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逃家小兔(精選2篇)
大班語言:逃家小兔 篇1
活動目標(biāo):
1、在看看、猜猜、說說中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2、運用“如果······就”的句式學(xué)講故事中的對話,并嘗試仿編。
活動準(zhǔn)備:
多媒體,ppt,圖文卡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dǎo)入,引發(fā)興趣
導(dǎo)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叫《逃家小兔》(出示畫面),你們知道“逃家”是什么意思嗎?森林里住著一只淘氣的小兔子,它很想離家出走,有一天,它對兔媽媽說:“媽媽,我要跑走啦!”
1)關(guān)鍵提問:聽了小兔子的話,你覺得兔媽媽心里會怎么想?
2)教師小結(jié):兔媽媽說,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找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
二、感受故事,學(xué)講句式
過渡語:小兔子可不想被媽媽找到,它說,如果你來找我,我就變,讓你找不到我,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兔子想變成什么?
1、畫面一:小魚和捕魚人
1)關(guān)鍵提問:小兔在哪里,它變成了什么?兔媽媽該怎么辦呢?(出示捕魚人畫面)兔媽媽在干嗎?兔媽媽的魚餌和我們平時用的魚餌一樣嗎?她為什么用紅蘿卜做魚餌?
2)教師小結(jié):兔媽媽想得可真周到,她用了自己寶貝最愛吃的食物。
3)教師運用故事中的“如果······就······”的句式進行表述,并出示圖文.
4)幼兒集體學(xué)講對話。
2、畫面二:石頭和爬山人
過渡語:淘氣的小兔又有了新主意。
1)關(guān)鍵提問:瞧,這是一座怎樣的山?小兔又變成了什么?你認(rèn)為她會對媽媽怎么說?(出示圖文卡,引導(dǎo)幼兒運用句式學(xué)講“如果你變成捕魚的人,我就變成高山上的一塊石頭,讓你找不到我。”)
2)關(guān)鍵提問:剛才兔媽媽是捕魚的人,這次它會變成什么?兔媽媽變成爬山的人,它帶了哪
教師小結(jié):每個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孩子,無論孩子到哪里,媽媽的心總會牽掛著孩子,媽媽的目光總會跟隨著孩子。
2)感謝媽媽
今天是感恩節(jié),在這樣一個特別的節(jié)日,聽了這樣一個有趣而溫馨的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你會對你的媽媽說什么呢?那我們回家把對媽媽的愛向媽媽表達出來吧!
些東西去找小兔?它為什么要帶那么多東西?
3)教師小結(jié):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遠(yuǎn),媽媽也要找到小兔,因為孩子,是媽媽心中最深的牽掛。
4)師生扮角色學(xué)講對話。
1、畫面三:小花和園丁
過渡語:接下來小兔還會變嗎?你認(rèn)為小兔會變成什么?
1)關(guān)鍵提問:小兔變成了什么?兔媽媽在做什么?園丁會做些什么?
2)教師小結(jié):兔媽媽變成園丁,給小花澆水施肥,讓小花更好地長大,每個孩子都是在媽媽的精心照料下慢慢長大的。
3)請幼兒兩兩結(jié)伴自主扮演角色運用句式練習(xí)對話。
三、表達表現(xiàn),嘗試仿編
過渡語:這真是一場有趣的捉迷藏。
1)教師出示圖文卡片,總結(jié)以上三個句式。
2)出示畫面自主仿編:
過渡語:瞧,小兔還在不停地變。
天空中的一只鳥;大海里的一艘船
3)幼兒個別交流
四、 完整欣賞,遷移情感
過渡語:故事里的小兔還變成了什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關(guān)鍵提問:你喜歡兔媽媽嗎?為什么?小兔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兔媽媽很不放心的一次又一次找到它,讓寶貝回到了自己的懷抱,是不是只有小兔的媽媽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呢?
大班語言:逃家小兔 篇2
設(shè)計意圖: 《逃家小兔》講述了一個小兔子和媽媽玩語言捉迷藏的母子親情故事。現(xiàn)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孩子們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很少去體諒父母的苦心,我想通過這樣一節(jié)課讓孩子們了解媽媽的偉大和辛苦,以后再做什么事情的時候多替媽媽想一想,做個懂事的孩子。在設(shè)計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把《逃家小兔》生動、活潑、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生動逼真地情境中主動參與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活動目標(biāo): 1、通過欣賞故事,讓幼兒感受到無私而偉大的母愛。 2、在理解作品的基礎(chǔ)上,學(xué)習(xí)“如果你……我就……”的句式,并以此展開想象,創(chuàng)編對話。 3、能深刻的感受母子間的親情。 活動準(zhǔn)備: 逃家小兔ppt、逃家小兔flash、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活動過程: 一、激取導(dǎo)入,認(rèn)識書名。 師:小朋友,以前我們學(xué)過關(guān)于兩只兔子之間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猜猜我有多愛你》,今天老師給小 朋友帶來的也是關(guān)于兩只兔子之間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逃家小兔”。為什么要叫“逃家小兔”呢?聽完故事后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二、理解故事 (一)播放逃家小兔flash,完整欣賞故事后提問 1、故事聽完了,現(xiàn)在你們知道為什么故事叫“逃家小兔”呢? 師:原來故事里講的就是一只一直想要逃跑、離開家的小兔子,所以我們給起了個名字叫“逃家小兔”。 2、小兔為什么要逃跑?最后它有沒有逃走呢?(幼兒自由回答) (評析: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理解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演示課件,進一步幫助幼兒加深故事的理解。 1、小兔一直想逃跑,想出了哪些方法逃跑的?媽媽又是用什么方法不讓小兔子逃走呢? 2、教師一邊出示課件一邊引導(dǎo)幼兒講述故事,掌握重點句型“如果你……我就……”。 師:小兔變成了什么?媽媽聽后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來看圖片。 (每幅圖逐一提問相同的問題) (評析:大多幼兒都能回答出故事里的內(nèi)容,通過老師第一個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后,接下來的幼兒都能用完整語句回答。) (三)情感升華 1、媽媽為什么要給小兔根紅蘿卜?(因為媽媽知道小兔好長時間沒吃東西了,媽媽想它一定會餓的。) 2、為什么小兔最后說:“天哪!我不如就待在家里,當(dāng)你的小寶貝吧!”不在離家出走了?(因為小兔最終發(fā)現(xiàn),無論他走到哪里媽媽總是愛她的,所以他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3、那媽媽為什么會一次一次的去追小兔子呢?(在幼兒回答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媽媽是最好的朋友,會幫助自己實現(xiàn)理想。培養(yǎng)幼兒喜歡媽媽,喜歡家的情感。) 師:這是因為,媽媽愛小兔子,愛自己的孩子,就像小朋友的媽媽也愛小朋友一樣,其實你們的媽媽也是你們的好朋友,會幫助你們很多事情,那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愛自己的家嗎? 三、仿編故事情節(jié):擴展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你變我變”的游戲。 1、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兔子,你會變成什么逃跑?兔媽媽又會用什么方法去追呢?我們一起來做“你變我變”的游戲。 請相小朋友做小兔我做兔媽媽,我們一起來想一想,說一說,要是能把“如果……就……”這個好聽的詞語也放進去,那就更好了。 2、小朋友當(dāng)小兔,老師當(dāng)兔媽媽進行游戲。 師:小朋友真動腦筋,說出了這么多好聽的方法。那小兔子是真的想逃跑,離開自己的家嗎?不是,小兔是想知道媽媽有多愛自己,當(dāng)他知道媽媽是那么愛他時,他還是回到了媽媽的身邊,再也不離開媽媽了。你們的媽媽也像兔媽媽一樣愛你們,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讓我們用歌聲來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孩子們!讓我們一起用甜美的歌聲唱響《世上只有媽媽好》 四、延伸活動 師: 這個游戲你們可以和小朋友玩也可以和爸爸媽媽玩。 五、結(jié)束活動,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生齊唱歌曲一遍 六、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再加上有課件的演示及相應(yīng)的故事圖片,他們聽故事也特別的認(rèn)真,所以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們也能夠很準(zhǔn)確的描述出故事的整個內(nèi)容。特別在仿編故事情節(jié)的環(huán)節(jié)中,他們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來進行創(chuàng)編,而且他們的語氣也很生動,表述完整,這是我沒有預(yù)料到的,也讓我充分感受到了孩子們的聰明、機智。但是在語言的表達上還是需要老師的提醒及輔助,提點幼兒在創(chuàng)編的環(huán)節(jié)中也要用到“如果……就……”這個好聽的詞語,使整個故事更加動聽完整,所以在這方面還是需要在平時就加以指導(dǎo)和提醒,讓幼兒慢慢自覺體會到說話的完整性。在演唱歌曲時他們是用心在唱,表達對媽媽的愛和感謝,讓我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