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螃蟹(通用2篇)
大班美術:螃蟹 篇1
活動目標1、能用濃淡不同的墨以及毛筆的不同部位勾畫螃蟹身體的不同部位。
2、喜歡水墨畫活動,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毛筆、宣紙、國畫顏料、墨汁、調色盤、毛氈
活動過程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掛圖,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掛圖):“畫面上有什么?它們在做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身體和腳的顏色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螃蟹的外形)
(2)教師根據幼兒討論結果小結:“螃蟹有個大大方方的身體,在身體的頂端有兩只大大的鉗子,身體的兩邊各有四只細細的爪子;身體的顏色淡淡的,而鉗子和爪子的顏色則是深深的。”
2、師生共同討論墨的濃淡變化以及螃蟹身體各個部位的畫法。
(1)教師:“螃蟹的身體淡淡的應該怎樣畫?用毛筆的哪一個部位畫比較合適?鉗子和腳呢?”(引導幼兒討論墨的濃淡以及毛筆的運用方法)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加入的水越多墨就越淡,側鋒可以用來畫較大的圖案,而筆尖筆鋒呢個則適合畫細小的部分。
(3)幼兒嘗試并討論繪畫技能。
3、教師指導幼兒創作。
(1)教師應鼓勵并幫助幼兒用深淺不一的墨勾畫螃蟹的不同部位。
(2)教師應提醒幼兒在用側鋒畫螃蟹鉗時,落筆要輕、速度要快,以免墨被暈大。
(3)教師應指導幼兒在用筆尖畫爪子時,一定要將筆尖立起,只要輕輕地勾畫即可。
4、欣賞與評價
(1)教師應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供幼兒欣賞討論。
(2)教師請幼兒說說他覺得畫得最好的螃蟹,并說出理由。
大班美術:螃蟹 篇2
一、說設計思路
對于水墨畫活動《螃蟹》的活動設計,我主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目標適切性
從一堂課的效果來看,我的目標涵蓋了兩個方面,首先是技能方面的要求,我考慮到幼兒接觸水墨畫的機會不多,所以主要希望能夠達到的是對螃蟹外形的掌握和基本的外部特征的一些基本的畫法。這些畫法是水墨畫的基本技能,也符合幼兒的實際水平。其次,是情感方面的要求。在幼兒時期的水墨畫學習主要是要培養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幫助幼兒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鋪墊上濃厚的情緒底子。這兩條目標通過這一次的活動,我相信一定能夠很好的達到!
(二)幼兒適合性
由于幼兒生理因素的影響,大班的孩子在在學習水墨畫的過程中,以成人的要求來完成是超出他們的能力范圍的。但是,幼兒對于簡單基本的水墨畫的技巧完全能夠掌握。因此,幼兒完全具有完成這一次活動的條件。另外,在一次藝術的欣賞課上,大班的孩子對于水墨畫這一特殊的傳統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一次的教師示范事物之后,孩子們更是有了強烈的學習水墨畫的要求。基于以上的原因,在幼兒的方面,這次的水墨畫的教學可謂是水到渠成。
(三)環節遞進性
在設計具體的教學環節時,我考慮到幼兒的水墨話基礎,在環節的設計上依照難度和繪畫的技巧逐步的設計。首先,從繪畫作品的過程來,我依照先大后小,先主要后次要的順序,幫助幼兒能夠更好的完成作品。其次,從教學的過程上看,第一步是要認識螃蟹,首先利用情境的模式,請幼兒總結螃蟹的特點,幫助幼兒建立螃蟹的基本形態認識。第二步是要會畫螃蟹,利用ppt的形式將這一繪畫的過程通過邊說邊動的方法展現出來,接著再教師與幼兒共同的示范,幫助幼兒將螃蟹的基本畫法和順序再進一步的進行梳理和鞏固。第三步則是要讓螃蟹動起來,從剛剛開始的示范畫的單一的螃蟹,到完整的范畫和ppt的動態的螃蟹,讓幼兒建立對整體構圖的理解,幫助幼兒的整個作品的完成。
二、教學活動
教案要點
說課要點
一、活動目標
1.掌握螃蟹的外形特征,并能大膽表現螃蟹的各種動態。
2.感受濃淡墨變化帶來的藝術美感。
一、說活動目標
第一點目標從技能技巧出發,根據幼兒的特點,目的是要讓幼兒學會水墨畫螃蟹的方法。
第二點目標從情緒情感出發,希望通過一次的活動,讓幼兒產生對水墨畫的濃厚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重點:螃蟹的基本形態,比如螃蟹腿的彎曲的方向。
難點:不同方向的螃蟹的不同動態的表現。
二、說重點難點
對于幼兒來說,這節課的主要的需要完成的地方就是掌握螃蟹的形態,而幼兒對于這八條腿的朝向的問題是整個螃蟹的畫法中最難以掌握的。
而不同方向的螃蟹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能會對部分的幼兒有所阻礙。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導入語:“你們有沒有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呀?今天,也有一個好朋友找不到他的媽媽了,我們來猜猜他會是誰呢?”
2、謎語:“一面大鼓,八條細腿,兩把剪刀頭上舞,生來最愛橫著走,嘴里泡泡老是吐。”
3、ppt出示蠟筆畫螃蟹
l 預設追問1(幼兒已經能夠猜出是螃蟹):我們來一起看看,是不是螃蟹呀?
l 預設追問2(幼兒未能猜出是螃蟹):那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到底是誰呢?
4、ppt演示螃蟹的變化
教師:看看蠟筆畫螃蟹變變變,變成什么樣的螃蟹呢?
二、示范講解
1、觀察ppt范畫1:(意圖:觀察基本外形特征)
l 過渡語:今天小毛筆要幫助小螃蟹來找媽媽了,那我們來告訴小毛筆,螃蟹長什么樣吧!
l 重點提問:那螃蟹的那個部位最大呀?細細的腿長在身體這三條豎線的哪兩邊?兩只大蟹鉗在中間還是兩只小眼睛在中間?細細腿上有小爪,(細細腿上的小點就是小爪)在哪里?向哪里彎?螃蟹什么地方用了重重的濃墨?
l 小結:出示ppt2(根據兒歌步驟逐一出現各部位)
l 兒歌:小毛筆,123,變出一個大蟹殼,身體兩邊長細腿,向著身體后面彎,尖尖小爪輕輕點,兩只大鉗頭上長,中間兩只小眼睛。
2、師幼示范:(教師繪畫主體部位,幼兒嘗試畫八條細腿)
l 兒歌:小毛筆,躺下來,從左到右123,變出一個大蟹殼,小毛筆,站起來,身體旁邊長細腿,向著身體后面彎,輕輕一點小尖爪,兩只大鉗力氣大,躺下重重畫一筆。小螃蟹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大鉗上的大剪子和亮亮的小眼睛,所以呀,現在小毛筆要變化啦,喝一點濃墨,給螃蟹畫上尖尖的大剪子和小小的兩只眼睛。
3、觀察ppt4(意圖:觀察螃蟹不同動態)
l 導入語:媽媽找到了,小螃蟹真開心,都從四面八方爬過來了,大家一起開開心心的做起來游戲。請你們看一看,從不同方向過來的小螃蟹的身體和腳是怎么樣的?都一樣嗎?這只螃蟹是從哪里來的?
l 重點提問:小毛筆畫不同方向的螃蟹時身體的方向一樣嗎?
l 小結:小毛筆畫不同方向的螃蟹時,躺的方向不一樣,畫出來的螃蟹也不一樣。
三、創作表現
1、創作要求:還有許多的小螃蟹沒有找到媽媽,現在,你們的小毛筆要幫助小螃蟹找媽媽啦!告訴小毛筆,從不同方向爬過來的小螃蟹是怎么畫的哦!
2、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正確的運用筆鋒和注意濃淡墨的變化。
四、欣賞交流
1、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2、ppt展示魚、蝦、蟹等水墨畫作品。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通過情境的導入,讓幼兒很自然的聯想到螃蟹,同時也是對螃蟹的外形特征的一個提示。
第二環節:通過各種方式方法讓幼兒對螃蟹的外形特點有完全整體的掌握。
要點:要在示范的過程中同時幫助幼兒提示水墨畫的基本技巧。
要點:幫助幼兒仔細的觀察,從不同方向過來的小螃蟹是不是一樣?哪里不一樣?
第三環節:通過教師與幼兒的共同觀察和總結、演示,讓幼兒操作,完成水墨畫螃蟹作品。
要點:提醒幼兒注意墨汁的使用和握筆方法、濃淡墨的運用。
第四環節:通過整理、欣賞,提升幼兒的水墨畫經驗,同時能夠提升幼兒對于水墨畫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