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頑皮的雨滴》
一、活動目的:1、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掌握相關的象聲詞。感受散文的意境美、韻律美。2、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大膽仿編。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情感。二、活動準備:1、畫有與之散文內容相匹配的課件。2、頭飾:牽牛花、房子、窗玻璃、小樹頭飾各一個。三、活動過程:一、猜猜想想,引出主題1、師:“邵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千條線,萬條線,掉到地上看不見。”2、師:“噢,原來是雨滴娃娃呀!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朋友們見過的雨是什么樣子的呢?雨又是什么顏色的?總結:雨是透明的、無色的,它是亮晶晶的,像一粒粒透明的珠子。3、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下小雨嗎?為什么?讓幼兒談談下雨天的感受,說出喜歡或不喜歡下雨的理由。二、想象導入課題講述1、教師放音樂師:“你們聽,外面下起了小雨,我們一起到雨里去玩一玩吧!”孩子們下小雨了不能老是在外面玩呀,時間久了會感冒的,我們還是呆在家里吧!”(課件已經打出,音樂較輕)幼兒說:“不能出去玩,多沒意思呀!”教師說:“那我們就聽聽小雨是怎樣唱歌的?”幼兒說:“媽媽,小雨怎么也會唱歌呢?”教師說:“聽小雨正在唱歌呢!”三、欣賞散文詩《頑皮的雨滴》 1、教師打開第一段師:“你聽到頑皮的雨滴落到了哪里?”2、師:“小雨滴還去了哪些地方,我們再來看一看。”(教師打開第二段課件)呀!它把妹妹的傘當成了什么?幼:滑滑梯師:噢!原來小雨滴把傘當成了滑梯,我們再來看一看小雨滴還會落到哪些地方呢?(教師打開第二段課件)師:“小雨滴把池塘當成了什么?”幼:“當成了游泳池”。3、師:“這一次,調皮的小雨滴又躲到路邊的土坑里,又會發生什么事呢?”(教師打開第三段課件)4、師:“小雨滴落進了沙灘后,到哪里去了呢?”四、出示圖片,幼兒跟讀1、師:“小朋友們,想不想把這一篇散文完整的聽一遍啊?”2、教師朗誦散文詩并一邊念一邊出示圖片3、師:“小朋友,你最喜歡散文詩中的哪一句話?為什么?五、仿編散文詩1、師:“小朋友小雨除了落在傘上、池塘里、土坑里、沙灘上還會落在哪里呢?又做了哪些調皮的事情呢?跟你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如:小雨滴落到竹竿上,把媽媽晾的衣服淋濕了;小雨滴落到花朵上,花朵更漂亮了。)七、帶幼兒出活動室。師:“請小朋友們回家后繼續編出更好聽的詩歌,好嗎?附:散文詩欣賞:頑皮的雨滴 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小雨滴娃娃離開了云媽媽的懷抱,一個一個跳到了樹上、落到了屋頂上、擠進了草叢里。它把妹妹的傘當滑梯,站不穩,骨碌骨碌滾下來。它把清清的池塘當跳水的游泳池,縱身一跳,在水面留下圈圈漣漪。它喜歡躲在路邊的土坑里,車輪碾過,它馬上蹦得高高的,濺得路人一身泥。它喜歡在柔柔的沙灘上捉迷藏,一眨眼就不見了,卻傻傻得留下顆顆腳印。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小雨滴唱著歌兒又不知躲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