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家》教學設計 篇1
⊙總體構思:《家》是語文版新課標教材九年級下冊的一篇議論性散文。作者從人們司空見慣的生活現象寫起,運用三個層層遞進的比喻,揭示了“家”的真諦,傳達了他對“家”的哲學思考。教學過程是“探究課文,領悟‘家’之蘊”、“體味‘家’之情”,著力為學生構建探究的平臺。在教學中能夠激活學生真切的聯想和想象,調動他們的體驗和情感,從而使他們理解文章思想內涵,建構新的思想鏈條,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
⊙課時計劃:
、.計劃課時數: 2 課時
、.計劃進度: 一 周 1――2 節
⑶.授課方式: 新授 課
⊙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了解當代作家周國平:并能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提高閱讀水平。
⑵. 過程與方法:在不斷地設疑解疑過程中,理解作者對家的三個比喻及其觀點。
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家”有深入的思考,從而培養自己愛家愛親人的人類情感,學會珍惜家庭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 理解三個比喻句的含義,引導學生探求“家”的真諦。
⑵. 理解作者關于家的哲學思考。
、. 體會本文極具哲理性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放音樂《我想有個家》)
每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的心中總會有一咱莫名的感動,我知道我的感動是對家的感受的共鳴。我不知道同學會對于家是怎樣的感受,能談談嗎?(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我們一起去看看作家周國平對家的感悟:
。ǘ.整體感知。
⑴. 請同學作自由朗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
。1)引子有什么作用?
。2)周國平認為家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將家與船聯系起來的?
。ㄒ龑W生與作品對話,探究作者對家的認識理解過程)
師生共同明確:
引子的作用:起統領作用。兩個比喻將人的一生所經歷的時間比喻成“歲月之河”;將“人生奮斗的過程”比喻成“一種漂流”,從而引出下文的議論。
作者認為“家是一只船”。
作者首先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和感受寫起:在南方水鄉蕩舟時,見迎面而來的漁船上炊煙裊裊,飯香撲鼻,孩童的嬉笑飄出船艙,蕩在水面上——水上人家的溫馨、安樂,讓自然是“家”了。所以作者“恍然悟到,船是漁民的家!币鼋Y論:家是一只船。
由“漁民的家”引向了“漂泊者的家”。對于漂泊的人生來說,家是一只船。
作者的寫作方式 :先敘寫情境,寫出自己的感覺、感受,引領讀者一步步從感覺到思考,由形象感受到理性認識,一切順其自然。(即先敘后議再抒情)
、.請學生朗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對“家”的感悟。
、. 運用對第一部分的探究方式,按小組學習,探究“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永遠的岸”兩個部分。主要探究作者的心路歷程,以及語言表達效果。
(三).學習課文內容,思考:
⑴. 解題:“家”是人們所熟悉的名詞,周國平的這篇散文從三個層面寫出了自己對家、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⑵. 作者介紹:周國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隨感集《人與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南極無新聞------喬治王島手記》等,1988年底以前的作品續集為《周國平文集》(1~6卷),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等。
、.課文分析: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觀察漁民以“船”為家的生活現象之后進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長河里漂流,家承載著親人戰勝前方變幻莫測的命運。
第二部分“家是溫暖的港灣”是在第一個比喻的基礎上將人生比作乘船遠航,既是遠航,就需要休息、?扛蹫场⒀a充給養、恢復體力、放松精神、放飛自由。
第三部分“家是永遠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礎上提出的,既是遠航,就要有目標,學要有彼岸和歸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標和?康谋税。
。ㄋ模. 拓展延伸。
⑴.引子的作用:起統領作用。兩個比喻將人的一生所經歷的時間比喻成“歲月之河”;將“人生奮斗的過程”比喻成“一種漂流”,從而引出下文的議論。
、.作者首先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和感受寫起:在南方水鄉蕩舟時,見迎面而來的漁船上炊煙裊裊,飯香撲鼻,孩童的嬉笑飄出船艙,蕩在水面上——水上人家的溫馨、安樂,讓自然是“家”了。所以作者“恍然悟到,船是漁民的家!币鼋Y論:家是一只船。
由“漁民的家”引向了“漂泊者的家”。對于漂泊的人生來說,家是一只船。
、.每個人對家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你心中的家是怎樣的呢?請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表達你對家的感受,下一堂課交流。
。ㄎ澹. 課堂小結!凹摇笔侨藗兒苁煜さ拿~,以此為題的文章也有很多,而且各有千秋。周國平這篇散文從三個層面寫出了自己對家、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周國平的作品充滿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學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體,筆調清新自然,內涵睿智深刻,多年來深受讀者喜愛。
(六). 布置作業:每個人對“家”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你心中的“家”是怎樣的呢?請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表達你對“家”的感受。
【板書設計】
家
周國平
家是一只船 思考家庭
家是什么 家是溫暖的港灣
家是永遠的岸 思考人生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ㄒ唬.導入新課。情境導入:(放音樂《我想有個家》)
每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的心中總會有一咱莫名的感動,我知道我的感動是對家的感受的共鳴。我不知道同學會對于家是怎樣的感受,能談談嗎?(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二).研討課文。
、.引子有什么作用?
引子的作用:起統領作用。兩個比喻將人的一生所經歷的時間比喻成“歲月之河”;將“人生奮斗的過程”比喻成“一種漂流”,從而引出下文的議論。
⑵.作者是如何將家與船聯系起來的?
作者首先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和感受寫起:在南方水鄉蕩舟時,見迎面而來的漁船上炊煙裊裊,飯香撲鼻,孩童的嬉笑飄出船艙,蕩在水面上——水上人家的溫馨、安樂,讓自然是“家”了。所以作者“恍然悟到,船是漁民的家!币鼋Y論:家是一只船。
由“漁民的家”引向了“漂泊者的家”。對于漂泊的人生來說,家是一只船。
⑶.作者的寫作方式是什么?
先敘寫情境,寫出自己的感覺、感受,引領讀者一步步從感覺到思考,由形象感受到理性認識,一切順其自然。(即先敘后議再抒情)
(三).課文探究。
、. 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種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灣、岸。細讀課文,說說這幾種比喻間的內在聯系。
明確:把人生比作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灣、岸的前提。是后邊幾個比喻的基礎。
“家是一只船”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種漂流”,這個比喻是后兩個比喻的基點。家是港灣,家是岸,是由家是船生發出去的。
⑵.三個比喻蘊涵了作者對家的什么情感?
明確:對家的贊美、依戀及對天下人的祝福。
、.引用故事、名言等方法,在表達上的好處是什么?
明確:增強了語言的趣味性,使內容易于理解,議論更為深刻。
(四). 拓展延伸。
、. 中心句句子剖析:
。1)家是一只船。【剖析】這句話來自于引子中 “人生對于所有人來說是漂過歲月之河”,這是作者用一個比喻句表達了他對人生的基本觀點。家是本體,船是喻體。這個比喻是后面兩個比喻的基點。家是港灣,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發出去的。
(2)家是溫暖的港灣!酒饰觥窟@個比喻句是上一個比喻句的深入,又是下一個比喻句的出發點。本體是家,喻體是港灣。對于在歲月之河中漂泊的人來說,家是船;對于航行在人生河道上的船而言,港灣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家就是為船提供停泊、休憩、躲避風浪的港灣。
。3)家是永遠的岸!酒饰觥勘倔w是家,喻體是岸。這個比喻是“家是溫暖的港灣”的深化,是三個比喻所傳達的思想的完成,在邏輯上既是對前兩個比喻的升華。表達了家不僅是港灣,從人生的起始到終結來看,家是永遠的岸――它既是每個人登臨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個人離開現實人生的離別之岸。
、.總結句句子剖析: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種漂流――它確實是的!酒饰觥勘疚氖且黄錆M人生哲理的散文。把人生比作一種漂流,把家比作船、港灣、岸的前提和基礎,也是話題提出的引子。
、.過渡句句子剖析:
、倌敲,家是什么呢?【剖析】設問句,引起下文作者對家的三個層次的認識和思考。
、诋斘倚蕾p遠處美麗的帆影葉,耳畔響起一位哲人的諷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麗的帆影上也有著太多瑣屑的噪音!” 【剖析】這是尼采對女人的譏評。 引用尼采的話既引出了話題,又把對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討論對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闡述更豐滿、更充分、更具說服力。
。ㄎ澹. 情感對接。引導學生對“家”有深入的思考,從而培養自己愛家愛親人的情感,學會珍惜家庭生活,增強家庭責任感。
(六). 課堂小結。在你心中,人生是什么?家又是什么?
家是很溫暖的讓我可以依靠可以依戀的地方。 家像我的一個支柱,時時刻刻支撐著我,無論我什么時候遇到什么困難,一想到家,我就有勇氣來面對它。 家是一盞為我點燃的燈,它永遠地溫暖著我的心,照亮著我的路。我認為家是一棵大樹,我在這棵大樹的樹陰下成長,它幫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它給我溫暖,給我依靠。
。ㄆ撸. 布置作業:
課內:在你心中,人生是什么?家又是什么?仿照課文形式,用一組恰當的比喻形象地描述。
課外:搜集有關“家”的詩文,抄寫下來,并與同學交流。 拓展閱讀畢淑敏的《家問》及泰戈爾的詩 。
【板書設計】
家
周國平
家是一只船 思考家庭
家是什么{ 家是溫暖的港灣 }
家是永遠的岸 思考人生
【教學探討】
⊙設計亮點:
《家》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6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
3、在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的同時,也要激發學生對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看懂圖意,并結合理解字詞,體會詩的第二句所包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課件 磁帶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氣氛。
1、(板書:家)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個字嗎?
。ㄖ该x。齊讀)
2、(出示照片)這是老師的家,老師家里有六口人,你們找到王老師了嗎?他們是……,看,照片上我們笑得多開心呀!歡迎小朋友們有空來玩。
3、小朋友們,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是怎么樣的嗎?
4、教師小結:家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的地方。
二、創設情境,自悟自學。
過渡:除了我們有家、動物、植物也有自己的家。
1、請聽(播錄音),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習的詩歌《家》(指課題,齊讀)。
2、你們也想讀讀嗎?趕緊打開書83頁,自己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生字字音。
4、檢查朗讀(指名)。
過渡:聽了他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5、老師將這些朋友請到了咱們的課堂上,它們是(出示圖片)白云、小鳥、魚兒、種子圖(讀詞)。
這些小家伙很調皮,偷偷跑出來玩,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你能幫它們找到家嗎?
6、指名四人上臺貼圖,并說出為什么這樣貼?
7、指導朗讀第一句話。
8、突破難點: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出示課件)。(你們看:我們的祖國有廣袤的藍天,有茂密的樹林,有清清的小河,有肥沃的土壤,有清新的空氣……就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小朋友們在這個大花園里唱啊、跳啊,臉上笑開了花,所以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在祖國的懷抱中健康成長,所以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夸夸我們的家吧!
9、指導朗讀。
三、張揚個性,激發靈性。
1、小朋友們讀得多棒,你們想更棒嗎?你們看(課件出示課文)寫這篇文章的小朋友只用了6行字就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景色,我們能不能學著他的樣子,也來做一回小詩人?
2、投影出示
藍天是 的家。(太陽、月亮、星星……)
樹林是 的家。
學校是 的家。
書包是 的家。
你還知道“ 是 的家?”
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那你們知道“田字格”是誰的家嗎?(生字)那就讓我們一起把生字寶寶也送回家吧!
四、指導書寫生字“白、云”。
1、出示“白、云”,再讀。
2、說說自己是怎么識字的?
3、教師在黑板上范寫,學生書空跟寫。
4、學生在書中描紅一個,教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同學們,今天你們為很多東西找到了家,你們開心嗎?是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家,任何事物都離不開自己的——家,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家。
六、拓展作業
畫畫你想像中可愛的家,也試配首小詩。
《家》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本課生字、詞語,能結合圖文認識詞語。
2、過程與方法:
。1)創設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2)結合圖片、動畫,體驗學習的快樂;
(3)通過形象的圖片讓學生更好認識生字詞,通過游戲發展學生思維。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
。2)滲透環境保護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激發情感,有感情的誦讀課文;
。2)看懂圖文,結合圖理解字詞,體會詩的第二句所包含的意思。
教學設計全解: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氣氛
1、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張照片,想看嗎?(分四組)
2、小朋友,你們想知道這是哪兒?這都是誰嗎?(這就是老師的家,老師家里有八口人,他們是老師的爸爸、媽媽、哥哥、嫂子、小侄子還有我愛人和可愛的小女兒)看!照片上我們笑得多開心呀!歡迎小朋友們有空來我家玩兒。
3、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是什么樣的嗎?(欣賞幾組家的圖片,課件1、2、3)
4、老師小結:家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的地方。(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家”的一首小詩)
5、老師領讀課題:家jia (拼音)
二、初讀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拼讀課文。(課件4)
2、指生朗讀反饋。
3、聽讀課文。要求:認真聽,輕輕的跟老師讀,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4、嘗試模仿聯系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2、逐句學習課文。
(1)第一行:老師范讀(出示課件)
學生思考:為什么說藍天是白云的家呢?
小朋友再想一想,藍天還可以是誰的家呢?
。ㄋ{天)是( 。┑募。
(2)第二行:男生讀(出示課件)
思考:你知道了什么?為什么說樹林是小鳥的家呢?
請開動小腦筋想一想,樹林還可以是誰的家?
(3)第三行:女生讀(出示課件)
思考:你聽明白了什么?為什么說小河是魚兒的家呢?
請再想一想,小河還可以是誰的家?
(4)第四行:指小組讀(出示課件)
思考:你又知道了什么?為什么說泥土是種子的家呢?
請再想一想,泥土還可以是誰的家?
(5)請同學們看黑板:齊讀前四句詩。
(6)小朋友,我們的祖國孕育了萬物,我們的祖國就像大花園,我們就像祖國大花園里的花朵,祖國大花園里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們就生活在祖國這塊土地上。所以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齊讀最后一句)
思考:為什么說祖國是我們的花朵呢?
老師小結:沒有祖國的哺育和培養,我們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長,就沒有美好的未來。
(7)再朗讀小詩。
。8)聽歌《娃哈哈》。
四、拓展聯系
1、找家:
2、做一名小詩人:學完了課文,我想小朋友也一定能創造一首小詩,
填一填:
( 。┦牵ā 。┑募。( )是( 。┑募摇
教法、學法:感情朗讀法、質疑法。
教學思路:
《家》是一篇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課文,縱觀整篇課文,它又是一篇十分簡單的兒童詩,共六行十二句,但真正要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在設計上體現寬松和諧的氛圍,體現“讀的進輸的出”。“讀的進”即讓學生結合平時的觀察,激情生趣,讀得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學中讓學生當愛心小使者,去尋扎,發現畫面中的“家”,然后讓他們來當小老師。這樣的設計是構建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上的,通過形象的圖片讓他們更好地認識生字詞,通過活潑有趣的活動發展學生的思維,同時讓他們銘記自己的發現。“輸的出”即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當小詩人,自己創作小詩歌兩個相對來說比較有難度的環節,旨在讓學生在創造中提高表達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家》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綠線內的6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自然界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熱愛自然、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祖國就是我們的家”的意思。
三、教學策略
1.教法選擇:a、指導看圖,訓練觀察。b、啟發想象,訓練思維。c、引導賞析兒歌,培養初步的閱讀能力。
2.學法引導:a、看懂圖意,并結合圖理解字詞。b、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描繪的畫面。c、小組合作,發揮想象,培養熱愛生活的意識。
3.課堂組織形式: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4.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利用學生原有認知(對“祖國”的了解和對生活的觀察),激趣生情。
四、教學設計
(一)提出學習目標。
(二)復習檢查。
依次出現:藍天、祖國、泥土、大家,齊讀兩遍。
(三)讀詞貼圖,整體感知
1.黑板上還有幾個詞,誰想上來把它們翻過來,讀一讀?
2..這些小家伙很調皮,偷偷跑出來玩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幫它們找到家嗎?請大家翻開書本第83頁,找一找哪幾行詩告訴我們它們的家在哪兒。學生上前貼畫。
(四)精讀訓練。
1、他們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高興呀,咱們先去白云的家看看?白云的家怎么樣呀?誰來讀一讀第一行。
(出示)家
藍天是白云的家
教師范讀教會學生“邊讀邊想”的朗讀方法。
2、你最喜歡的是哪一行?試試看配上動作好好讀讀。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課文)家
藍天/是白云的家,
樹林/是小鳥的家,
小河/是魚兒的家,
泥土/是種子的家,
學生交流:
(1)樹林是小鳥的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河是魚兒的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泥土是種子的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小結:你看,其實每一行詩的背后都藏著一幅很美的畫,只要你用心地去讀,去感受,你就會發現這美。四行詩寫得多美啊!分組讀。
4.(出示圖)讓我們也來做一會小詩人。
5.小朋友你的家在什么地方呢?你還到過什么地方?還是到哪些地方?和同座位說一說吧。
6.你們說的都是我們的祖國,大嗎?其實這還不算大呢!(出示地圖)小朋友們看,這就是我們祖國的地圖。請大家自由讀最后兩行詩。讀完以后想一想,我們的祖國叫什么?我們的祖國真大真美啊,真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我們小朋友就生活在這美麗的地方,所以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小朋友就像花園里的花朵,祖國大花園里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你感到幸福嗎?快樂嗎?
幸福的感覺讀出來,好嗎?讀最后一句
7.朗讀《家》
(五)指導背誦。
1.試試看,能不能不看書,把這首詩背給你的同桌聽?
2.邊欣賞畫面邊背誦,會背的同學大聲背,不會背的同學跟著背。
3.請大家站起來,配上動作再背一遍。
(六)指導寫字:土、子
1.翻到書本84頁,昨天我們練習寫了前五個生字,剩下兩個生字,請一個同學把它們讀出來。
2.先學“土”字。仔細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看,你發現了什么?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3、學生數“土”字筆順,師范寫,生描紅。
4、同法學習“子”,“子”的最后一筆“橫”要長些。
5、學生在《習字冊》上練習寫生字:土、子。師巡視指導,提醒書寫姿勢。
6、利用投影展示學生寫字作業,師生評價。
(七)小結布置作業
小朋友們,請你們課后再仔細觀察,去尋找更多的家;丶野涯銈冃〗M作的詩句背給爸爸媽媽聽,或者請爸爸媽媽和你們一起再作一首這樣的詩,好嗎?
《家》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認知目標: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看懂圖意,并結合圖理解字詞。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投影、課件、小卡片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知目標:學習生字,指導書寫“土、兒”。
教學重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看懂圖意,并結合圖理解字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
2、你們喜歡在家里干什么?
二、看圖了解圖意
1、有四個小伙伴也想找到自己的家,他們是誰呢?
2、投影圖片:白云小鳥魚兒種子
3、白云的家在哪兒呢?誰來幫助它找到家?小鳥的家在哪兒呢?誰來把它送回家?魚兒呢?種子呢?
4、揭示課題:家(正音,分析字形)
三、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要求聽準課文里的每個字音。
2、自由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看課文里有幾句話?
3、檢查自讀情況:
。1)說說課文一共有幾行?有幾句話?
(2)分句指讀,評議。
(3)齊讀課文。
4、再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四、理解課文
1、剛才我們把白云、小鳥、魚兒、種子送回了家。那么它們在家里生活的好嗎?生活的快樂嗎?下面我們一起去問問它們。
2、多媒體演示:藍天白云圖。
。1)白云在家里快樂嗎?為什么?
。2)指導朗讀。
。3)藍天還是誰的家呢?
(4)說話提示:藍天是白云的家,也是的家。
3、多媒體演示:鳥兒在樹林中飛翔、覓食、筑巢。說說鳥兒在家里快樂嗎?
。1)小鳥在樹林里生活多么愉快,讓我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說話提示:樹林是鳥兒的家,也是的家。
4、引導學生觀看動畫,自讀三、四行,讀后交流。
。1)為什么說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2)練習說話。朗讀。
5、剛才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第一句話,這一句話比較長,我們連起來把它來讀好,注意連貫和停頓。
。1)這句話把藍天、樹林、小河、泥土比成了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它們有了自己的家,該是多么幸福啊!小朋友,你們能把這句話背誦出來嗎?
。2)自由背誦,指背。
6、我們每個小朋友也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出示:祖國)
。1)什么叫祖國?
(2)我們祖國的名字叫什么?
(3)投影: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形圖,地形圖里有景色。
(4)看了之后,你想說什么?
。5)引導交流:祖國是一個巨大的花園,我們就是花園里的花朵。
7、祖國大花園里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們都生活在祖國這快土地上,所以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8、齊讀第二句話。
五、學習生字
1、出示:土兒
2、指導書寫。
3、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認知目標: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音,學寫剩余的生字。
能力目標: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自己試著編詩歌。
情感目標:通過背誦詩歌、編詩歌,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
1、指讀課文,評議。
2、說說白云、小鳥……的家分別在哪兒?什么是我們共同的家?
3、這首詩歌寫的多美呀!現在,讓我們也試著做一個小詩人,用“什么是什么的家”的句式來作詩。
4、學生作詩。
二、背誦課文
1、自由背誦課文。
2、指名背誦。配上音樂,加上動作背誦。
3、齊背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
2、說說哪些字,我們可以很容易就能記?
3、學生交流記識方法。
4、著重強調:“泥”是左窄右寬,右邊的撇和豎彎鉤要舒展!胺N”是左窄右寬,第五筆是點!凹摇笔巧舷陆Y構,上小下大,最后一筆是捺。
5、學生描紅,臨寫。
四、完成寫字作業。
《家》教學設計 篇6
5、家
教學內容:《5 家》
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學會8個生字,兩根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種筆畫。理解詩句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看懂圖意,并結合圖理解字詞。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并準確讀出生字詞。
2、 能通順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揭題
1、 出示生字“家”,指讀,課件學生字。
2、 你們一般在家里都做什么?你們喜歡家嗎?為什么?
。◣熞龑дf出:家帶給我們溫曖和安全,我們離不開家)
3、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家”的詩。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
1、 師范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眼睛仔細看,耳朵認真聽,嘴巴不出聲。
2、 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 學生自讀,個別輔導
4、 檢查讀書情況。注意正音及停頓。
三、 精讀感悟,品讀入情。
1、 這首詩你們讀懂了嗎?能讀好嗎?老師考考你們。
2、 (出示句1)引讀:藍天是白云的家。
認讀生字“云”
你平時見過什么樣的云呢?(引導:看圖,你看這里的白云像什么呀?)
3、 你們知道為什么把藍天看作是白云的家呢?(白云在藍天中自由地飄來飄去,白云離不開藍天)
4、 指導朗讀這一行:這一行連起來,誰喜歡讀?指名讀
5、 指讀下面三行。問:為什么說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你們知道嗎?
6、 小組討論:每一小組讀討論一個問題。
7、 交流:
樹林可以在小鳥飛累的時候給它溫暖與安全,讓它休息。小鳥離不開樹林。
魚兒在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非常快樂,魚兒離不開水。
泥土給了種子溫暖、營養、讓它們破土而出,發芽長大,種子離不開泥土。
8、 你能把這四句話連起來讀一讀嗎?
9、 小朋友們,你們讀得真好,這四行詩是一句話,能把它們連起來讀一讀嗎?配
樂自讀,可以自己做動作。
10、 我們小朋友共同的家是哪兒呢?(出示最后一句)一起來讀一讀。
。1)(出示地圖)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她像是一只昂首挺胸的公雞,又
象一座美麗的花園,我們就是朵朵鮮花,在花園里幸福成長。
。2)齊讀。
11、 讀到這兒,我看到許多小朋友的臉上都漾起了幸福的笑容,請把全文連起
來讀一讀。
我的十分鐘
1、 老師請大家也來作作小詩人,學著寫寫詩。你們邊看圖,邊想一想。
2、 出示各幅圖(海豚、蚯蚓、月亮、駱駝、企鵝……)填空:
。 )是( )的家。
3、詩人們都會作詩了,那還要會寫下來呀!這幾個字你們認識嗎?
4、出示生字,開火車讀。
5、學習“家、云、土”
a出示家:讀一讀,你怎么記住“家”?書空
b出示云:這個字怎么讀?看看這朵云,想想這個字好記嗎?
c出示土:你怎么記住“土”?
練習設計
習字冊上生字描紅仿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 能正確書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檢查復習
我的十分鐘
1、 認讀詞語:
大家 白云 魚兒 泥土 種子 藍天 祖國
2、 指名朗讀課文
二、 指導背誦
1、 填空:( )是白云的家,
( )是小鳥的家,
。 )是魚兒的家,
( )是種子的家。
。 )是( )的花朵,
。 )就是( )的家。
2、 輕聲練習背誦。
三、 指導寫字:
自主練習
家:這個字比較難寫,注意中間的“彎鉤”重心要擺穩。
白:一撇加個“日”,這個“日”要寫得扁些大些。
云:下面的“撇折、點”不能出頭,要左右對稱。
兒:不能寫得太大,左右要一樣高。
泥:注意三點水的位置,右邊下面先寫一撇。
土:第一橫短,第二橫長
種:左邊是“禾木旁”,右邊是“中”,左右要一樣高,豎要直。
子:“橫撇”要小一點,一橫寫在彎鉤的中間靠上處,不能靠上也不能靠下。
板書設計:
5、家
藍天 白云
樹林 小鳥
小河 魚兒
泥土 種子
我們
祖國
智慧瞬間:
《家》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家》是一篇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課文?v觀整篇課文,它又是一篇十分簡單的兒童詩,共6行2句話,但真正要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在設計上著力體現“讀得進,輸得出”。“讀得進”即讓學生結合平時生活中的觀察,激趣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學中讓學生當愛心小使者,去尋找、發現畫面中的“家”,然后讓他們來板書,讓他們來當小老師。這樣的設計是建構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上的,通過形象的圖片讓他們更好地認識生字詞,通過有趣的游戲在發展學生思維的同時讓他們銘記自己的發現。“輸得出”即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6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在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的同時,也要激發學生對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看懂圖意,并結合圖理解字詞,體會詩的第二句所包含的意思。
教學構想:在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當小詩人,自己創作小詩歌兩個相對來說比較有難度的環節,旨在讓學生在創作中提高表達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自制圖片(內容:藍天白云小鳥樹林小河魚兒泥土種子)、《娃哈哈>磁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氣氛。
1、(板書:家。)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個字嗎?(指名讀。齊讀。)
2、(出示一張照片。)這是老師的家。老師家里有六口人,他們是老師的爸爸、媽媽、哥哥、嫂嫂和可愛的小侄女。看,照片上我們笑得多開心呀!歡迎小朋友們有空來玩。
3、小朋友們,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是怎么樣的嗎?
4、教師小結:家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的地方。
二、創設情境,自悟自學。
1、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家,那我們共同的家是什么?(我們的祖國。)因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板書: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2、指導朗讀。
(1)自由讀一讀。指名讀。
(2)教師范讀,指導停頓。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3)齊讀,相機正音。
(4)男女生分句讀。
3、是呀,我們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是多么快樂呀!(播放《娃哈哈》,師生表演。)看,小朋友們每個人臉上都笑哈哈。因為我們有一個溫暖的小——(家。)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驕傲的大——(家。)
4、除了我們有家,動物、植物有沒有家呢?對,任何東西都有自己的家。今天,就請小朋友們做一回愛心小使者,幫畫面上的東西找一找它們的家。(出示畫面。)
5、學生回答。
練習用“...是...的家”的句式說一說。并把手中的圖片貼到黑板上去,然后小老師領讀。(教師相機標出停頓,指導讀出高興、快樂的語氣。)
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6、小朋友們讀得多棒呀!讓老師不禁想唱出來。(播放由課文譜成曲的《家》,師生同唱。)
三、張揚個性,激發靈性。
1、小朋友們,你們還能想出——是——的家嗎?
2、小朋友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想更棒嗎?你們看,(出示課文。)寫這篇文章的小朋友只用了6行字就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景色。我們能不能學著他的樣,也來做一回小詩人?
3、小組討論。
(1)你們想說什么內容?
(2)準備用幾句話說?(至少兩句。)
(3)練習用“——是——的家”的句式組成一段話說一說。
4、給“小詩人”頒獎。
四、指導書寫生字“白、云”。
1、說說自己是怎么識記的?
2、教師范寫,學生跟寫。
(1)白:從豎中線上用力地撇出。連住撇寫豎。寫橫折鉤的時候要注意橫要寫在豎中線的左右兩邊,要一樣多,折的時候要頓一下,有一個折角,鉤的時候要用力地往上一挑。接著寫里面的橫,寫在橫中線上。最后封口。
(2)云: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寫在橫中線的上方,“厶”從中線點往外書寫,最后寫點。
3、要求學生把每個字再書寫5遍,教師巡視指導。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同學們,今天你們為很多東西找到了家,你們開心嗎?為什么?是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師生齊說家。)任何事物都離不開自己的——(師生齊說家。)。
板書設計:
藍天——白云——家
樹林——小鳥——家
小河——魚兒——家
泥土——種子——家
祖國——我們——家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背誦課文,學習寫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上節課我們做了一回愛心小使者,給動物、植物以及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家。(指著黑板上的圖片說。)你能看著這些圖片用“——是——的家”的句式說一說嗎?(要達到看著圖片,人人會背課文的境地。)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媽媽》這首詩,它是按照“——是——的媽媽”這樣的句式寫成的。認真讀一讀,想一想,哪些東西找到了媽媽?
二、拓展學習。
1、(小黑板出示《媽媽》這首兒歌。)學生讀文。
媽媽
天空是星星的媽媽,
大海是浪花的媽媽,
祖國是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光榮又偉大。
2、在這首詩中,哪些東西找到了媽媽?他們的媽媽分別是什么?
3、指導朗讀。
三、遷移。創作。老師先來一句“星星是夜空的花朵”。你也能按照“——是——的花朵”的句式說上幾句嗎?(指名回答,及時點評。)
四、教學生字詞。
1、(出示卡片:兒、土、子。)指名讀。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提示注意點。
兒:左邊是豎撇。
土:第二橫稍長一些。
子:第二筆豎鉤稍彎,上面稍出頭。
(2)練習書空。(指名練習。)
3、學生描紅及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家
兒 土 子 云 白
《家》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5個生字,認識6個漢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種新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勵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看懂圖意,結合圖理解字詞是本課訓練的重點。
2.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的難點。
三、教具準備
1.課文所描述的事物圖、動物圖。
2.生字、詞卡、小黑板、生字蘋果圖。
3.錄音唱帶《娃哈哈》。
教學流程
一、認識生字,導入新課。
1.板出“家”,齊讀jia,記住漢字的音,引出課題齊讀。
2.指明說說小朋友自己的家。
3.過渡:是。⌒∨笥,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今天,教室來了幾位小伙伴,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幫忙,行嗎?
二、游戲激趣,學習詞語
這些小伙伴在哪兒呢?請大家來找一找,說一說,你找到了什么?
1.找圖片(藍天、白云、樹林、小鳥、小河、魚兒、泥土、種子)
2.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并把圖片自由貼在黑板上)
3.在貼圖交流的同時,讓學生說出詞,老師出示詞,進行識字學詞訓練。
三、自由協作,感知課文內容
這些小伙伴們的家究竟在哪兒呢?告訴你們吧,就在我們的課文里(p83)。只要你們認真讀課文,仔細地想想就能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家了。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把每個字的音都讀準每句都讀通,有困難的地方做記號。
2.分小組互讀(四人小組賽讀)幫著解決困難。
3.指名上臺說說你幫誰找到了家?它的家在哪里?(把圖貼在相應的地方)讓學生說一說:“哪里是誰的家?”或“誰的家在哪里?”
4.讓學生看圖和詞連起來變成一句話,美美地讀一讀。(師出示課文第一句)
四、讀中感悟、培養語感
同學們,這些小伙伴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你說它們該有多高興哪!瞧。ㄖ笇Э磮D)白云在藍天上自由地飄蕩,小鳥在樹林里嘰嘰喳喳地唱歌,魚兒在小河里快活地游動,種子在泥土里使勁地生根發芽。你們能讀出它們愛家的感情來嗎?(生齊讀課文第一句)
同學們,你們真有愛心,把這四位小伙伴送回了家,它們的媽媽可高興了,想請你們到它們家做客,你們愿意去嗎?好!大家再次美美地朗讀課文。
五、拓展練習
同學們,你們送這幾位小伙伴回家時,還見到了哪些客人?說說看,例:我送白云回家,看到了星星、月亮和太陽、飛機、飛船......
其實,在我們的大自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想一想,說給大家聽。
六、1.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的家,我們也有自己的家,這個家就叫“祖國”。齊讀課文。第二句,板書:“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同學們,我們的祖國非常美麗,到處是綠樹鮮花,就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我們就像這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開放,祖國哺育我們長大,所以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2.回歸整體,誦讀全文。(聽音樂《娃哈哈》激勵學生讀出熱愛祖國的情感來。)
七、做游戲(幫助動物們找家)看圖把小動物圖貼在自己的家的位置(師生評議)
八、指導識字寫字
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很有愛心,做了一件大好事,這些小伙伴的媽媽十分感激你們,媽媽準備了一個特別的禮物來獎賞你們。看。ǔ鍪旧衿娴奶O果樹圖)小伙伴的媽媽有個小小的要求,只要你們猜中寶寶們的名字,蘋果就送給你們吃,同學們想吃嗎?那就趕快行動吧!
1.齊讀拼音
2.學習新筆畫
3.摘蘋果(認識生字)
4.對號入座(師示范寫生字,指導書寫)
5.學生描紅(抄寫生字)
6.指名擴詞說話
九、布置作業:想象把自己最美的家畫下來(有能力的可在畫下寫出一兩句表達你對自己家的熱愛之情來。)
附:板書設計
5.
藍天是白云的家,
樹林是小鳥的家,
小河是魚兒的家,
泥土是種子的家。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練習:1.找朋友(連線)
藍天 樹林 小河 泥土
魚兒 白云 小鳥 種子
2.一字開花
白( )( )( ) 云( )( )( ) 兒( )( )( )
子( )( )( ) 土( )( )( )
3.小游戲:把小動物送回家
圖1 圖2
說明,出示圖1,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中的景象,再讓學生認出圖2中的小動物,說出它們的名稱。然后在各小組中選出代表,把他們最喜歡的小動物分別“送回家”。
《家》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把握小說的主要情節。
2、分析文中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
3、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語言,揣摩語言運用的巧妙。
4、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古典小說《水滸傳》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總是那樣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的劉紹棠的《蒲柳人家》中也有一位綽號叫“一丈青”的大娘,她又是怎樣一個人物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感知內容,梳理故事情節
快速瀏覽課文,根據相關情節,自擬標題。
明確:第一節:(1)何滿子被拴葡萄架;(2)一丈青迷信繡肚兜;(3)一丈青大鬧運河灘;(4)一丈青妙手救病人;(5)一丈青百般疼孫子。
第二節:(1)何大學問威震古北口;(2)何大學問仗義熱腸;(3)何大學問請師教孫子;(4)何大學問怒拴何滿子。
目標導學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們分別具有怎樣的'形象特點?
明確:何滿子:機靈頑皮,聰明伶俐,純真稚氣,關愛爺爺。
一丈青大娘:愛憎分明,潑辣大膽,溺愛孫子,勤勞善良。
何大學問:仗義疏財,慷慨豁達,俠肝義膽,好說大話,喜戴高帽,重視知識,向往美好生活,有民族氣節。
2、在這幾個人物中,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請用“我喜歡______(填人物),因為______”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示例:我喜歡一丈青大娘,因為她性格粗獷、豪爽、充滿正義感,當看到幾個纖夫“赤身露體”,一丈青大娘為了“不能叫你們腌臜了我們大姑娘小媳婦的眼睛”而狠狠地教訓了這幾個纖夫,直到請來了當地幾位有頭有臉的人物說和了兩三個時辰才放過他們,的確有“巾幗不讓須眉”的氣勢,也體現了她總能為別人考慮的熱心腸和一身的正氣。
3、你還在哪部作品中讀到與文中女主人公類似的人物形象?試分析她們性格的共同之處。
示例:《水滸傳》中的扈三娘、孫二娘、顧大嫂。共同點:潑辣、能干、厲害、有正義感。
目標導學三:把握文本特色語言
本文語言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富有文采和趣味性,請結合相關語句具體分析。
(1)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
明確:這句話以活靈活現的民間口語與俗語,說明何滿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凸顯了一位愛孫如命的奶奶形象,用語活潑簡潔,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土氣息。
。2)何大學問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明確:這句話繼承了中國傳統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多用四字句,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起來抑揚頓挫,很有節奏感。
目標導學四:把握文本主旨
再次通讀文章,歸納本文主旨。
明確:這是一篇洋溢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小說。它就像一幅幅風俗畫,展示了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村的風景習俗和世態人情,贊揚了淳厚樸實的勞動人民的熱情正直以及肝膽相照、扶危濟貧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三、板書設計
人物何滿子
一丈青大娘
何大學問習俗美
人情美
本文篇幅較長,在教學時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更適合選擇語文學習實踐的重點進行教學。經過考慮,我選擇了分析人物形象和品味語言作為這篇課文學習的兩個突破點。在具體的環節設置上,我安排了四個主要的環節:
一、自擬標題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二、自選人物感知形象;
三、自選角度品味語言;
四、把握文本主旨。這樣的環節設置生動靈活,避免了教師呆板枯燥的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充分調動其課堂積極性。
不足之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能僅僅只關注了能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導致教學過程中有的知識點沒有涉及,只能要求學生課后自己去消化,這樣可能不僅耽誤了學生的時間,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有一定的影響。
《家》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棚架、風趣、裝飾、雞冠花、大理菊、順序、照例、瞧見、率領、覓食、搗衣、倘若、向晚、歸巢、和諧、催眠曲、辛苦、房前屋后、天高地闊、月明人靜”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地熱愛之情。
4.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下人家最密切相關的景、物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
一是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特別是從未接觸過農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二是了解課文在空間、時間上交叉敘述的順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出示課文插圖
。ㄒ唬┌凑找欢ǖ捻樞蛴^察,說說你看見了什么。
。ǘ┝私膺@是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導入: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陳醉云作家走進鄉下人家,一起去領略它那份獨特的美。
二、初讀感知
。ㄒ唬┳杂衫首x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
。ǘ┩阑プx課文,并交流生字新詞的讀音。
注意“飾”不要讀成“shì”,“巢”不要讀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雞冠花”一詞中讀“guān”。
“結出”的“結”字讀一聲,“場地”的“場”字讀三聲;“扎到水下”的“扎”字的聲母是翹舌音。
。ㄈ┲该侄巫x文,教師指導朗讀重點句子。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盡量讀通順。
三、理清脈絡
。ㄒ唬┳杂衫首x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第1、2自然段:描寫植物
第3、4自然段:描寫動物
第5、6自然段:描寫夜晚
。ǘ┰僮x課文,試著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1-6自然段。
。ㄎ萸按罟霞芑乐窆S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人人夢)
。ㄈ┠x課文,思考:全文采用了什么順序描寫?
第一部分:分述鄉下人家的恬靜生活
第二部分:總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四、學習第7自然段
。ㄒ唬┳杂衫首x第7自然段,思考:鄉下人家的風景有什么特點?
。ǘ├斫狻蔼毺亍薄懊匀恕
獨特:特別,與眾不同。
迷人:吸引人。
。ㄈ┯懈星榈乩首x,突出“獨特”“迷人”
。ㄋ模┬〗Y:鄉下人家究竟擁有怎樣獨特、迷人的風景,我們下一節課再來細細品味。
五、指導書寫生字。
。ㄒ唬┥R讀生字,說說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ǘ⿴熤攸c范寫“冠”“率”“搬”三個比較難寫的字。注意字的結構,擺放要勻稱!奥省弊种虚g部分的筆順是從中間到兩邊,書寫為撇折、撇折、點、點、提、撇、點,“巢”字上半部分為三個撇點。
(三)學生練寫:抄寫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一)聽寫詞語、句子
率領覓食順序裝飾照例歸巢風趣和諧
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線。
。ǘ┳杂衫首x課文,說說那作者寫了哪些獨特、迷人的風景。
。ㄈ┚褪沁@樣富有詩情畫意的鄉下人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鄉下人家,通過想象畫面,感受鄉下生活的美好。同時學習作者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鄉村美。
二、講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
2.找出獨特、迷人的地方做上記號,并寫一寫美在哪?
3.有感情地朗讀。
4.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匯報交流:
。1)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師:“裝飾”什么意思?可以通過查字典來解釋。
生:“裝飾”指在身體和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
師:那你們看看老師或者周圍的同學身上哪些是裝飾?
學生互指,進一步明白裝飾的意思。
師:這些瓜呀、藤呀、葉呀給誰構成的裝飾呢?這是一道怎樣的裝飾?“別有風趣”什么意思
生:給鄉下人家構成的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
生:別有風趣就是十分有情調,有趣味。
師:為什么說這些瓜呀、藤呀、葉呀構成的是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呢?
生:因為我們城里沒有那樣的裝飾。
師:哪樣的裝飾?
生:青的、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
師:那顏色多么豐富!
師:你再看看那數量。誰來說說?
生:它們比較多,非常多。
師:抬頭一看,滿瓜架都是。
師:還看到什么了?
生:葉子很密。
師:你看那綠葉下面,那瓜的種類有什么呀?
生:有南瓜、絲瓜。
師:還有很多是我們叫不出名來的瓜。種類可真多呀。
師:再瞧瞧那些瓜長的樣子。
生:這些瓜顏色不一樣,形狀也不一樣。
師:有大,有小……
生: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圓有扁。
師:這顏色豐富、生機勃勃的瓜架真是太可愛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個句子。
生:(齊讀)
師:剛才啊,我們是聯系上文感受到了瓜架的獨特迷人。下面我們再聯系下文,來感受一下吧。
“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師:你們不由自主地自己聯系下文感受了。誰來談談?
生:我覺得它們雖然不威武,但是卻很可愛。
師:誰威武?
生:石獅子。
師:還有呢?
生:兩根大旗桿。
師:想想這威武的大旗桿放在我們鄉下人家的屋前,你覺得怎么樣?
生:雖然鄉下人家的那些瓜藤是很樸素的,但是總比高樓大廈門前蹲著的石獅子,豎著的大旗桿可愛。
師:可是我們這大旗桿、石獅子也有它的可愛呀。今天就搬到鄉下人家屋前,你感覺怎么樣?
生:我感覺不協調。
師:是呀,比咱們那色彩豐富、生機勃勃的瓜架遜色多了。
師:這色彩豐富、生機勃勃的瓜架讓我們感覺這是一道怎樣的裝飾呀?
生:別有風趣。
師:正因為有了這別有風趣的裝飾,我們才感受到了鄉下人家的獨特和迷人。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
。2)鄉下人家,雖然住著小小的房屋,但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這一句寫出了鄉下人家的勤勞,而這勤勞創造了美麗,創造了富足的生活。)
邊讀句子,邊想象:瓜藤攀上藤架,爬上屋頂的美好景象。
找出“雖然……但……”“或……或……”體會。(“雖然……但……”寫出了鄉下人家雖然小而簡但勤勞、快樂。“或……或……”寫出了鄉下人家各自不同的愛好。)
仿寫句子:用“雖然……但……”“或……或……”造句。
。3)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掛在房前,襯著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
A、體會:作者用疊音詞來形容藤、葉,寫出了鄉下人家的美好。
B、填空:用疊音詞形容以下景物。
的水的山的雪的毛
C、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2-6自然段
1.總結學法。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
。2)找出獨特、迷人的地方做上記號,并寫一寫美在哪?
(3)有感情地朗讀。
。4)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2.生按照學習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2-6自然段。
3.生自由選擇喜歡的片斷自學體會鄉下人家的獨特與迷人。
。1)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這句話形象地呈現了“雨后春筍”的美妙畫面,尤其是一個“探”字,擬人化的手法讓人感到嫩筍迅速的長勢,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樣從土里探出頭,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
(2)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雄雞聳著尾巴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儼然一位將軍在閱兵,斗志昂揚,又如同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在保護著自己的家人,守護著自己的家園,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3)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將近晚上,紅霞輝映,晚風輕拂,倦鳥歸巢,在這奇妙的大自然的懷抱里,邊享用晚飯,邊閑話家常,好一幅鄉村晚景圖。
三、想象拓展。
(一)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發現無論在屋前、院子里還是小河里,無論在春天,夏天還是秋天,鄉下人家的確具有它獨特、自然的美,現在我們再來齊讀課文的最后一節,現在,你一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ǘ⿴熒R讀最后一節。
。ㄈ┫胂笠幌拢诙,在鄉下人家,可能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吧,寫一寫或者畫一畫。
。ㄋ模┤嘟涣。
。ㄎ澹┯辛送瑢W們這一幅冬景圖啊,現在我們真可以大膽地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1.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2.師引導:同學們,如此獨特、迷人的鄉下美景,是誰創造出來的。進一步體會鄉下人美。
四、課外積累
。ㄒ唬┯懈星榈乩首x課后的的小詩《在天晴了的時候》,試著背誦下來。
。ǘ┻有很多有名無名的作者詩人都曾用優美的詞句來描繪鄉下人家,課外積累描寫鄉下人家的優美詩詞。
五、布置任務。
1.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你是否感覺到了鄉下生活的詩情畫意?讓我們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活動吧!
2.讀一讀書上的提示,然后分組討論一下自己的小組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如鄉村圖片展、收集國內外農村生活資料、鄉村詩歌朗誦比賽等等)
3.各組交流,匯報自己小組開展活動的計劃。
4.教師統籌安排,確定活動日程。
《家》教學設計 篇11
一、復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聽寫生字,生詞
二、講解新課
(一)走進畫面,品讀感悟
。1)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過渡:鄉下人家,如詩如畫。最獨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兒?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1、2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要求:
默讀1、2自然段,先自學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處獨特、迷人的鄉村風景?
。2)精讀風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學生匯報。
2、感悟對比寫法。
3、小組內競賽讀。
(3)精讀風景之二——“門前鮮花”
1、學生匯報。
2、積累描寫花開景象的詞語。
。4)精讀風景之三——“屋后竹筍”
1、學生匯報。
2、讀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后春筍”的.畫面。
3、激趣引讀:
a:你看,一個,兩個,五個,十個……筍芽兒的小腦袋探出來了!讀——
b:啊,鮮嫩的筍爭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了!讀——
c:成群的春筍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媽媽比高呢!咱們一起為它們加油吧——
總結,這一部分,描寫的全是春天的植物,那么,那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往下讀吧!
(二)、精讀課文,品讀感悟
1、小組學習,精讀3-6自然段。
2、集體交流。
3、緊扣第7自然段,回顧全文,升華情感。
4、小結作者的寫作方法和寫作順序。
三、指導背誦
1、閉目養神,拋棄雜念
在老師的帶領下,心游百花園。吐納呼吸,氣沉丹田。
2、學生自讀,
3、教師出示課件(一)
4、教師出示課件(二)
四、總結。
《家》教學設計 篇12
一、精讀課文,重點體會
在《鄉下人家》豐富多彩的畫面中,肯定有你最喜歡的一處風景,我們現在就聚焦這個畫面所在的段落,讀一讀,并畫出最能表現這個畫面美的句子,說說作者怎樣寫出這處風景美的。
。ㄒ唬┪覀兿葋砜匆豢醋髡呤窃鯓幼ゾ拔锏陌伞
請你來交流。
你從第一段文字中發現了作者抓住了房前的瓜藤來描寫,是的,來到鄉下人家,我們和作者一樣,第一眼看到了吸引人的屋前的長長的瓜藤。
請你接著說。
你從第二段文字中看到了作者抓住了門前的幾株花來描寫,當然,來到房前,最奪目的當然是樸素中帶有幾分華麗的花了。
請另外一位同學接著交流。
你發現作者抓住了鄉下人家門前屋后的悠閑散步的?汀u來描寫,很好。
有一雙慧眼的我們還要學會思考,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想要描寫一處風景,景物是非常多的,我們不能一一描寫,我們應該像作者一樣抓住風景中最吸引我們的景物來描寫。
(二)抓住了最吸引我們的景物,怎樣把它寫美呢?
我們一起來邊默讀邊思考。
請你來交流。
你發現作者抓住了瓜藤中長長的樣子、綠綠的葉子、以及藤上青、紅的瓜,寫出了別有風趣的瓜藤圖,你會發現會思考的樣子真美。
你來說一說。
你梳理出了自己的想法,作者描寫了竹綠綠的顏色、筍成群地探出頭來的姿態,寫出了一幅春雨中生機勃勃的竹筍圖,你的感悟和概括能力真強,為你點贊。
你來談一談。
你很會學習,你發現作者生動的描寫了母雞、小雞、雄雞一家人悠閑覓食的姿態,展現了鄉下人家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同學們,其實剛才大家的交流,就是作者描寫景物的成功之處喲,即抓住景物最明顯的特點來寫,如它的顏色、形狀、姿態等。
二、結合略讀課文和課外閱讀中類似的文章,鞏固學習的方法
這種描寫景物的方法,我們從略讀課文中也能發現它的影子,我們就以《三月桃花水》為例,請看第6自然段,也學我們剛剛學的《鄉下人家》中的方法,怎樣抓住景物,怎樣抓住景物中的特點,說一說作者怎樣描寫這一處風景吧!
請你來交流一下吧。
你說得很好,作者借桃花水的口描寫了春天之中最吸引人的燕子、垂柳等景物,抓住了燕子飛過天空、垂柳隨風舞蹈等姿態描寫了春天的美麗。
這種描寫景物的方法,我們處處都能發現。不信,請看,《當天晴了的時候》鄉下將會有另一道風景,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及其特點來描寫的呢?
請你交流一下。
下雨之后的`小徑,清新又濕潤,小草更加新綠,作者就是抓住了最吸引人的景物和景物的特點進行了描寫,給我們展示了一幅雨過天晴后鄉下的獨特風景畫。
三、學以致用,讀寫結合,進行仿寫
其實在我們身邊,不管生活在鄉下,還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區,都有那么一道獨特的風景,請你回憶一下,也學這第二段中的方法抓住景物特點,給大家講一講你身邊的風景吧!
請你來說一說自己看到的風景吧。
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他眼中的風景(出示仿寫片段)。這位同學能夠學以致用,抓住最吸引人的景物和景物的顏色、姿態等特點進行描寫,真好。
我們的身邊不論什么季節,不論什么時候,都有迷人的風景,現在請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吧。
從來都是美的風景讓人留戀,美麗的文字觸動心弦。那么描寫風景老師給你支個招:抓住最吸引我們的景物,抓住景物最明顯的特點,如顏色、形狀、姿態等。
四、作業布置
我們可以走進田園,走進鄉下,體驗這里的風景,然后選擇一處喜你歡的田園風景,并仿照《鄉下人家》的寫法,抓住最吸引人的景物和其鮮明的特點寫下來。