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會說話的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手勢語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
2.讓幼兒在猜測手勢故事的過程中豐富詞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體驗手勢語言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幫助幼兒積累“手勢”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做幾個手勢動作,請小朋友猜猜老師的“手”說的是什么。(雙手輕按、豎起大拇指)
2.教師小結:我們不光嘴能說話,手也能說話。手還會說些什么話呢?(教師做手勢,幼兒猜。)
二、游戲“變變變”。
1.教師用手變出各種造型,讓幼兒猜一猜像什么。
2.幼兒用手做“變變變”的游戲。
三、教師用手“說”故事。
導語:我的手不但會說話,還會講故事呢!我的手要講什么故事呢?請你仔細地看,看誰最聰明、最能干,能猜出我的手講的是什么故事。
一只小兔走過來,發現一塊大石頭,左瞧瞧,右看看,蹦蹦跳跳跳過去。
一只小鴨走過來,發現一塊大石頭,左瞧瞧,右看看,搖搖擺擺繞過去。
一只小羊走過來,邊走走,邊玩玩,哎呀撞上大石頭,一瘸一拐走過去。
四、引導幼兒猜故事。
提問手勢故事的內容,引導幼兒猜測手勢故事。
五、引導幼兒學習手勢表演故事。
六、幼兒仿編故事。
導語:小朋友你覺得還有哪些小動物會走過來呢?請你用手把它做出來。
請2~3名幼兒到前面做手勢動作,其他小朋友看手勢表演并協助把故事講出來。
七、鞏固。
師生共同邊做手勢邊講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