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排排》教案(精選2篇)
《看看排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將物體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規律進行排序。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積木,雪花片,筆,彩紙,剪刀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尋找圖片上的規律。
1.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東西,請你們猜一猜我可能跟你們玩什么游戲呢?幼兒猜測。告訴你們哦,其實我今天要跟你們來玩一個排一排的游戲。
2.首先我們先來看幾張圖片,這個是什么?(太陽)這是一個紅紅的太陽,那請你們看看這個太陽上的光芒按什么規律再排呢?(長短長短)你們看出來了嗎?我們來說說看,一根長,一根短,從上面開始說。 (一根長,一根短,一根長,一根短.....)這個太陽好看吧。如果這個一根長一根短隨便排排,那這個太陽還會好看嗎?(不好看)所以它有規律,你們發現這個長和短是幾個一組的,一長一短,一長一短?(2個一組)你們來看看是不是?一長一短一長一短,2個是吧,而且還是間隔排的。
3.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張圖片,這是什么?(欄桿)仔細看好哦,這個欄桿上的顏色有什么規律呢(紅藍紅藍)一根紅一個藍接著看一根紅一個藍,一根紅一個藍,它們又是幾個一組的?(2個一組)如果這個欄桿紅的歸紅的,隨便它一會紅一會藍整齊嗎?(不整齊)
4.再來看看最后一張圖,這是什么地方?(花園)這個花園有圓圓的花壇,長長的凳子,我想問問看這個花壇和凳子它的排列有什么規律?(一個凳子,中間有個花壇再接一個凳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從花壇開始,一個花壇一個長凳一個花壇一個長凳,你們猜猜看接下去會是什么?它是兩個一組一個花壇一個長凳是吧?
5.教師小結:這幾張圖片告訴我們,欄桿有規律了就好看了,因為太陽的光芒也有規律都是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一長一短一長一短,欄桿呢一紅一藍一紅一藍,花園里一個花壇一個長凳,一個花壇一個長凳,它們都是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
二、提供材料,按規律進行排列。
1.今天我給你們準備了一點東西,你們能不能把這些材料也來按這個規則排一排,行嗎?一定要像圖片上一樣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但是作為大班的孩子我是有規則的,聽清楚:1.隨便選材料在自己的位置上排列。2.必須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有規律的排。行不行?有問題嗎?好,再想想第一個規則是什么?第二規則是什么?然后排在哪里呢?
2.幼兒找材料排列,教師指導。
3.排出來真好看,有沒有都按兩個一組的規律來排呢?誰來說說看?彩紙是誰排的?你是怎么排的?(一個紅一個粉)我們幫她一起來檢查一下(一張紅一張粉一張紅一張粉)有規則嗎?再來檢查花片,我們一起來說(紅藍紅藍)是不是一個一個間隔,兩個一組的?她選的是花片按照顏色來排的,花片還有嗎?你怎么排的?(一白一紅)接著我們來說說別的?這是什么?(水杯和筆)誰排得?(一水杯一筆)同意嗎?他選了幾種材料?(2種)但是也可以2個一組一支筆一個水杯一支筆一個水杯也可以這樣間隔。真了不起,一種材料可以按顏色,兩種材料可以按照它的名稱來說。
4.剪刀還沒有說過?誰排得?(一把粉一把藍一把粉一把藍)怎么樣?同意嗎?如果接下去排應該是粉剪刀還是藍剪刀?我再想啊,如果今天我沒有粉剪刀,只有藍剪刀,那應該怎么排呢?能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嗎?請幼兒示范(一把朝上一把朝下)如果不能朝上朝下,你們還有辦法嗎?(一把左一把右)這樣也是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還有辦法嗎?怎么樣才能兩個一組?(一把開一把合)嘴巴一起說(一把開一把合一把開一把合)如果還有一把是什么?
5.教師小結:你們真了不起,我想考考你們,把你們難倒,結果難不倒哎,原來選擇同樣的材料,2種材料來表示2個一組間隔排,也可以一種材料按顏色間隔,還有有的時候就一種材料、顏色都是相同的照樣能夠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
三、用身體與語言進行間隔排列。
1.我就喜歡和你們做游戲,我想給你們材料太簡單了,難不倒你們,現在我們不用材料就用我們的身體能不能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排?請幼兒示范。需要請人來幫忙嗎?誰能接下去?要幫助他完成哦。還有什么辦法嗎?(一男一女)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嗎?(一蹲一站)
2.找朋友也不稀奇了,現在誰上來一個人完成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自己來哦。我們不請你講,讓我們自己來猜好不好?幼示范(2只腳一前一后)誰再來試試?(朝前朝后)是不是兩個一組?現在我來試試,我挑戰一下,我手不動腳不動,什么也不動,看好哦。(喵,汪,喵,汪)誰猜出來我有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事情?(一個喵一個汪)一個喵一個汪是什么動物的叫聲?貓和狗兩個一組。現在我我又要提高難度了,貓叫狗叫不行,換其他的說話,說說馬路上,說說天上,說說水里,也要2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行嗎?
3.你們真棒!我再來挑戰你們一下。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名字叫排列書,和排列是有關的,剛剛我們做了那么多的排列,想想有2個一組,間隔排列故事里會有嗎?
4.教師講故事。
5.故事講完了,有沒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事情?排了什么呢?哪里?再找找出了排的東西,說話有沒有2個一組,間隔排列的?誰說話有兩個一組的事情?(媽 媽叫了一個:sam吃飯啦,sam說等一分鐘哦)哦,猜出來了,真厲害。我來做媽 媽:sam吃飯啦。幼兒:再等一分鐘。好,好玩嗎?我們會教學再來玩這個排一排的游戲。
《看看排排》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排序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馬路上的減速杠、欄桿顏色上的排序、服裝花紋上的排序……這些有規律的排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美的感受。然而大班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已經積累和建立了有關物體在顏色、形體和數量等特征差異排序的數學經驗,如我班孩子在游戲時,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按顏色或形狀有規律間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積木、拼搭玩具等,而我們老師正是孩子發現、運用和創造這種有規律的美的引導者,可以更進一步地在學習和操作發現,能按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同時引導孩子利用自己的身體等方式創造新的排列規律,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
2、通過觀察、比較獲得判斷、推理的能力。
3、體驗用自己的身體來排序的樂趣。
活動重點:學習按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
活動難點:了解排序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并學習將排序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動準備:ppt、人手一盒貝殼
活動過程:
(一)幼兒看看
播(ppt)幼兒看照片發現排列規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想讓你們看一看。”
“這是幼兒園小朋友串的木珠,它是怎么排列的?”(它是按形狀來排列的)
“我們跟著說”( 1個圓形1個長方形1個圓形2個長方形1個圓形3個長方形……)
師:其中一個圖形的數量不變,另一個圖形一個一個有規律的在增加的叫遞增規律。
“這是幼兒園的木馬,它是怎么排列的?”(它是按顏色來排列的)
“我們跟著說”(1只黃色的木馬1只紅色木馬,1只黃色木馬2只紅色木馬……)
“是按什么排列的?”(按黃色木馬的數量不變,紅色木馬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特征排列的。)
“這兩張照片能找到他們相同的地方嗎?”
教師小結:原來它們都是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
(二)幼兒排排
1.幼兒尋找兩種貝殼開展排序。
要求:
(1)請找兩種貝殼進行排一排。
(2)無論選擇哪兩種貝殼,都必須按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重點強調)
(3)當老師從5倒數至1時,請你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位置上坐下。
幼兒操作:
師“:你用的是什么貝殼?按什么特征排列的?”
檢查一下,是不是按照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
*請幼兒說說,你怎么排的?大家檢查,一起說說看,如果接著往下數該是什么?
2.幼兒用一種貝殼進行排序。
師:“如果我們只用一種貝殼能不能排出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
要求:
(1)請找一種貝殼進行有規律的排序。
(2)無論選擇哪一種貝殼,都必須按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重點強調)
(3)當老師從5倒數至1時,請你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位置上坐下。
幼兒操作:
師:你用的是什么貝殼?按什么特征排列的?
師幼小結。
3.利用身體開展排序。
(性別——方向——動作)
小結:用材料可以表現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變的排列規律,還可以用動作來表現。
(三)延伸:尋找故事中的排列模式。
1、教師講述故事。
2、故事后提問:你覺得故事里有沒有一種物體的數量不變,另一種物體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