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粽子里的故事
設計意圖
《粽子里的故事》講述了老奶奶將故事包進粽子,并在小動物們的幫助下找到一個小姑娘來吃粽子、講故事的過程。故事篇幅不長,非常適合大班的孩子進行閱讀。《粽子里的故事》這個繪本,蘊涵著有許多的教學目標:故事本身的內容可以讓孩子理解,粽子是怎么做出來可以讓孩子了解等等,但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將借助這個繪本讓孩子學習如何傾聽,這正是現在孩子所缺少的品質。結合大班正在開展 “我是中國娃”的主題背景,適時的開展這個閱讀活動,幫助孩子們從粽子里發現故事,從故事中獲得樂趣,提升幼兒聽的能力激發幼兒愿意聽、愿意說的愿望。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并體驗語言游戲的快樂。
重點: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
難點: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做語言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樂、粽子、故事盒等
活動過程
一、 回憶經驗并導入
1、出示ppt:猜猜這是一個關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時候要吃粽子?
你吃過的粽子里包著什么?
小結: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我們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著各種各樣好吃的餡料。
☆結合音樂欣賞故事,教師和著音樂節奏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能靜下心來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 看看講講故事
今天這個神奇的粽子里包著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播放ppt,欣賞故事)
1、 傾聽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樹林里——誰就會講故事了)
t: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呢? t:看,誰來了?它們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
2、看看講講故事第二部分
t:先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小猴子(兔子、狐貍、松鼠、小鳥)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講不出故事。
t: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講不出故事,真著急,怎么辦?還能請誰來幫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講故事……”這句話貫穿故事始終,成為活動的線索,讓活動緊緊扣住中心。
3、傾聽、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誰來到了樹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動物們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們的邀請成功了么?
(ppt10、11):小動物用了什么好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
t:小姑娘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我們繼續聽故事。(傾聽故事結尾)
三、 做游戲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請小動物、小姑娘吃粽子,還要請我們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個游戲(藏在粽子里):
1、打開粽子一,游戲:聽話。
要求:幼兒仔細傾聽老師的提問并回答問題。
2、 打開粽子二,游戲:接龍。
(1)“詞語接龍”要求:幼兒用兩個字或三個字的詞接龍,前一詞的詞尾是下一詞的詞首。
(2)“句子接龍”要求:用許多詞說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將前一人的話重復一遍再接下去。
3、打開粽子三,游戲:悄悄話。
要求:老師在幼兒耳邊說一句故事中的話讓幼兒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