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聲謝謝》教案(精選5篇)
《說聲謝謝》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活動和體驗,知道當接受了別人為自己提供的服務或幫助后,要表示感謝。懂得對勞動者的尊重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感謝,更重要的是尊重他們的勞動,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2.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習慣的教育,初步滲透愛的教育。
3.初步學習運用觀察、訪問等方法進行簡單的社會調查,并把所調查到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在同學中交流。
教學準備:
1.學生在課前準備短小的文藝節目。
2.調查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接受別人的感謝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們對別人表示感謝和尊重的方式。
3.準備相應的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體驗謝謝
1.(cai出示溫馨和諧畫面渲染課前氣氛)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美的畫面,接下來有一位同學將給我們帶來一段美的音樂,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請事先準備的一個同學表演節目,同學鼓掌。)
師:(問表演的同學)你表演完后說了聲……,你為什么表演完了要說謝謝呢?
。▽W生回答)
師:(問鼓掌的學生)你們為什么要鼓掌?
2.師:是呀,當別人對你鼓掌對你表示鼓勵時,你要說謝謝,那么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時候還要說謝謝呢?(出示課題)
(老師適時引導總結板書:服務 幫助——需要謝謝)
3.cai播放“感謝”畫面。
師:看到這感人的一幕幕,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呢?
師:是呀,一聲聲感謝溫暖了人們的心,它象一座座溝通人與人之心靈的橋梁,使我們彼此的心貼得更近了。
【活動二】調查采訪 感悟謝謝
1.師:今天,五月二十日,一個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你們說謝謝了嗎?
2.師:老師想知道你平時得到過別人的感謝嗎?說一說當別人對你說謝謝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為什么?(學生回答)
師:是呀,當得到別人的謝謝時,你的心中特別高興,也特別自豪,因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勞動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其實不光是你,老師也是這樣。那么工作在不同行業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為我們提供著幫助和服務,他們得到過別人的感謝嗎?課前我們進行了調查,有的一個人進行調查,有的幾個人小組合作調查,趕緊把你們的發現在小組內說說吧!
師:來展示自己結果的小組,首先要介紹自己的調查方法使什么?并用自己的話介紹調查內容和結果,在座的同學,都是評委。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許多星,看看哪一組奪星最多。
(學生匯報各組的調查結果)
。ń處熯m時地總結板書:尊重 理解——學會謝謝)
3.師:調查的方法很多,結果的呈現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今天劉老師還特地請來了一位你們既熟悉又陌生的阿姨,進行一場現場采訪。要求你們的采訪要跟我們今天的主題有關,而且設計的問題要跟阿姨的工作有關,趕緊在小組設計一下采訪提綱吧!
(進行現場采訪,模擬清潔工工作,談感想)
師:(對阿姨)和同學說了這么多,你有什么心理話要對我們同學說嗎?
師:同學們,聽了剛才阿姨的心理話,看了剛才的調查報告,你們又有什么象說的?
【活動三】情景表演 學會謝謝
1.師:老師這兒有一個小朋友,他也常常在說謝謝,你們看他真的會謝謝嗎?
。╟ai出示學生生活場景)
師:看了這個學生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分小組自己選擇一個小片段表演出來。(小組活動,設計場景表演)
師;哪一組先來,學生表演老師適時地提問:為什么你會這樣做呢?
2.師:看來我們對人表達感謝的方式還有很多種,你們還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來表達你內心的感激之情呢?(學生回答)
3.總結: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得到別人的幫助,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學會感謝,一個眼神、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動作,無處不閃現著愛的火花,讓我們將這份愛不斷傳遞,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生活中將處處充滿親切的問候和真誠的感激,讓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樣充滿愛的和諧家園中生活、學習!
。ǔ鍪景鍟簜鬟f真誠愛意 享受和諧生活)學生起讀一遍。
4.課后延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自己的親人、朋友、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表示感謝。
《說聲謝謝》教案 篇2
。ㄈ私绦抡n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第三單元 生活不能沒有他們
第三課 說聲“謝謝”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生活和體驗,知道當接受了別人為自己提供服務和幫助后,要表示感謝,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使之能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做到心中有他人。
2.通過采訪、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學會感謝、學會做人。
3.初步學習運用觀察、訪問等方法進行簡單的社會調查,并把所調查到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在同學中交流。
二、教學過程:
(一)創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引出"謝謝"
抽一名同學表演節目,唱歌或講個故事。讓其他同學感受到輕松。
小結:剛才我們用掌聲對這位同學表示感謝,是因為他給我們帶來了優美的歌聲,帶來了快樂。那么生活中還有那些時候要說謝謝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教師板書:3.說聲"謝謝")
。ǘ┱勗捊涣,初步感知"謝謝"
我們先來探討一下,在什么時候要說"謝謝"?同桌兩個人或者前后桌四個同學在一起討論討論,互相說一說,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謝謝?
。ㄗ寣W生充分討論,然后抽人在班級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讓學生理解更深。)
當學生語塞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幾種情景:⑴、公共汽車上讓座。⑵、當你忘記帶學習用具時,其他同學借個你時。⑶交警給我們一個良好的交通秩序。⑷、老師交給我們很多的知識。等等。
小結:剛才同學們討論了在什么時候說"謝謝",請同學們用詞語來概括一下,我們到底在什么時候說"謝謝"?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并適時板書:幫助、服務--說聲"謝謝"
。ㄈw驗謝謝
過渡:當我們在得到別人幫助、服務、照顧等情況下,要對別人說聲謝謝。那么,這一聲謝謝要表達一種什么情感呢?下面,我來討論為什么要說謝謝。
1.創設情景:一個同學的筆掉在地上,老師幫他撿起來了,他隨即說了聲"謝謝"。針對這一幕,老師激動地說:孩子,老師只是隨手幫你建起了筆,你卻心存感激,向老師說了聲"謝謝",你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聽到你的這聲謝謝,老師心里真高興!
引導:同學們,你們有過和老師一樣的情況嗎?你平時得到過別人的感謝嗎?說一說別人對你說聲謝謝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可以表演,講故事,或者結合生活實例來說等)
。ń處煱鍟嚎隙ā⒆鹬--學會"謝謝")
小結:通過剛才的表演,我相信同學們對為什么要說謝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ㄋ模┎稍L,辨析,感悟謝謝
1.同學們,今天我們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我們應該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懷);你每天能夠按時上學,應該感謝(父母的辛勞);你從一個無知的孩子變成一個懂事的優秀小學生,應該感謝誰呢?
師:對,應該感謝老師。那我們今天就做一回小記者,來個現場采訪,采訪你的老師和聽課的老師,采訪中要做好記錄,等一會兒在班上交流。注意采訪時的禮貌用語。
教師可以給學生提示幾個問題:(課件出示)
1.您每天大約工作多長時間?辛苦嗎?
2.您覺得您的工作枯燥嗎?
3.工作中,您最大的快樂是什么?
4.當別人對您說謝謝的時候,您有什么感受?
2.談采訪體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說)
3.同學們,在學校里,老師孜孜不倦地教育我們成人,毫不吝嗇地交給我們知識,雖然有時老師批評了我們,但這都是為了我們呀!通過這節課,相信你能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
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對老師們說聲"謝謝"。
4.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采訪對"謝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是不是說聲"謝謝",就可以表達自己對別人的尊重和謝意呢?我們來看下面的這幾個小朋友做的對嗎?(課件顯示)
總結:同學們,"謝謝"不僅僅是一句口頭的話語,他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感受,是做人的基本禮節。這一聲"謝謝",充分表明了你對別人付出勞動的肯定和尊重。
。ㄎ澹┱n堂總結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是個禮儀之邦,學會謝謝不僅是一種基本禮儀,更是我們應該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在以后的生活中,在別人為我們提供服務和幫助時,我們要發自內心地對他說一聲"謝謝",以表達對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只有我們理解并尊重別人才能得到更多的人的幫助和服務,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將這份感激和愛不斷傳遞,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說聲謝謝》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本節課與上一課緊密相連,也可以作為第二課的延伸,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和行為。教材中通過觀察、生活反思和調查等,使學生認識到哪些時候應該向為自己服務的人表示感謝。同時,讓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換位,突出向提供服務的人表示感謝的意義及表示感謝的更多方式。在調查活動中學生培養了社會實踐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學生通過活動和體驗,知道當接受了別人為自己提供的服務或幫助后,要表示感謝。
2、能力目標:養成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初步滲透愛的教育。知道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懂得對勞動者的尊重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感謝,更重要的是尊重他們的勞動,調查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接受別人的感謝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們對別人表示感謝和尊重的方式。
三、重、難點
懂得向對自己提供服務或幫助自己的人說謝謝的意義,并養成尊重他人的優秀品質。
尊重他人不僅是說聲“謝謝”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勞動。
四、說學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根據本單元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落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引領學生進行課外調查實踐、反思、,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這有助于學生理解本課內容。
五、教學理念
本單元重點對學生進行認識社會的教育,同時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本課更在前兩節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認知和行為,從而為學生走向社會服務。課上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通過回憶、體驗,交流等方式完成教學,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童話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在故事中設置懸念,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使得課題在學生的思考中很自然的引出。
(二)活動明理
1、回憶生活中的“謝謝”(學生回憶并講述)
老師適時引導總結板書:得到幫助——謝謝
一聲“謝謝“在生活中是常見的,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這個環節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充分調動和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引起學生對生活中的”謝謝‘的關注,為后面做鋪墊。
2、教師采訪學生:當你為別人做了事別人向你說聲謝謝后,你是什么感受?最好舉個例子說一說。
這個環節我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為學生創設學習和活動情境,讓他們在活動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經驗,獲得內心體驗。這些活動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感受生活中的服務
剛才,同學們都談到得到別人幫助后應該說謝謝,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時候我們也應該說聲謝謝呢?請大家觀看視頻,你可以結合圖片說一說,也可以結合生活中你遇到,聽到和想到的說一說。
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充分體會我們時時刻刻在享受勞動者的服務,感受勞動者的辛苦,體會謝謝的深層意思。
(三)、辨析明理
設計題目,生活中一些現象正確判斷。通過該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制作感謝卡,表達謝意
學生們真實的情感在美麗的卡片上盡情揮灑,表達出了感人的謝意。同時,學生在美術課上學到的知識技能在這張卡片上體現出來,促進了學科的整合。
老師適時引導總結板書尊重理解——學會謝謝
(五)、總結,在詩朗誦中結課
通過本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感情得以釋放,達到高潮。
《說聲謝謝》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接受別人幫助后要謝謝
2、了解不同國家的道謝語,嘗試開口說
活動準備:各種國家的道謝語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設,引出謝謝
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幫我,跟他說聲謝謝,引出謝謝這詞。
問題一:你們說我為什么要跟他說謝謝?
問題二:我們一般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跟別人說謝謝的?他們一般怎么回答?
二、欣賞《為什么要說“謝謝”》
問:這位爺爺為什么要跟小溪說謝謝?如果是你,你會跟小溪說謝謝嗎?
三、教學謝謝的不同說法
提取“謝謝”這一詞,教不同國家的“謝謝”的說法。
師:現在我真覺得謝謝這一詞真是優美,而不同的國家其實有不一樣的說法,先問問美國人是什么怎么說的。
四、模仿故事情節。
師:老爺爺剛才也說了,喝了小溪的水,人和狼的表現是不一樣的,F在想請小朋友上來給我們演演。五。思維拓展。
問題一:我們在做了什么事之后可以聽到別人跟我們說謝謝?你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從此,你打算以后再怎么做呢?
問題二:我們除了謝謝這個禮貌用語,還用到什么語言來表示禮貌?除了用說的,我們還能怎樣表示自己的禮貌?
附:故事《為什么要說謝謝》
兩個人,一個老爺爺和一個小男孩,在林見路上走哦著。天很熱真想喝上幾口水解解渴。
于是,兩人來到小溪邊。清涼的溪水輕輕地流淌著。他們彎下腰,喝了個痛快。
“謝謝你,小溪!”老爺爺說。
小男孩笑了起來。
“您干嘛對小溪說‘謝謝’呢?”他問老爺爺,“誰不知道小溪不是人,聽不到你的話,不懂您對它的感情!
“是這么一回事兒。要是一頭狼來喝了水,它不會說‘謝謝’的?墒俏覀儾皇抢牵覀兪侨恕D阒绬?為什么人要說‘謝謝’?想想去吧,誰需要這聲謝謝?”
總結:
1、首先,最大的問題是,教案里的這個故事選的不是很好,我也沒想到要換故事,所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老師的建議是以后拿到教案自己先看上三四遍,覺得不好的就可以大膽改掉,換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我們上課的過程中,更多要開發小孩的感官。
2、在我教他們學習其他國家語言的時候,讓他們猜的過程太花時間了,而且,我就讓他們以字體認識是什么國家語言,老師覺得這樣太難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其實對文字并不敏感。建議是可以找一些標志性的圖片做為代替,如國旗,標志建筑什么的。
3、在我問了問題之后,總會出現很多小孩,回答得很偏,而這次,我算是收回來了,說這個問題課后討論。老師說這點不錯,也給了我我建議,以后可以再把問題范圍說小點,如在幼兒園里,小朋友之間,這樣的回答不會很離題。
4、總結兩次的社會課,我感覺自己很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將課堂上的內容聯系到生活,挖到點子上,沒有沒有出現一個小道理教給小朋友。目標中如果正面的達不到,可以試試反面,比如,幫助你會怎樣不清楚,那如果不幫助,給有什么影響,這就是反向思維。
5、經過老師的反饋,我上課的時候還是挺隨便的,很多閑話還是喜歡說說的,但這樣的現象我可能自己只能說做到盡量減少吧,或許在將來,真正成為代班老師了,這樣的話在課堂上我覺得會給人更放松的感覺。
這個目標在上課過程中體現的不是很多,目標完成的不是很好。
該環節在上課的時候,因為小朋友對該不是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就就被刪除了。
《說聲謝謝》教案 篇5
一、說教材
本節課與上一課緊密相連,也可以作為第二課的延伸,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和行為。教材中通過觀察、生活反思和調查等,使學生認識到哪些時候應該向為自己服務的人表示感謝。同時,讓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換位,突出向提供服務的人表示感謝的意義及表示感謝的更多方式。在調查活動中學生培養了社會實踐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學生通過活動和體驗,知道當接受了別人為自己提供的服務或幫助后,要表示感謝。
2、能力目標:養成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初步滲透愛的教育。知道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懂得對勞動者的尊重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感謝,更重要的是尊重他們的勞動,調查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接受別人的感謝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們對別人表示感謝和尊重的方式。
三、重、難點
懂得向對自己提供服務或幫助自己的人說謝謝的意義,并養成尊重他人的優秀品質。
尊重他人不僅是說聲“謝謝”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勞動。
四、說學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根據本單元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落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引領學生進行課外調查實踐、反思、,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這有助于學生理解本課內容。
五、教學理念
本單元重點對學生進行認識社會的教育,同時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本課更在前兩節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認知和行為,從而為學生走向社會服務。課上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通過回憶、體驗,交流等方式完成教學,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童話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在故事中設置懸念,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使得課題在學生的思考中很自然的引出。
(二)活動明理
1、回憶生活中的“謝謝”(學生回憶并講述)
老師適時引導總結板書:得到幫助——謝謝
一聲“謝謝“在生活中是常見的,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這個環節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充分調動和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引起學生對生活中的”謝謝‘的關注,為后面做鋪墊。
2、教師采訪學生:當你為別人做了事別人向你說聲謝謝后,你是什么感受?最好舉個例子說一說。
這個環節我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為學生創設學習和活動情境,讓他們在活動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經驗,獲得內心體驗。這些活動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感受生活中的服務
剛才,同學們都談到得到別人幫助后應該說謝謝,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時候我們也應該說聲謝謝呢?請大家觀看視頻,你可以結合圖片說一說,也可以結合生活中你遇到,聽到和想到的說一說。
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充分體會我們時時刻刻在享受勞動者的服務,感受勞動者的辛苦,體會謝謝的深層意思。
三、辨析明理
設計題目,生活中一些現象正確判斷。通過該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制作感謝卡,表達謝意
學生們真實的情感在美麗的卡片上盡情揮灑,表達出了感人的謝意。同時,學生在美術課上學到的知識技能在這張卡片上體現出來,促進了學科的整合。
老師適時引導總結板書尊重理解——學會謝謝
五、總結,在詩朗誦中結課
通過本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感情得以釋放,達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