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看圖講述《懶惰的小蝸牛》兩篇
大班語言看圖講述《懶惰的小蝸牛》
設計思路: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喜愛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對小蝸牛呢!孩子們更是充滿了好奇心。抽簽以后,我與孩子們一起探討了一些關于小蝸牛的話題,孩子們議論紛紛,興趣很高。為了使孩子們進一步了解關于蝸牛方面的知識,培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我設計的此節教育活動,旨在通過活動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的情節,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的講述故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的情節。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的講述。
3、培養幼兒大膽講述、創編故事的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引起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聽好:“頭上兩對小觸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閑閑從不急。”請你猜猜是什么?(蝸牛)你喜歡蝸牛嗎?你捉蝸牛時,蝸牛有什么反應?為什么要把頭縮進去?
教師小結:蝸牛怕光,喜歡在曬不到的墻邊、草叢、樹跟等地方;蝸牛喜歡吃菜葉,摸它時就把頭縮進殼里,這是它保護自己的方法。
今天,老師邀請了小蝸牛和小烏龜到大三班來作客,可是來之前它們剛剛經歷了一場風波,究竟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吧!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感知觀察,鼓勵幼兒大膽的創編故事。
提問:這六幅圖片里都講述了小蝸牛和小烏龜之間發生的事情,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選擇一張你最喜歡的圖片,看看這張圖片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和你身邊的小伙伴說一說,然后下來講給大家聽,好嗎?
(幼兒討論,教師指導。)
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圖片下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兒發揮想像,自由講述,老師針對幼兒的回答及時提問、提升。)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達。
3、完整講述故事。
(1)幼兒自主完整講述故事
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喜歡將每一幅圖都編出了一個好聽、有趣的故事,老師真為你高興,現在誰能將這六幅圖片連起來,編成一個動聽完整的故事呢?(請幼兒思考后進行講述)
(2)播放課件,幼兒欣賞完整故事
小朋友講的故事真是太棒了。今討論:你喜歡故事里的小蝸牛還是小烏龜?為什么?小蝸牛這樣做不對嗎?它錯在什么地方了?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教師小結:通過這個故事,小朋友知道了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事情都不能偷懶,要做一個勤勞樸實的好孩子。好嗎?
4、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表現的都很出色,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給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們聽吧!
故事參考《懶惰的小蝸牛》
一天,烏龜和蝸牛去旅行,烏龜累了就趴在地上睡著了。懶惰的小蝸牛卻悄悄地爬到烏龜的背上。烏龜醒來,找不著蝸牛,以為蝸牛早走遠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前趕。蝸牛在烏龜背上舒服地睡著了。走著走著,烏龜看見前面有條河,它想洗個澡,就爬到河里。蝸牛也被帶到河里。蝸牛急忙大叫:“救命啊!”烏龜連忙把它救到岸上,對蝸牛說:“多危險,以后不要再懶惰了。”
大班看圖講述:《懶惰的小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