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小老鼠和大彩筆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故事,能大膽想象,創編故事的情節和結尾。
2.在模仿大彩筆時能努力說服對方,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樂于表達,體驗創遍故事的樂趣。
活動準備:
手偶:小老鼠、大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出示小老鼠和大彩筆):誰來了?小老鼠遇上了大彩筆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幼兒猜測)
二、邊聽故事邊進行想象。
1.教師講述故事的開始部分。
有一天,天氣真好。小老鼠出來玩,玩著玩著,它覺得肚子有點餓了,想找東西吃。它找呀找呀,看見了一支大彩筆,小老鼠說:“大彩筆呀大彩筆,我的肚子好餓呀,現在我要吃了你!”
提問:“大彩筆會被吃掉嗎?”(幼兒猜測)
2.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二部分。
大彩筆說:“老鼠先生,你不要吃我,如果你答應的話,我就給你變出好吃的東西來,好嗎?”小老鼠瞇著小眼睛說:“有好吃的東西那還不快點給我拿來,快快快,要不我就把你吃掉!”大彩筆用它的身體一轉,就畫出了幾個圖形。(教師用特大筆畫圖)
(1)提問:“大彩筆給小老鼠變出了什么好吃的東西呢?”
(2)師:“大彩筆要怎么介紹才能讓小老鼠喜歡上這個吃的東西呢?”(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模仿大彩筆說話,向小老鼠介紹好吃的東西。)
幼兒介紹后教師以小老鼠的口吻小結。
(3)師:“現在小老鼠吃飽了,那它還會吃大彩筆嗎?”(幼兒猜測)
3.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三部分。
小老鼠摸了摸圓滾滾的肚皮,又說:“現在我吃飽了,想出去玩了,你快給我變一樣好玩的東西,要是不好玩,我還是要吃了你!”大彩筆想呀想呀……
師:“小朋友,我們來幫大彩筆把這個好玩的東西畫出來,好嗎?”
(1)幼兒討論:想想畫什么好玩的,這個東西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2)幼兒繪畫,教師提醒幼兒只需畫一樣好玩的東西。
(3)畫好后,請客人老師扮演小老鼠。幼兒拿著自己的畫,去說服小老鼠,讓它愛上這個好玩的東西。
(4)集體交流,請幾位幼兒上前介紹。
三、給故事遍出結尾。
提問:“現在小老鼠玩的也有了,那它會不會就滿足了,放大彩筆回家了呢?”(幼兒猜測) 師:“這是一只貪心的小老鼠,它才不會滿足呢!瞧!它眼珠子咕嚕一轉,又說‘現在我玩的也有了,可是我還要好看的衣服,還要漂亮的房子,還要你把我變得比貓還要威風,快快快,你給我變,要不,我還是吃了你!’大彩筆這次要怎么變它才能脫身呢?”
(要求幼兒大膽想象,用完整的語言給故事編出結尾。)
四、集體給故事取名。
五、游戲:小花貓和小老鼠。
教后感:
《小老鼠和大彩筆》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表現了聰明的大彩筆和貪婪的小老鼠之間斗智斗勇的故事。無論是這兩個形象還是精彩的故事情節,都深受幼兒的喜愛。 本次活動打破了傳統的文學活動的教學模式,通過讓孩子們邊聽邊猜測,邊想象邊表達,使幼兒從故事的接受者轉變為故事的創造者,所以孩子們都能積極地參與其中,充分地發揮想象,踴躍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體現了當前語言教學的自主想象、積極表達的活動理念。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還意猶未盡,爭先恐后地講述自己為大彩筆想的好辦法:大彩筆變出了一幢房子,里面住著一只小花貓,小花貓把小老鼠給吃掉了;變出一個籠子,把小老鼠給套住;變出了一個吃的東西,里面有老鼠藥,小老鼠一吃就死掉了……。通過這一個個巧妙的辦法,幼兒懂得了:在遇到像小老鼠這樣的壞人時,我們不能驚慌恐懼,要努力想辦法保護自己。 反思活動的整個過程,幼兒始終興致盎然,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教具的運用也體現了簡單、真實、自然的原則。但在處理“好玩的東西”這一環節中,當幼兒為客人老師介紹過后,應再多提供集體分享的機會,這樣在分享的學習過程中,能讓幼兒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從而使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