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粽子里的故事
目標:1.幼兒能夠運用自己組織的語言復述故事2.了解故事中粽子的作用,并體會到分享故事的歡樂過程:一、認識會講故事的老奶奶。1、教師出示圖片,幼兒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奶奶。語言梳理:今天,朱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故事的主人公,她是誰呀?(老奶奶)2、猜猜老奶奶有什么奇特之處。語言梳理:這位老奶奶本領課大了,你們猜猜她會有什么本領。(孩子回答辦法)3、 (1)理解故事第一段。語言梳理???其實呀老奶奶的肚子里裝滿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歡聽她的故事。 突然有一天老奶奶生病了,連話都不能說了,大家再也聽不到好聽的故事了。老奶奶很著急,我們快為老奶奶想想辦法吧。(孩子回答有什么辦法)理解老奶奶包粽子的畫面。語言梳理1:聽了你們的辦法呀,老奶奶自己也想出了一個辦法,你們瞧老奶奶在干什么?出示圖片(包粽子,桌子上有粽子葉、糯米)語言梳理2:老奶奶包起了粽子,她有一個心愿,我們來聽聽她有什么心愿吧。(教師說:包呀包呀,包粽子,我把故事都包進去,誰吃了我的粽子,就會講很多的故事。)------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來吃,誰會來吃了、讓我們繼續聽下去。(2)講述故事第二段 (從吱吱吱,吱吱吱,啊,來了————“吃了粽子不會講故事,真急人。”)一邊講述故事一邊出示松鼠、狐貍、問號、并提出問題:“小動物們吃了粽子,但是不能講故事,怎么辦?(找小朋友來幫忙)(3)講述故事第三段1.(從“恩,還得找個會說話的小朋友。”———有了,有辦法啦!”)2. (從快看,那邊有個小姑娘————想個什么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呢?)提問:小朋友們,小姑娘被嚇跑了,如果你們是小動物,你們會想出什么辦法把小姑娘引來?(蘑菇)3.講述故事到末尾。提問:1.最后奶奶的愿望實現了么?2.小姑娘吃了粽子后做了什么?3.小姑娘離開的時候說了什么?二、結合圖片,與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故事。三、活動延伸:配對游戲《它愛吃什么》 (展示圖片)目標:了解動物們愛吃的食物玩法:森林里的動物們幫助了老奶奶,老奶奶很高興,也很感激小動物們。她準備包好多好吃的粽子來招待大家。瞧!奶奶準備把這些東西包在粽子里,你能猜出這是為誰準備的嗎?引導幼兒把動物和它愛吃的食物連起來。
粽子里的故事老奶奶家在樹林里,她可會講故事了,大家都喜歡聽一場大病后,老奶奶不能說話了,不能再講故事給小動物們聽了,怎么辦呢?于是老奶奶開始包粽子。她把故事都包進了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會講故事。吱吱吱,吱吱吱,啊,來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馬上有了故事,可笑松鼠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吱吱吱。。。。。。。。”哩哩哩,哩哩哩,來了一只小狐貍。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小狐貍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貍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哩哩哩、。。。。。。。。。。。。。。。”“吃了粽子不會講故事,真急人。”“恩,面還得找個會說話的小朋友。”快看,那兒有個小姑娘在采蘑菇呢~!小動物們高興得一起沖過去,吱吱吱,哩哩哩,嘰嘰磯,叫個不停。小姑娘嚇壞了,扔下竹籃拼命逃。“糟糕!想個什么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呢?”“有了,有辦法啦!”它們去采了好多好多蘑菇,撒在山坡上,撒在山腳下,一直撒到小房子跟前。蘑菇就像一把把撐著的小傘,站起來了。過了幾天,小姑娘又來了。呵,這么多蘑菇呀!小姑娘采呀才,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美麗的小姑娘,快來吃粽子,吃了粽子講故事。香噴噴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個有一個。哈,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小姑娘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老奶奶一邊聽一邊點頭,小動物們個個著了迷。小姑娘回家了,她拎了滿滿一藍蘑菇,還帶了滿滿一肚子故事,要說給更多的小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