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一家》教案(精選2篇)
《青蛙一家》教案 篇1
1。選擇適當的價值點,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整個活動環節較緊湊,每個環節教師所指向的活動目標比較清晰。在各個環節中都有適合孩子學習掌握的價值點:從辨別區分家人——了解家人購買的食物種類數量——知道動物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通過操作理解5以內數的形成——體會幫助青蛙一家的。陜樂。教師的關鍵問題有針對性,孩子擺放物品和驗證環節中,每做一步就請孩子們修改自己的錯誤,促使孩子不斷思考,不斷發現。
2。呈現關鍵畫面,鼓勵孩子在操作中學習整個繪本故事,原來的故事情節并非如此,故事情節和線索比較單一,沒有推進和連續性。如,青蛙爺爺去田野里散步,順便買了一個毛毛蟲面包吃;青蛙爸爸去上班,買了兩個漢堡邊走邊吃;這些原來的故事情節給了我較大的啟示,家族成員的不同特征,購買物品數量的多少,家族成員和買的物品之間的聯系等等。確定好繪本的中心價值之后,我適當將情節進行了刪減、整合和添加(呈現了后面的故事內容)。
教師在呈現ppt的時候注重畫面的選擇,不是所有的畫面都讓孩子進行觀察,而是有針對性地挑選幽幾幅。如:辨認家人的特征,每位家人購買的食物和數量等。之后孩子們在自己的操作中主動幫助青蛙一家,為缺少的食物用添上的辦法補足食物。活動中教師指導調控得當,使活動具有很強的有效性,促進了孩子們對數的形成的認識,推動孩子們思維的發展。
3.巧妙融合故事情節,尊重孩子的學習特點教師在對繪本進行篩選和修改的時候,能夠抓住重點數學元素“組成”,并將這一比較枯燥和機械的內容與故事有趣的、合理的情節巧妙地相結合。活動中故事部分和數學操作兩個部分有效地、和諧地整合在一起,使過程更具可看性和實際操作性。孩子們的學習特點也在幫助小動物購買缺少的物品時得到顯現和激發。他們通過幫助青蛙一家購買物品的同時,在主動操作中體驗和感知“l添上1就是2”,“2添上1就是3”。……孩子們完全沉浸在幫助的故事情節中,他們主動探究,數學經驗一點一點積累,從而完成活動目標。
《青蛙一家》教案 篇2
繪本中心思想
該故事是一個很有趣的童話,講述的是青蛙一家有五口人,他們長得都很像,但各有各的特點。通過這個繪本的閱讀和理解,能讓孩子們較好地辨識小青蛙一家五口人的不同特征;青蛙一家人出門購買的不同種類的東西;以及每個家族成員購買東西的數量的不相同;培養孩子細心觀察的能力以及做事情有條理,并愿意幫助別人的品質。
融入的數學元素
從認知角度,一是可以讓孩子們了解青蛙一家每個成員的不同特征,引導孩子學會觀察比較的方法;二是讓孩子們將青蛙一家每個成員購買的物品和數量互相匹配對應,在幫助青蛙一家請客為朋友準備食物的情景中融入5以內的數數,數量匹配以及數的形成的學習。
活動的設計
年齡段:中班上學期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節,幫助幼兒感知、理解5以內數的形成。
2.喜歡聽故事,在幫助小鴨子和小青蛙的過程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增強對家人的區分辨別能力;了解和分析幼兒對數形成的認知水平。
環境準備:ppt、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操作底板、青蛙一家各個人物的頭像、每個人物購買的食物、1-5數字)
活動過程
一、看看全家福——辨認青蛙一家人
1.今天我帶來了一張照片,他們是青蛙的一家。
重點提問:照片上有幾只青蛙?他們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辨認5個不同的角色。
青蛙爺爺,頭戴小帽、手拿煙斗、胡子翹翹;
青蛙奶奶,皺紋多多、頭發白白、拄著拐杖;
青蛙爸爸,戴著領結、架付眼睛、愛看書報;
青蛙媽媽,頭戴花巾、喜歡打扮、最愛漂亮;
青蛙寶寶,穿個圍兜、梳起小辮、戴上小花。
2.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一家》的故事吧!
二、聽聽故事——解決故事中小鴨的疑問
(一)了解青蛙一家購買東西的順序和物品
1,講述故事:啊呀,青蛙一家有這么多人來買東西,小鴨子忙得記不清了。
重點提問: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想想,青蛙一家人是誰先來買,誰后來買?
2.青蛙一家在小鴨店里買了很多東西,小鴨實在記不住了。
重點提問:他們都買了些什么?買了多少呢?讓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吧。(教師再歡播放ppt)
3.你們記住了嗎?青蛙一家在小鴨店里買了些什么?買了多少?請你們排一排。要邊排邊告訴小鴨。(鼓勵幼兒邊排邊表達)
(二)解決青蛙一家請客的問題(學習5以內數的形成)
1.小鴨覺得很奇怪,問:“你們一家買這么多東西,吃得完嗎?”青蛙寶寶說:“今天我們家請客,買的東西是請客人吃的。”
——爺爺請來1只小雞,請它吃1條毛毛蟲,毛毛蟲是小雞最喜歡吃的;奶奶請來2只熊,請它們吃什么呢?
重點提問:為什么請它們吃蜂蜜?吃多少?夠吃嗎?不夠怎么辦?幼兒介紹方法。
(追問:再買幾罐?)
小結
1罐蜂蜜再買l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再買就是“添上”。追問,什么叫“添上”?原來
1罐蜂蜜添上1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1添上1就是2。
2.看看你們的計算板上:原來有幾罐蜂蜜?夠嗎?要添上幾罐?
——三只烏龜是爸爸請來的客人,請它們吃什么呢?
重點提問:青蛙爸爸買了幾只蝦?客人有幾位?夠吃嗎?不夠怎么辦?
小結
2只蝦再買1只蝦就是3只蝦,再買就是“添上”。追問,什么叫“添上”?原來2只蝦添上1只蝦就是3只蝦,2添上1就是3。
3.看看你們的計算板上:原來有幾只蝦?夠嗎?要添上幾只?
——媽媽和青蛙寶寶也請來了客人,它們請來了誰(同時出示)?媽媽請來幾位客
人?青蛙寶寶請來幾位客人?請他們吃什么?
重點提問:媽媽和小青蛙買的食物夠不夠?請你們來幫忙!
——操作后,幼兒介紹解決方法。(你是怎么幫忙的?)引導幼兒說:3添上1就是4,4添上1就是5。
三、操作講述——知曉故事結尾
原來,青蛙一家不僅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也是好客的一家。
小結
你們看,在你們的幫助之下他們吃得多開心啊!小鴨子和青蛙都要謝謝我們小朋友,幫助它們解決了問題。
附故事內容
青蛙一家有五口,他們非常快樂地住在一起。
一天早上,青蛙爺爺出門去散步,他在小鴨店里買了一條毛毛蟲,送給小雞。
青蛙奶奶要到花園里去,看看她前幾天種的小花開了沒有,她在小鴨店里買了兩桶花蜜,
送給勤勞的小蜜蜂。
青蛙爸爸出門去上班,他在小鴨店里買了三只小蝦,送給他的烏龜兄弟。
青蛙媽媽要到河邊去看她的小蝌蚪寶寶,她在小鴨店里買了四根水草,去喂她的小寶寶。
小青蛙要上幼兒園去,他在小鴨店里買了五只小飛蟲,送給他的好朋友。
小鴨子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小青蛙說:“小青蛙,今天一早你已經買了好多西了,一條毛毛蟲、兩桶花蜜、三只蝦、四根水草、五只小飛蟲。”小青蛙摸了摸腦袋說:“沒有啊,我什么時候買過這么多東西呀?”小鴨子說:“那我就搞糊涂了。”
小朋友,你們來告訴小鴨子這到底是怎幺一回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