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fā)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及大膽講述的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以及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重難點分析:
重點: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難點:通過觀察比較,大膽地交流關(guān)于名字的故事。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小紙片(把幼兒的姓與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讓幼兒能分清)分成四行貼在大黑板上;《百家姓》的書;家長采訪錄音《名字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尋找名字,引起興趣。 (用時5分鐘)
提問:請你們猜猜這些小紙片上寫的是什么?(幼兒的名字卡片排成
排,做好標記)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引導幼兒用“我的
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我叫”的句子響亮、神氣地來表達)
(二)展開:(用時20分鐘)
1.尋找“姓”的秘密。(用時6分鐘)
提問:這些名字都一樣嗎?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什么?你們的姓是
怎么來的?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個字改掉呢,為什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姓嗎?(幼兒舉例,教師出示相應姓氏的卡片,建議以“擂臺賽”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指導語:我們的祖國真大!一共有十幾億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一般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就是姓,大多數(shù)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媽媽姓,那么多的姓我們就叫他百家姓。(出示《百家姓》的書) 2.教師講述“名字”的故事。(用時8分鐘)
(1)了解“名字”的組成。
提問:名字共有幾個字?
總結(jié):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第一個字是姓,有的名字都
是有兩個字或者是三個字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4個字組成的。
(2)教師講述“錢鐘書”名字的故事。
指導語:提起名字,老師想起一個人,他就是錢鐘書。錢鐘書是一個精通
文學、歷史的大學問家。你們知道他為什么叫錢鐘書嗎?
3.幼兒講述自己名字的故事。(用時6分鐘) (1)幼兒互相說說自己名字的小故事。
提問:誰知道你們的名字是怎么來的,有什么小秘密嗎?
(2)播放采訪部分家長的錄音。
小結(jié):原來我們的爸爸媽媽不是隨隨便便給我們?nèi)∶模瑹o論是取名
的過程,還是名字的變化,都是有一定意義的,都包含著父母、親人對我們的關(guān)愛、深情,表達了爸爸媽媽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愿。
(3)啟發(fā)幼兒說說自己對家人的美好祝愿,引導幼兒學會感恩。
(三)結(jié)束 (用時5分鐘)
1.全班幼兒在一張大紙上簽上自己的名字,簡單裝飾后張貼在活動室門口,讓家長們欣賞幼兒的集體簽名。也可請幼兒當講解員,為更多的家長講述自己名字的故事。
活動反思:
近期我們進入主題活動《不一樣的我》,活動的開展時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qū)別于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并借助社會評價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名字的故事》這活動就是一個例子。星期一我們上《名字的故事》,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發(fā)通知請家長把孩子名字的由來寫在紙上再對孩子講一講。因為人的名字是最平常的,但平常的名字往往包含不平常的意義,因此,名字背后還會蘊涵著一個個溫馨的故事。《名字的故事》這一活動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并且感受家庭的溫馨,體會家人對自己寄予的愛和希望,讓他們懂得家庭是個溫馨的港灣。活動分為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讓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自己的名字;第二部分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及其背后的小故事。在活動中第一部分孩子們說的非常踴躍,氣氛非常好;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也是重點部分,卻不怎么理想。只有一小半孩子能說出自己名字的含義和背后的小故事,讓家長幫忙寫在紙條上也只有二三十個,因此造就這尷尬的情況。這是我這個老師工作沒做好,事先對這個活動的意思沒講清楚吧。不過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也學到了好多的知識,知道了名字是我們每個人要接觸到的,學習、工作;不管做什么作業(yè),都必須要寫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他代表了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