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 :木屐咯嘰嘰
活動目標:⒈理解故事內容故事,能以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故事情景。⒉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活動準備:ppt,幼兒經驗準備。 活動過程:一、圖片導入:⒈出示拖鞋圖片,提問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么?你知道拖鞋在古代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又是用什么做的嗎?2.出示木屐,告訴其名字。 師:拖鞋在古代的時候叫做木屐,木屐用什么做的?那木屐是怎么來的呢?有個民間傳說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表現故事情景:⒈教師完整講述故事。⒉提問:⑴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聽完故事你知道木屐是怎么來的嗎? ⑵他們為什么要做木屐呢?小結:做木屐原來是要木屐發出咯嘰嘰的聲音,讓大熊不來傷害他們。 ⑶他們在做木屐前是怎么對付黑熊的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聽完故事要請小朋友來扮演老婆婆和老公公這兩個角色,所以請大家仔細聽。 ⒊再次完整欣賞故事,為故事表演做準備。 師:那用木屐之前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來逃避黑熊的傷害的? 他們上山的時候,心情會怎么樣?那山下的人呢?大聲喊的時候表情怎么樣?為什么要這樣的表情? 那你們愿意來做做老公公和老婆婆嗎?⒋幼兒分角色扮演,用肢體和語言表現情景。 預設:老婆婆上山的時候為什么左看看,右看看?老公公為什么不停地大聲喊?你們發現剛剛上山的老公公好像很緊張,為什么?三、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師:現在你知道木屐的由來了嗎? 小結:其實這只是一個為了紀念木屐誕生的小故事,但人們能編出這樣的故事,也體現勞動人民的聰明。 師:可能現在我們中國船木屐的人比較少了,那你知道哪個國家的人民總是穿著木屐呢?原來,別的國家的人們穿著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木屐,你會有什么感覺?四、拓展:除了木屐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你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是我們中國發明的,而且這些發明其他國家的人也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