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鳥窩里的樹》說課
1. 討論法:幼兒在談話中說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發現故事中語言的結構特點,并學一學,說一說,是幼兒練習語言表達的好機會。
2. 觀察法:通過觀看課件引導幼兒感知、理解故事。
四、說活動流程
1. 活動的第一環節: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師幼共同欣賞圖畫書封面
問:(1)小朋友看看故事的封面上畫有什么?
(2)你認為這本圖畫書可能會講一個怎樣的有趣故事呢?
幼兒自由觀賞故事封面,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介紹書名
在這里,開放的問題激發幼兒想象的空間。
幼兒自主閱讀:
幼兒熟悉圖畫書的主要內容與角色
2. 活動的第二環節:探索,學習,表現活動
幼兒自主看書
(1)教師設疑:圖畫書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2)教師提出閱讀要求: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良好閱讀習慣。
播放ppt
(1) 解讀第2頁
師:鳥太太在孵蛋,鳥窩里居然孵出了什么?(播放動畫)
幼兒自由講講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2)解讀第3—4頁
師:螳螂先生要砍小樹苗,鳥太太同意了嗎?
小朋友從哪里看出來的?為什么鳥太太不同意?
甲蟲先生想了什么辦法幫助鳥先生一家?
鳥先生愿意嗎?鳥先生會怎么說?
(3)(略去第5頁)解讀第6頁
師:來了更多的小動物,大家想想好辦法,小朋友能不能幫助鳥先生鳥太太一家想一個既能保護鳥窩又能保護小樹苗的好辦法?幼兒自由討論并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4)解讀第7—9頁
預設提問:
幼兒學習模仿畫面中各種小動物搬移小樹苗的動作。
小動物們怎樣精心照顧小樹苗成長?看到這一頁,小朋友有什么感覺?
發散的問題,激發幼兒對圖畫書內容情節的大膽推想。
在兒童看圖閱讀的基礎上,不斷引導幼兒對圖畫書畫面的深入觀察理解。
教師拋出挑戰幼兒的問題,引發閱讀活動的高潮。
通過動作模仿體驗小動物們小心翼翼搬移小樹苗的內容情節。幼兒視聽同步完整欣賞圖畫書
3. 活動的第三環節:表現活動
幼兒談談對圖畫書閱讀后的感受。幼兒分享閱讀經驗。
五、說活動反思
《鳥窩里的樹》是一個非常有趣且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本次活動我選擇了一種ppt教學。然后再完整去圖片通過想象觀察傾聽故事,這種模式是希望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并能通過語言的提煉概括所看到的內容,在看圖講述的部分我選擇了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先是一些圖片中的重要信息,然后讓幼兒將這些信息進行串聯,進行較為完整的講述,接著下一幅圖則希望幼兒能在沒有老師進行講述能充分想象。分圖講述中,我穿插了一些較為開放式的問題,希望幼兒可以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觀點,整體設計較為合理。在實際活動中,整個活動整體比較流暢,但在一些細節上把握的不夠好,比如說一些引導語太過模糊,造成孩子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應該關注的部分,對幼兒講述造成了障礙,連鎖反應的影響了下一個環節的進行。本次故事的語言非常優美,但我把這些優美的語言全部壓縮到最后的完整講述進行,這樣做,孩子很難體驗掌握這些優美的語句,應該把這些優美的語句融入到分段講述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