩子在作畫時,比較膽怯,還沒有充分進行想象,這是在今后的寫意課程要多多加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