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6以內比較型減法
第二個環節是孩子操作的時間,創設情景讓孩子創造符號進行記錄。教師創造一個進餐的場景,讓孩子擺餐具,有的碗里沒有勺子、有的碗沒有筷子,讓孩子創造符號記錄各種餐具的多少?有了第一個環節的鋪墊,孩子在這個環節的思路打開了,孩子的記錄方式各有千秋,有的用半圓形,有的圓點、有的用心形、有的用線段、有的涂色表示等等。
這兩組活動對比,我分析了第一組失敗的原因有兩個。一教師講得太多,孩子沒興趣,沒有給孩子有操作的時間。二是教師的引導語言不夠精練明確,是因為孩子的知識經驗少,如果教師的語言表達遠離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或者表達不明確,孩子就會無零兩可,不知道要怎樣操作,所以每個活動的引導語言設計重之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