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大班社會教案(通用4篇)
家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設(shè)計背景
現(xiàn)在的小朋友非常缺少愛國教育,對自己的國家了解很少,也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民族,通過了解中國的民族狀況,讓小朋友們?yōu)樽约簩儆谥袊@個大家庭而驕傲自豪,并通過此活動了解自己是屬于什么民族這一基本情況。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的民族狀況,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2、感受描繪民族服飾美的快樂。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每個民族都喜歡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服飾特點是什么。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少數(shù)民族》;
2、圖畫紙,鉛筆,油畫棒,彩色筆等繪畫工具;
3、幼兒活動前對中國民族狀況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 、說一說:中國的民族
(1) 教師:中國有多少個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我們周圍生活著哪些民族?
(2) 教師:你能說出幾個民族的名字?知道他們有什么風俗習慣嗎?他們喜歡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二、 做一做: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少數(shù)民族》第1頁,用線連一連,看看各個民族喜歡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三、 畫一畫:
(1) 閱讀幼兒用書《少數(shù)民族》第2-4頁,進一步了解藏族、維吾爾族和傣族的風俗習慣。
(2) 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各民族的狀況,并做出小結(jié)。
(3) 在藏族、維吾爾族和傣族三個民族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民族服飾幼兒動手繪畫,進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樣民族服飾的美。
(4) 將小朋友繪畫作品放在學習園地,大家一起欣賞評論。
小朋友們對少數(shù)名族很感興趣,但是活動準備不充分,沒有讓家長和小朋友提前查閱資料,活動組織的時候也只有極少數(shù)小朋友知道少數(shù)民族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屬于哪個民族。
家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家的溫暖,產(chǎn)生愛家的情感。
2、能夠大膽和同伴交流,講述自己的想法。
3、樂于和同伴說說愛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樂。
活動重點:能夠大膽和同伴交流,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感受家的溫暖,產(chǎn)生愛家的情感。
活動準備:音樂、家庭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家”,提問:“你喜歡自己的家嗎?”“你最喜歡家里的什么?為什么最喜歡它?”請幼兒逐一講述自己愛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樂。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人或?qū)櫸锘蛭锲坊蛲婢呋蚍块g。小朋友都愛自己的家,我愛我家。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朗誦詩歌《家是什么》。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教師小結(jié):媽媽用勤勞的手把家里整理的干凈、漂亮,讓家人感到很溫暖;爸爸用堅實的肩膀撐起一把保護傘,為家人擋風遮雨,讓家人享受幸福和快樂。所以說:家是媽媽溫暖的手、是爸爸寬闊的肩膀。
2、“除了詩歌里所說說的,你感覺家還是什么?”
3、幼兒自由思考,可以和同伴相互討論。
4、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進一步感受家的溫暖,加深愛家的情感。
5、理解廣義的家,引導幼兒關(guān)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家人在一起特別的溫馨,小朋友們和老師在一起組成了大一些的家——大三班。”“所有的中國人團結(jié)在一起組成了更大的家——中國。”由小家聯(lián)系到班級、國家,將感情升華到新的高度。
6、引導幼兒關(guān)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幼兒相互擁抱,感受相互的愛。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小結(jié):我們愛自己的小家,也愛我們的大家。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我愛我家!
家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qū)θ祟惡蛣又参锏闹匾浴?/p>
2、了解地球的災難及簡單的原因。
3、愿意為保護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活動前收集過關(guān)于地球災難的故事、圖片等資料并初步了解原因。
2、關(guān)于地球災難的圖片若干。
3、將各種資料和圖片制成PPT。
4、地球儀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地球儀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看,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地球儀)"小朋友知道我們生活在哪個星球上嗎?"(地球上)"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像這個地球儀一樣是圓圓的,除了我們?nèi)祟悾厍蛏线有什么?"(動物,植物)教師小結(jié):地球上不僅生活著我們?nèi)祟悾有各種動物,植物也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
2、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交流、了解地球的災難。
(1)"人類,動物、植物都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上有許多災難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傷害和威脅,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那些災難。"教師出示海嘯、地震、雪災、干旱等圖片,讓幼兒觀察。
"海嘯、地震、雪災、干旱這些災難是自然災難,是我們?nèi)祟悷o法避免的。但是有些災難是我們?nèi)祟愖约涸斐傻模覀円黄饋砜纯矗胂肴绾蝸肀苊鉃碾y的發(fā)生。"
(2)教師出示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氣污染、冰川融化等圖片,讓幼兒觀察。
"這里的森林怎么了?動物會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人類亂伐樹木)"這里的河流怎么了?水里的魚會怎么樣?
"看看圖上的天空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會這樣?"幼兒討論、交流。
(3)"森林沒有了,水變黑了,空氣被污染了,人類會怎么樣,動物會怎么樣?"(會生病、生命受到威脅)
教師小結(jié):由于人類不注意保護地球,亂伐樹木、亂扔垃圾、排放廢氣、污水,造成森林變小,水土流失,水域和空氣被污染;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脅。
3、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如何保護地球。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為了讓人類、動物、植物有一個美麗的家園,我們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地球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幼兒自由討論。
如:不亂扔垃圾,不往河里排污水,不向天空排廢氣,節(jié)約用水,多植樹,把垃圾分類處理等。
"怎么讓大家都了解地球的災難,都去保護地球呢?"教師出示圖片、資料,引導幼兒制成展板。
"我們可以把這些圖片制成展板讓大家都來參觀,讓大家知道保護地球是每個人的責任,讓大家都來保護地球。"
4、體驗活動:給垃圾分類。
"小朋友看這里有許多垃圾,但這些垃圾并不都是沒用的,有的還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廢紙可以搗成紙漿后做再生紙,飲料瓶可以種花或者做簡易筆筒,。回收垃圾不僅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還可以保護資源,是保護地球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現(xiàn)在請小朋友給垃圾分類吧!
"教師出示兩個垃圾桶,讓幼兒分類。
"幼兒園里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垃圾,我們帶著垃圾桶去回收垃圾吧!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參與積極,思維敏捷,從故事到實際生活,孩子們都知道平常我們就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提倡低碳生活、多種樹木和花草等等。這樣我們的地球才會美麗。
家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閱讀的快樂,初步懂得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解決問題。
2、理解圖書內(nèi)容,知道房子及房子的各部分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3、學習從左往右、從上往下閱讀圖書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故事書《你的家、我的家》。(參考幼兒課本)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出示第一頁和第二頁的上面部分。
——師:你們有房子住嗎?我們都有房子住,小熊和小兔卻沒有。你們猜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二、閱讀圖書。
1、嘗試閱讀:幼兒倆倆結(jié)伴坐一起,嘗試閱讀圖書。
2、共同閱讀。
(1)利用課件講述故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強調(diào)閱讀的基本技能:從左往右,從上往下圖文結(jié)合地看。
(2)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主人公遇到了下雨天,他們是怎么解決的?
——主人公遇到了刮風的天氣,他們想到了什么呢?
——主人公為了方便出入,需要給房子安裝什么?
——有了房子之后,主人公害怕淘氣鬼拿走東西,他們是怎么做的?
——肚子餓了,要吃飯,所以房子里面需要建廚房。
——哎呀,我們要大小便,還需要一個什么空間呢?
——請小朋友想想,一個舒適的房子,還需要什么空間呢?
小結(jié):房子可以為我們遮風擋雨,而且它的各部分都有不同的作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我們?nèi)祟愐郧耙彩菦]有房子住的,遇到了各種問題,我們?nèi)祟愊裥⌒芎托⊥靡粯樱粩嗟貏幽X筋,所以就有了現(xiàn)在這么舒服的房子。只要我們肯動腦筋,以后還會有更舒適、更方便的房子呢!
3、歸納閱讀:與幼兒一起完整地閱讀一遍。
三、擴展想象:
——小熊和小兔可能還會遇到什么問題呢?它們的房子又會有什么變化呢?
——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畫出改變的房子。
——鼓勵幼兒上臺分享自己的作品。
區(qū)角活動
游戲益智區(qū):將拼插玩具放在游戲區(qū),讓幼兒搭建“房子”。
語言區(qū):將幼兒課本放入語言區(qū),引導幼兒自主閱讀。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將各種各樣的房子貼在主題展示區(qū),供幼兒欣賞。
家園互動
家長可以跟幼兒一起參觀一些建筑博物館,看看以前的房子是怎么樣子的。
隨機教育
當刮風、下雨的時候,讓幼兒回憶一下故事,鞏固房子各部分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附錄:房子的代名詞
宮: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廟,前者如:故宮,后者如:雍和宮。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寶殿,后者如:太和殿。
室:房屋或內(nèi)室。前者仲長統(tǒng)《昌言?理亂》有句:豪人之室,連棟數(shù)百。后者《禮記?問喪》有句:入室又弗見也。
府:舊指大官、貴族的住宅,今指國家元首辦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賈府,后者如:總統(tǒng)府。
邸:高級官員的住所,如:官邸。
宅:居住地方。《韓非子?詭使》有句:無宅容身。
廂:正房兩側(cè)房屋,如:西廂房。
宇:屋檐,后泛指房屋。《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句:各安其宇。
院:院子,如:四合院兒。
牌坊:上刻題字宣揚忠孝節(jié)義,標榜功德的門洞式建筑。如:貞節(jié)牌坊。
闕:宮廟、墓門前記官爵、功績和裝飾之用的雙柱樓觀,如:宮闕。
塔:用來藏舍利和經(jīng)卷的建筑,以方形、八角形為多,如:大雁塔。
剎:佛塔和佛寺的統(tǒng)稱,即佛教的寺廟,如:古剎。
寺:僧眾供佛的處所,如:少林寺。
廟: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賢哲的處所,如家廟、土地廟、孔廟。
祠:比廟規(guī)模小一些的建筑,如:宗祠。
觀:道教的廟宇,如:白云觀。
庵:尼姑住的佛寺,如:尼姑庵。
陵:帝王的墓地,如:明十三陵。
城:都邑四周防御的城垣,如長城。
堡:圍有土墻的城鎮(zhèn)或鄉(xiāng)村,如吳堡,讀“補”音。
亭:有頂無墻的小型建筑,如:醉翁亭。
壇:古代舉行祭祀、誓師等大典用的臺,如:天壇。
樓:二層以上的房屋,如:岳陽樓。
榭:建筑在臺上的房屋,如:水榭。
閣:四周設(shè)欄桿回廊的樓,如:滕王閣。
廊:屋檐之下的過道,如:九曲回廊。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室,如:惜抱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