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小熊請客(精選3篇)
大班語言:小熊請客 篇1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句子“狐貍,狐貍!你不做工,還想白白吃東西,哼!我才不帶你去呢!”。2.認識愛勞動的重要性,培養愛勞動的好品質。3. 能夠回憶和進行動物間的對話.準備:兒童經驗準備 對句子的表達有一定的基礎物質材料準備:1.戶外大樹房屋以及小熊家的背景圖各一張2.小熊、小貓、小狗、小雞、狐貍的動物圖各一個活動過程:一、本課導入師:小朋友印象中過節時我們會干些什么呢?(過節時,那么老師總是會請朋友們來做客)二、第一遍講述故事1.師:今天啊,我們的小動物也過節,小熊要請客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熊請客》這個故事吧。2.第一小段故事詳細講述作為示范。一邊講一邊出示教具。師:狐貍問“小貓咪,小貓咪,你去哪里?”小貓咪怎么回答啊?(小朋友回答)那狐貍說“你帶我一起去吧”,小貓咪又是怎么對狐貍說的呢?(小朋友回答)小朋友們記住他們說的話了么?現在老師要扮演狐貍,問問你們這幫小貓咪,請你們一起來扮演小貓咪。我們一起來說說。師:大家真棒,現在讓我們聽聽接下來又發生了什么故事?3.第二段故事以提問的方式講述。一邊講一邊出示教具。師:狐貍嘆口氣,又躺下去。忽然,它看見小花狗帶著一件禮物走過去。狐貍連忙叫:“小花狗,小花狗,你到哪里去?” 這時候,小朋友想想,小花狗會怎么回答呢?(小朋友回答)師:我們現在來聽聽小花狗是怎么說的。小花狗說:“今天過節,小熊請客,我們到它家去,又吃又玩又唱歌,真呀真快樂!”于是,狐貍又充滿期待地說:“你帶我一起去吧!”小朋友覺得小花狗會帶狐貍去么?為什么呢?(小朋友回答)師:我們聽聽看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一樣呢。小花狗看看它說:“狐貍,狐貍!你不做工,還想白白吃東西,哼!我才不帶你去呢!”說著,撒開腿跑掉了。我們再來學學小狗說的話(小朋友一起說)4.第三段故事以提問方式講述。一邊講一邊出示教具。師:狐貍剛想走開,忽然看見小公雞來了,懷里還抱著一包禮物。狐貍連忙叫:“小公雞!小公雞!你到哪里去?”小朋友們想想,狐貍和小公雞之間的對話又是怎么樣的呢?我請兩位小朋友來講講看。希望大家能把小動物的情緒也表達出來哦。師:小朋友都講得很好哦,現在小耳朵豎起來聽聽究竟它們怎么講的呢。5.師:小動物都不帶狐貍去,狐貍很生氣,嘴里罵著:“你們都是壞東西,好哇,你們不帶我去,我偏要去。……忽然,“咚咚咚”響,誰在使勁敲門。小熊問:“誰呀?”狐貍在門外大聲叫:“快開門!我是狐貍!”小熊嚇了一跳:“哎呀!原來是這個壞東西來了。”狐貍來了,小動物該怎么辦呀?(小朋友回答)小動物們為什么要這么對待狐貍呢? (小朋友回答)師:那么,小動物們到底做了些什么呢?我們來聽聽吧。……師:小朋友們覺得小動物們喜歡這只狐貍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小朋友回答)師:那小動物為什么不喜歡這只狐貍呢?(小朋友回答)師:嗯,原來是因為狐貍太懶了,小朋友們都說得真好。三、第二遍講述故事1.師:好,現在聽老師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一遍,小朋友認真聽哦。2.師:現在啊,老師有個疑問,狐貍呢想去小熊家做客,可是小動物都不帶狐貍去,那如果小朋友是狐貍,小朋友會怎么做呢?(小朋友回答)那狐貍該怎么做才能夠讓小動物都能接受自己呢?小朋友回答。(改掉好吃懶做的毛病)課堂總結:好吃懶做的狐貍小動物們都不喜歡,最后能認識到自己錯誤,不再又懶又饞,小動物都能接受它了。懶惰的小朋友也會不受歡迎,所以我們都要怎么樣啊?對了,我們都要做個愛勞動的好寶寶。
大班語言:小熊請客 篇2
活動目標:
1、能對一定數量的物體(整體)進行四等分。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活動準備:ppt 、海帶、豆腐干、花生、水、盤子、一次性杯子、剪刀、量杯、刀具。
活動過程:
一、熊小姐生日
師:給大家介紹一位動物朋友看看是誰?今天熊小姐特別高興,因為她邀請了她的好朋友來做客。
提問:看看都請來了哪些朋友?
小結:熊小姐一共請來了四位好朋友。
二、分餅干
1、引出問題
提問:熊小姐為他的朋友準備了什么呢?一片什么形狀的海苔?一片海苔怎么分給4個朋友而且要分的公平呢?
小結:公平就是4個朋友要分得一模一樣。
2、幼兒操作
提問:你們是怎么分的?還有其他方法嗎?是不是一樣大呢?
小結:這下豬先生和母雞小姐、山羊伯伯、貓小姐都滿意了。
三、分食物
師:熊小姐還為她的朋友們準備其他好吃的東西。請你們幫她去分一分
要求:每個孩子選擇一份食物幫熊小姐分一分,把每樣分成四份,注意分的公平,而且要把它分完。
1、幼兒操作
第一組:豆腐干
第二組:海帶
第三組:糖果
第四組:飲料
2、交流討論
提問:說說你幫熊小姐分了什么?是怎么分的?
小結:原來我們用折疊、數數等方法幫助熊小姐把食物都分成了四份,這下,豬先生和母雞小姐、山羊伯伯、貓小姐可高興了。
四、游戲:切西瓜
師:今天熊小姐可真高興,朋友們來家做客,我們還幫她解決了難題,她想和我們一起玩個切西瓜的游戲 。
大班語言:小熊請客 篇3
小熊請客
一、設計思路
對于《小熊請客》這個故事,大班的幼兒大多基本掌握了故事情節,熟悉人物對話,理解了故事內容,有愛勞動的感知經驗,有禮貌。對于“好吃懶做”(又讒又懶)有一定的理性基礎。我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表演經驗,因此我把這節課設計為以下環節。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中有表情地表演出文學作品《小熊請客》中角色的動作和語言,態度自然大方。
2、能用恰當的語言評價自己和別人的表演。
(二)活動準備:
1、小熊、小貓、小狗、小雞、狐貍的頭飾各一個。
2、小盆三個,小魚、肉骨頭、小蟲道具各一份,大樹一棵。
3、錄音機、磁帶。
4、場地準備:幼兒圍坐在場地四周,中間空出作為表演場地。
(三)活動過程:
1、做律動或聽音樂打節拍、做動作集中幼兒注意力。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為活動做準備。根據幼兒當時狀態決定。
2、師:“小朋友們聽過了《小熊請客》的故事,并且知道了這里面有一只好吃懶做的大狐貍,四只愛勞動、有禮貌又團結友愛的小動物——小貓、小狗、小雞和小熊。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表演這個故事。”
評析:通過語言引起幼兒的興趣,回憶對故事的已有經驗。
3、教師扮演狐貍,再請四個表達能力強的幼兒進行第一次表演,以起到示范作用。表演過程中不進行評價,只進行提示。
師:“老師和這四個小朋友先表演一遍,小朋友們仔細看,一會兒要給我們提出哪好、哪需要改進。”
表演后,請幼兒對老師和小朋友的表演進行評價。先請幾個幼兒評價,對于評價恰當的幼兒給予表揚鼓勵,對于評價不太恰當、或語言表述不清楚的幼兒進行引導,并表揚他們的大膽積極的參與。
評析:在這一環節,根據幼兒的已有基礎,挑選幾個能力強的幼兒與老師示范表演,給幼兒一個初步經驗。并且請幼兒評價讓他們也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他們仔細看表演,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也鍛煉了他們的觀察思維能力,為下個環節自己的表演積累一定的感性經驗。
3、第二次表演。請上五名幼兒表演,教師依然起提示引導作用,不打斷幼兒表演,表演結束后先請幼兒評價,然后教師再進行表揚式評價(包括幼兒的評價、幼兒的表演)。
評析:這個環節同上個環節類似,不過有一定的提升,角色全部由幼兒表演,幼兒評價,再教師評價,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
4、第三次表演。評價。
評析:這個環節緊扣上個環節,繼續幼兒的表演,在表演中不斷積累幼兒的經驗,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動作、語言能力。要求幼兒在表演時大膽自信。
5、今天小朋友們合作的很好,老師希望小朋友們也像小熊、小貓、小狗、小雞那樣,勤勞勇敢、團結友愛、又有禮貌。
評析:對于幼兒的表演能力給予表揚與肯定,并且加強情感教育。
6、活動延伸:師:“雖然大家沒能都參加表演,不過老師在表演區準備了這個故事的道具,回來區域活動時,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到這個區去表演。老師還在美工區準備了這個故事中小動物的頭飾圖片,喜歡繪畫的小朋友,到這個區給大家多做一套頭飾吧,這樣大家可以分組到外面表演了。
評析:由于活動時間的限制,把這一 活動延伸到課外,滿足幼兒的表演興趣,照顧到全體幼兒,并且滲透到美術領域,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活動評價
在活動中每個環節我一步步逐漸提升,讓幼兒的興趣集中到活動中來。并且讓幼兒通過觀看別人的表演,評價別人的表演,來積累感知經驗,為自己的表演積累一定的素材,不但鍛煉了觀察、思維、語言、動作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