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兩只棉手套》說課稿
獲得知識和快樂,同時使幼兒的合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五、說學法:
《新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
答的環境。”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氛圍中主動
參與討論、講述、發現,從而輕松掌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觀察法、思
考法等學習方法來獲得知識。具體如下:
1、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在活動
中,我以老師首先揭示或引發討論內容,然后由幼兒進行補充或提出自己的疑問。為幼兒創設表現能力的機會和
條件,以促進其發展,而不是單一的教師講解,避免了幼兒因說教、指導過多而產生的膩煩和抵觸心理和行為。
2、觀察法:通過觀看課件,把幼兒帶入美麗、清新的畫面中,視覺與聽覺的集合,使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意境,
感知故事內容含義,從而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3、思考法:教師以適當的提問,通過激發孩子們的想想、思考、感受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
六、說教學過程: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次活動的目標,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堅持“以幼兒位主體
,教師為主導”,并設計了以下環節:
第一環節:帶著疑問,自主閱讀故事。此環節是讓幼兒帶著問題自主閱讀故事,讓幼兒的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對《
兩只棉手套》故事情節有逐步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環節:結合多媒體,完整欣賞故事。此環節是為解決重點設計的,我結合了ppt進行教學,通過啟發性的提
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第三環節:送“棉手套”,表達喜歡。此環節為活動難點設計,通過幼兒送棉手套環節,進一步幫助幼兒梳理故
事中的各角色的特點,從而更為深刻的理解角色之間的情感,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第四環節:“愛心卡”,愛要大聲說出來。此環節的重點在于對幼兒情感的升華,引導幼兒將松鼠一家的溫暖親
情轉移到自己的家庭,回想父母對自己的愛,并大聲的向自己的父母表達愛和感謝
七、說預期效果:
為了避免活動一直處于“靜”的狀態,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送棉手套”“愛心卡”游戲及情景模擬的
環節,相信孩子們會比較感興趣,課堂氣氛也會比較活躍。此繪本故事內容是比較復雜,頁數也比較多的,但相
信經過層層遞進的教和學,幼兒對于故事的內容是能夠理解和掌握的。最難的是“遷移經驗,回歸生活”的環節
,我放在了課程的最后,希望在之前的故事引導之后能夠給予孩子啟發,讓孩子們大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